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委托作品著作权的归属
委托作品,是指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的委托而创作的作品。一般来说,双方当事人会约定,受托人创作完成作品后应当提供给委托人使用,而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的范围和方式使用并向受托人支付报酬。实践中,认定委托作品时需要注意,如果受托人接受了委托但是没有进行创作活动,比如甲公司委托乙公司绘制用于装饰的油画,乙公司又将此作为工作任务交由职员丙完成,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作品就不宜认定为委托作品。丙创作的油画应作为职务作品处理。还有,如果委托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而受托人与委托人之间又存在劳动法律关系,这时委托作品容易被误认为职务作品。区分二者的关键在于:委托作品的受托人从事创作是在履行与委托人达成的民事合同,通常是委托合同或者承揽合同;而职务作品的作者进行创作是为了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下达的工作任务,也就是在履行作者在该法人或者该组织中应当履行的职责。委托作品著作权的归属我国著作权法从保护作者权利的角度出发,对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进行了规定。一、受托人和委托人可以自行约定著作权的归属。这一方面是尊重作者也即受托人的意愿,另一方面是为了方便委托人有效的使用作品。但是,双方当事人可以自由约定其归属的仅限于著作财产权,而不包括著作人身权。著作人身权只能属于受托人。二、在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法律规定著作权属于受托人。这是因为受托人接受委托创作完成作品,是委托作品的作者。基于保护作者、鼓励创作的立法目的,在无约定的情况下,著作权应当被赋予受八戒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专注:商标、专利、版权、域名等知识产权业务方向。托人。当然,受托人在享有著作权的同时也受到如下的限制:(1)受托人应当按照约定将委托作品提供给委托人使用。委托人有权在约定的范围内使用。如果没有约定使用范围,委托人可以在委托创作的特定目的范围内免费使用。现实中,有些艺术摄影企业为了垄断顾客日后的加印照片生意,借口对顾客的艺术照有著作权,拒绝履行上述义务,扣留照片的底片。对这种行为,顾客可以追究其违约责任。(2)受托人行使著作权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妨碍委托人的正当使用。比如受托人接受委托设计商标标识后,不论委托人是否将该商标注册,都不得再以侵犯发表权为由阻止委托人在其商品、服务上使用该标识,也不得许可委托人的竞争对手使用该标识。
1,委托合同的解除权非常特殊.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委托合同的订立是以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互相信任为前提的,所以,如果一方对另一方产生不信任,可以随时终止委托合同....
2,委托合同不能涉及一些与人身关系极为密切的,不可分的委托,比如婚姻登记就不得委托....
3,我国法律有委托发明,即以合同方式委托他人完成的发明创造.对于这类发明的权利归属,专利法和合同法采取了合同优先的原则,如果合同约定不明或合同未对权利归属予以约定时,法律作了对接受委托的一方更为有利的规定,即权利归完成发明创造的一方.
4,如果你先申请专利,专利权属于你,如果你有技术资料.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第八条 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第九条 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建议你看所有的专利法法条(并不是很多不到70条)网址如下:
http://www.sipo.gov.cn/sipo/flfg/fljxzfg/t20011029_1919.htm
③ 委托作品怎么进行著作权登记
著作权是受法律保护的,当委托他人进行作品创作时,为避免以后产生纠纷,首先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确认著作权的归属上。如果双方确定好相应的著作权,接下来就可以进行著作权登记。 委托作品怎么进行著作权登记? 一、申请著作权登记应准备的材料 (一)申请办理作品著作权登记,除需要按下列第(二)和第(三)项的要求提交身份证明以外,还应当分别准备以下材料: 1、作品自愿登记申请书; 2、权利保证书; 3、作品登记表; 4、作品原创版权归属证明书; 5、委托、合作作品版权归属协议书或职务作品版权归属确认书; 6、作品包括数字三维显示的平面复制件(含样书、样品、原稿、书稿草稿、草图、照片底片等) 7、作品说明书:简述作品内容(包括作品类型、作品主题、中心内容及作品特点等)和创作过程(包括著作权人的介绍、创作意图、具体创作情况、完成时间、权利归属、是否发表、已发表的发表时间及发表形式、未发表的拟以什么形式发表、申请登记的目的等) 8、变更和设立质押前的著作权登记证; 9、申请人关于版权、继承、变更或设立质押权的协议、公证书或其他法律文件; 注: (1)办理原创作品权属登记的申请人需要准备材料1、2、3、4、5、6、7; (2)办理原创作品权属变更或质押登记的申请人需要准备材料1、2、3、4、5、6、7、9,或1、3、8、9。 (二)、自然人(包括个体工商户)或其法定代理人作为申请人时,应当提交的身份证明: 1、申请人的身份证或户籍证明; 2、申请人法定代理人的身份证或户籍证明,或可以证明法定代理人与申请人关系的其他法律文书; 3、申请人或法定代理人给委托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和以律师身份担任代理人的职务行为证明。 4、合作作品、委托作品、职务作品中相对人的身份证明; 5、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或质押登记时合同相对人的身份证明; (三)法人或其他单位组织作为申请人时,应当提交的身份证明: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人证书或批准证书、执业证等; 2、申请人或法定代理人给委托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和以律师身份担任代理人的职务行为证明。 3、合作作品、委托作品、职务作品中相对人的身份证明; 4、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或质押登记时合同相对人的身份证明。 二、作品著作权登记办理 作品著作权自愿登记的办理流程如下: (一)申请者递交材料; (二)登记机关在3个工作日内对材料的齐备与否,进行审核; (三)申请者交付登记申请费; (四)登记机关收到费用后发放受理通知书; (五)登记机关在受理后30日内对申请材料的正确与否,进行形式审核; (六)登记机关向申请者送达发放登记证书通知或送达不予以办理登记的通知; (七)申请人领取登记证书或退回的50%申请费。
④ 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应当属于谁
《中华人民来共和国著源作权法》(2010修订)第十七条 受委托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合同未作明确约定或者没有订立合同的,著作权属于受托人。
望采纳,有问题可继续追问,谢谢!
