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授权后,专利权人享受什么权利
根据《专利法》第十一抄条规定:“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B. 创新驱动发展,知识产权有何作为
国家知识产权局对2013年度所有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进行了考核评比,镇江市列全国地级市第4位,江苏第1位。目前,全市有6个辖市区被评为江苏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示范单位,其中丹阳市是全国仅有的3个县级“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市”之一,句容、京口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
近年来,镇江市把知识产权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要动力,突出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核心地位,注重发挥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无论是在探索知识产权投融资方面,还是在推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上,镇江都敢于先行先试,许多创新工作都走在了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通过出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等政策,专利产出能力大幅增强。2013年全市专利申请达28255件,专利授权达9809件,均创历史新高。截至今年8月份,全市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11.83件,位列全省第5位,有望提前实现“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中“万人有效发明专利达12件”的指标。
企业是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的主体,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前景。这几年,镇江市大力推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建设,通过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简称贯标)来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
自2008年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颁布以来,镇江市先后实施了“百企贯标”和“百企达标”工程,率先在省内开展贯标流程设计、服务体系构建、内审员培养等特色工作,形成了企业知识产权贯标体系的“镇江模式”。目前,全市已有贯标创建企业450多家,贯标合格企业142家,贯标优秀企业78家,贯标企业达标数和先进数均居全省第1位。
创新模式,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大幅增长
“要是没有专利权质押贷款,我们不可能为世博会做项目,企业也不可能再上台阶、业务越做越大。”镇江同盛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忠伟谈起企业发展的历程十分感慨。该公司凭借某新型喷雾降温装备专利,一举获得了世博会800台的订单。“相信去过世博园的人对这一‘镇江创造’的产品都会印象深刻。”林忠伟说,当时为了填补生产资金缺口,他用专利权进行质押融资,获得了200万元贷款。随后,企业接到了更多订单,从此迈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林忠伟所说的专利权质押贷款,正是镇江市科技局、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率先在全省推出的科技金融产品之一,旨在解决广大“有专利、轻资产”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自2009年推出以来,全市已有300多家企业通过专利权质押,获得10多家银行累计超过14亿元的贷款和授信。由此衍生出的科技成果风险补偿贷款、科技风险池基金贷款、科技履约保证保险贷款、科技创业风险投资等科技金融产品,形成了“投”“保”“贷”“补”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仅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贷款就为25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超6亿元,项目和资金数均列全省第一。
作为全国首批专利保险试点市,镇江市率先提出统保模式,产生了全国专利保险第一单。今年完成137家企业、193件专利的保单下发,列全国第1位。同时,该市正积极探索专利侵权责任险、专利质押保证险、境外展会侵权责任险等新险种并将投放市场。
强化运用,有力支撑经济和产业发展
把专利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和企业经营的优势,还需要在专利运用的措施和服务上下工夫。
2013年,镇江市出台“专利收储与运营资金管理办法”,加快建设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网上专利交易平台,通过对驻镇高校院所具有产业化前景的关键技术专利成果进行柔性收储并集中管理、集成运用,有力推动驻镇高校的专利成果向镇江市企业转移。
在镇江科技新城建设以知识产权评估、交易和投融资等为主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打通知识产权变现通道,让企业感受到知识产权不仅代表了创新能力,同时也是促进发展的优质资源,可以为企业带来“真金白银”。同时将选择镇江市重点产业开展专利导航试点,以产业链为切入点,理清核心技术链,深入挖掘分析专利在相关链条各个环节中的分布态势,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稳步提升专利运用水平。
在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建设方面,通过组织企业内审员、知识产权工程师、专利代理人等系列培训,建立了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人才培训培养体系,培育了畅远信息科技、亿百特信息科技等一批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国家和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省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国家专利导航试点工程(江苏)研究基地也先后落户镇江,镇江市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C. 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可以办理专利权质押登记吗
