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门头字包含了别人注册过商标的两个字算侵权吗
是。
商标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侵权人通常需承担停止侵权的责任,明知或应知是侵权的行为人还要承担赔偿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商标法》
第60条
有本法第五十七条所列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之一,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主要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者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说明提供者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销售
用别人的商标名称作为店面招牌的名称是算侵权的。依据《关于禁止擅自将他人注册商标作专卖(专修店)企业名称及营业招牌的通知》第二条: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他人不得将其注册商标用作公司,特许经营店或专卖店或商业标志的名称。商品销售网点和提供某些服务的网站,当需要解释商店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业务范围时,可使用本店修理××产品、本店销售××西服等叙述性文字。且其字体应一致,不得突出其中商标部分。”未经商标所有人许可,不得侵犯或者阻碍商标所有人使用注册商标,或者损害合法权益的行为人、对同一商品或者同类商品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商标所有人
商业实践中,店铺招牌往往使用简约的文字。但是,前述文字可能会与他人商标或字号相同或近似,从而引起侵权诉讼。由于店铺涉及提供服务类和销售商品类两种,且提供服务类的店铺招牌使用他人商标的侵权判定相对简单,因此,下述讨论将围绕销售商品类店铺招牌使用他人商标的侵权判定展开。
销售商品类店铺招牌使用他人商标,且实际销售的为真品的情况下,仍然可能面临侵害商标权诉讼。在该诉讼案由下,商标权人选择的权利基础包括商品商标以及服务商标两类。若商标权人选择的权利基础为商品商标,则在通常情况下,单纯的店铺招牌使用他人商标的行为,可以视为指示性使用,得以侵权豁免。但是,在存在其他违法情形时,则可能构成商标侵权,具体包括:第一,该店铺真假混卖,则店铺招牌的使用必然构成侵权性的商标使用。第二,该店铺中同时售卖其他品牌的商品,则店铺招牌的使用将破坏被使用商标与商品之间的唯一联系,导致相关公众将其他品牌的商品误认为与被使用商标的权利人有联系、产生混淆。第三,超出了指示性使用的必要限度。如,店铺招牌上仅仅标注他人商标,无其他字样;或者,除店铺招牌的使用外,还在店铺所处的商场其他地方的标牌上单独使用他人商标等。
若商标权人选择的权利基础为服务商标,该服务商标往往处于第35类之中,包括商业管理和组织咨询、替他人推销等服务类别。因此,问题的核心变成权利人选择起诉的服务商标所核定使用的服务是否与店铺销售的商品之间构成类似服务或商品。对此,本文认为,第35类涉及的服务类别,均是对商业企业(即,外部第三方)的经营或管理进行帮助服务。但是,销售商品类店铺的销售行为,系自身的经营、管理行为,通常不涉及为外部第三方提供服务,因此,第35类的服务类别无论如何,也不应该被认定为与店铺销售的商品构成类似服务或商品,店铺招牌使用他人商标不构成商标侵权。
除了侵害商标权诉讼外,销售商品类店铺招牌使用他人商标,且实际销售的为真品的情况下,还可能面临字号侵权诉讼。该等情形下,商标权人的商标通常也是其在中国登记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中文字号,或未在中国登记,但在中国持续使用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外文字号。无论是中文字号还是外文字号,在进行侵权判定时,均涉及店铺招牌的使用是否为合理或善意的问题。本文认为,字号与商标尽管均为商业标识,但是两者的作用却有不同。字号主要用于区分不同商业主体身份,而商标主要是用于识别商品来源。由于两者作用不同,因此,在字号使用过程中,不存在因指示或描述性使用商标、构成合理或善意而得以豁免侵权的情形。在被诉店铺与被使用字号主体之间不存在投资、授权、加盟或其他关联关系的情况下,被诉店铺招牌使用他人字号的行为将被认定构成侵权。
㈡ 商标已经注册,如何找生产企业合作把商标许可他们使用有经验的指点。
你什么商标,什么类别注册了。发过来看看,帮你分析一下。
㈢ 商标打TM的能进商超吗
那要看商超的要求了。 原则上讲TM标是正在申请中,还没有注册成功的商标。
㈣ 营业执照登记名称跟店面门头所使用商标的名称不相符
确实是违法的。
1 .我国法律规定企业名称字号必须经注册登记才合法
2 .你虽然有执照,但使用在门头的不是自己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属于擅自变更企业名称,也是违法的。
3.如果你有合理的理由说明,并及时改正,情节轻微,可能会不予处罚,但情节严重的话就不一定了,可能会进行罚款等处理。《个体工商户名称登记管理办法》(2008年12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令第38号公布,自2009年4月1日起施行)。
第十九条:关于“个体工商户名称牌匾可以适当简化,但不得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
和第二十条:“个体工商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处1000元以下罚款:
