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理解下面按照贴现模式计算借款的资本成本率的例子
200*(1-0.2%)是借款减去借款费用现在实际得到的金额即现值。实际得到金额的现值还可以通过利息的年金现值加上本金的复利现值计算得到即=200*10%*(PA,KB,5)是代表每年付利息的年金现值+200*(P/F,KB,5)代表本金的复利现值。
同时,利息费用税前支付,可以起抵税作用,一般计算税后资本成本率即需要每年付利息的年金现值(1-20%)。这样就可以把整个公式理解了。
这是对于长期借款,考虑时间价值的前提下,利用折现模式计算资本成本率的方法。对于金额大、时间超过1年的长期资本,更准确一些的资本成本计算方式是采用折现模式,即将债务未来还本付息或股权未来股利分红的折现值与目前筹资净额相等时的折现率作为资本成本率。即:
筹资总额×(1-筹资费率)=利息×(1-所得税税率)×(P/A,k,n)+本金×(P/F,k,n)。的贴现率k即为资本成本率。一般要逐步测试结合插值法求贴现率,即使得未来现金流出量的现值等于现金流入量现值时的贴现率。
(1)贴现年限成本扩展阅读
不考虑时间成本借款的资本成本率的计算方法。
银行借款资本成本包括借款利息和借款手续费用。利息费用税前支付,可以起抵税作用,一般计算税后资本成本率,税后资本成本率与权益资本成本率具有可比性。银行借款的资本成本率按一般模式计算为:
Kb=年利率×(1-所得税率)/1-手续费率×100%=i(1-T)/1-f×100%
式中:Kb:银行借款资本成本率;i:银行借款年利率;f:筹资费用率;T:所得税税率。
对于长期借款,考虑时间价值问题,还可以用折现模式计算资本成本率。
Ⅱ 商票贴现成本怎么算
带息票据贴现可获取的贴现金额=票据到期值-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期限
不带息票据贴现可获取的贴现金额=票据到期值-面值×贴现率×贴现期限
我国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根据是否带息可分为带息应收票据和不带息应收票据两种。带息商业汇票到期时,收款人按票据面值和应计的利息向承兑人收取货款金额。
借记“银行存款”账号,贷记“应收票据(面值)”、“财务费用”账户;不带息商业汇票到期时,计算起来相对简单,只需按票据的票面金额收取就可。
由于票据的贴现而支付给银行的贴现利息,应记入“财务费用”账户,即票据贴现时,借记“银行存款”(到期值与支付贴现利息之差)、“财务费用”(支付银行的贴现利息)账户,贷记“应收票据”账户。
(2)贴现年限成本扩展阅读:
申请条件
1、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申请人须是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部门。
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
2、贴现申请人与出票人或直接前手之间有真实、合法的商品、劳务交易关系,能够提供相应的商品交易合同、增值税发票。
3、要求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的交易合同必须是合法且要素齐全,即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必须符合《票据法》,符合制度规定的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背书、承兑的条款要求,汇票上没有“不得转让”和“质押”等字样。
4、在贴现行开立存款帐户。
5、贴现申请人经济效益及资信情况良好。
6、银行要求满足的其他条件。
申请资料
1、经年检的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贷款卡原件。
2、背书连续、要式完整且未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
3、交易双方签订的真实、合法的商品或劳务交易合同原件,或其他能够证实商品或劳务交易关系真实性的书面证明。
4、与出票人(或直接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原件。
5、上年度及近期财务报表,以保证方式提供担保的还需提供保证人上年度及近期财务报表。
6、贴现行认为需提交的其他资料。
Ⅲ 贴现成本指的是什么呀
贴现成本一般指持票人到银行办理贴现发生的费用。
包括:查询费用、贴现利息等。
Ⅳ 什么是贴现期限
贴现是指远期汇票经承兑后,汇票持有人在汇票尚未到期前在贴现市场上转让,受让人回扣除贴现息后将票答款付给出让人的行为或银行购买未到期票据的业务。
贴现的期限从其贴现之日起至汇票到期日止,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实付贴现金额按票面金额扣除贴现日至汇票到期前一日的利息计算。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期限应另加3天的划款日期。