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代办试点工作的安排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初审及回流答程管理部的工作部署,自2013年7月1日起,成都代办处启动专利权质押登记受理业务。
成都代办处受理中国大陆当事人以面交和寄交两种形式提出的专利权质押登记、变更、注销纸件申请,并对专利权质押登记、变更、注销申请的文件进行接受审查、数据采集、文件扫描、数据上传、文件寄送、涉及专利权质押登记的各类通知书打印发送等业务。
可查看《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关于成都代办处启动专利权质押登记受理业务的通知》:http://www.scipo.gov.cn/ywzdtxx/201309/t20130902_12664.html
D. 马斯克为什么不申请专利
由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技术发展速度一日千里,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技术关联度也越来越高,一些产业产品研发生产中往往需要涉及多家厂商的技术和资料供应,所涉及的专利也越来越多。所以专利池形式的合同应运而生。
专利池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专利权人之间共同达成协议,形成的专利许可交易平台,将作为交叉许可客体的专利权放入“一揽子”许可中,互相交叉许可或者相互优惠使用彼此的专利技术,或共同向第三方联合许可其专利的集合体。专利池依其是否允许对外许可,可以分为开放式专利池和封闭式专利池。开放式专利池成员间以各自专利相互交叉授权,对外则由专利池统一进行许可。封闭性专利池只在专利池内部成员间交叉许可,不统一对外许可。
专利池有利于消除多个专利交叉许可带来的程序繁琐难懂的障碍,还可以汇集某一行业的专利技术对外进行一站式许可,促进专利技术与技术标准化的融合,降低许可交易成本、减少专利纠纷、降低专利诉讼成本等。
成为专利池中专利的条件有:专利池中的专利必须是同一关联产业有机联系的有效专利,即相互联系、互补、不构成垄断。
三、专利侵权诉讼
技术型企业在专利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专利侵权的问题,由于专利侵权诉讼的专业性,深谙专利问题的法律人才稀缺,专利侵权的法律解决途径是企业急需重视的领域,专利侵权案件往往具有涉案技术复杂、举证难度大、涉案金额巨大等特点,比如曾今甚嚣尘上的苹果诉三星专利侵权案,尤为体现这一点。
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实施其专利,即侵犯专利权人的专利权。一般情况下,专利侵权有以下几种处理方式:
1.由当事人共同协商解决。如果权利人发现其专利权正在被他人非法实施或即将实施侵权行为,权利人可以通知对方,要求立即停止侵权并可要求其承担损害赔偿等责任,也可以与对方取得联系以协商通过正规途径合作许可事宜。
2.行政途径,权利人向专利行政机关申诉。双方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省或市级的知识产权局处理相关问题,居中调解。
3.法律途径,权利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专利诉讼。专利权人可以要求法院判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等。广义的专利诉讼还包括在专利申请阶段涉及的申请权归属诉讼、专利技术因许可实施涉及的诉讼、发明人身份确定诉讼、专利申请在审批阶段所产生的能否授予专利权诉讼以及专利权被授予前所发生的涉及专利申请人以及相关权利人权益的诉讼等。有些大型跨国公司就是通过专利侵权诉讼达到占领市场、寻求商业合作、扩大知名度等的目的,使专利诉讼成为其进行商业运营的桥梁。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赔偿数额还应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一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四、专利资本化与融资
专利运营的重要模式之一就是充分利用专利的资本化与融资功能,这也是企业不惜成本申请专利的原因所在,毕竟技术保护也可以通过成本相对低廉的商业秘密保护方式。一些企业对高昂繁琐的专利申请成本望而却步,而另一些企业申请专利往往一时兴起,并没有深入理解专利的无形资产价值。专利资本化融资包括通过专利技术入股、专利质押、专利保险等拓展专利的无形资产价值。
国家知识产权局从2008年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工作以来,专利权质押金额累计达到638亿元,年均增长112%。2013年专利权质押金额达254亿元,比上年增长80%。2013年全国有530家企业对1855件专利投保专利保险,保额达6438万元。
(一)专利技术投资入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时股东的出资方式可以是知识产权(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以有效期内的专利技术入股须对专利技术的价值进行评估,然后由专利权人依据设立公司的合同和章程到专利局办理专利权转移于被投资公司的登记和公告手续,工商登记机关凭专利权转移于被投资公司的登记和公告手续,工商登记机关凭专利权转移的手续确定以专利技术入股的股东的完成股东投资义务的履行。对于以专利实施许可入股和以专利申请权入股的股东,应以其他投资方式履行其投资义务。
专利权被撤销或被宣告无效的专利权,没有财产价值,因此,一旦入股的专利权被撤销或被宣告无效,以专利技术入股的股东有资本填充义务,以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可见专利权利可以作为商业活动中的出资和投资,是体现其具有资本价值的一方面。
(二)专利质押融资
专利质押贷款是指用依法授权的专利技术作为质押,从银行获得贷款。这一功能充分体现了专利可以融资的特点和优势。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于2010年8月26日发布了《专利质押登记办法》(2010年10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规定,以专利权出质的,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订立书面质押合同。当事人应当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权质押登记,经审查合格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专利登记薄上予以登记,并向当事人发送《专利权质押登记通知书》。质权自国家知识产权局登记时设立。
申请专利权质押登记应提交下列文件:
