专利权属于财产权,专利转让是指专利权人作为转让方,将其发明创造专版利的所有权或将权持有权移转受让方,受让方支付约定价款所订立的合同。通过专利权转让合同取得专利权的当事人,即成为新的合法专利权人,同样也可以与他人订立专利转让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包括专利申请权转让。在这里要把转让专利与许可专利区别开,许可专利是将专利的使用权让与一部分给他人,专利权人在许可合同中对专利权处分的是使用权而不是所有权,转让专利权时专利权人处分的是所有权。因此转让专利权收入属于财产收入。
B. 专利申请成功新闻怎么写
标题:可喜可贺!我司XX项目(或技术)荣获国家专利
内容:介绍项目内容,包括投入、研发、产出等等。文中可以提及专利权名称和专利号。
C. 著作权中的时事新闻问题
著作权法:传播报道他人采写时事新闻应注出处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法院受理知识产权案件大幅度上升。这表明著作权法、商标法等相关法律的修改,对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已产生影响,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面临着更为繁重的任务和新的发展机遇。
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最新数字显示,全国法院今年上半年新收各类知识产权案件2991件,比去年同期上升近25%,其中增幅最大的是著作权案件,其次为技术合同案件、专利权案
件、商标权案件。这些新收案件较之以前诉讼关系更复杂,专业性更强,法院审理难度也相应增大。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座谈会上了解到,一个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符合世贸组织规则、更加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并实施。经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的专利法、著作权法和商标法已相继施行,国务院陆续修改颁布了著作权法实施条例、商标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行政法规。作为我国最高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着手建立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知识产权审判机制,依法及时制定了知识产权法律适用、民事诉讼证据规则等方面的司法解释。这些司法解释清晰地界定了审判实践中容易混淆的一些法律适用难题,扩大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强化了执法措施。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公布的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司法解释,首次将时事新闻的使用规则纳入司法保护范围,明确规定传播报道他人采写的时事新闻应当注明出处。通过机构改革,知识产权专门审判机构不断巩固和发展,一批高学历、高素质和有审判经验的法官被调整、充实到知识产权审判队伍。近年来,各级法院审理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注意对停止侵权、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方式的综合运用,积极慎重地采取诉前停止有关侵权行为的新的执法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法院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越来越为国内外所关注。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曹建明为此提出,全国各级法院要正确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法律的有关司法解释,严格依法确定知识产权权利范围,正确适用民事责任规定,准确认定并制裁侵权行为,保证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机制的顺利运行。同时要加快知识产权裁判文书改革,加强裁判文书的说理性。随着形势的发展,各级法院应对知识产权法律适用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加入世贸组织后审判实践中出现的疑难问题。
D. 知识产权的最新报道