(一)因经营范围涉及的登记前置许可被撤销不得再从事某项业务,但其名称又表明仍在开展该项业务,未在规定期限内申请名称变更登记的;
(二)擅自使用他人已经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名称或者有其他侵犯市场主体名称权行为的。
属于第十九条的情形不罚款,第二十条的情形要进行处罚。对第二十条规定情形的处罚有告知程序,没有整改时间。
(4)商超门头使用的商标注册扩展阅读: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二十条规定,“企业的印章、银行账户、牌匾、信笺所使用的名称应当与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相同。从事商业、公共饮食、服务等行业的企业名称牌匾可适当简化,但应当报登记主管机关备案”。
违反本规定的下列行为,由登记主管机关区别情节,予以处罚:
(一)使用未经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令停止经营活动,没收非法所得或者处以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
(二)擅自改变企业名称的,予以警告或者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并限期办理变更登记;
(三)擅自转让或者出租自己的企业名称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四)使用保留期内的企业名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保留期届满不按期将《企业名称登记证书》交回登记主管机关的,予以警告或者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规定第二十条规定的,予以警告并处以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㈤ 门头店招需要注册35类商标的哪个小类别
门头店招是根据经营的服务来分类的,并非只有35类,35~45大类都可以用作店面招牌回
如果是单纯的销售答,例如商店超市,属于35大类--3503小类:替他人推销--详细项目:替他人推销350071,市场营销350106
类别是按照服务来划分的,详情应参照商标局的《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也就是尼斯分类表。例如,如果是餐饮类的店面,那么就不是第35类,是第43类
如果有不明白的,可以继续追问
㈥ 营业执照登记名称跟店面门头所使用商标的名称不相符,违法吗
你的问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这是特许经营的问题,商标特许使用的问题。
关于加盟店的字号问题,目前国家工商总局还没有具体的规定。仅有一个《国家工商局发布关于连锁店登记管理办法》,其中并未就上述问题作出可操作性的规定。
有些地区规定,加盟店可以有自己的字号,同时其招牌可以有加盟总店的商标,但:
1、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个体工商户可以冠用连锁总部全称,但名称(字号)中必须标明“加盟”字样。连锁总部如无字号的,则应冠用连锁总部全称。“加盟”字样统一加在名称(字号)的组织形式之前。
2、备法人资格的公司制企业、非公司制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的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经连锁总部同意,其名称中可以使用连锁总部的字号,但不可以冠用连锁总部全称;如连锁总部无字号的,则以连锁总部的简称做字号。以连锁总部的简称做字号的,其名称中必须标明“加盟”字样。
分析:
你的问题可能是:你和被加盟总店的特许权合同有没有到当地工商机关批准。如果已经批准,当地工商机关应当允许使用连锁字号的
========================
10月13日补充: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国内贸易部《关于连锁店登记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工商企字〔1997〕第147号)第二条规定,“由总部参股设立或与总部无资产关系的门店,通过与总部签订合同,采取联营的方式或者取得使用总部商标、字号、经营技术及销售总部商品的特许权,按照合同的约定共同经营。”是该文件认可的一种连锁模式。就是说,你的连锁经营是合法的,只是字号问题。
第五条规定,“ 配送中心以及由总部全资或控股、参股设立的门店,其名称中可以使用总部名称中的字号。与总部没有资产关系的门店,经总部同意,也可以使用总部名称中的字号。 总部的名称中,可以使用“连锁”字样;使用总部字号的配送中心、门店的名称也可以使用“连锁”字样;使用总部字号的配送中心、门店的名称也可以使用“连锁”字样。”
注意!!!--你和总部的关系就属于第五条中所述“与总部没有资产关系的门店”
但因为各地有具体规定,同时终裁权也在主管工商机关,所以建议你直接咨询你的主管工商机关。
㈦ 商超商标注册是多少类
具体您要保护什么产品或者服务?
不同的产品或者服务分别在不同的类别上的
㈧ 商场、超市注册商标哪一个类别注册
这种商超一般直接注册保护的商品/服务类别,在第35类,也就是35类中的“替他人内推销容”,如果,有连锁的性质,像家乐福、苏宁等,那就可以选择35类中的“商业管理辅助”,此类为直接的注册保护类别;
如果想将自己的品牌保护的较为全面些,那一般都将他的经营种类的相关商品类别进行保护,如:苏宁除35类外,他还侧重保护与电器、电子产品相关的类别;如美凯龙,除35类外,他还侧重保护与家具有关的类别,这完全要看经营者的品牌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