1.出质人和质权人共同签字或盖章的专利权质押登记申请表;
2.专利权质押合同;
3.双方当事人的身份证明;
4.委托代理的,注明委托权限的委托书;
5.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专利权质押合同应当包括与质押登记相关的内容如下:
1.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2.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3.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4.专利权项数以及每项专利权的名称、专利号、申请日、授权公告日;
5.质押担保的范围。
除了上述的专利技术出资人股和专利质押融资外,专利金融的形式还包括:专利保险、专利拍卖、专利经纪等多种形式。
五、企业在专利运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企业在签订专利相关合同时应当保持严谨认真的态度
初创企业往往经验不足,法律意识薄弱,所以企业在签订技术许可转让合同时,要对该许可转让的技术专利以及对方开发该技术的历史过程有所了解。企业在搜索特定专利技术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以及和技术所有权有关的问题,都要保持敏感并进行积极探索,因为任何纰漏都会导致日后的漫长而复杂的诉讼纠纷。要时刻提醒自己如果不注意,将来的许可协议可能会产生昂贵的代价和不利的后果,导致最后产生一份缺乏协同效应、对双方都无益处的许可协议,这样的结果可能导致企业的衰亡。
有些涉外的技术转让许可合同要注意公布语言、准据法的选择、审判地的选择以及其他的标准合同条款。
(二)企业要认真思考确定专利许可结构的问题
专利许可结构包括是排他性许可还是非排他性许可,以及是否会有区域限制。分析思考那种形式对企业的技术运营管理最为有利。
(三)企业要对所针对的专利进行合理评估
评估计算要基于该专利许可将会可能带来的贡献或者实际业绩。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商务目标和相关的具体问题有清楚的认识。
(四)企业应当多查看相关专利运营案例或者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
E. 重庆巨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重庆巨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公司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江南大道26号8幢14-10,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授权批准备案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知识产权服务的专业机构。商标商标注册、续展、转让、变更、补证、许可备案申请;商标异议、复审、撤销、争议裁定的申请;商标权质押;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的申报。专利专利申请、转让、许可备案;专利合同登记;专利权质押;专利复审、无效。版权计算机软件、文学作品、录音录像制品等作品的登记、变更、转让、许可。企业法律顾问及诉讼企业常年法律顾问、各类民商纠纷、知识产权(商标、专利、版权、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域名等)纠纷等争议的处理及诉讼。巨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重庆巨耀知识产权地址:8幢14-10
法定代表人:匡景玺
成立时间:2013-05-07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500108000129102
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重庆市南岸区南坪街道南坪西路23号28-4号
F. 什么是专利运营专利运营模式有哪些
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的进行,企业申请和授权的专利数量越来越多,如何把这些专利变成钱,是企业管理层们非常关心的事情,通过专利运营是获取经济效益比较便捷的方式。那么,什么是专利运营?专利运营模式有哪些呢?什么是专利运营?专利运营模式有哪些?什么是专利运营?专利运营是指通过对专利或专利申请进行管理,促进专利技术的应用和转化,实现专利技术价值或者效能的活动。专利运营方式目前主要包括转让、许可、质押,另外还有运用商业宣传、技术合作、产业孵化、交叉许可、并购重组、专利诉讼等方式。自2013年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大推广专利运营概念,并出台了一系列的专利运营支持手段。专利运营模式有哪些?1) 许可:专利授权的客体条件之一系实用性,即:权利要求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需能够实施;但专利权的本质系排他,而非独占;欲实施专利的,需以获得专利权人的许可为要件,这是许可业务的理法基础。许可系目前运营市场上的主要运营形态。特别地,专利权人等权利人会以独占许可的方式对目标公司予以出资,并成为目标公司的股东。2) 转让:除许可外,作为技术贸易或者技术进出口的主要内容之一,转让亦系主要的运营形态。特别地,部分市场主体会基于控制的目的以转让的方式安排一系列资产并购,在汽车、通信等制造业领域较为典型。3) 投资:专利权人可以其专利权或专利使用权对有限责任公司和/或股份有限公司和/或有限合伙企业和/或普通合伙企业等组织形式予以出资,并取得相应的股权和/或股份和/或财产份额。4) 融资:(1) 质押融资:以国内为例,比较常见的,系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融资。在身边的企业中,不乏经质押注册商标专用权获数千万元信贷的案例。(2) 信托融资: 鉴于除管理的功能外,运用系信托制度的核心功能。在欧美等IP及金融较为发达的国家和/或地区,IP信托制度已发展得较为成熟,信托登记等配套制度安排亦较为完善;但在国内,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3) 资产证券化融资:与IP信托的情况类似,IP资产证券化在欧美等IP及金融较为发达的国家和/或地区已发展得较为成熟;但在国内,尚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关于什么是专利运营?专利运营模式有哪些?这一问题小编就给大家解答到这里了,如果有更多关于专利的问题,大家可以继续关注八戒知识产权,或电话联系我们。
G. 广西重点知识产权产业有哪些
牵线搭桥重金融服务
措施 广西知识产权局和有关市知识产权局积极为金融机构和企业牵线搭桥,促成交通银行广西分行、招商银行柳州分行、浦东银行柳州分行、柳州市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交通银行桂林分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广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分别为广西金雨伞防水装饰有限公司、柳州延龙汽车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发放专利质押贷款,出质专利包括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22件。