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14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版况。国家权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2014年知识产权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共受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申请236.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92.8万件,同比增长12.5%,申请量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
知识产权数量持续快速增长
2014年,共受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申请236.1万件,其中发明专利92.8万件,同比增长12.5%,申请量连续4年居世界第一;共授权发明专利23.3万件,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缩短至21.8个月。受理PCT国际专利申请2.6万件,同比增长14.2%。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件。受理商标注册申请228.5万件,同比增长21.5%,平均审查周期控制在9个月以内。商标有效注册量839万件,继续保持世界第一。作品登记量99.2万件,同比增长17.39%,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21.9万件,同比增长33.12%。农业植物新品种权年申请量1772件,同比增长32.9%,初审时间缩短到2个月。林业植物新品种申请量累计达1515件。
E. 怎么写政府补贴专利的新闻稿
成功申请专利可获政府补助最高万元
摘自:嘉兴在线—嘉兴日报 作者: 编辑:实习编辑 骆静 责任编辑:晏扬
为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有效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引导鼓励发明创造和自主创新,我市下发《嘉兴市专利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各类专利项目补助资金进行整合,从而规范资金管理。
《办法》首先对专利项目补助资金组成部分、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进行了明确。其中专利项目补助资金组成部分包括国家、省专利专项补助资金,市级科技发展资金中安排用于专利项目的资金,及其他社会资金。专利项目补助资金使用范围为国内外专利授权补助,各级知识产权(专利)试点、示范企业奖励,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专利保险补贴,专利实施转化项目补助,专利中介机构培育补助。适用对象则包括在嘉兴市本级注册登记的企业或社会组织;包括嘉兴市本级户籍居民,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编科研人员,在嘉兴从事科研工作连续五年以上的常住居民,在嘉兴居住满三年且具备相关条件的法定代表人等。
《办法》其次对补助内容和标准按照适用范围进行了规定。专利申请或授权补助按照授权层次的不同、专利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获得美国、日本、欧洲专利局授权发明专利的单位,若申请人为企业每件专利补助5万元,申请人为个人每件专利补助3万元;获得国外其他国家发明专利权的单位,每件补助4万元,个人每件补助3万元。获得国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单位,每件补助人民币1万元;个人每件补助5000元。获得国内发明专利的,授权后资助1万元。单位或个人在专利申请阶段向代理机构及审批机构缴纳的部分费用使用“嘉兴市专利服务券”进行抵免,获得国内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授权的单位和个人,由具有专利代理资质的代理机构委托申请的专利,每件分别资助1000元和500元,自行申请每件分别资助600元和400元。值得一提的是,同一年度内国内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类专利授权总量在10个以上的单位,每件专利再增补200元。
在各级知识产权(专利)试点示范单位奖励上,被列入国家级知识产权示范单位、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嘉兴市专利示范企业的单位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和5万元一次性奖励;嘉兴市专利示范镇创建达标的镇(街道)给予5万元一次性奖励;中小学生(青少年)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及示范学校(基地),分别给予3万元和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与此同时,在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专利保险补贴、专利实施转化项目补助及其他专利项目补助资金资助,《办法》也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专利项目补助资金重在“补助”更重在“管理”。