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商标专利 > 嵊州市泉岗名茶开发有限公司商标

嵊州市泉岗名茶开发有限公司商标

发布时间:2021-03-20 23:32:40

1. 绍兴到嵊州泉岗村途中还有啥好玩

村里的好玩的地方性比较多,特别是美女也是比较多的。

2. 绿茶都包括哪些茶

绿茶的品种多很多,主要有: 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剑叶;马边云雾茶;黄山毛峰;六安瓜片;信阳毛尖;云雾毛尖;曾侯银剑;大悟绿茶;平水珠茶;宝洪茶;上饶白眉;径山茶;峨眉竹叶青;峨眉春语;汉家刘氏茶;天山绿茶;恩施玉露;眉茶;安吉白片;南京雨花茶;敬亭绿雪;天尊贡芽;滩茶;双龙银针;太平猴魁;源茗茶;峡州碧峰;庐山云雾;安化松针;日铸雪芽;紫阳毛尖;江山绿牡丹;六安瓜片;云南白毫;遵义毛峰;井岗翠绿;韶峰;天柱剑毫;桂林毛尖;双桥毛尖;无锡毫茶;桂东玲珑茶;雁荡毛峰;九龙茶;峨眉毛峰;南山寿眉;湘波绿;晒青;山岩翠绿;蒙顶甘露;瑞草魁;河西圆茶;普陀佛茶;雪峰毛尖;青城雪芽;宝顶绿茶;隆中茶;松阳银猴;龙岩斜背茶;梅龙茶;兰溪毛峰;官庄毛尖;云海白毫;莲心茶;金山翠芽;天池茗毫;通天岩茶;凌云白茶;蒸青煎茶;云林茶;盘安云峰;绿春玛玉茶;东白春芽;太白顶芽;千岛玉叶;七境堂绿茶;南岳云雾茶;大关翠华茶;湄江翠片;翠螺;余姚瀑布茶;苍山雪绿;花果山云雾茶;水仙茸勾茶;遂昌银猴; 日照北纬35度绿茶等等。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

3. 原来嵊州除了是“越剧之乡”,还是“中国茶文化之乡”

不好意思。今天才跟你相拥相吻
说起来,我也是个爱茶的人
说起来,我还一贯标榜怜香惜玉
在海拔五百米的所在,在云雾缭绕的嵊州卮山乡泉岗村
正是一个适宜表达感情的高度,让我的嘴唇
凑近你
圆润紧致的外形,翠绿披霜,一旦绽放,瞬间
半个春天弥漫于我俩周围
想不相好也不可能……
这几句诗句来自当代中国著名诗人黄亚洲先生去年走访嵊州的山山水水后即兴创作的《嵊州八吟之三》组诗中的一段,直接道出了诗人对嵊州茶叶的心动之情。

很多人认识嵊州是从越剧开始的,这里是中国越剧的发源地,三分王文娟,七分徐玉兰,越剧道白一度被称为中国最好听的方言。
“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很多人不知道,出产越剧的嵊州,事实上还是中国的一个产茶大县,是“中国茶文化之乡”。

春暖花开,亦是茶香四溢之时,嵊州市人民政府于4月13号—14号举办了一场“茶香有道品嵊州”活动,邀请省内外众多媒体走进茶乡嵊州,走进三界镇、下王镇、贵门乡、通源乡等茶叶基地,观摩西白茶人节、越乡龙井炒制技艺大赛 ,《茶香有道》越剧主题晚会等,品味剡中茶情茶香的清新,感受古越茶韵茶道的底蕴。 嵊州古时称剡属越,产茶历史悠久,在南朝宋刘敬叔著的《异苑》一书中即有“剡茶”记载:“剡县陈务妻,少与二子寡居,好饮茶茗”。到了唐朝约780年前后,剡县已是浙东著名的产茶大县。茶圣陆羽、高僧皎然都曾在这里品茗游历,茶文化积淀深厚。《茶经》作者陆羽曾“月色寒潮入剡溪”,为后世留下了“剡茶声,唐已著”的记载。唐宋时期,嵊州以其秀丽山水风光吸引了众多名士前来隐居游历,谢灵运、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文人墨客多次来嵊谈诗论道,品茗说茶,创作出经典咏剡咏茶诗篇,形成了著名的“唐诗之路”文化遗产。其中,被誉为“中国茶道之父”的唐代诗僧皎然在饮用越人赠送的剡溪茶后所作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留下了“越人遗我剡溪茗,采得金牙爨([cuàn])金鼎;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的诗句,盛赞剡溪茶清郁隽永的香气,甘露琼浆般的滋味,由他开启并主导的“传花饮茗”,引入文士雅集的诗歌联唱,堪与王羲之兰亭流觞媲美,在茶道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嵊州茶叶对茶道文化的形成影响深远,可以说嵊州是“茶道之源”。在宋、元、明、清各个朝代,“剡溪茶”作为名茶,历来都是朝廷贡品,到了清朝,泉岗煇白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当代茶圣吴觉农于1936年在嵊州三界创办了浙江省茶叶改良场,开设茶叶专修班,先后培养了100多名茶叶专门人才,毕业学生后来成为了中国茶界精英、遍及全国产茶地和大专院校,为推动浙江乃至全国茶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如今,嵊州继续传承着底蕴深厚的茶文化,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国茶文化之乡”,越乡龙井被授予“中华文化名茶”称号。

