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商标专利 > 专利权优先权日

专利权优先权日

发布时间:2021-03-20 22:54:10

㈠ 如何理解专利申请中的优先权日

申请日是专利申请提出的日期,见专利申请受理通知书。
优先权日,是当申请人使用优先权申请时,所指定的优先权文件的专利申请日。

专利权期限有优先权日是自申请日起还是自优选权日起

《专利法细则》第十一条 除专利法第二十八条和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外,专利法所称申请日,有优先权的,指优先权日。

㈢ 什么是专利申请日和优先权日

专利申请日是专利法规中使用的术语,申请日是从专利申请文件递交到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之日算起。如果申请文件是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申请人享有优先权的,优先权日视为申请日。
优先权日是对应于专利(或实用新型)申请过程中的要求优先权的日期。优先权分为外国优先权和本国优先权两种类型。
外国优先权指专利申请人就一项发明在一个缔约国提出申请专利后,在规定时间内又向其他缔约国提出申请时,申请人有权要求以第一次提出的日期作为后一个提出申请的申请日期的权利。提出这一申请的日期要求,称为优先权日。
优先权日也可以针对本国优先权而言。下面针对本国优先权对优先权日进行解释。假设某个人在2012年1月1日向中国国家版权局申请了一个专利,但由于某些原因(比如:当时写这个专利的申请文件写得不够好,或者是所写的保护范围过小,或者是当时所申请的专利存在漏洞),造成这个专利的申请被版权局驳回,或者是自己觉得不好而主动撤回,然后在一年之内(也就是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经过完善以后,此人再次向国家版权局提出一个类似的专利的申请。那么此人就会担心,在自己的第一次申请到第二次申请的时间之间,如果有其它人了解了自己的专利技术,也跑去申请了一个专利,且在自己第二次申请的时间之前,那么自己的第二次申请岂不是就作废了吗?在这种情况下,此人在第二次申请的时候,就可以在专利请求书中要求优先权声明,声明自己对第一次申请的专利有优先权。此时第一次申请的日期(2012年1月1日)就是第二次申请的优先权日。

㈣ 什么是专利申请日和优先权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来专利法源》第二十八条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指申请人向专利机关提出申请的日期。当专利申请人向专利局提交了有关的申请文件后,就表明他正式提出了专利申请。而专利局在收到申请文件后,也应当就有关的申请案确定申请日和申请号,并通知申请人。如果获得了专利权,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也从申请日起算。
优先权日是对应于专利(发明或实用新型)申请过程中的要求优先权的日期。优先权分为外国优先权和本国优先权两种类型。
外国优先权指专利申请人就一项发明在一个缔约国提出申请专利后,在规定时间内又向其他缔约国提出申请时,申请人有权要求以第一次提出的日期作为后一个提出申请的申请日期的权利。提出这一申请的日期要求,称为优先权日。

㈤ 专利优先权日指的是什么

优先权日是指作为外国优先权或者本国优先权基础的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当在后的专利申请要求优先权成立时,第一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就是该项在后申请的申请日,即优先权日。如果优先权不成立时,在后申请的申请日就是申请的面交日或者是邮戳日。