此次《办法》对资金的管理也进行了具体的约束,注重发挥引导和杠杆作用,规范分配管理并提高使用绩效。市科技局根据补助对象申报情况,形成专利项目补助资金计划草案。按照科技发展资金相同程序批准后,市财政局会同市科技局将专利补助计划与当年度科技发展资金安排计划一并下达。同时,专利项目补助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理由挪用。财政部门、科技部门将加强对专利项目补助资金使用情况的日常监管,发现专利项目补助资金分配使用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停止、追缴拨款,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F. 华为向苹果许可专利,对于这则新闻你有什么感想写一篇作文,800字
回头审视华为向苹果授权专利这件事,需要看到的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多年来在技术创新上持续加大投入而终于开始有所回报的事实。企业只要时时刻刻不忘通过创新来做强做大,就能掌握主动权。
5月初,有关“华为2015年向苹果公司许可专利769件”的消息不胫而走。消费电子领域巨头苹果竟需要中国企业的专利授权?在当前制造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这个消息迅速在业界引起热议。这里面不乏众多欢呼雀跃者,还有不少冷眼旁观者,质疑的也大有人在。争论中的是非姑且不论,消息本身所带来的信息还是值得借鉴分析。
首先,华为向苹果授权专利,即使谈不上“中国科技对美国科技的‘逆袭’”,也能够被算作中国企业在技术创新上有突破的代表性事件。从报道内容来看,“华为于2015年向苹果公司许可专利769件,主要是GSM、UMTS、LTE等无线通信技术。同时,苹果公司向华为许可专利98件”。由于专利数量上的差距,许多媒体将焦点落在“苹果要向华为缴纳多少专利费”这个问题上。其实,由于无法获知更多有关专利技术的内容,有关专利费用的讨论没必要深入下去。更需要看到的是,以华为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多年来在技术创新上持续加大投入而终于开始有所回报的事实。尤其是在中国的通信企业经历过2G时代的亦步亦趋,3G时代的有所参与,到如今4G时代的规则制定者这一系列的历程之后,回头来审视华为授权苹果专利这事,就不难发现这种转变的象征意义,是值得关注和认真分析的。
其次,在当下制造业整体创新转型的关键时期,华为的这则消息也给低迷彷徨的制造业以激励:假以时日,踏踏实实的创新也能带来巨大转变。2015年,华为研发投入596亿元,占销售收入15%。过去十年,华为研发投入累计超过2400亿元。目前全球研发人员约7.9万名,占据公司总人数的45%,全球拥有16个研发中心,累计申请中国专利超过5万件,申请国外专利万余件,在全球企业专利申请量上位居第一。巨大的研发投入,也支持华为逐渐拥有了专利话语权和主动权。华为还通过与爱立信、苹果等公司签订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专利布局。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从量变到质变,中间只缺踏实的积累这一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不忘创新的初衷。不仅在困难的时候能想到通过创新走出困境,在企业顺风顺水的时候,也时时刻刻不忘通过创新来做强做大企业,进而及时把握转型升级的机会。在这方面,成功的案例有许多,失败的案例也不少。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去年12月发布的《2014年中国有效专利年度报告》显示,当年中国有效专利申请当中,科技含量及创造水平较高的发明专利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仅为17.6%,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则分别占到国内有效专利总量的56.2%和26.2%,同期国外发明专利占比高达79.9%。如果把这个报告结合之前华为的消息对比,就能看出,华为对苹果的专利授权之所以在业界引起大的反响,根本上来说还是因为这样的事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国内有关企业从中要看到差距,也要看到巨大的机遇。现在谁能抢先一步,在未来就有望领先一大步。
G. 专利新闻稿应该发布在哪些新闻平台板块比较有权威性
发布在一些权威知名的新闻媒体上,例如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中国网、中华网、央广网等。
或者发布在一些行业内知名度较高的站点,例如:中国专利信息网、中国知识产权网、中国知网
H. 中国有《知识产权法》和《新闻法》吗
