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专利使用权和许可使用权
不能。
根据专利法第11条的规定,未经专利权人的许可不能实施其专利。
专利法对实施的专具体定义为,以生产经属营为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而消费者只是购买和使用了该产品,虽然有使用,但明显不是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的,因此不能找购买仿造品的客户索赔,只能找这些仿造品的生产销售商索赔。
B. 专利许可使用权的种类
专利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被忽视的一项权利,包括财产权和人身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专利权被侵犯的事情发生。随着人们对专利的保护意识的逐渐提高。那么专利许可使用权的种类呢?接下来八戒知识产权就带您一起了解相关知识。专利许可使用权的种类1、独占许可是指被许可方不仅取得在规定的时间和地域内实施某项专利技术的权利,而且有权拒绝任何第三者,包括许可方在内的一切其他人在规定的时间、地域内实施该项技术。2、排他许可亦称独家许可,即在一定地域,许可方只允许被许可方一家而不再许可其他人在该地域内实施其专利,但许可方仍有权在该地域内实施。就是说,独家许可除了不能排斥许可方本人实施以外,与独占许可基本相同。3、普通许可亦称非独占性许可。是批许可方允许被许可方在规定的时间和地域内使用某项专利,同时许可方自己仍保留在该地域内使用该项技术,以及再与第三方就同一技术签订许可合同的权利。4、从属许可又称从属许可。这种许可的被许可方在得到许可方同意的条件下,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许可第三方实施其专利。分许可的条件必须在许可合同中予以说明,如未说明,即使是独占许可,也不能认为具有再许可权。5、交叉许可又称互惠许可、相互许可、互换许可。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利权人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授予各自的专利实施权的一种交易。交叉许可一般不涉及使用费支付,仅限于交换技术范围及期限等。如果两项专利的价值不相等,其中一方也可给另一方一定的补偿。
C. 双方合作申请的专利,是否双方共同拥有所有权、使用权
《专利法》第十五条规定得很明确:
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约定的,从其约定。没有约定的,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的,收取的使用费应当在共有人之间分配。
除前款规定的情形外,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也就是说,
1、申请专利事先签署了合同的,按合同办。
2、事先没有签合同的,可以自己单独实施,不需要共有权人同意,也不用分配收益。
3、事先没有签合同的,可以单独地以普通许可的方式许可他人实施,不需要共有权人同意,但是要分配收益。
4、事先没有签合同的,其他方式行使权利的,要经过共有权人同意。
(3)专利权使用权扩展阅读:
一、权利
(一)实施许可权
它是指专利权人可以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技术并收取专利使用费。许可他人实施专利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
(二)转让权
专利权可以转让。转让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三)标示权
它是指专利权人享有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的权利。
二、义务
专利权人的义务主要是缴纳专利年费。专利法第43条规定:专利权人应当自被授予专利权的当年开始缴纳年费。未按规定交纳年费的,可能导致专利权终止。
此外,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的单位,在授予专利权后,应当按照规定对发明人或设计人进行奖励;专利实施后,根据其推广应用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应按规定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发给合理的报酬。
D. 专利权归谁享有谁享有免费使用权
专利权归乙公司所有,丙公司具有免费使用权。
E. 专利使用权转让的形式及其不同,用案例加以说明
专利权的转让的形式有很多种,但是按照使用权限来分,可以分为独家使用权、排他使用权、普通使用权这三种形式。其中,独家使用权主要指的是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卖方只把技术转让给某一特定的买主,卖方不得卖给第二家买主,而且卖方也不能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使用该技术和销售该技术所生产的产品。排他使用权主要指的是卖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只把技术授予买方使用,但是卖方自己保留使用权和产品销售权,不再将该技术转让给第三者。普通使用权主要指的是卖方在和同规定的时间和范围内可以向多家买主转让技术,同时卖方自己也保留技术使用权和产品销售权。
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三种形式有以下不同点:
一、买方的数目不同。在独家使用权这种形式中,有且只有一个买主;在排他使用权这种形式中,也是只有一个买主;而在普通使用权这种形式中,有多家买主同时存在。
二、卖方有无使用权。在独家使用权这种形式中,卖主不得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使用该技术和销售销售该技术生产的产品;在排他使用权这种形式中,卖方自己保留使用权和产品销售权;在普通使用权这种形式中,卖方自己也保留技术使用权和产品销售权。
