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app需要注册商标吗
从APP的权属角度来讲,APP开发并不涉及商标,而是涉及到著作权,可内以去中国版权保容护中心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以确认APP的权属。
APP运作和营销过程中会产生商标或使用他人的商标,若产生商标,可以申请为注册商标,若涉及到使用他人的商标,则需要取得相关方的使用许可。
如果你是企业的话,建议给企业打造品牌,注册一个商标即可,单纯是网站移动端app开发的话,暂时还不需要注册商标,如果要注册的话其主要类别应为第9类,主要的计算机软硬件都在第9类。可以咨询八戒知识产权客服,希望能帮到你,望采纳,谢谢!
② App 和网站类产品,在工商局的商标注册中归属于哪一分类
看到别人回答的这个问题,觉得特好,复制过来看看吧。
App实际是运行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软件,因此,其主要类别应为第9类,主要的计算机软硬件都在第9类。
此外,35、38、41、42也是互联网企业常用的类别。
如果是网站类的App,那要看网站的服务类型,比如产品类的,最好在相应产品的类别申请一下。
以下内容更新与2014年1月21日:
新版商标目录增加了哪些与互联网
中国注册商标适用《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尼斯协定》(以下简称“尼斯分类”),每年国家商标局都会根据尼斯分类推出中国版的《类似商品与服务区分表》,2013年初,国家商标局又对《类似商品与服务区分表》第十版进行了修订。
本次的修订对于互联网公司非常重要,因为其强化了对于互联网服务的保护,建议互联网公司尽快调整自己的格式版商标申请书上申请的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以下是笔者摘录的该表中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产业有关的新内容以及笔者的个人观点:
一、第九类:保护移动互联网App和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
1、删除了“电脑软件(录制好的)090591”,但增加“可下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090717”,笔者认为这显然是针对移动互联网兴起进行的修改,但有一个问题,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算不算计算机,如果不算,那么适用于它们的应用程序还是只能通过在具体提供的服务项目上获得保护。
2、增加了“平板电脑”090724“和 “电子图书阅读器090718”。
二、第35类:保护搜索引擎,明确了网站服务归属类别
1、增加了“点击付费广告350113“、”搜索引擎优化350111“、”网站流量优化350112“等和搜索引擎有关的服务内容
2、增加了”通过网站提供商业信息350119“,“在计算机数据库中升级和维护数据350117”这两项增加实际原来受第42类保护,网站属于哪个类别原来没有定论,但现在多数网站可以归入第35类的保护范围。
三、第36类:保护网银和网站金融信息
将360072“家庭银行”改为“网上银行”,并增加了“通过网站提供金融信息360113”,提供金融服务的网站以后第36类是标配了。
四、第41类:保护在线影音服务
增加了“提供在线音乐(非下载)00”和“提供在线录像(非下载)01”,这些和原来的在线游戏一起,把在线音乐、视频和游戏一网打尽了。
五、第42类:保护云计算和云存储
增加了很多和云计算、在线存储有关的服务,包括“远程数据备份420225”、“电子数据存储420226”、“通过网站提供计算机技术和编程信息420227”、“云计算420229”。
六、第45类:保护社交网站
增加了“在线社交网络服务450218”,实际上,在4505小类,原来就有交友服务这个服务,但这次的修改进一步明确了在线社交服务应该归属的类别。
③ 我想注册一移动互联网公司,打算起一个公司字号,并能注册成商不示,但凡是我想到名字都被注册同类议商标
智云谷
云谷烽
风云谷
④ 互联网+时代,企业如何搞定商标注册
一、企业注册商标有两种途径:
1、个人自行去商标局办理。
2、委托商标代理机构进行商标注册。
企业注册商标需要点资料
1、商标图样
2、注册商标所要使用的商品或服务范围
3、公司营业执照
二、通常的商标理论认为商标分类表中的第1-34类为商品类别,第35-45为服务类别。对于很多提供实物商品的企业来说,常常仅在商品类别布局;同样,对于提供服务的企业,常常又忽略了在商品类别的布局。然而,随着商业规则的变化,商品和服务常常是相互渗透,相互关联。比如卖电视、卖手机、卖汽车的传统制造商也会提供第35-45类中的一类或多类服务。同样,原本做服务的企业很有可能在聚集了大量的用户后,开始转而涉足实物商品,利用大量用户群拓展自己的商业地盘。
