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专利实施权与专利所有权得区别
目前,社会上一些单位研究开发出一项技术成果后,往往宣布对该项技术成果拥专有“所有权”。这种说法并属不确切。一般,我们只有对于专利技术,专利权所有人才有所有权。“所有权”指的是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处分和收益的权利。所有权是排他权,其权利主体是特定的,义务主体是不特定的。一项技术成果,只有经申请并被授予专利权以后,专利权人才在专利权有效期内享有与所有权相类似的实施其发明创造专利的排他权。
如果你的专利可以达到独占市场的目的,而且经济价值很高,比如像DVD专利,那么建议你做专利实施许可,
B. 专利权实施许可的方式
专利权实施许可的方式按照被许可人取得实施权的范围和权限,可以将专利实施许可版分为如下几种类型:专利权权实施许可的方式(1)独占实施许可,简称独占许可,即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有效地域范围内,被许可人享有独占的实施权,专利权人不得向其他人许可实施该专利,而专利权人本人也不得实施该专利;(2)排他实施许可,简称排他许可或独家许可,即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有效地域范围内,专利权人仅许可被许可人实施该专利权,不得许可其他人实施该专利,但专利权人本人可以实施该专利;(3)普通实施许可,亦称普通许可,即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有效地域范围内,专利权人在许可被许可人实施该专利权权的同时,还可以许可其他人实施该专利,专利权人本人也可以实施该专利;(4)交叉实施许可,简称交叉许可或互换实施许可,即指两个专利权人之间相互许可对方实施自己的专利;(5)分实施许可,简称分许可,即专利权人许可被许可人实施其专利,同时授权被许可人有权许可第三人实施该专利。
C. 专利权有几种实施方法
八戒知识产权
为用户提供一站式的知识产权服务 2018-01-12
专利的实施有以下多种方式,你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来实施:
一、自己实施:自己办企业进行生产和销售,但这要自己有资金有市场才行。
二、转让给别人实施:即将专利卖掉给别人,此为一次性交易。此时专利权已转给了别人,这种情况只能是别人实施,而你自己则不能再实施,除非在转让时有特殊约定。
三、许可给别人实施:此种情况是专利权还是你的,只是许可别人实施而已,你每年收取许可费。
具体又可分以下几种许可类型:
1、独占使用许可:独占使用许可是指被许可人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域限制范围内,对许可人(专利权人)的专利技术享有独占使用权,并且被许可人是该专利技术的惟一使用人,许可人(专利权人)和任何第三方都不得在相同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实施专利。根据这种许可方式,许可人(专利权人)虽然可以获得较高的专利技术使用费,但也束缚了许可人(专利权人)自己的手脚。这种独占使用许可合同,因为许可人(专利权人)不实施专利,对专利产品的市场是否受到侵害并不关心,因此,一般要规定被许可人有直接起诉制止专利侵权行为的权利,包括许可人(专利权人)和任何第三方的侵权行为。
2、排他(非独占)使用许:排他(非独占)许可方式,规定许可人(专利权人)与被许可人分享专利技术的使用权,许可人(专利权人)不得再允许第三者实施其专利。许可人(专利权人)与被许可人共同占有市场,通过专利技术的实施,获得经济利益。这种排他(非独占)许可合同,一般要规定许可人(专利权人)要有及时制止专利侵权行为的义务,如果许可人(专利权人)不及时制止专利侵权行为,则允许被许可人有制止专利侵权行为的权利。
3、普通使用许可:普通实施许可是许可方(专利权人)可以将专利技术多次许可他人使用的许可贸易方式。即你所说的同时跟多个公司或老板合作的方式。这种许可方式,许可方(专利权人)除了允许被许可人实施其专利外,还可以允许第三方使用其专利,许可方(专利权人)自己仍然保留其专利的使用权。这种许可合同被许可方一般没有直接起诉制止专利侵权行为的权利,但可以要求许可人(专利权人)要有及时制止专利。
D. 知识产权实施权的设定是指什么
实施权是指专利权人依法对其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享有的独占实施权。一般情况下,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产品依法享有制造、使用、销售和进口的权利。
专利权人可以对其专利权设定专有实施权(《专利法》第77条第1款。《实用新型法》第18条第1款、《外观设计法》第27条第1款亦同。规定“专有利用权”的有《半导体法》第16条、《种苗法》第25条。《商标法》第30条第1款规定了“专有使用权”)。专有实施权人在其设定的权利范围内,能够行使针对其他人的排他权(《专利法》第77条第2款),能够提起停止侵权(《专利法》第100条、第101条)、损害赔偿(《民法》第709条、《专利法》第102条)等请求,享有与专利权人同样的法律保护(关于损害赔偿额的计算,一1))。专用实施权的侵权行为也是刑事处罚的对象(《专利法》第196条)。