Ⅳ 贴现债券的票面面值为1000元,而票面年利率为4.8%,期限为5年,则发行价格是
发行价格是806.45元。
贴现债券的票面面值为1000元
就是本金+利息
利息=本金*年利率*期限
本金+利息=本金+本金*年利率*期限=本金*(1+年利率*期限)=贴现债券的票面面值
本金=贴现债券的票面面值/(1+年利率*期限)=1000/(1+4.8%*5)=1000/1.24=806.45元
发行价格就是本金
发行价格不一定就是票面值,它可以低于或高于票面值发行,所以有一个发行的行市问题,按照国债发行价格与其票面值的关系。国债的发行价值,就是政府债券的出售价格或购买价格。
可分为平价发行,折价发行和溢价发行三种发行价格。
平价发行(AtPar)也称为等额发行或面额发行,是指发行人以票面金额作为发行价格的发行方式。
以票面价值作为价格发行有价证券的方式。票面价值是有价证券票面上标明的金额,由发行者规定。发行价格(也称行市)是证券公开发行的销售价格。发行价格的高低由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决定。在票面价值确定后,发行价格将依据市场的利率、证券的利率水平、发行者信誉和资金供应状况来确定。发行价格总是围绕票面价值上下波动。当发行价格低于票面价值时,为折价发行;发行价格高于票面价值时,为溢价发行;只有当发行价格等于票面价值时,才是平价发行。
折价发行又称“低价发行”,“高价发行”或“溢价发行”的对称,发行债券时,发行价格低于债券票面金额,到期还本时依照票面金额偿还的发行方法。正常情况下,低价发行可以提高债券的吸引力,扩大债券的发行数量,加快发行速度,有利于发行者在短期里筹集较多的资金。当然,它仍然受到发行者和代理机构的信誉及债券利率高低的影响,低价发行时,发行价格低于票面金额,其差额部分实际上便增大了发行成本,倘若不同时降低利率以作为折价发行所造成的发行收入的减少的补偿,则低价发行与提高债券利率的效果相同,势必增加发行者的负担。但低价发行,虽能暂时吸引相当数量的投资者的认购,但过低的发行价格,往往意味着公司经营不利和前景不乐观,这不仅会导致流通市场上股票价格的跌落,损害原有股东的利益,而且对发行公司以后的发行与经营不利,所以低价发行也存在一定的不利之处。
溢价发行亦称增价发行,是证券的一种发行方式。采用这种方式发行证券时,以高于证券票面金额的价格出售证券,到期按票面金额偿还。
采用溢价发行的证券,收益率通常较高,使投资者有利可图。投资者实获利息,是票面利息扣除偿还差额(发行价格与偿还价格之差)之后的差额。
Ⅵ 银行贴现,半年综合成本利率是3.1,年利率是多少计算公式怎么算
摘要 例如是6000的话第一个半年:6000×3.1%÷2=93-2.第二个半年:6093×3.1%÷2=94
Ⅶ 贴现期限与贴现天数是一样
贴现期限是一个时间段 而票据的到期时间是一个时间点。
我是银行的回 办理过很多银行承兑答汇票的贴现 贴现期限就是客户把承兑汇票拿到我们银行办理贴现得到现金的那天起到票据到期的那一天, 中间的这段时间。
例如客户6月20日进行票据贴现 票据6月28日到期 那么贴现期限就是8天 我们采取“算头不算尾”的方法计算 就是6月20日算,6月28日不算 而票据的到期时间就是指6月28日。
贴现期即从贴现日到到期日的时间间隔。
如果票据期限按日表示,应从出票日起按实际 经历天数计算。通常出票日和到期日,只计算其中的一天,即“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票据期限按月表示时,票据的期限不考虑各月份的实际天数多少,应以到期月份中与出票日(承兑日)相同的那一天为到期日。
譬如,出票日为3月15,到期日为6月30,那么贴现天数可以这么计算:31-15+30+31+30=107
Ⅷ 什么是制度成本
网上搜到的:
关于制度成本的一则小故事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等等这些俗语或古训无不在阐明一个道理:无论是一个家庭的日常生活,还是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都必须靠一定的制度来维系。这里,制度设计的合理与否是社会能否良性、有序发展的前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出现由于制度设计的缺失所引发的种种尴尬:以北京为例,从个性化车牌到公交车排队进站再到市政交通一卡通……似乎每一条制度在设计时都有着“利国利民”的初衷,但实施的结果却令制订者无颜、执行者无措、受用者无奈。
上述现象表面看来只说明制度制订者在可操作性方面考虑得不周全,但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反映出的另一问题??关于制度成本,也应引起重视。本期我们特选择的下面一则小故事及所做的相关点评,说明一个设计得再好的制度,如果不考虑其实施成本,那么到头来只会“瞎子点灯白费蜡”、“竹篮打水一场空”,“折腾了一阵,又回到原来的制度安排”(文中作者语)。更何况还会有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新制度的实施“进行设租、索租或寻租”呢!