三、索价不同。在独家使用权这种形式中,卖方的索价最高。排他使用权和普通使用权中卖方的索价次之。
案例一:美国Liquidmetal液体金属公司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例行报告中称,他们已经和苹果达成协议,苹果公司将获得其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的独家授权(独家使用权)。
报告显示,双方在2011年8月5日达成了交易协议。根据该协议,Liquidmetal将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并把自己的全部专利和知识产权转移给这家新公司。此后,这家“知识产权公司”将把这些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的全球独家授权出售给苹果公司,其他领域的应用授权则交回给母公司Liquidmetal。报告并公布苹果购买独家授权的价格为数十亿美元且出售后,Liquidmetal将不能再使用该专利技术和销售该技术生产的产品。
根据Liquidmetal官方网站描述的信息,其液体金属合金材料拥有独特的非结晶分子结构,与传统金属的结晶结构截然不同。除了低熔点(因此才被称为液体金属)的特色外,它最大的优势在于熔融后塑形能力,由于其凝固过程的物理特性与普通金属完全不同,使它的铸造过程更加类似于塑料而非金属,可以更方便的打造为各种形态的产品。
案例二:美国Intel同韩国LGElectronics公司于美国时间2001年8月28日宣布,签定了长期业务合作合同。合同的内容涉及产品的销售、技术开发、知识产权等多方面。两公司表示“此举强化了两公司的合作关系”。有关合作的金额等详细内容没有公布。
LGElectronics公司将扩充其采用Intel公司的微处理器及芯片组的产品开发和营业能力。Intel公司将同LGElectronics公司合作共同开展开拓市场以及销售业务。对于是否可以进一步扩大面向Intel公司的产品、制造、设计服务等内容,两公司也进行了研究。
另外,两公司还签定了排他性专利许可协议。虽然具体金额尚不清楚,但Intel公司将向LGElectronics公司支付专利许可费用。
案例三:专利大王IBM在2005年宣布,将向软件制造商们无偿提供500项主要专利的使用权。这一举措标志着蓝色巨人的知识产权战略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同时也给整个高科技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
IBM负责知识产权的副总裁吉姆.斯特林当日在媒体面前称,这500项专利涵盖了储存管理、多线程处理、图像处理、数据管理、网络和电子商务等各个领域。IBM的这一行动旨在鼓励其他公司公开专利文件以促进科技革新。
IBM在公布的声明中说:“这是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专利开放。”斯特林向软件开发商们表示:“你们可以使用、更新或改动这些开放的源代码,甚至可以在它们的基础上创造全新的东西。”
IBM在过去十多年来一直是全球获得专利权最多的公司。根据美国专利和商标局去年的统计,IBM去年连续第12年成为年度获得专利权最多的公司,共获专利3248项,比名列第二的日本松下公司高出1314项。作为计算机服务行业的领头羊,IBM相信,在帮助其他公司利用开放的源代码发展新技术的同时,本公司的利益并不会受损。IBM仍然可以从它掌握的数千项硬件专利中收取专利税。
从以上的三个案例中,我们可以验证,已总结的三点不同:
一、买方的数目不同。在案例一中,买方只有一个,即美国苹果公司;在案例二中,买方也只有一个,即:美国Inte公司;在案例三中,买方有很多家,即IBM的软件制造商们。
二、卖方有无使用权。在案例一中,由于是独家使用权的转让,且在合同中有规定,卖方即Liquidmetal在专利转让后无权使用;在案例二中,合同规定卖方即韩国LGElectronics公司保留了对美国Inte公司转让的专利的使用权,但是但Intel公司将向LGElectronics公司支付专利许可费用;在案例三中,IBM公司向其软件制造商们转让了多项专利使用权,同时自身也在使用这些专利 。
三、索价不同。在案例一中,Liquidmetal公司在向美国苹果公司转让独家使用权之后,向美国苹果公司收取了数十亿美元的独家使用权转让费用,与另外两个案例相比,这个应该是索价最高的。
总结,专利资产的转让按使用权限分成三种形式,这三种形式各有不同。
F. 专利权与所有权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专利权,尤其是涉及一些新的科技或技术等地的时候,人们常常会想到申请专利权。形成很大对比的是,很少人听过“所有权”,更加不知道其具体含义,更加不晓得专利权与所有权之间有什么区别。
一、专利权
(一)专利权的含义
专利权,简称“专利”,是发明创造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特定的发明创造在一定期限内依法享有的独占实施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我国于1984年公布专利法,1985年公布该法的实施细则,对有关事项作了具体规定。
(二)专利权的性质
专利权的性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排他性、时间性和地域性。
排他性排他性,也称独占性或专有性。专利权人对其拥有的专利权享有独占或排他的权利,未经其许可或者出现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任何人不得使用,否则即构成侵权。这是专利权(知识产权)最重要的法律特点之一。
时间性时间性,指法律对专利权所有人的保护不是无期限的,而有限制,超过这一时间限制则不再予以保护,专利权随即成为人类共同财富,任何人都可以利用。