同时,还推动桂林国家高新技术产权推广中心与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北京产权交易所等国内知识产权交易机构合作,挂牌交易专利1232件,成功转让专利8件,总额2790万元。
成果 组织30多家拥有核心技术专利的科技型企业与8家商业银行对接,促成13家企业以专利权出质,获得商业贷款合计1.38亿元,广西年度专利质押融资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
优势培育推产业发展
措施 广西在机械、食品、生物等优势特色产业,选择12家企业实施“核心技术发明专利产业化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项目,认定9家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企业、36家自治区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和8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推广服务机构。组织200多家企业开展“发明专利扫零”活动,选派专利特派员深入企业帮助工作。在汽车、节能环保、医药制造等产业支持14家企业以专利权转让方式从自治区外引进发明并消化吸收再创新。
成果 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每年知识产权转让和许可费收入达5000万元左右,为知识产权支出费用的数十倍。全区备案专利许可合同106件,许可金额839万元。化工、电子、中药等产业一批核心专利技术投入生产,“设有胎体填充胶的子午线轮胎”等5件专利的应用累计新增产值35亿元,新增利润12亿元,荣获第15届中国专利优秀奖,广西专利单届获奖数量创历史新高。
试点示范利园区建设
措施 广西组织实施知识产权强县强区工程,南宁市列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试点城市,南宁高新区、柳州高新区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桂林市七星区、临桂县、陆川县、博白县、田东县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博白县、荔浦县、陆川县等8个县列为自治区知识产权示范县,田东县、上思县、八步区等12个县(市、区)列为自治区知识产权试点县。
广西注重开展广西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南宁高新区、柳州高新区、贺州电子科技生态产业园等8个园区列为广西知识产权示范园区(试点),有力推进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专利工作。
成果 依托示范点和试点工作,2013年南宁市提交发明专利申请3482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了1.98件。南宁有3个县区(开发区)、10家企业成为自治区、南宁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县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同意南宁市为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梧州市指导企业运用专利与商标、标准相结合的知识产权立体保护战略,形成一批以企业专利为核心的行业和国家标准。百色市安排项目和经费,鼓励微小企业申请并实施专利。作为自治区知识产权示范县之一的博白县,2013年全县发明专利申请量突破200件,位居全区县(市)首位。其他各试点和示范点知识产权工作也颇有起色。
引进扶持兴代理机构
措施 广西知识产权局召开专利代理机构引进对接会,搭建对接交流平台,安排专项经费支持代理机构引进、人才培养、开拓市场,支持区内专利代理机构提升服务能力。南宁市、桂林市、柳州市、梧州市创造条件,积极引进区外专利代理机构,北海市、钦州市、河池市、来宾市、崇左市等市也结合当地情况,引进代理机构的服务。
成果 2013年,从区外引进专利代理机构11家,使全区专利代理机构达到23家,比2012年增长91.7%,执业专利代理人达到87人,比上年增长40%。广西专利代理机构代理的专利申请达1.5899万件,比上年增长54.06%,占全区专利申请总量的68.39%,为发明专利申请倍增提供了有力支持。区内各专利代理机构也着力提高自身素质能力,深入企业基层提供及时周到服务。
H. 什么是专利登记簿副本
http://www.sipo.gov.cn/zldbc/ywzswd/201310/t20131023_826467.html
国家知识产权局官方答案:
专利局授予专利权时应当建立专利登记簿。授予专利权时,专利登记簿与专利证书上记载的内容是一致的,在法律上具有同等效力;专利权授予之后,专利的法律状态的变更仅在专利登记簿上记载,由此导致专利登记簿与专利证书上记载的内容不一致的,以专利登记簿上记载的法律状态为准。专利登记簿副本的内容包括:专利权的授予、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专利权的无效宣告、专利权的终止、专利权的恢复、专利权的质押、保全及其解除、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的备案、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以及专利权人姓名或名称、国籍、地址的变更。专利登记簿副本是一种即时法律状态的证明。
I. 银行支持科技创新有哪些“拦路虎”
银行支持科技创新有哪些“拦路虎”
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是当前经济社会面临的第一要务。在此过程中,金融的功用尤为重要。作为经济活动的血脉,金融对推动科技创新、引导社会资源有效配置有导向、支撑与促进作用。如何从体制机制上消除金融服务“拦路虎”,促进我国经济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化,金融业有许多工作要做。
——亚夫
■我国高科技型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相关金融约束已成为创新型经济发展的“拦路虎”。在当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格局下,充分挖掘和发挥银行体系的作用,推动相关机制体制改革,是我国科技金融发展需跨越的重要关坎。