朋友最近与我讲了一个发生在他单位的故事。
这是一家涉及到不少商业秘密的单位。平素有一套员工必须遵守的保密规则。但前年8月份的一天,大白天还是发生了一起丢失文件的事件。尽管这份文件并非十分重要,但这件事还是被单位领导认为“敲响了警钟”,检讨的结果是:既有的保密制度还有漏洞,必须建立一整套新的安全保卫制度!于是先请了三个保安,并专门成立了保安部。后又将进入办公楼的外门换成装有自动识别系统的保安门,为此每个员工都配备装有识别芯片的胸卡。两项“制度”下来,单位掏了近50万。
尽管制度可以系统地防止非效率,但建立任何一项制度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正因此,我们在决定建立某种制度之前,首先要算成本与收益账。尤其是用建立某项制度的方法来防范偶然性事件,其成本可能远远高于其收益。单位发生一起“泄密”事件,本来就是极偶然的个案,按个案处理就行了,完全不必建立什么“安全保卫制度”。类似的事情太多了。比如为了防止有人拿假学生证买半价火车票,有人竟然提议将全国所有的大学学生证都换成装有特定防伪标志的。显然,这种做法的成本将远远高于少数人拿假学生证买火车票造成的损失。
事情还没有完!那个被认为是高科技的保安门自安装调试后一直出问题:有时即使没有戴胸卡但只要走近门它照样自动打开;而有时即使戴了胸卡的也不让进,自动识别系统不识别。于是反复请人维修,前后花去了近十万元。保安素质也不好,因为打人被索赔让单位又损失了十几万。单位领导开始后悔当初的决定。
一项制度从建立到完全起作用,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内,还要不断付出新的成本。这种成本就是新制度的“贴现率”。所以,在决定建立某项制度之前,除了要考虑到建立制度的成本之外,还要考虑到从建立起制度到制度完全发挥作用中间的“贴现成本”。有时,往往是因为贴现成本太高,即使所建立的制度再好,也可能成为社会不堪承受之重。改革开放以来诸多看似很美好但却很短命的“制度设计”,大都因此。还比如,常有人这样做宣传工作,说“下岗分流有利于工人阶级长远利益”。殊不知,人生在世也就几十年,等着所谓的“长远利益”兑现时,人都已经死了。正因此,凯恩斯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从长远看,我们都死了!”