地域性地域性,指任何一项专利权,只有依一定地域内的法律才得以产生并在该地域内受到法律保护。这也是区别于有形财产的另一个重要法律特征。根据该特征,依一国法律取得的专利权只在该国领域内受到法律保护,而在其它国家则不受该国家的法律保护,除非两国之间有双边的专利(知识产权)保护协定,或共同参加了有关保护专利(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
二、所有权
(一)所有权的含义
所有权是所有人依法对自己财产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是对生产劳动的目的,对象,手段,方法和结果的支配力量,它是一种财产权,所以又称财产所有权。所有权是物权中最重要也最完全的一种权利,具有绝对性、排他性、永续性三个特征,具体内容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置等四项权利。产权和所有权的区别是:产权是一个较大的概念,产权包括所有权。房地产所有权只是房地产产权中主要的一种。
(二)所有权的特征
所有权具有以下的特征:
第一,所有权是绝对权。所有权不需要他人的积极行为,只要他人不加干预,所有人自己便能实现其权利。所有权关系的义务主体是所有权人以外的一切人,其所负的义务是不得非法干预所有权人行使其权利,是一种特定的不作为义务。
第二,所有权具有排他性。所有权属于物权,具有排他的性质。所有权人有权排除他人对于其行使权力的干涉,并且同一物上只能存在一个所有权,而不能并存两个以上的所有权。当然,所有权的排他性并不是绝对的,现代各国法律的所有权有不同程度的限制。
第三,所有权是最完全的物权。所有权是所有人对于其所有物进行一般的、全面的支配,内容最全面、最充分的物权,它不仅包括对于物的占有、使用、收益,还包括了对于物的最终处分权。所有权作为最完全的物权,是他物权的源泉。与之相比较,建设用地使用权、地役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他物权,仅仅是就占有、使用、收益某一方面的对于物的直接支配的权利,只是享有所有权的部分权能。
第四,所有权具有弹力性。所有人在其所有物上为他人设定地役权、抵押权等权利,虽然占有、适用、收益甚至处分权都能与所有人发生全部或者部分的分离,但只要没有发生使所有权消灭的法律事实(如转让、所有物灭失),所有人仍然保持着对于其财产的支配权,所有权并不消灭。当所有物上设定的其他权利消灭,所有权的负担除去的时候,所有权仍然恢复其圆满的状态,即分离出去的权能仍然复归于所有权人,这称为所有权的弹力性。
第五,所有权具有永久性。这是指所有权的存在不能预定其存续期间。例如,当事人不能约定所有权只有5年期限,过此期限则所有权消灭。当事人对所有权存续期间的约定是无效的。[1]
第六,所有权具有观念性。观念性,是指近代以来,所有权的存在已具观念化,即所有人不以对所有物的现实支配为必要,发生了重要的从所有到占有“所有人支配观念”的转化——把所有权行使带来的利益看得比所有物的控制更为重要的观念,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属于“所有人实现利益观念”的范畴。第七,所有权具有平等性。所有权作为私权,其法律地位应当无差别给予保护的物权属性。在我国《物权法》第3条、第4条的规定,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所有权平等原则。
专利权是知识产权。所有权是指财产。
G. 转让专利权的使用权的会计分录
转让专利抄的使用权属于无形资产的袭出租问题,具体的会计分录分为以下几步:
1、取得出租收入: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2、结转应交增值税:
借:营业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3、摊销专利权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制造费用
贷:累计摊销
专利权属于财产权,专利转让是指专利权人作为转让方,将其发明创造专利的所有权或将持有权移转受让方,受让方支付约定价款所订立的合同。通过专利权转让合同取得专利权的当事人,即成为新的合法专利权人,同样也可以与他人订立专利转让合同,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包括专利申请权转让。
使用权,是指所有人以自主的意思运用或利用其物的法律可能性。大陆法民法中所有权的权能之一。作为所有权权能的使用权具有最广泛的概括性,所有人可以在法定限度内依任何目的和方式使用其物。他物权人依特定目的和方式运用或利用他人之物的法律可能性。
H. 专利权的在先使用权
所谓的在先使用权,是指行为人在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其行为按照规定不视为侵权.专利权的在先使用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专利权的在先使用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一、在先使用权的合理行使
在先使用权的行使显然会导致在先使用权人与专利权人之间产生利益冲突:如果过多地限制在先使用权,那么在先使用权人未能得到其应当享受的合法权利,这对在先使用权人来说是不公平的,反之,如果在先使用权人的权利过大或不受限制,将严重破坏专利制度,甚至导致专利制度形同虚设.因此法律需要对两者权利予以平衡,确定在先使用权人行使在先使用权的合理尺度.专利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将在先使用权人合理行使其在先使用权的范围限定在"原有范围"内.对于"原有范围"的理解,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系以定点量化的方式来确定,即以专利申请日为分界点,在该日前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的专用设备的实际生产数量和生产能力的范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专利侵权判定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规定:原有范围,是指专利申请日前所准备的专用生产设备的实际生产产量或者生产能力的范围.