另外,在商标注册、类别选择时,除了考虑公司当前的业务需求外,还需要为后续可能的商业策略做好充分的布局。以笔者的一个客户为例,该企业是一家专门为企业提供健身辅导的健康解决方案的提供商。起初,他们仅在第41类注册了“启动健康”服务商标。如果考虑到“启动健康”未来商业模式的可能性,我们发现还有许多有价值的类别被忽略掉了。比如,当“启动健康”客户群足够大时,其完全有可能提供秤、计步器等健康小器材,或者说,等“启动健康”有足够名气时,健康小器材厂商就会看到“启动健康”商标的价值,这种情况下,在第9类如秤、计步器等健康小设备上进行事先布局是非常必要的。再比如,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潮的到来,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都在考虑如何利用APP来提高服务质量,“启动健康”完全可以(实际上他们的确开始这么做了)开发一个类似“启动健康”的APP来与客户进行健康锻炼互动,提高用户体验,这个时候在第42类(涉及软件、在线服务)的商标布局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再比如,后续“启动健康”完全有可能成为企业健康锻炼的入口,成为各类健康小食品、健康小游戏、健身教练服务对接客户的平台,那么就一定会涉及到在线广告、广告时段出租等等,这时事先在35类布局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实际上,互联网大潮下,绝大部分服务都离不开网络、Web、APP,无论是传统行业还是立志于颠覆传统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的意识到在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布局的重要性。
为此,在选择商标申请类别时一定要在第42类(特别是计算机编程、计算机软件设计、计算机软件更新、提供互联网搜索引擎、电子数据存储、通过网站提供计算机技术和编程信息、云计算)进行布局。考虑到企业的目的是销售盈利,第35类所涉及的服务将可能是互联网产品变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在第35类布局也尤为重要。实际上,笔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在互联网相关类别的申请布局意义远远大于其在垂直领域相关商品/服务类别上的布局。以“滴滴”和“快的”这样的移动互联网产品为例,其在42类的商标布局重要性远远在于在第39类(运输、出租车经营等)商标。
很多企业在申请商标时,为了省钱,将APP的icon和名称,或者名称的中英文作为一个商标进行申请,这种做法笔者也很不赞同。这种做法会导致名称的中、英文名称、App的icon和名称均无法单独使用,造成了对商标权利人的限制。
在商标申请过程中,还有一个误区需要规避。很多企业认为商标申请递交后,商标注册工作即完成,只需要坐等商标局后续发文即可。实际上,既使商标申请前进行了检索,在商标申请递交后至初审公告之前,依然有可能有相同或相似的商标出现导致申请人的商标无法获得注册。为此,在商标申请递交后,更需要密切关注在此期间公开的初审公告,根据初审公告情况及时对初审公告提起异议,或第一时间变更公司标识重新进行商标布局。
⑤ 互联网营销注册商标属于哪一类
互联网营销属于商标分类第35类3503群组;
经路标网统计,注册互联网营销的商标达2件。
注册时怎样选择其他小项类:
1.选择注册(移动支付手段和服务的营销,群组号:3503)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50%
2.选择注册(移动服务的互联网营销,群组号:3503)类别的商标有1件,注册占比率达50%
⑥ 注册网络销售平台的商标需要注册哪些类别
这个需要注册很多类别,网络销售平台注册主要还是按你销售的产品来分类的,比如你有销售服装,那就要在25类注册、要销售计算机方面的,就要在第9类注册等;最好委托代理机构帮你。
浙江五星国泰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杭州麦维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为你解答,希望能帮到你。
⑦ 互联网企业需要注册什么商标吗
首先,互联网公司应根据最核心的业务范围进行商标注册。
一般来说,涉及到互联网公司核心业务的类别有第9类、第35类、第38类、第41类以及第42类。
第9类,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等,其中“0901电子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中的很多小项都涉及到计算机、软件、下载等内容,是互联网公司的“重点关注对象”。
第16类,印刷物、纸媒产品。“1606印刷出版物”、“1607照片,图片,图画”等会影响到公司的产品实物化。
第35类,包括广告、商业经营、商业管理等,关系到互联网公司的广告宣传、商业事务等方面,因此在这个类别进行商标注册对互联网公司也很重要。
第38类,电信。“3802通讯服务”类别中,包括“计算机辅助信息和图像传送”、“计算机终端通讯”等多个小项都与互联网公司脱不开关系,值得注意。
第41类,关于提供培训、文体活动等。“2104出版服务”中的“提供在线电子出版物(非下载)”、“4105文娱、体育活动的服务”中的“提供在线音乐(非下载)”“提供在线录像(非下载)”等等都有效保护了互联网公司的在线服务,也是值得注册的商标类型。