4. 浙江省名茶立地地质背景研究

浙江是我国重要的名茶产地,浙江名茶具有明显的区域集中分布特点,主产区相对稳定,主要分布在嵊州市、淳安县、诸暨市、安吉县、绍兴县、开化县、新昌县、杭州市区、余姚市、临安市、建德市、遂昌县、武义县、宁波市区、桐庐县、金华市区、上虞市、东阳市、浦江县、富阳市、衢州市区、龙游县、奉化市、临海市24个县(市),可将其分为浙西、金衢、浙东、浙南4个茶区。浙江省茶叶和名优茶的区域集中分布特点,说明茶叶虽系人为种植,但仍受自然因素的强烈约束,自然环境选择与淘汰是导致茶叶区域集中分布的重要原因。

(一)区域地质与名茶分布

1.构造、岩石对名茶分布的影响

浙江省主要产茶区与地质构造格架间具有明显的内在联系(图3-1)。图3-1中的A—B线与萧山-球川深断裂重合,大致是浙西茶叶产区的东南边界;CD线则是鹤溪-奉化大断裂带,大致是全省主要产茶区的东南界;EF线为衢州-天台大断裂位置,大致相当于全省主要产茶区的南界;此外在西北部Ⅰ区内还有与萧山-球川深断裂平行的马金-乌镇大断裂;CD线以东的边界还有其他的断层线;除衢州-天台大断裂呈东西走向外,其余几条断裂带都呈北东向展布。深断裂和大断裂控制了成土母岩类型、地形地貌以及土壤类型分布,从而显著控制了茶叶主产区分布,可从以下几方面得到印证。

图3-1 浙东省地质构造与茶叶分布关系图

A—B:萧山-球川深断裂;C—D:鹤溪-奉化大断裂;E—F:衢州-天台大断裂。Ⅰ—浙西传统产茶区;Ⅱ—浙东茶叶主产区;Ⅲ—金衢盆地茶叶主产区;Ⅳ—临海产茶区;Ⅴ—其他产茶区

1)萧山-球川深断裂(AB线)以北为浙江省沉积岩集中分布区,以古生代地层连续出露并间夹有前寒武纪地层为特征,中生代-新生代地层不发育。这套地层岩石大都易于风化成土,多半适合茶树生长,成为浙江主要的传统产茶区。

2)萧山-球川深断裂(AB线)与鹤溪-奉化大断裂带(CD线)之间区域,构造上属于北东向伸展的相对隆起带,也是中晚元古代变质岩、中—新生代岩浆岩较集中的分布区。区内的变质岩地层呈斑块状出露在喷出岩系围绕的“构造窗”部位,这类片麻岩、片岩易风化形成疏松土壤——红松泥土属(属红壤土类)。红松泥结构松散,富含云母风化后释放的钾,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分布于红松泥土壤上的茶园,一般均为高产茶园,如绍兴平水、诸暨芙蓉山、遂昌大拓及北界乡附近的茶园;遂昌南部的高产茶园跨过了全省茶叶主产区的南界(EF线以南),正是受变质岩系母质分布所控制。

本区的北端是玄武岩集中分布区,包括新昌县、嵊州市、上虞市、余姚市等地以及绍兴部分地区。玄武岩风化形成的红粘泥土属上产出的茶叶质量虽然不及花岗岩、石英砂岩等母质区的茶叶,但均为高产茶园。该区的南端,包括金衢盆地茶区的全部,深厚的第四纪红色粘土(Q2、Q3)上发育的黄筋泥土属或者亚黄筋泥土属也较适宜种植茶叶,产量相对较高。本区中部有几块分隔了连片茶叶主产区的相对空白区,都为小型构造盆地,如北面宁绍水网平原上新构造运动下沉最强烈的地方,地势低洼积水、不宜种茶;南面的永康、义乌与兰溪市因出露有大量的白垩系紫红色砂页岩(K1),形成的紫砂土土属因多钙及土层浅薄,不适宜茶树生长。