■现阶段我国科技银行是以科技支行为主导,科技支行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并存的模式。但无论是由商业银行设立的科技支行还是由民间资本发起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距离科技银行的“理想模式”均存在较大差距,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银行。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品种相对于企业科技创新,可提供的融资手段少,并且在信贷品种、融资方式、结算服务等方面创新动力不足、方法不多。尤其对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可供选择的信贷品种、融资手段少,信贷产品缺乏针对性。现有贷款审批流程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贷款“软、小、频、急”的特点。
□李若愚
加快推进银行体系科技金融服务创新
2006年2月份国务院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开启了我国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期,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明显加快。就银行体系来看,主要有以下方面:
1.科技支行加快建立
2007年,全国工商联向“两会”提交设立科技银行的提案,并建议在有条件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进行试点。科技银行是指专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银行机构,其业务主要为高科技企业技术引进、技术研发、新产品试验推广等与科技创新有关的业务提供产品服务。美国的“硅谷银行”是科技银行成功的典型模式。我国科技银行的成立在参考美国“硅谷银行”模式基础上,结合了我国金融发展与金融体制的客观实际,采取了成立“科技支行”的方式。
2008年,在科技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共同推动下,省市地方科技部门积极与地方银监会和金融机构合作,推动国内商业银行设立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科技支行。自2009年1月成都设立全国首批两家科技支行以来,科技支行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主流商业银行均已设立了科技支行。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共成立科技支行60多家,江苏省是全国设立科技支行最多的省份。2011年11月,中美合资浦发硅谷银行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拥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科技银行。
为更好地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科技支行通常享受“一行两制”的特殊政策。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特点,科技支行进行了多种金融创新。主要有:建立专门的银行贷款评审指标体系;引入科技专家进入银行贷款评审委员会;开办以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为主的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了大量“弱担保、弱抵押”信贷产品;与风投机构、担保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合作,创新经营模式;探索建立单独的贷款风险容忍度和风险补偿机制。
2.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快速发展
自2008年银监会、人民银行启动建立小额贷款公司工作以来,全国部分地区相继开启科技小额贷款工作。2009年全国首家专门服务于科技型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天津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立。2010年江苏开展科技类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天津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只是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的小额贷款公司,不管是制度创新还是商业模式创新都十分有限。而江苏试点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采取了“投贷结合”的新模式,突破了传统。
试点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可以以不得高于公司资本净额30%的资金从事创业投资业务。自试点以来,截至2013年,江苏省共成立了50多家科技小贷公司,主要分布在国家级和省级的高新园区、省级以上的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等。此外,北京、浙江、广东、河北等地区也积极开展科技小贷公司试点,或推动当地小贷公司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3.开展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试点工作
2011年11月,科技部联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发布《关于确定首批开展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的通知》,确定北京中关村示范区、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杭温湖甬”地区、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武汉市、长沙高新区、广东省“广佛莞”地区、重庆市、成都高新区、绵阳市、关中-天水经济区(陕西)、大连市、青岛市、深圳市等16个地区为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
试点地区开展了各种特色鲜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例如江苏省设立科技信贷增长风险补偿奖励专项基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贷款风险补偿专项资金,成都高新区探索出由政府引导、民间基金积极参与,以及以企业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为主体的新型融资模式,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地积极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武汉市打造“科技创业投资+银行专项贷款”服务模式,上海市创新银保合作产品,推出“科技型中小企业履约保证保险贷款”等等。科技部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16个试点地区共出台342项科技金融政策,上海、浙江等11个地区设立的科技金融专项资金总金额达32亿元,建立了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2014年1月,科技部联合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知识产权局联合发布《关于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扎实做好科技金融服务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适时启动第二批试点工作,将更多地区纳入试点范围。
