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教师的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处理决定否则就有可能构成什么
这个是主要针对中小学教师的:
第七条给予教师处分按照以下权限决定:
(一)警告和记过处分,公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决定,民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决定,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
(二)降低专业技术职务等级、撤销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行政职务处分,由教师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
(三)开除处分,公办学校教师由所在学校提出建议,学校主管教育部门决定并报同级人事部门备案;民办学校教师或者未纳入人事编制管理的教师由所在学校决定并解除其聘任合同,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
2. 教师对教育局给予的纪律处分不服可否向监察机关申诉
教师对教育局给予的纪律处分不服不可以向监察机关申诉。
教师不是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对教育局给予的纪律处分不服不可以向监察机关申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第十八条第四项规定:监察机关“受理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不服主管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处分决定的申诉,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由监察机关受理的申诉”;
第三十七条规定:“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对主管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行政处分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监察机关提出申诉,监察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诉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复查决定;对复查决定仍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复查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上一级监察机关申请复核,上一级监察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核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复核决定。复查、复核期间,不停止原决定的执行。”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监察机关受理申诉的范围是国家公务员和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
《教师法》第三十九条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3. 教师对处分不服的申诉期限
根据行政诉讼法,收到处罚决定之日起15日内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在三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你说的申诉,可以理解为行政诉讼吗?那就是三个月。
4. 教师对行政处罚不服,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多少日内
教师对行政处罚抄不服袭,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4)教师不服处分申诉期限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 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 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 教师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其在接到申诉之日起多长时间做出处理
教师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在接到申诉之日起三十日内做出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
第三十九条 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
教师认为当地人民政府有关行政部门侵犯其根据本法规定享有的权利的,可以向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同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作出处理。
(5)教师不服处分申诉期限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
第三十六条 对依法提出申诉、控告、检举的教师进行打击报复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行政处分。国家工作人员对教师打击报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地方人民政府对违反本法规定,拖欠教师工资或者侵犯教师其他合法权益的,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
违反国家财政制度、财务制度,挪用国家财政用于教育的经费,严重妨碍教育教学工作,拖欠教师工资,损害教师合法权益的,由上级机关责令限期归还被挪用的经费,并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 对教师的处分教师不服气可是申诉吗
如果教师对处分不满意,你可以去申诉。不用什么程序,直接到县里教育局去找有关人员即可。但收效甚微。
7. 学生不服学校处分几日内申诉
高校作出的上述第二种处分行为,也就是行政行为,要符合合法性的要求,首先就要具备如下的条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17)第五十四条、五十五条、五十六条的规定,学校给予学生处分,应当与学生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相适应,做到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程序正当、处分适当。在对学生作出处分或者其他不利决定之前,学校应当告知学生作出决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并告知学生享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听取学生的陈述和申辩。处理、处分决定以及处分告知书等,应当直接送达学生本人,学生拒绝签收的,可以留置送达;已离校的,可以采取邮寄方式送达;难于联系的,可以利用学校网站、新闻媒体等以公告方式送达。对学生作出取消学籍、退学或开除学籍等涉及学生重大利益的处理或决定的,应当提交校长办公会或者校长授权的专门会议研究决定。
那么,学生对高校作出的处分决定不服,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呢?
首先,学生可以向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申诉。《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17)第五十九条规定,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负责受理学生对处理或者处分决定不服提起的申诉。
其次,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
最后,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学生提出申诉后,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学生对学校的处分决定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学校负有证明其处分决定合法的举证责任,若学校不能证明其处分决定合法,则由学校承担败诉的不利后果。学生也可以提出证据证明学校的处分决定不合法,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证据的,学校仍要提出证据证明处分决定是合法的。
那么我们来看看,实践中有没有高校因为学生的起诉而败诉的,他们又主要是因为哪些原因败诉的呢?
一、适用法律错误
通常来说,学校作出处分决定都是有法律依据的,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2017)第五十一条的规定,学校对有违反法律法规以及学校纪律行为的学生,可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开除学籍等纪律处分。但若学校未在处分决定书中指明具体依据的是哪条规定,也属于适用法律错误。如在刘某某诉武汉某职业技术学院的案件中,法院认为:“学院在作出开除刘某某学籍处分决定书中仅载明‘根据《某学院学生违纪处分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未能明确其所适用的具体条款,故其作出的开除刘某某学籍的处分决定没有明确的法律依据,适用法律存在不当之处。”
8. 教师不服处分决定的要怎么做
计划生育是国策,所以相关单位都有管理的职责1、所在学校,直接责任单位,当然2、教育局,上级主管单位3、计生委,计生工作主管单位,责无旁贷4、学校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也会管但对老师作出处分决定可能只有1、2,3可以处理这个事但无权处理这个人。
9. 申诉期限是多久
民事案件的申诉期限是裁判文书生效后6个月之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五条 申请再审期限
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第三项、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第二百条 再审理由
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
(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
(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
(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
(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
(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
(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
(十)未经传票传唤,缺席判决的;
(十一)原判决、裁定遗漏或者超出诉讼请求的;
(十二)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的;
(十三)审判人员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
(9)教师不服处分申诉期限扩展阅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七条 审查和裁定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拍卖、变卖担保财产,当事人依据该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百零三条 申请再审的材料
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
对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书面意见;不提交书面意见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补充有关材料,询问有关事项。
第二百零四条 审查申请和再审法庭
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
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但当事人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选择向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