3)临海茶区(包括苍山北麓)是全省唯一孤立的一块茶叶主产区,夹在三门、天台、仙居、黄岩等几个红色盆地之间,茶区主要母岩有花岗岩(燕山晚期)、凝灰岩(J3)及部分紫砂岩(K1),成土母质复杂,为一特殊的地球化学背景区,Pb、Zn、V、Zr、Mn等多种元素相对富集,与茶树生长有一定的成生关系。

4)全省茶叶主产区基本上以EF线为南界限,茶叶高产的成土母岩大多在此界线以北。从地质学角度分析,EF线大致是第四纪红土分布的南界,浙江南部包括近海地区因新构造运动上升强烈,能形成古红土的沉积物多在地壳抬升过程中受到侵蚀,只有零星的古红土残留,这也是茶园相对较少的原因之一。此外,浙南与浙东南以紫色砂页岩为主的构造盆地较为密集,而紫色砂页岩母质多不宜种茶,茶叶产量相对较低。

浙江省茶叶产区和茶园产量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玄武岩、第四纪红土、变质岩以及大片复合的沉积岩地层上发育的土壤,均有可能成为高产茶园。地质构造演化控制了有利于茶叶生长的成土母质分布,控制了浙江省茶叶高产区的集中分布,这充分说明了茶园分布与地质因素的内在联系。同时,地质构造还对地形起到控制作用,例如,浙东玄武岩区起伏平缓的台地,金衢一带近东西向构造盆地以及相对平坦与连片的红土阶地,浙西在地形起伏较大的背景下形成的向西北方向逐阶抬升的夷平面等,都有利于茶园的种植培育。

2.地质环境对名茶产地的影响

(1)名茶产地的地质环境特征

对浙江省40个重要名茶产地立地地质环境研究表明,茶叶生长的立地地质环境对茶叶品质及产量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由图3-2可见,名茶产地具有如下地质环境特征。

1)绝大部分名茶分布在强烈上升的高山区和沿海的低丘陵区,浙中地区只有零星分布,且少数名茶点也是在相对的高山区和大水体边沿,如千岛湖旁的千岛玉叶、诸暨陈蔡水库旁的石笕茶。

图3-2 浙江名茶产地地质环境示意图

名茶产地:1—长兴顾诸紫笋;2—莫干黄芽;3—天目青顶;4—径山香茗;5—西湖龙井;6—淳安大芳;7—富阳岩顶;8—泉岗辉白;9—平水珠茶;10—日铸雪芽;11—瀑布仙茗;12—普陀佛茶;13—鸠坑毛尖;14—千岛玉叶;15—建德苞茶;16—开化龙顶;17—金华峰岩;18—东阳东白;19—诸暨石苋茶;20—华顶云雾;21—江山绿牡丹;22—三井毛峰;23—春来早;24—遂昌银猴;25—松阳东白;26—玉峰;27—仙都峰;28—凤阳春;29—碧玉春;30—金奖惠明;31—大祭雪花;32—雁荡毛峰;33—温州黄汤;34—香菇寮白毫

2)高山出名茶的有利条件是,多地形雨,温差大;多变质岩等古老母岩,岩层化学成分多钾少钙;地形坡度陡,人工施肥少,更接近优质茶所需的自然环境。不过山顶部因风大、土层薄而不利于茶树生长,不易产名茶。从海拔高程来看,过高则进入山地黄壤区,过冷、过湿、茶树易致病而不利于茶树生长;过低则因气温偏高,也不利于茶树生长;浙江名茶的适宜海拔高度一般为400~700m,浙南区则以500~800m较适宜。

3)新构造运动沉降区的海边、平原或丘陵的边缘、大湖泊边以及大水库边缘,常为优质茶产地。从局部地形看,则以群山环抱的山岙或有一定纵深的谷地为好,因为这些地方云雾多,茶树所喜的散射光与漫射光多,与高山的温润环境相似,有利于茶树生长。