与普通实施权的许可不同,由于所设定的能够对他人行使禁止权的专有实施权与第三人相关,所以《专利法》要求以登记为其有效要件,就是考虑到其他人对自己行为的可预测性(《专利法》第98条第1款第2项。准用《实用新型法》第18条第3款、《外观设计法》第27条第4款、《商标法》第30条第4款。《种苗法》第32条第1款第2项。在《半导体法》第21条第1款第2项中为对抗要件)。再者,由于就专有实施权的转移(原则上虽需要专利权人的同意,但当与发明专利实施的营业同时转让或继承时,则不在此限。《专利法》第77条第3款)、质权的设定(需要专利权人同意。第77条第4款)等都是以登记作为对抗要件,所以促进了专有实施权的有效利用(第98条第1款第3项)。
在已设定专有实施权的情况下,虽然专利权人也不能在该范围内实施专利(第68条但书),但却能够另外在取得专有实施权人的普通实施许可的情况下实施发明专利。而且,即便专利权人设定了专有实施权,但应该认为其依然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虽说是专有实施权人,但在未取得专利权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得向其他人许可普通实施权(第77条第4款),为了使该规定具有实效性,专利权人对未取得专有实施权人许可、实施专利发明的被许可人之行为将被作为侵权行为,有权要求其停止实施。那么可以说,未取得专有实施权人许可的发明专利之实施行为作为专利权的侵害行为,则是一种利益均衡的当然结果。
E. 什么是专利权人的独占实施权
专利权人的独占实施权,即只有专利权人可以实施其专利权,任何其他人未经许可不能实施专利。那么什么是专利权人的独占实施权呢?接下来八戒知识产权就带您一起了解相关知识。专利权人的独占实施权(1)发明和实用新型的独占实施权有五种:发明包括产品发明、方法发明和改进发明,其发明人以及实用新型的权利人可以进行如下五种行为:①制造专利产品,或运用专利方法制造专利产品。②使用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制造的专利产品。③销售专利产品或运用专利方法制造出的专利产品。④许诺销售专利产品或运用专利方法制造出的专利产品。⑤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运用专利方法制造出的专利产品。只要没有经过专利权人许可,有上述任何行为的都构成侵权。上面的许诺销售是指要约和要约邀请,如果甲某有一个专利产品,某人未经甲某许可就以广告的形式销售甲某的产品,这就已经构成侵权。(2)外观设计有四种:①制造;②销售;③许诺销售;④进口。如,乙某未经甲某允许,生产甲某拥有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专利产品,这构成侵权。如果乙某将该产品销售给丙某,丙某虽然没有获得甲某的允许,也不构成侵权。修改后的专利法,对于外观设计的保护增加了许诺销售。
F. 如何理解专利实施权
专利实施权
专利权人的权利有:①独占实施权;②进口权;③转让权;④实施许可权;⑤放弃权;⑥标记权;⑦出质权。专利权人的义务就是缴纳专利年费(也称专利维持费)的义务。
G. 什么是专利实施权
专利权人的权利有:①独占实施权;②进口权;③转让权;④实施许可权;⑤放弃权;⑥标记权;⑦出质权。专利权人的义务就是缴纳专利年费(也称专利维持费)的义务。专利实施权
就是专利权人或获得专利权人同意的人,利用专利技术进行生产的权利。
H. 专利产品的实施权包括哪些内容
只签订合同是不行的,还需办理办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
1、 所需材料:
(1)合同文本3份(其中一份正本);
(2)专利证书复印件3份;
(3)让与人身份证明(执照、身份证)复印件3份。
2、 所需费用:代理费500元。
3、 所需时间:7日内出证明。
4、 其它规定:(1)合同生效日起3个月内备案;(2)省知局、国知局受理备案。
专利实施战略
专利实施战略是指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进口专利产品,使用专利方法及使用、销售、进口依照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它包括以下一些战略:
1、独占实施战略
该战略又称专利技术垄断,即专利权人独自享有该专利,不对外转让或许可他人使用,达到合理垄断某一特定市场的目的。同时对于专利的侵权行为,利用法律手段迫使侵权人支付赔偿金,也可获取意料之中的巨大利益。
2、专利技术交叉许可战略
企业之间以输出专利技术、专有技术换取另一相应技术的对等交换战略。这一战略可以使企业充分利用专利资源为己谋利。在当今资源共享的大背景下,这也不失为一个经济的战略。
3、专利技术有偿专利和许可战略