银行体系支持科技创新面临哪些问题
1.银行体系支持科技创新存在“先天不足”
理论与经验均表明,资本市场对于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效率远高于信贷市场,这也是美国得以成为全球技术创新中心和工业革命领袖的重要原因。但长期以来,银行体系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和主体,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资本市场与信贷市场“相比肩”仍需假以时日。在我国现有金融体系下,银行信贷仍是社会融资的主体。
存量来看,截至2014年末,对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69%;流量来看,2014年银行本外币贷款占新增社会融资规模比重达61.6%。在现有金融体系下,广大科技型企业的外部融资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通过商业银行信贷的形式予以解决。
但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与科技创新所存在的高风险特征间存在天然的矛盾,成为银行体系支持科技创新的制度性障碍。传统银行的经营模式为吸收储户存款与发放贷款。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追求无风险、低收益的存款人的储蓄资金,因此在把这些无风险的储蓄资金,运用到具有鲜明“四高”特征(即高技术含量、高投入、高成长和高风险)的技术创新领域时,银行会非常谨慎。
实际上,各国监管机构对银行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都提出了较为严格的监管要求。银行对所面临的风险具有比其他金融机构更低的社会容忍度,必须具备更审慎的经营策略,强调稳健经营,受到更为严格的监管约束,一般不愿意向高风险项目或高风险企业发放贷款。
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在严格的分业经营要求下,长期的经营惯性及制度缺陷使银行支持科技创新的动力更为不足。一是按照“分业经营”原则,商业银行除了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和从事一些中间业务外,不得进入投资银行业务经营领域。商业银行也因而无法承担科技投资的高风险,不具备相关专业人才。二是现有商业银行一直局限于成熟的传统产业运作,局限于传统产业领域客户的营销维护,对科技型企业和新兴产业的运行特点和规律往往缺乏了解。三是现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通常需要通过有形物质的抵押和企业担保来实现。但广大科技型企业的特征不符合银行对信贷服务对象的要求,例如,知识产权等“软资产”多、固定资产等传统实物抵押品少;中小企业多、大企业少,专业性强,不确定因素多等。银行传统的“贷大、贷集中”的客户授信主导发展模式并不适应科技型企业“小、散、专”的特点。
2.科技型中小企业成为银行体系的服务“盲点”
在我国现行银行体系中,提供科技贷款的金融机构有三类:科技银行以及正规银行体系中的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目前国内科技银行的实现形式为科技支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资银行(浦发硅谷银行)及科技小额贷款公司。
从现实情况看,科技贷款仍存在较大缺口,尤其是中小高科技企业贷款需求难以得到满足。中小型商业银行由于自身专业性不够、风险控制能力不足等原因,在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贷款方面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政策性银行由于金融资源和现有功能定位的限制以及经营上存在的固有缺陷,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贷款支持也相当有限。大型商业银行虽拥有大量过剩的金融资源,但由于其规模上的不适应和风险控制要求,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科技贷款供给也极其有限。作为服务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营机构,科技银行由于规模小、实力弱,难以弥补科技贷款的缺口。
3.政策性银行对创新支持力度不足
我国现有的三家政策性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业务各有侧重,或多或少都提供一些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但都没有专门服务于科技创新的市场定位,政策性银行在支持科技创新领域长期缺位。从职责和定位看,这三家银行服务科技创新属于顺带开展的“副业”,其业务中心、工作重心并不在此。
从实际业务开展情况看,对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最大的国家开发银行截至2011年末科技贷款余额1416亿元,仅占其全部贷款余额的2.6%,科技贷款中,科技中小企业贷款仅占比11.7%。截至2011年底,中国进出口银行科技贷款余额为714.24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比重仅为5.2%,科技贷款中,中小型科技企业贷款占比仅为6.9%。
4.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银行
现阶段我国科技银行是以科技支行为主导,科技支行和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并存的模式。但无论是由商业银行设立的科技支行还是由民间资本发起的科技小额贷款公司距离科技银行的“理想模式”均存在较大差距,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银行。