4)名茶产地的成土母质以石英砂岩、花岗岩、片麻岩及酸性凝灰岩等为主,茶树生长除与地质环境有关外,还与母岩风化形成土壤的理化性质有关。

(2)成土母质分布规律

研究表明,成土母质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而断裂控制了成土母岩和母质的分布。以萧山-球川深大断裂和丽水-余姚深大断裂为界,可将浙江省分成3个地层岩性与成土母质分布区,由此决定了茶叶品质的区域分布规律。

1)浙西北沉积岩地区:自衢州千里岗山,向东北经杭州郊区,止于长兴北部,以沉积岩地层广泛分布为特征。泥盆系石英砂岩是区内最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成土母岩,其次为前震旦系的浅变质岩。

2)浙中变质岩、火山-沉积岩区:自浙西南龙泉向东北延伸,止于诸暨、绍兴等地。区内变质岩系属元古宙片岩、片麻岩及海相变质火山岩,中生界陆相火山岩和燕山期侵入岩发育,面积较大的金衢盆地为白垩纪构造盆地,盆地内常见的成土母质是紫砂岩(K2)与第四纪红土(Q2)。区内名茶产地大部以变质岩、花岗岩及酸性凝灰岩等为成土母岩,紫砂岩与第四纪红土因含钙较多,不利于名茶产出。

3)浙东沿海酸性火山岩、侵入岩区:以晚侏罗世火山岩、燕山期侵入体发育为特征,花岗岩一般出露于火山喷出岩范围内的地势较高处,此外还有散布于浙东台地上的新近纪玄武岩。区内名茶产地的成土母岩以花岗岩、酸性凝灰岩为主。

(二)土壤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名茶品质

(1)茶叶品质指标

已有资料表明,茶叶含有500多种化学成分,其中有机化合物达450种以上,无机化合物约30种(表3-2)。据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和姚国坤等资料,中国茶叶水浸出物一般含量为35%~40%,咖啡碱为3%~5%,茶多酚为20%~35%,氨基酸为1%~4%。就同类茶叶而言,氨基酸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性。无机元素也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指标,前人研究指出茶叶中K、P、Zn、Cu、Se、Mg、Mn等有益元素含量一般与茶叶品质呈正相关关系,有益元素丰富、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对茶叶品质有利。

表3-2 茶叶化学成分的分类

由表3-3可见,浙江省名茶(绿茶)中水浸出物平均达到42.75%,最小值也为37.17%,超过中国茶叶水浸出物一般含量,氨基酸含量平均达到3.76%,最高值达到5.05%,而咖啡碱含量则普遍低于平均水平。名茶的重要生化指标含量表明,浙江省名茶通常具有较高的内在品质。

表3-3 浙江省名茶品质5种生化指标总体水平(n=41)

(2)成土母质对名茶品质的影响

对浙江省41个名茶产地成土母质的调查表明,名茶产地成土母质以石英砂岩、花岗岩、片麻岩及酸性凝灰岩等为主,部分名茶产地的成土母质为Q2红土、玄武岩。分析数据显示,不同成土母质茶叶品质指标具有明显差异(表3-4)。

表3-4 浙江省不同成土母质茶叶品质指标

注:括号内的数据为平均值。

由表3-4可见,产出于石英砂岩、花岗岩等成土母质上的茶叶,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明显高于其他成土母质上的茶叶,而氨基酸则低于平均水平;产出于凝灰岩、流纹岩成土母质上的茶叶,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也较高,且氨基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成土母质;产出于玄武岩、石灰岩成土母质上的茶叶,5项茶叶品质指标均明显低于平均水平。

大量研究表明,名茶产出与成土母岩及母质、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具有以下关系。

1)产出名茶的土壤大部分富含硅,SiO2含量一般可达65%~70%以上,多为石英砂岩、花岗岩、酸性火山岩等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目前还不清楚硅对茶叶品质的直接作用,但富硅土壤多为适合茶树生长的砂砾质土壤。据中国农科院茶叶所研究,砂砾质土昼夜温差大,利于茶对同化物的吸收与积累,根生长量多,茶叶具有茶氨酸含量高、香气好、滋味浓等特点。

2)泥盆系石英砂岩是优质名茶的重要成土母质,产出的名茶包括:有精管理与重施肥的狮峰龙井,也有不施肥自然生长的长兴紫笋茶和建德苞茶(指原产地正宗产品);有百年以上的老茶区,也有近年新发展的千岛玉叶;其土壤类型大多为红壤,但也有已跨入黄棕壤带的太湖碧螺春(可能属古红土性质)。值得指出的是,以上多数名茶产地(包括狮峰龙井、长兴紫笋、千岛玉叶与太湖碧螺春等)往往穿插分布于几种成土母质,但在空间上相邻、生态环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优质茶仅产于泥盆纪地层上,说明其间的关系并非偶然。