㈥ 专利法为何不以优先权日作为计算专利保护期限的日期

这几天我是真正的“在路上”。^_^ 很幸运今天所在的地方有网络,能够继续跟大家一起讨论。本拟回帖的,结果太长,无法回复,只能重启一帖了。 网友对多项优先权和其他内容的英文论述,自然是正确的,但似乎没有针对伟君的问题所在。对伟君的问题(为何专利法规定优先权,却不以优先权日作为计算保护期限的起算日),我又做了点思考,因此想再补充一些回应。 上次在回应讨论时,我就觉得伟君的问题已经不再是一个本国优先权的问题,而是涉及优先权本身的起源。我自己一直希望分析第一手的历史材料,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出来,但目前时间精力所限,只能姑且做些臆测,深入分析只能留待以后了。 伟君之前用了“无奈”这个词眼,我想,用它来说明优先权的存在,未尝不可。因为,优先权的产生,本身就是专利地域性和专利国际协调的第一批重要成果之一(巴黎公约)。说是成果,实际就是妥协的结果,也就是一种“无奈”。但妥协和无奈,恰恰又是能进行实际操作的! 这种无奈,源自国际合作和法律地域性的冲突。这是两个无法回避和短期无法改变的前提。当面对一个国际市场时,要每个发明人,同时准备许多份申请,用不同语言,雇用多个代理机构,在同一时间提起专利申请,相当扼杀了发明人进行国际专利申请的欲望。而国际经贸技术合作,又是欧洲当时所希望,那么怎么办呢?能实际操作的无奈之举,就是同意先提起一国的申请,再随后提起其他国家申请,同时给予新颖性损害的豁免。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优先权制度紧紧与新颖性判断联系在一起的原因。它的初衷,就是在专利地域性的大背景下,用来弥补新颖性损失的。申请时间与创造性——美国人对专利制度的主要贡献之一——的关系,则是后来的事情了,在当时还没有影子。 从这点,也能理解,为何巴黎公约中,国民待遇原则如此之重要,因为大家互相“给面子”,你给我一个新颖性损失的豁免,我也给你一个豁免。而且,除了新颖性之外,国民待遇原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暗示,即在巴黎公约之后,例如,当一个德国国民在申请专利时,将被视为法国国民(反之也然):假如他在德国申请之后,再到法国去申请,在理论上就可以假设为法国国民在法国的第一个申请,进而完全按照在法国的申请日计算专利保护期。 应该说,这是专利国际协调的一个无奈同时又务实的法律技巧。即优先权是国际间处理新颖性损失的无奈之际,在处理完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判断之后(即不影响发明人分别提起多个国家申请),就应该回到原来的制度了,也即从专利的申请日起算专利保护期(我想在出现优先权制度之前,各国法律就是这个样子),否则会导致一国的专利保护期因优先权期间而缩短,从而损害申请人在该国的市场的情形。 那么,这属不属于申请人在在后申请的国家,“实际延长”了保护期呢?对完整的专利权而言,自然没有,因为法律规定自实际申请日起算。但申请人在优先权期间,确实获得了一个优先权,它排除优先权期间的公开和申请,这意味着在first-to-file上,它起到申请日的作用,起到了一般专利申请的效力。不过这是一个程序性权利,仅在申请权利冲突时起作用,而且也仅就新颖性和创造性而言。 随着国际经贸和法律协调的深入,优先权的地位,将会逐渐减低。我想,在目前欧洲国家之间,优先权的作用肯定就要低于它在中欧、美欧、美日之间专利合作的作用。 路途上,时间不多,只能作此补充,留待继续讨论。

㈦ 专利法所称的优先权日是怎样规定的

专利法的:
第二十九条 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六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的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
申请人自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十二个月内,又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
第三十条 申请人要求优先权的,应当在申请的时候提出书面声明,并且在三个月内提交第一次提出的专利申请文件的副本;未提出书面声明或者逾期未提交专利申请文件副本的,视为未要求优先权。