去年年底,“安全保卫制度”再度出“大”问题了:一位年青员工忘了戴胸卡,喊人又没有人应,自己就用手将保安门硬给抠开了。这下子单位领导很没有面子:这套已耗资数十万元、而且每年还在继续付出成本的保安门如此不管用;而那些呆在里面的保安竟然连有人抠门而入都不知道。于是,领导们决定,门先留着;将保安辞退,撤销保安部,请回原来传达室师傅。
决定刚落实下去,单位又出事了:某天晚上领导的办公室竟然被撬!原保安部经理便到处放风:“看来还是需要有专门的保安部!”后来查出作案者竟就是这位原保安部经理。而且让大家更吃惊的是,此前保安门老出问题也是他干的。因为他觉得一旦保安门真起作用了,还需要保安干什么?而不需要保安,又哪来保安部存在的必要?没有了保安部,他这个保安部经理自然也干不成。
“请神容易送神难”。每一项制度的立或废,都涉及到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因此,某些强势利益集团总是拼命鼓吹并推动对自身有利的改革,而有意阻挠或迟滞不利于他们的改革,为此他们甚至不惜采取“监守自盗”甚至“反噬其身”的做法。比如,某些国有企业老总为了实现一夜之间占有千万甚至数亿财富的国有资产,不惜先将企业有意做垮,然后再以“再不进行产权改革就晚了”之类的说辞,强迫政府同意所谓“MBO”(管理层收购)的改革。正因此,在计算制度的成本时,还应考虑到现实的更具体的利益关系。尤其当某些人对某项改革抱以过高的热情时,他们不仅仅是这项改革的受益者,甚至可能会利用这项改革进行设租、索租或寻租。决策者对此应抱以十分的警惕!
如今,这个单位又恢复平静了。在安全保卫方面,起作用的仍然是传达室老头、挂大铁锁的里门以及原来制订的员工保密规则。
折腾了一阵,又回到原来的制度安排。其教训在于,对于每项具体的改革举措,对其成本还是要进行周密的论证。有的时候,明知道旧的制度安排有缺陷,新的制度可以杜绝非效率,但如果要进行改革的成本太高,这时也不能改。
当然,在当下中国,当“改革”成为绝对“政治正确性”的时候,对某项制度说“不能改”,有时甚至比一味说“改”需要更大的智慧与勇气!
Ⅸ 贴现投资回收期指的是什么
贴现回收期法是指从贴现的净现金流量中收回原始投资额所需要的年限,该方法对期望的现金流量以资本成本进行贴现,考虑了风险因素以及货币的时间价值。
贴现回收期法的优点主要有: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容易理解;不会接受预期净现值为负值的投资;偏向于高流动性。
贴现回收期法的缺点有:可能拒绝净现值为正值的投资;需要一个任意的取舍时限;忽略了取舍时限后的现金流量;偏向于拒绝长期项目,如研究与开发新项目。
贴现回收期法的计算:
贴现回收期需要将投资引起的未来现金净流量进行贴现,以未来现金净流量的现值等于原始投资额现值时所经历的时间为回收期。分别有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和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两种情况。当每年现金净流量相等时,假定经历几年所取得的未来现金净流量的年金现值系数为(PA ,i,n),则:
(PA ,i,n)=原始投资额现值/每年现金净流量
计算出年金现值系数后,通过查年金现值系数表,即可推算出回收期n。
当每年现金净流量不相等时,应把每年的现金净流量逐一贴现并加和,根据累计现金流量现值来确定回收期。由于折现回收期法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因而其评价结果与净现值法一致。应该说,在没有更合理的回收期计算方法可以利用的情况下,贴现回收期是相对科学的。但尚需明确的是,贴现回收期法只是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仍然没有考虑回收期后的现金流量问题。只考虑了未来现金流量小于和等于原投资额的部分,而没有考虑超过原投资额的部分,这是会计回收期和贴现回收期的共同局限。显然,回收期长的项目,其超过原投资额的现金流量并不一定比回收期短的项目少。
Ⅹ 贴现利息怎么计算
实付贴现金额是指汇票金额(即贴现金额)减去应付贴现利息后的净版额,即汇票持有人办理贴现权后实际得到的款项金额。
按照规定,贴现利息应根据贴现金额、贴现天数(自银行向贴现单位支付贴现票款日起至汇票到期日前一天止的天数)和贴现率计算求得。
用公式表示即为:
贴现利息=贴现金额×贴现天数×日贴现率
日贴现率=月贴现率÷30或者年贴现率÷360
实际付款金额=票面金额-贴现利息
凡是承兑人在异地的,贴现、转贴现和再贴现的期限以及贴现利息的计算应另加3天的划款时间。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法典:应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