我国科技支行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科技支行没有独立的法人地位,无法做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缺乏经营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二是科技支行进行金融交易的信用基础完全源于母行,虽然有“一行两制”的政策,但科技支行在开展业务时仍然受到总行风险偏好程度、风险承受意愿和业绩考核制度等方面的限制。三是科技支行的风险控制机制与传统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并无太大差异,过度依赖有形抵押物和质押物的现象普遍存在,而无形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往往流于形式。四是科技支行提供的科技金融产品比较单一,科技贷款仍是最主要的经营模式,而且没能更好地迎合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的特点。五是当前科技支行存在行政色彩浓厚、政府干预过重等制约科技银行发展的异化问题。六是科技支行的员工是从现有员工中进行抽调,往往对高技术产业和企业的发展趋势和商业模式缺乏了解,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作为唯一一家独立法人的科技银行、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银行,浦发硅谷银行规模小,注册资本仅10亿人民币,且业务受限,目前只能开展针对企业的在岸美元业务。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用于提供科技金融服务的资金来源于自有资本和同业拆借,放贷能力不强。
另外,受制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我国目前发起的科技银行基本是债权型的经营模式,由于商业银行“不得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科技支行无法实现硅谷银行的“债权+股权”的盈利模式。而且我国目前风险投资市场刚刚起步,科技银行同风险投资缺乏联系。
5.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单一缺乏对创新支持的针对性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品种相对于企业科技创新,可提供的融资手段少,并且在信贷品种、融资方式、结算服务等方面创新动力不足、方法不多。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可供选择的信贷品种、融资手段少,信贷产品缺乏针对性。现有贷款审批流程难以满足中小企业贷款“软、小、频、急”的特点。
当下,国内各家主流商业银行针对科技企业“轻资产、高成长”的特点,设计了应收账款质押、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订单质押、出口退税质押、存货抵押、发票融资、应收租金保理、合同能源管理等一系列“弱担保”措施或金融产品。然而,由于银行内部激励和考核机制不到位,客户经理营销积极性不高,决策层也不愿承担更大风险。科技企业实际准入门槛并未降低,“强担保”仍然是各家银行对该类客户的主流担保方式。多数商业银行还是采用传统的抵押、担保方式,开展专利权凭证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创新型业务的银行并不多。
6.科技创新的信用增进机制薄弱
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和收益的不对称问题,可通过抵押和担保等信用增进方式来解决。目前银行对科技企业发放贷款时,抵押物仍以土地、厂房为主,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库存商品抵押贷款等抵质押方式由于抵押物的流动性限制,其发放规模有限。据报道,在我国拥有的163万项专利中,近十年来只有682项获得了银行质押融资,不到总数的0.05%,融资总额不到50亿元人民币。
从国际经验看,信用担保机制通常由政府设立而不采用商业性担保机制。因为政府信用远高于商业性担保公司,以政府为主设立的信用担保机制不仅可以与银行共担风险,还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我国以商业性担保为主流,截至2013年末,我国融资性担保法人机构中国有控股占比23.5%,民营及外资控股分别占比23.5%和76.5%。商业性担保公司要求的3%至5%的担保费率大大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为规避风险,商业性担保公司通常还会提出反担保要求,并要求贷款客户缴纳保证金和风险准备金,更加重了企业负担。
从体制机制着手推动银行体系服务科技创新
1.引导商业银行推进科技信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加大科技贷款投放力度
在当前信贷规模总体偏紧、银行风险防控和责任压力较大的监管环境下,可借鉴国家对于“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支持的政策,对科技贷款投放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例如,给予贴息、要求“两个不低于”,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放宽拨备政策、优先实现科技信贷证券化等。
鼓励商业银行丰富科技信贷产品体系、创新科技金融服务模式。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与创业投资、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合作,创新交叉性金融产品。全面推动符合科技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创新,逐步扩大仓单、订单、应收账款、产业链融资以及股权质押贷款的规模。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还款方式创新,开发和完善适合科技企业融资需求特点的授信模式。积极向科技企业提供开户、结算、融资、理财、咨询、现金管理、国际业务等一站式、系统化的金融服务。
放开银行与风险投资机构合作模式上的限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与风险投资机构的合作模式还停留在较为粗糙的业务合作关系上,即银行与创投公司或私募机构的合作模式是“财务咨询+多方位的融资服务”,这种合作模式中银行所扮演的角色是财务顾问、项目推荐的代理人和资产的托管人等。如果放开我国商业银行与风险投资机构在合作模式上的限制,允许银行向风险投资机构进行投资或贷款,有利于二者实现有机融合。
发展支持科技活动的大型金融控股公司,例如,由商业银行参股设立参与投资银行业务、风险投资业务的子公司,在规避“分业经营”原则的情况下,以多种创造性方式为处于起步阶段的新兴产业提供资金,发挥综合性金融服务平台的作用。可以适当放松银行设立或参股服务于新兴产业的新金融组织,如对商业银行设立专门投资于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基金或风险投资基金、金融租赁公司,如符合现有准入标准,可加快审批进度,实现优先准入,甚至可在现有准入标准基础上适当放宽条件。
2.探索建立专业政策性银行的可行性与发展模式