优先权日是对应于专利(或实用新型)申请过程中的要求优先权的日期。优先权分为外国优先权和本国优先权两种类型。
外国优先权指专利申请人就一项发明在一个缔约国提出申请专利后,在规定时间内又向其他缔约国提出申请时,申请人有权要求以第一次提出的日期作为后一个提出申请的申请日期的权利。提出这一申请的日期要求,称为优先权日。
优先权日也可以针对本国优先权而言。下面针对本国优先权对优先权日进行解释。假设某个人在2012年1月1日向中国国家版权局申请了一个专利,但由于某些原因(比如:当时写这个专利的申请文件写得不够好,或者是所写的保护范围过小,或者是当时所申请的专利存在漏洞),造成这个专利的申请被版权局驳回,或者是自己觉得不好而主动撤回,然后在一年之内(也就是在2012年12月31日之前),经过完善以后,此人再次向国家版权局提出一个类似的专利的申请。那么此人就会担心,在自己的第一次申请到第二次申请的时间之间,如果有其它人了解了自己的专利技术,也跑去申请了一个专利,且在自己第二次申请的时间之前,那么自己的第二次申请岂不是就作废了吗?在这种情况下,此人在第二次申请的时候,就可以在专利请求书中要求优先权声明,声明自己对第一次申请的专利有优先权。此时第一次申请的日期(2012年1月1日)就是第二次申请的优先权日。
要求优先权以后,国家版权局要进行核查,如果确实的话(第二次申请是在第一次申请的基础上进行的),对于优先权日以后的其它人的类似专利申请,可以驳回,这样就可以起到保护本人的第二次申请的目的。
但是并不是第二次申请的全部内容都享有优先权。如果其中有新的不同于第一次申请的内容,新的内容不享有优先权。
优先权客观上可以起到延长专利的保护期限的作用。比如上述的案例,此人第二次申请的专利,其授权的保护期限从第二次申请的日期开始算起(2012年12月31日-2022年12月30日)。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少人就是这样操作的,在有了一个好的创意以后,先申请一个专利,然后在一年之内再申请第二个专利,同时要求第一个专利的优先权日。
对外国优先权的定义也差不多。比如某人先在美国申请了一个专利,然后又在中国申请这个专利,此时就可以要求以在美国申请专利的日期为在中国申请专利的优先权日。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外国优先权日目前为三十个月。

㈧ 1专利申请日和优先权日的关系

优先权分为外国优先权和本国优先权:
l.《巴黎公约》第4条A款第(1)项规定:“在本联盟的任何一个国家正式提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或者外观设计注册申请的任何人或者权利继受人,从最初的申请日(称为‘优先权日’)起,在一定期间(称为‘优先权期间’)内,在联盟的其他成员国提出的同样的内容的申请("专利申请日")的应当享有优先权。”
要求外国优先权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a.优先权日必须是在外国第一次提出申请的日期,而不能以第二次、第三次等申请的日期作为要求优先权的基础。
b.优先权只适用于第一次提出发明创造专利申请的内容。
c.在外国第一次提出申请的申请人应当与在中国提出申请的申请人是同一人,才有权要求优先权。同一申请人包括申请人的权利继受人。
d.必须在优先权期间内向中国提出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自在外国第一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起12个月内,外观设计在6个月内)

2.我国《专利法》第29条第2款规定“申请人自发明或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又以该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为基础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本国优先权。
要求本国优先权应注意以下问题:
a.要求本国优先权在后申请的申请人和先申请的申请人是同一人。“同一人”包括申请人的继承人或权利继受人。
b.本国优先权的规定仅适用于发明或实用新型,不适用于外观设计。
c.同外国优先权一样,本国优先权可以要求一项或多项优先权,也可以要求部分优先权。
d.要求本国优先权的,在后申请提出时,在先申请即被视为撤回。
e.在要求多项本国优先权时,平行将几项合于一案要求本国优先权可以;垂直互为基础要求国内优先权则不行。

阅读全文

与专利权优先权日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金软pdf期限破解 浏览:730
马鞍山学化妆 浏览:41
胶州工商局姜志刚 浏览:786
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 浏览:391
201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 浏览:773
合肥徽之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浏览:636
天津企兴知识产权待遇 浏览:31
二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试题 浏览:305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543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估办法 浏览:677
上海工商局咨询热线 浏览:177
马鞍山二中叶张平 浏览:214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被告代理词 浏览:603
医院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浏览:702
商标注册网先咨政岳知识产权放心 浏览:658
公众号版权投诉材料 浏览:841
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好处 浏览:727
油汀发明 浏览:216
论文转让网 浏览:282
通州门面转让最新消息 浏览: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