专利权的在先使用权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但是,这样的界定是否合理值得商榷.如前所述,在先使用权人的在先使用权是基于其合法手段作出发明创造而获得,该权利是一项独立的权利,而在后的专利权应当不能对在先权利的合理行使构成限制.而判断是否合理的标准应该看在先权利是否因为在后专利权的存在而涉嫌搭便车,如果是的,则属于在先使用权的滥用,否则应当认定为属于对在先使用权的合理使用.那么,在先使用权人根据生产的需要扩大生产的规模是否属于合理使用的范围呢?从市场经济一般规则来看,先用权人在刚刚开发出新技术时,市场前景一般并不明朗,在先使用权人会比较谨慎地做一些尝试工作,一般不会进行大规模生产,而在等到产品推向市场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在先使用权人预测市场前景比较乐观的情况下,才会根据市场需要和公司生产需要大量购进所需生产设备,扩大生产规模.如果不加分析的将所有在专利申请日后的扩大生产规模的行为都视为在先使用权的不合理使用的,无疑是要求在先使用权人在作出发明创造并开始市场化时就必须预见到今后若干年的市场前景并以此为依据确定生产规模,这显然是不现实的,更何况,市场行为往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市场前景等因素外,在先使用权人的生产规模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如资金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大可能在初期就大规模化.因此,在先使用权人根据其生产规模的需要合理地进行扩大生产规模应当被认为是对其在先使用权的合理使用.
二、行使在先使用权应注意的问题
行使在先使用权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1、在先使用权人所使用的技术应当是通过在先使用权人自己独立研究的或以合法手段取得的,而不是在专利申请日前通过抄袭、剽窃或其他不正当的方式获得的.2、在先使用权的权利主体仅限于产品制造者.对于使用和销售者不适用在先使用权.3、在先使用权仅限在先使用权人本人行使,不能用来入股或转让,但是在先使用权连同企业一并转让的除外.
三、专利权在先使用权的规定
所谓专利权的在先使用权,是指行为人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其行为按照专利法规定不视为侵权.
行为人援用在先使用权抗辩应当符合如下条件:
(1)行为人必须由实施或准备相同专利技术的行为,即已经开始制造与专利产品相同的产品、使用与专利方法相同的方法,或者为上述制造或使用而做好了必要的准备.
(2)上述制造、使用行为或为制造使用行为所做的准备工作必须是在该专利的申请日之前已经进行,并且应当一直延续到申请日后.如果在申请日前虽然已经制造、使用或为制造使用进行准备,但在申请日前已经停止上述行为的,仍不能以此作为在先使用抗辩理由;
(3)实施应当仅限于原来的规模.在先使用人在原来的规模范围内继续制造或使用专利所保护的产品或方法,不视为侵权.超出原来范围实施专利的,超出的部分视为侵权.
I. 无形资产专利使用权怎么会计分录
收到投资抄者的一项专利权,袭根据专利权的评估价值,应作分录: 借:无形资产——专利权 贷:实收资本 为了核算无形资产的取得、摊销和处置等情况,企业应当设置“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等科目。 “无形资产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借方登记取得无形资产的成本,贷方登记出售无形资产转出的无形资产账面余额,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成本。本科目应按无形资产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累计摊销”科目属于“无形资产”的调整科目,核算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的累计摊销,贷方登记企业计提的无形资产摊销,借方登记处置无形资产转出的累计摊销,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累计摊销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