知识产权法我没听说过,专利权法,商标法,著作权法都有,新闻法也没听过。
I. 看新闻说金翘露获得了5项国家技术专利,是真的吗
是真的,我去官网查了。金翘生物拥有连翘叶提取专利技术,"从连翘叶中复合提取连翘叶苷、连翘叶酯苷A和芦丁的方法"等5项国家发明专利。
J. 新闻不属实,严重侵犯名誉权,各位怎么办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
问:因新闻报道或者其他作品引起的名誉权纠纷,如何确定被告?
答:因新闻报道或其他作品发生的名誉权纠纷,应根据原告的起诉确定被告。只起诉作者的,列作者为被告;只诉新闻出版单位的,列新闻出版单位为被告;对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都提起诉讼的,将作者和新闻出版单位列为被告,但作者与新闻出版单位为隶属关系,作品系作者履行职务所形成的,只列单位为被告。
新闻侵犯名誉权是指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所反映的内容侵犯了特定的自然人或法人对其名誉所依法享有的权利。 而新闻侵害名誉权抗辩事由即指媒体的新闻活动虽然给他人的名誉造成了损害,但该行为依法不构成侵权行为的情形。
上世纪以来,伴随着广播、电视的诞生和报业的发展,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诸如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广泛、迅速、连续地向社会传播各种信息,在社会生活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新闻传播媒体更是被冠以“无冕之王”的称号。
在我国,由于近十年来国家对传媒事业的大力发展和新闻政策对舆论监督的积极倡导,新闻媒体的影响力更是深入到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新闻媒体所进行的舆论监督这项带有社会责任的工作也使其在相当程度上被权威化。传播事业的发展,传媒影响力的扩大,舆论监督的加强,新闻媒体公信力的提高,都不可避免使新闻报道在追逐新闻的同时更加深入和细致,引起侵犯名誉权的案件。据最高人民法院梁书文先生介绍:“1993年受理的侵害名誉权案件比上年上升26.53%;1994年为3543件,比上年上升12.1%;1995年为3843件,比上年上升8.74%;1996年为4417件,比上年上升14.94%;1997年为4625件,比上年上升5.3%。1997年比1993年多了1514件,四年间上升了48.75%。”(徐讯:《新闻记者》1998年第1期)这其中就包括以新闻传媒为当事人的诉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制部主任徐讯曾指出:随着新闻舆论监督事业的发展,中国新闻的侵权纠纷正处于第四次高峰期之中。(徐讯:《中国青年报》2002年2月10日)
由于新闻侵权案件多数是公权与私权的较量,在这种案件中,新闻媒体相对于普通自然人,是掌握话语权的强势一方,在法律的公平原则之下,更容易被判罚侵权,承担责任。新闻侵权诉讼的增多,使得新闻媒体常常作为被告,为了诉讼而奔波不休,劳民伤财,影响其正常运营。以至于部分新闻媒体谈虎色变,避而远之。在这样一种现状之下,新闻媒体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
新闻媒体如何才能充分的进行舆论监督,同时又不违反法律法规,正当的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在相关法律问题中胜诉呢?这就引出了新闻侵犯名誉权的抗辩事由。
二、新闻侵害名誉权民事责任的免除事由
(一)证明传播内容的真实性
新闻传播内容的真实,并不要求作品百分之百的真实准确。由于新闻工作的时效性、复杂性特点,要求新闻作品每一个细节都做到准确无误是不现实的。只要报道中关系到特定人名誉的部分基本准确就构成免责事由。这包括两层含义,首先要关系到特定人名誉。有的新闻在主要报道某人时并无失实之处,但涉及的其他人或事却发生了基本内容的失实。这对于后一相对人来说,也属于内容失实。其实,“基本事实”的划分界限在于错误报道的比例是否足以影响到特定人公正社会评价的降低。比如将数额不大的偷税行为描绘成偷税漏税上百万元,就是将一般违法行为变成了犯罪,明显贬低了他人的社会评价,侵害了他人名誉权,属于基本事实失实。再比如,将某公司从事非法经营所投入的总金额700万元说成了非法牟利700万元,经调查,该公司非法牟利是50万元。报社对公司非法经营的报道是基本属实的,报道中牟利金额的失实,对公司的名誉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因而不构成侵权。在该案中,数字的失实就不构成基本事实失实。
(二)权威的消息来源
国家立法、行政、司法机关及执政党组织的文件、行为、事务称为权威消息来源。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人员据此撰写发表的客观报道,不必承担对内容真实性的审核责任。也就是说,各级国家机关和执政党组织供新闻单位发表的材料应当具有使公众相信其为真实确定的证明效力,即公信力。新闻媒体的活动以满足公众知情权和实现言论自由为根本目的,是一种具有公益性质的信息传播活动,因此新闻媒介客观准确的报道有关党和国家机关的行政、立法、司法等公共事务,既是其权利也是其义务。只要报道是对党和国家机关的公共文件、行为、事务的客观引用和描述,即使内容对特定人的名誉有损,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也不承担侵权责任。当然,如果国家机关对其公布的文书和公开的职权行为做出公开纠正,则新闻机构有义务做出公开更正。