⑤ 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权归属
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和接受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及专利权的归属
来源: 作者:
法条: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释义:本条是关于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和接受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及专利权的归属的规定。
一、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可以是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合作,还可以是个人与个人的合作。合作的方式,可以是合作各方按照分工分别承担一项发明创造的不同部分或者不同阶段,也可以是一方或几方负责提供资金、设备、场地等物质条件,另一方或几方负责进行技术开发活动。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合作各方可通过协议约定申请专利的权利及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的归属,以及合作各方的其他权利、义务。如果合作各方没有就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及专利权的归属达成协议的,按照本条的规定,申请专利的权利及取得的专利权应当归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发明创造的一方或几方。
二、关于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其申请专利的权利和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的归属问题。按照民法的一般原则,在委托合同关系中,受托方根据委托方的委托办理委托事务,其办理委托事务的风险应当由委托人承担;同时,其办理委托事务取得的成果,也应当归于委托人。委托人则应按合同的约定向受托人支付费用和报酬。我国专利法为侧重保护实际完成发明创造一方的利益,规定接受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协议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和取得的专利权归于完成发明创造的一方,即归属于受托方。
⑥ 因委托或协作关系完成的发明创造,谁享有专利申请权
从项目的来源看,科研委托关系产生以下两种情况:因委托或协作关系完成的发明创造,谁享有专利申请权(1)下级单位接受上级单位的研制任务,包括根据国家计划内的和计划外委托的任务;(2)一个单位按受其他单位委托的研制项目。比如企业委托大学或科研单位解决某项技术问题或承担某项设计项目。在一般情况下,委托方除了指定项目外,还给予积极的协助,例如从资金、设备、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或者派人参加研究、设计工作。然而,如果委托方仅仅给予利用设备、场地等物质条件的方便或帮助完成中间试验等辅助工作,不能算作专利法所指的协作,只有对发明创造共同作出创造性贡献的,才是完成发明创造的协作单位。对于因委托或协作关系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共同完成的单位,即对发明创造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的单位。但是,这条规定不是强制性的,有关各方可以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在合同中作出与此不同的规定,例如专利申请权归委托方所有,或由参加各方共有等等。
⑦ 能申请专利吗,委托发明的专利权归属怎样确
在下列情况下,单位也可以成为专利申请人。第一,发明创造是由该单位的工作人员专在执行任务中完成的或属主要是利用该单位的物质条件完成的。这种情况下专利申请权属于单位而非个人。第二,单位作为合法受让人,通过转让等方式取得专利申请权。
委托发明创造,又称委托开发,是指一方(单位或个人)委托另一方(单位或个人)研究开发某项技术,并对技术成果的享有和利用作出约定。
委托发明创造容易引起技术成果权属的纠纷。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对技术成果权属的判断应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1、优先适用合同约定,如果委托合同中对技术成果的权属有约定(或属于委托方或属于受托方或共同所有),应优先适用合同约定。
2、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技术成果归研究开发方享有,研究开发方享有申请专利的权利,申请被批准后,享有专利权。这种情况下,委托方分享部分权利,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研究开发人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委托方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希望能帮到你。
⑧ 委托开发合同未约定开发成果的专利申请权归属,当如何处理
合同法
第三百三十九条 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回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答属于研究开发人。
专利法
第八条 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⑨ 委托作品著作权怎样归属
著作权通常归作品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所有,但是还是存在以下几种特殊情况版一、改编、翻权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著作权归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人;二、两人共同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归合作创作人共同享有;三、合作创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单独享有著作权;四、汇编作品的著作权由汇编人享有;五、电影作品和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人享有;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造的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可单独行使著作权;七、职务作品,除应归法人或者其他人享有的除外,其著作权归职务作品的作者享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一条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创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