3)花岗岩分布甚广,是另一种有利茶品质的重要成土母质。虽然,不同时代花岗岩的化学组成有一定差异,但我国东南沿海大多属于燕山期花岗岩,产出的叶茶品质较好。本区产于花岗岩区的名茶有:黄山、莫干山、四明山、天台山、雁荡山等诸地名茶以及泰顺香菇寮、福鼎大白茶、径山茶等。这类母岩多在高山人烟稀少处,又因土壤呈砂质,相对瘦瘠,容易水土流失,常被人们忽视,故有待进一步开发。

浙江全省酸性火山喷出岩分布极广,包括流纹岩与凝灰岩,常富含石英,土壤质地虽随红壤化程度不同而有一定差异,但不少为偏砂质土壤。这类母质区也多产出名茶。

4)浙江西北部有石灰岩分布,石灰岩含钙量极高,可达40%以上。石灰岩经过风化淋溶发育成红壤后,钙质大大下降,表土与心土pH值一般为5.0~6.5,土壤质地常为壤粘土至粘土,土壤钙饱和度多在60%以上。已有研究表明,茶树生性忌钙,名茶产地多为低钙土壤,一般仅为0.2%~0.3%。灰岩形成的土壤上,茶树虽能生长但品质一般不良,如杭州的翁家山、衢州的上方等,难有名茶产出。

玄武岩也为含钙较多的母质,含钙量可达8%以上,但不含石英,发育为红壤后其土体呈红棕色,有铁锰结核,质地具黏性,虽然茶树可以正常生长,但不利其品质的提高。

5)白垩系紫砂岩或红砂岩地层分布于浙江各盆地中,正常表土pH值5.0~6.5,但30~40cm以下就有石灰性反应,不宜植茶,茶叶品质相对较差,这类茶园在金华至衢州一带较多。

6)母岩为变质岩的红松泥土属土壤,质地疏松,具有高钾、低钙、高硅的特点,宜于茶树生长,产出不少名茶。由于变质岩地层的岩石化学成分不均匀,局部茶叶品质不理想。

7)第四纪红土(黄筋泥土属)为浙江种茶最广泛的土壤之一,多分布在构造盆地近中心部位,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酸性反应,适宜种茶,可获高产,但少有名茶出现。其不利因素主要是,质地过黏,土壤通气性差;铁、铝、锰含量都过高而钾素不足,需在生态环境改造和管理上做出较大的努力。

(3)名茶品质与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关系

茶树的土壤营养特点为多元性、喜铵性、聚铝性、低氯性和嫌钙性。已发现与茶树正常生长有关的元素多达40多种,茶叶产量、品质与大量营养元素、微量营养元素均有着密切关系。作为叶用作物,茶树对氮素的需求量大,且优先吸收铵态氮。茶树适宜生长于富铝土壤上,适当高含量的铝能促进茶树及其根系的生长,提高叶子光合作用能力,促进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尤其是铝对促进茶氨酸的转化、儿茶酸的代谢、红茶品质的改进具有良好的作用,同时铝能促进茶树对磷的吸收和转化。茶树对营养元素氯的需求量少,生产中未发现缺氯现象。茶是嫌钙作物,对钙的需求比一般作物低得多,当土壤中活性钙(CaO)含量超过0.2%时,茶树就不能正常生长,严重时会死亡,因而,茶树不能生长在富钙的土壤上,最适宜的酸度为5.0~6.0。龚子同等调查认为,土壤有效锌与茶叶氨基酸含量呈正相关,锌可提高茶叶氨基酸、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降低酸氨比,从而有利于茶叶品质。钼能提高茶氨酸含量;硼可提高茶叶芽重。总的来看,茶树适宜生长于含有机质及各种营养成分丰富和呈酸性反应的土壤上。

对浙江几种主要优质茶与土壤地球化学的研究认为,总体上高Si、K,低Fe、Al、Ca、Mg、Mn等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反之则不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