目前,我国处于技术引进阶段,很多企业的专利策略终点还在于引进国外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加以消化、创新。这一策略适用于国内少数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他们在技术上具有优势,可以通过专利技术的许可和转让,获得最大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和巩固自己的竞争优势。
4、专利引进战略
该战略是当今我国国内绝大多数企业采用的。这些企业经济实力较弱,在技术上又不具有垄断优势或不具有研发基本专利的实力,于是,只有采用技术引进来增强竞争力。这一方法,可以避免企业从零开始研究所花的巨大成本及时间上的损失,而且可以通过对引进技术的二次开发形成自己的外围专利来开拓自己的市场,打破竞争对手的专利垄断。
5、利用失效专利战略
专利权有一定的保护期限,保护期限一旦届满,该技术及进入公有领域,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利用。对一些快要到期或提前终止但仍有价值的专利,自己购买不划算,可以先做好该项目的前期开发工作,待他人专利失效后马上实施。实际上,许多专利的技术内容对许多中小企业来说是极具开发价值的。在专利史上,盒式磁带录音机专利是由荷兰飞利浦公司申请的,但该公司先后将多国专利都主动放弃,因为公司以为发展录音机产业会没有市场。精明的日本人利用失效专利战略,先后开发出品质不已的各式录音机,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6、专利和商标搭配战略
如果某一企业知名度不高,而专利引进人的知名度很高,则可以在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专利时,可以同时使用自己的商标,以此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反之,在引进他人专利时,如果对方是知名企业,则可以同时引进其商标,取得该商标的许可使用权,这更有助于提高本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知名度,即所谓“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当然在使用他人商标是必须和本企业的商标同时使用,方为有效。
五、专利防御战略
专利防御战略,顾名思义就是指企业专利权在市场竞争中受到其他企业或单位的侵害发身纠纷时,寻求解决的策略。对于纠纷解决途径的选择,当事人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确定。总体而言,有以下几种途径:
1、自行和解
如果本人或本企业确实侵犯了他人的专利,在支付使用费用后,自己仍有利可图,可以与对方主动和解。专利权人通过自行和解这一方式迅速、友好地解决纠纷,仍可以留下继续合作的空间。而侵权行为人在对自己的侵权行为做出适当赔偿后,也可能与专利权人进行协商,通过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合法正当的使用专利权,这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即使专利权人提起诉讼后,双方当事人也可以在开庭时主动提出和解方案,在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甚至有可能签订专利实施许可协议。总而言之,双方自行和解是一个相对“双赢”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减少或避免侵权方因停止实施专利给企业造成的人力、物力等损失,另一方面也是专利权人避免陷于官司缠身的麻烦。
2、行政调处
这一方法在《专利法》第57条上规定:“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进行处理。”专利管理部门的工作之一就是处理本地区、本行业的专利纠纷。行政机关调处专利纠纷较之诉讼程序而言,简单、方便、灵活,同时当事人对于行政机关的调处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调处这一程序并不是必须的,当事人可以不经行政调处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3、专利诉讼
向人民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是专利防御战略的最后途径,它不仅可以有效的打击竞争对手,巩固本企业已经拥有的市场优势地位,而且还可以从侵权人手中得到一笔相当丰厚的补偿金。同时,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或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执行。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诉讼程序耗时漫长,一审二审甚至是再审都有可能发生。这么长的周期,许多重要的证据都无法妥善的保存,而且一场官司下来,双方的关系也到了冰封的边缘,切断了双方继续合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