由于科学技术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需要有肩负历史责任,不求短期回报,甘愿承担风险以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金融机构出现,这正是政策性金融的题中之意。韩国在60年的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世界前十的产业大国,这与政策性金融扶持到位密切相关。可借鉴韩国的经验,对分散于多个部门的财政性投入资金进行统筹集成,探索设立专门支持创新的政策性银行。该政策性银行直接贷款给科技型中小企业,也可为其提供信用担保和贴息,也可为创业风险投资提供贷款,以产生示范效应,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创建专业化的科技银行专门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融资
建立科技银行,既可以为完全商业化、产业化的科技资源提供有针对性、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又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资源投入到科技创新领域,还可以为政府财政投入以及完全市场化的民间资本投入找到衔接平台。从长远看,我国未来建立独立性科技银行的目标模式是美国硅谷银行模式。为此,应当认真借鉴和学习美国硅谷银行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培育和建立市场化、专业化、本地化、互动性、独立性的科技银行,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和经营环境的改善,逐步创建专业化的科技银行。
专业化的科技银行应是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银行。在实际操作中,有三种设立途径。
一是由商业银行牵头发起,其他投资者参与的方式新发组建股份制科技银行。相关立法部门、银行监管部门应及时制定专门的《科技银行法》、《科技银行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来规范科技银行的运营。国家应出台政策,对设立科技银行在注册资本、资金来源、业务范围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扶持,尤其是允许科技银行从事股权投资等创新性金融业务。为使科技银行的投资主体多元化,要鼓励社会资本参股科技银行,如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鼓励国内民间资本参与科技银行的创建等,以完善科技银行的组织构架。
二是商业银行科技支行转型为独立的科技银行。随着现有的科技支行科技贷款业务的不断扩大,风险控制能力提高,并逐渐开发出了较为成熟的盈利模式,科技支行可从原商业银行中分离出来,设立科技银行,即由科技支行转化为独立的科技银行。可考虑将全国范围内的具有科技银行属性的中小商业银行或科技支行合并重组。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有必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在牌照申请、机构设置、资本要求等方面给予扶持。
三是鼓励民间资本设立专业化科技银行。目前国家已逐步放开民营资本参与设立商业银行的限制,未来应积极推动更多的社会资本设立专业化程度高的中小型科技银行,通过制度改革释放社会资本在科技信贷管理、资产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创新活力。
4.积极发展为科技创新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组织
金融租赁公司、科技小额贷款公司是主要的服务科技创新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应鼓励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金融租赁公司通过开展资产证券化、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提高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区域适应性,逐步推进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试点工作,将该模式向经济金融发达区域进行推广。加强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创业投资机构的合作交流,增加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合理提高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杠杆率,增加资金供应能力。政府应出台关于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的优惠政策,设立风险准备金,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5.以政府为主体,完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贷款风险分担机制与信用担保机制
完善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贷款风险分担机制方面:一是鼓励地方各级政府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通过科技贷款贴息,完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二是建立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性保险机构。政策性保险机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吸引其他资金的参股,保险的对象是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
构建国家层面的信用担保框架,引导省市政府尽快建立政府主导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政府可成立专门的担保公司或出资设立担保基金来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通过将有限的财政资金集中起来,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信用担保机制,使信用担保回归政策性使命。我国现有的高新技术担保体系实际上主要以地方出资为主,存在担保层级低、覆盖面窄、担保资金总量不足的问题,与市场体制对高新技术担保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完善我国科技创新担保体系,还需要建立中央和地方共同出资的担保机制。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