第42类,包括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设计与开发等。本类别的“4220计算机编程及相关服务”是与互联网行业密不可分的类别,如果公司涉及到编程、软件、搜索引擎等等相关的业务,一定要注册这个类别的商标。
除此之外,互联网公司在注册商标时还应考虑到网站的性质。如今各行各业纷纷建立自己的企业网站,涉及到互联网的公司并不都是以互联网为主营业务的,如果网站是做餐饮行业的,在进行商标注册时,还要把餐饮相关的类别进行保护。
另外,近年来互联网公司中较突出的一种类型——电商,与普遍意义上的互联网公司在商标注册类别上也有所差别,虽然要注册的商品类别仍然集中在以上几类中,但因涉及到商品的直接买卖,还要考虑与之相关的类别,如“替他人推销”、“为零售目的在通讯媒体上展示商品”等。
其次,互联网公司应考虑到业务延伸,对有可能开展的业务进行注册。
互联网公司若处在快速发展、拓展业务的阶段,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应该扩大范围,对可能开展的业务做好商标准备。
如将来准备提供金融服务的网站,在第36类有关金融事务的类别中,注册“通过网站提供金融信息”是非常必要的;
如新《商标法》开始实施后,在第45类增加了“在线社交网络服务”,业务中包括在线社交服务的互联网公司也不能忽视这个类别。
⑧ app商城注册多少类商标
APP商城需要申请注册9/35/36/38/41/42/45相关类别。
一个好的商标名称申请注册类别越多对以后公司发展越有利,可以避免被人抢注,若不想注册这么多,可以注册核心几类:9/35/38/42/45。
具体如下:
1、第9类:保护移动互联网App和平板电脑、电子阅读器;
2、第35类:保护搜索引擎,明确了网站服务归属类别;
3、第36类:保护网银和网站金融信息;
4、第38类:保护通讯服务类;
5、第41类:保护在线影音服务;
6、第42类:保护云计算和云存储;
7、第45类:保护社交网站。
(8)移动互联网商标注册扩展阅读:
关于商标注册:
商标受法律的保护,注册者有专用权。国际市场上著名的商标,往往在许多国家注册。中国有“注册商标”与“未注册商标”之区别。注册商标是在政府有关部门注册后受法律保护的商标,未注册商标则不受商标法律的保护。
商标国际分类共包括45类,其中商品34类,服务项目11类,共包含一万多个商品和服务项目。申请人所需填报的商品及服务一般说来都在其中了。
不仅所有尼斯联盟成员国都使用此分类表,而且,非尼斯联盟成员国也可以使用该分类表。所不同的是,尼斯联盟成员可以参与分类表的修订,而非成员国则无权参与。
⑨ 互联网公司上市必须拥有第9类注册商标吗
近日,一篇名为《中国证监会:互联网公司上市必须要拥有第9类注册商标》的文章在商标圈广为流传,随后,《最新商标规定!没有第9类注册商标,互联网企业无法上市!》、《证监会的“第9类商标”,正成为奔跑在IPO路上互联网企业的命门》相继而出。这些文章的大致意思是:“中国证监会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发行人应合法拥有与其生产经营有关的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没有第9类注册商标的互联网企业将无法上市!”看到这则消息时,笔者不禁愕然,证监会为何会就商标注册类别问题做出如此细致的规定?带着疑问,笔者到处查找证监会的相关文件或者规定,但始终未能找到。经过进一步核实并分析,笔者认为其实上述观点完全并非证监会之意,而是一种误传。为避免大家的进一步误导,笔者认为有必要澄清事实,以正视听。首先,我们来解读一下证监会颁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该《办法》于2006年5月18日起实施,并于2015年年底进行了修改。笔者详细研读了修改前后的《办法》,发现修改前的《办法》第15条有相关规定:“发行人的资产完整。生产型企业应当具备与生产经营有关的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配套设施,合法拥有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土地、厂房、机器设备以及商标、专利、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具有独立的原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系统。”但现行该条款在2015年底修改时予以删除,目前修改后的《办法》中仅有第30条与知识产权及商标有一定关联,该条款具体规定如下:“发行人不得有下列影响持续盈利能力的情形:发行人在用的商标、专利、专有技术以及特许经营权等重要资产或技术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大家都能看出来,该条款并未表示有“发行人应合法拥有与其生产经营有关的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的观点,更无法推断出“互联网公司上市必须要拥有第9类注册商标”的说法。