以上具有公信力的权威消息来源以外的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因不具有足够的权威性,提供的新闻材料也不具有公信力。新闻单位和作者对这些消息来源提供的材料应当也能够调查核实。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即使是提供本单位内部或自身活动的材料,如果内容涉及特定人的名誉,新闻单位和作者也应进行核实。有些新闻单位对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来稿只看公章,不予核实就发表,如果构成侵权,新闻单位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公正评论
新闻学上的评论是指新闻媒介结合重要的新闻事实,针对普遍关注的实际问题发表的论说性意见。从性质上分为批评(criticism)和评价(comment)。新闻媒介是社会舆论的窗口,也是社会监督的重要工具之一,更是公民行使宪法赋予的批评监督权利和言论自由的途径和手段。因此保护新闻媒介就社会关注的焦点及公众利益有关问题进行评论的权利就非常必要。
我国对“公正评论”适用范围相当狭窄,仅提到“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批评和评论”。实际上,公正评论这一抗辩事由的内涵相当广泛,但其构成必须符合两个要件,一是公益,二是公正。所谓“公益”指评论的对象必须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包括: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立法和司法机关的各种政策、措施。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与公共利益有关的各种行为和决定,个人和团体在艺术上的表现,公众人物以及重大事件的真相。所谓“公正”,是指评论者依据客观事实,发自内心的诚实、公正的立场和认真的态度做出评论,对艺术作品和学术作品的评论应当对事不对人。
(四)未通过大众传媒公开
在我国,新闻机构可以将自己了解但不适于公开刊登的材料编成“内参”供领导部门参考。这些内部参考资料,显然是排除在大众传媒之外的。因此,尽管这些内部参考资料由新闻机构编印,但其刊载的内容即使有不实之处,也不构成新闻侵权,甚至连一般名誉侵权都不构成。在现实中还存在很多机关团体学术机构和企业编印的、只在本单位(系统)或其他一定范围内传播的刊物。这些刊物只取得国家“内部资料准印证”而不能公开发行,但是可以在单位之间交流赠阅。这种内部刊物的受众相对有限,但往往是与受害人接触机会较多的人,内容一旦失实也会给涉及人造成相当的影响。尽管如此,这种内部刊物跟大众媒体在制作主体、受众范围、社会影响上都有质的差别,因此内部刊物发表的内容侵害特定人名誉的,也只能认定为一般名誉侵权,不构成新闻侵害名誉权。
(五)受害人同意
受害人同意是指被侵害人事先明确做出自愿承担某种损害后果的意思表示,在新闻侵害名誉权中,就是指被侵害人同意发表可能对自己名誉造成影响的内容。新闻作品以特定人为写作对象时,往往要采访特定人本人或由其提供材料。作者根据受访人自己的陈述或提供发表的材料写成的文章发表,应视为受访人同意,作者和新闻机构可以免责。不过在实际生活中,作者根据受访人的陈述或提供发表的材料成文发表,却常常引出纠纷。如李某某诉郝某某、《兰州晨报》社、《现代妇女》杂志社案。原告系“变性人”,在接受《兰州晨报》记者郝某某采访时,不仅向记者详尽讲述了其做变性手术的前因后果,还提供了关于自己经历的书面材料。期间,第一被告为原告拍摄了照片,随后用原告真名写成文章发表于《兰州晨报》,并配发了原告照片。第一被告后又将该文发表于《现代妇女》杂志。在原告所在地引起轰动,导致原告被迫迁往外地。原告至兰州中级法院起诉三名被告侵犯名誉权。后双方庭外和解,原告获赔。在本案审理过程中,第一被告曾提供了其通过长途电话向原告询问能否使用真名的电话记录和电话录音。但合议庭认为该证据不能证明原告明确同意被告使用其真名和照片。因此,争议的关键往往在于当事人在相关内容公开之前是否对文章的写作和发表所可能涉及的事项明确表示同意。新闻采访人通常具有专业知识,在采访中处于主动地位,而采访对象在提供了相关素材之后,对采访者如何使用资料,如何制作和公布采访内容,往往无能为力。笔者认为,新闻采访人员与采访对象应当在采访之前,就采访及采访内容的制作和公布所涉及的问题等进行明确约定。例如是否允许使用本人真名和照片,是否允许引用所提供的全部资料,有关内容公布前是否须经本人审核等。还要约定,如果遇到约定以外的情况时,应当先与本人协商。另外,在采访对象同意的情况下,对于涉及其他人名誉的部分,采访人也应当征得相关人同意。 (朱旋:《合法与非法——论新闻侵犯名誉权民事责任的构成与免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