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啥时候实行省管县
省直管县这种思路将对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推动。政府改革从减人、减事、合并机构的行政职能调整,开始扩展到减少层级的行政改革。尽管这项改革还处于酝酿阶段,但的确是行政体制改革思路上的重要动向。中央决策层不仅仅限于在原有体制上考虑行政改革问题,也更关注从行政架构上寻找改革的突破,还没有准确的时间。
2. 省管县是怎么个情况
下一步再把平阴划出去,章丘和济阳升格为区,这样省会济南就建成名副其实的大都市区了。
3. 全国省管县什么时候实现
现在只能试行,现在处于过渡期,我估计全国范围的还需要一定的周期
全国实行财政“省直管县”的有河北、山西、海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18个省份,加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共有22个地区实行了财政体制上的“省直管县”。
普遍反映只实行财政省管县不切实际
进程关注中......
4. 省管县体制改革方案的试行时间
江苏和辽宁是中国推行“市管县”体制的最早受益者,也是试行“省管县”体制变革的先行者。 1982年,中共中央发布51号文件,提出地市合一,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实行“市管县”体制,江苏和辽宁一并成为这场改革的先行者。20多年过去,江苏成为此次改革的最初受益者,也成为改革推进后“制度变形”诟病的承受者。农业发展滞后,城乡摩擦频繁,地级市和县之间的离心力加大,成为江苏省决策层无法忽略的现实。与此同时,县域经济高度发达、在中国经济十强县中包揽6席的江苏,如何通过行政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的活力,则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关于制定《实施省管县体制改革方案》的议案
一. 我国目前的行政运行体制弊多利小。
我国目前的运行体制是五级政府框架:中央政府一省一地级市一县、区一乡镇。这一行政层次模式曾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我国行政审批制度等改革的推进,我国层级过多,行政成本过大的矛盾逐渐显现出来。如何减少行政成本,破解我国行政层次过多的矛盾?已成为中央政府应该研究的问题。而可减去的中间层次只有地级市。从经济意义上看,每个地级市一年运行的成本都在数亿元以上;从行政效率来看,地级市已成为阻碍行政效率的焦点层级。地级市管县的取消更有利于减少过多的行政干预和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有一级政府的设置,相应就有一级权力机构、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各类机关、事业单位的对口设置,形成一支庞大的“吃皇粮大军”,运行成本巨大。同时,也就造成了人浮于世、互相推诿、互相扯皮、工作效力低下等诸多弊端。
有资料提供,福建省南平市是规模较小的地级市,供养人口11295人,一年支配财力4亿元,除教育和离退休人员5470人的工资外,其它支付都是用于维持一个地级市的正常运转。有时公务员工资发放都困难。正因为地级市财力十分紧张,还要应付名目繁多的接待等支出,只好变着法子上下截留各种资金。比如,东兴市只是广西防城港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2003年国家民委给东兴市民委80万元的项目资金,但到了防城港市被截留了30万元。2003年上面拨给东兴市的各种专项资金有3000万元,都要经过防城港市才能转到东兴市的财政账户上。东兴市还得跑防城港市要钱,到年底被截留了900万元。另外,东兴市是对越南经贸口岸,口岸对到越南的游客每人收旅游服务费145元。防城港市盯住这笔收入,下令全部收费权划归防城港市,以权夺财使东兴市受极大损失。另有资料报道,一些地级市权力用得“十分充分”。如福建省晋江市隶属于泉州市,为建一个化工储罐区,报计划办手续,天天要跑泉洲市。工程建完了,营业证办不下来,只好“试运行”,就是这样晋江市还得每年向泉洲市港务局上交50万元“货物港务费”。另,武夷山风景区一直由武夷山市管理,隶属于南平市,南平市对武夷山收入颇丰的旅游费看“不舒服”,两年前收归南平市成立了“南平市武夷山风景区工作委员会”,南平市一位副市长任第一书记,将原来的武夷山风景区管委会的人事权上收,这位第一书记的副市长平时不来只在决策时来拍板,钱全拿走。严重损害了武夷山的经济发展。
从效率角度地级市弊端太大。有材料报道,晋江市有进出口业务的企业700多家,办“自动进口许可证”要先由晋江市审核拿泉州市外经部门审核盖章,再到省里办理。泉洲市不知情,不验货、只是盖个章,还得在“研究”中跑几趟,企业办手续耽误了大量时间。更让晋江市有关人员不理解的是,贷款办手续三番五次的跑泉洲,没有两个月时间根本办不下来。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基层干部抱怨说,近几年各地加快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一批审批事项越来越多地被取消,地级市行政职能事实上趋于“空心化”,“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但有人就得干点事,就生出很多检查和评比,县级党政领导报怨的说:至少用三分之一时间来接待地级市领导和各种部门的检查,什么部门都得罪不起。其实,现在的地级市一个很大职能是“上传下达”,在这一级“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成了最常用的执政办法。
总之,目前的地级市管县已严重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减去这一环节实行省管县的体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辽宁省已提出这一思路并在试点实施。但试点先从百强县作起的办法,本人不敢苟同。经济最需发展的穷县或欠发达的县则应该首先考虑。应该看到省管县是促进穷县进亚百强县的最有效措施。千万不能搞舍贫济富之路。
二. 实行省管县会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
降低分税制财政体制上缴中央的75%增值税和全额消费税的比例,增加县留成税收比例,将是促进县域经济大发展的最有力措施。2002年以后的几次调整都是增加财税向中央集中。而由于能使县域经济提升的营业税,所得税发展滞后,因此,县只是吃不饱财政状况很难改善。当然给省级财政也带来困惑。若能把原来省管地级市的模式改为省管县就会减少一层环节。省的财政政策和经费直接下拨到县,减去了中间“扒皮”的环节,对县域经济发展将是最有力的运作。