(三)优质茶园适宜性评价指标

通过对浙江名茶产地地质条件、土壤条件及气候条件的综合分析,建立了浙江茶适生性评价的相关指标(表3-5)。依据评价指标可进一步开展茶区的农业区划工作。

表3-5 优质茶园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5. 什么是辉白茶

白茶有“一年茶、三年宝、七年灵丹妙药”之称,这几年特别流行。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特殊珍品。因其成品茶多为芽头,满披白毫,如银似雪而得名。白茶是我国的特产,主要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最早是由福鼎县首创,该县有一种优良品种的茶树——福鼎大白茶,茶芽叶上披满白茸毛,是制茶的上好原料,最初采用这种茶片生产白茶)、政和、松溪和建阳等县,台湾省也有少量生产。白茶生产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

6. 绿茶种类有哪些

1、龙井茶

我国绿茶的代表,主要产自杭州西湖山区的龙井及梅家坞、云栖、虎跑等地,因此又叫做“西湖龙井”。根据加工工艺和品质的不同,龙井可分为梅坞龙井、西湖龙井和狮峰龙井3种,尤其以后者质量最为上乘。龙井茶的主要特点是:叶片呈剑片状,叶质柔嫩细小,茶汤色泽翠绿清透,人口先苦后甜,富含氨基酸及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

2、信阳毛尖

绿茶中的名品,主要产自河南省的信阳大别山地区,并因此而得名,信阳也由此成为我国八大产茶区之一。信阳毛尖的主要特点是:叶片细嫩、直长、有白色毛尖,茶汤色泽嫩绿明亮,人口清香芬芳,并带有熟板栗的香味,味道醉厚清冽,冲水多次仍能保持长久清香。

3、碧螺春

又名洞庭碧螺春,素来以“细秀”而出名。主要产自江苏苏州的吴县洞庭山风景区,这里依山傍水,自古以来就是产茶之地,有着悠久的种植、采摘和加工茶叶的历史。

碧螺春的主要特点是:叶片紧细呈卷曲状,叶质细嫩,色泽翠绿顶端带白色毫尖,茶汤呈翠绿透明的颜色,香气清新混合着花香和水果香。

4、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为毛峰茶中的极品。据史料记载,黄山茶叶在明万历年间就已相当知名。《黄山志》载:“云雾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间养之,微香冷韵,远胜匡庐。”黄山云雾茶就是黄山毛峰的前称。

风景奇特的黄山,峭壁穿云,悬崖摩天,茶树沉浸在云蒸霞蔚之中,因而芽叶茁壮,加以采制技艺精湛,成茶品格独特,状似雀舌,遍披银毫,色泽嫩绿,并泛象牙色;冲泡时,香气似白兰,滋味似甘露,汤色澄净,芽叶朵朵,清鲜明亮。

5、庐山云雾

名山出名茶。“匡庐奇秀甲天下”的庐电,出产名茶己有1060多年的历史。据登庐山志》记载,庐山云雾茶始于明朝。《本草纲目》的集解中,已列有洪州白露、双牛白毛、庐山云雾等名茶,由此可见,庐山云雾茶命名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

这里的茶树多生长在云雾弥漫的山坡上。由于自然条件优越,芽叶柔嫩,‘制成茶叶,形状挺秀如针,银毫显露,色泽青翠,汤色碧绿清撤,芽叶嫩绿明亮,香气清而幽长,滋味鲜洁甘甜,经久耐泡,余香不绝。1970年,朱德委员长曾写诗赞扬庐山云雾茶:“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若得长年饮,延年益寿法。”

6、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太平县猴坑一带,外形魁伟,品质最好,号称尖茶的魁首,故名“魁尖”,亦有叫“奎尖”的.。猴坑所产的尖茶,在色泽、白毫、香气、滋味等方面,超出魁尖,故称“猴魁”。它是我国绿茶中的一颗明珠。

7、平水珠茶

珠茶,亦称圆茶。平水珠茶,是浙江的独特产品。它的形状浑圆紧结,色泽绿润,身骨重实,活像一粒粒墨绿色的珠子,香高味浓,经久耐泡,驰名中外。

(6)嵊州市泉岗名茶开发有限公司商标扩展阅读:

绿茶功效

1、有助于延缓衰老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和生理活性,是人体自由基的清除剂。

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茶多酚对人体脂肪代谢有着重要作用。

3、有助于预防增强体质茶多酚可以阻断亚硝酸铵等多种有害物质在体内合成,并具有提高肌体免疫能力的功效。

4、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质锶90和钴60毒害的能力。

5、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茶多酚有较强的收敛作用,对病原菌、病毒有明显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消炎止泻有明显效果。

6、有助于美容护肤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脸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阅读全文

与嵊州市泉岗名茶开发有限公司商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