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上市前,公司所取得或使用的商标应该是稳定的,即不存在“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何种情况下会构成“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相信大家都熟知乔丹体育因商标案件上市被搁置的案例,早在2011年底,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的IPO审核就已经获得证监会审核通过,但却因2012年初迈克尔?乔丹向商评委申请撤销其注册商标以及后续一系列案件而导致其至今未能上市,其实当时乔丹体育使用的“乔丹”商标早已在第25类“鞋、服装”等商品上核准注册,只因其注册商标被申请撤销就被搁置,笔者认为这可以理解为“重大不利变化的风险”。因此,上述规定强调的是商标权稳定,没有不利变化的风险。如果拟上市企业在其核心领域使用的商标尚未取得注册,可以算不稳定的一种情况,同时,即便商标已注册成功,但如果像乔丹体育的商标一样存在被无效掉的风险,依然将会构成“不稳定”从而影响上市。其次,再拿实际案例来说按照上述观点,没有第9类注册商标的互联网企业将无法上市。而笔者也带着这一疑问去查询了部分已上市互联网企业在第9类的商标注册情况:? 东方财富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东方财富、股票代码300059)于2010年上市,目前在软件下载平台上也能搜索到“东方财富”的APP,但其在第9类尚未拥有“东方财富”的注册商标权;?大连天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天神娱乐、股票代码002354)于2014年上市,主营网页网游和移动网游,其到2016年底才在第9类成功注册一件图形商标;?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人民网、股票代码603000)于2012年上市,其在第9类的所有商标都是无效状态,而且该公司从未在该类别申请注册过单独的“人民网”商标;? 湖南天润数字娱乐文化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天润数娱、股票代码00)于2007年上市,主营网络游戏和软件信息技术,至今并未发现该公司在第9类有任何商标申请记录;? 凯撒(中国)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凯撒文化、股票代码002425)于2010年上市,主营IP运营、手游、互联网文化产业投资等,其在第9类于2017年3月份才申请了4件商标,尚未能核准注册;?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新华网、股票代码603888)于2016年10月上市,其在第9类的“新华网”商标于2016年8月份申请,至今仍未能取得注册。……上述公司大都属于沪深股市的信息技术业和互联网服务企业,自然应属于互联网公司,但这些公司没在第9类拥有注册商标,似乎并未影响其上市和正常经营。当然,笔者在查询过程中也发现,有不少互联网上市企业都在第9类注册了商标,比如三七互娱(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股票简称三七互娱、股票代码002555)于2014年上市,其在第9类就注册了与其字号及股票简称相同的“三七互娱”商标。由此可见,在第9类注册商标并非互联网公司上市的必要条件,是否有商标申请注册只与企业的商标保护意识有关系。再次,就第9类的实际商品项目来看现行《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第9类的商品群组与项目众多,与互联网行业最为相关的莫过于0901群组,即“电子计算机及外部设备”,在这个群组中,又以“可下载的手机应用软件”最受关注。毕竟,这个商品项目指向很明确,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手机应用,也可叫做手机APP,而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大都会依托于手机APP为消费者提供服务,这难免导致大多数人认为这个商品项目对互联网公司来说极为重要,是互联网企业的核心商品,笔者甚至认为,这才是导致出现上述误读和误传的根本原因。那事实是这样吗?“可下载的手机应用软件”这个商品项目是互联网企业所开发手机APP的核心商品吗?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分析一下,我们企业开发手机APP的目的是什么。对于大多数拥有自主手机APP的企业来说,开发手机APP的目的,应该是让消费者更方便地享受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而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到底是什么,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只有明确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是什么,才能确定优先和重点考虑的商品服务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