实行省管县实质上是对公共行政权力和社会资源的重新分配,从根本上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省管县后县级财政留成比例增加,可使县集中财力发展各种事业。减少地级市层次,减低行政管理成本,从而减少农民负担。过去的经验可让我们清醒的看到,县域经济困难,农民收入上不去,城市经济发展也就受影响,诸多社会矛盾无法解决。
浙江率先实现了经济转轨,与浙江省早就实行省管县的体制有关。这避免地级市对县财政的截留。促使浙江省县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县域经济在浙江省GDP中占80%。
省管县的最大受益者是农民,民营经济的发展占据了浙江经济的主体,它也给农民就业带来了生机,从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其实发展县域经济就是发展民营经济。
原来的地级市管县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主要是农村为城市服务,县的行政和经济收入都受地级市制约,剥夺了县和农村地区的利益。市刮县市里宽裕了、穷了县、乡(镇),成了“市压县、市卡县、市吃县”局面。而且县出于无奈只好转驾给乡镇。可以明显的说市管县体制束缚了县域经济发展。必须退出历史舞台。
三. 省管县体制改革方案
(一)实施省管县体制改革的目的
1.学习外国政府架构的模式与国际接轨;
2.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3.理顺政府管理体制。;
4.减轻国家负担、减少吃皇粮人数、减轻人民特别是农民的负责。
(二)缩小省管辖范围
1.将现有30个省(市、自治区)划分40个甚至50个省(市、自治区);
2.将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中规模、实力较雄厚的城市提升几个为国家直辖市;其它副省级城市仍定为国家计划单列,国家管的二类国家城市;
3.计划单列市纳入中央和/或省直接管理,实施减部门、减编制,中央和省要给予加大税收留成比例政策,使其有更大发展空间;
4.中央对单列市要加大经费支持力度;而省按偏低比例进行税收提成;
5.单列市人事权力由中央和省双重管理;
6.中央对省上缴财政和税收要给予优惠,因为县域经济的发展主要靠这部分经费支持。
7.减少省级党、政、人大、政协和纪委副职配备指数,不搞党政副职交叉任职和党政同管一个部门。重在提高其执政能力。
(三)地级市直接纳入省管
1.减少职能部门,压缩编制;
2.原涉农部门人员减编幅度要大;
3.除按规定上缴省财政部分外,地级市原则上要自养自;
4.对减编下来公务员进行分流,鼓励部分人员“下海”领办企业。
5.减少五大班子副职指数,不搞党政同管一个部门的旧模式。
(四)县(市)由省直接管辖
1.人财物全部由省管辖;
2.适当作编制调整;不搞党政交叉任职和一个部门多层管理;
3.进行计划调整;
4.合并乡(镇),进行大幅减编,减轻农民负担;
5.省实施扶持县域经济发展优惠政策,给县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和空间。
5. 全国各省省管县
“省管县”被认为是发展县域经济、解决“三农”问题的一种路径。日前,记者获悉,自2002年安徽、湖北等省在财政体制等方面试行“省管县”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有18个省试点“省管县”。
所谓“省管县”体制是指:省市县行政管理关系由目前的“省—市—县”三级体制转变为“省—市、县”二级体制,对县的管理由现在的“省管市—市管县”模式变为由省替代市,实行 “省管县”模式,其内容包括人事、财政、计划、项目审批等原由市管理的所有方面。2002年8月17日,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下,313项本该属于地级市经济管理的权限被“空降”至20个县级行政区。
据财政部日前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实行财政“省管县”的有河北、山西、海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河南等18个省份,加上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共有22个地区实行了“省管县”。
6. 新中国成立后,“省直管县”是什么时候才出现的这样有何好处
80年代开始扩大的市领导县体制在实际运行和法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在实践中,地级市既是城市型行政区划,又是地域型行政区划的治所,既肩负管理城市,促进城市发展的责任,又具有管理和促进区域发展的权力和职能。
地级市城市发展与区域发展之间并不总是协调的,地级市为了城市利益,利用地域型行政区划的领导地位和更高的行政级别,汲取县(市)的财政、土地、人才资源,同县(市)争夺投资项目和各种经济发展事业审批权限,挤压县(市)发展。
省直管县直接由省委省政府领导,法院、检察院体制也进行相应的改革。
省直管县(市)改革,目标是为了简化行政层级,理顺层级关系,减少中间传达对政策信息造成的阻滞;扩大县级行政建制权力和责任,减少地级市对资源汲取,强化县级行政区划发展。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部分地区实现了改革的预期目标。但在试点过程中,一方面不同地区,县级行政区划实际情况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另一方面,省直管县的政策目标不清晰、改革方式不清楚,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地级市的对抗(通过撤县设区)、行政成本增加(县距离省会过远)、省级政府管理能力不足、垂直单位与基层发展脱节等问题。
因而,尽管历次有关行政区划层级调整的政府文件中,都在强调省直辖县改革,但实际运行过程中,部分省份在试点不久,即撤销省直辖县,将试点县恢复为由原地级市管辖。
7. 省管县是怎么回事
省直管县主要包括:一是“强县扩权”改革;二是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强县扩权”是指对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市进行了扩权,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一些重点县。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即用集权的办法,通过行政控制的手段,确保县级财政优先用于县乡工资发放,并用行政控制手段,约束县乡债务失控的问题!东北试点省直管县
《宪法》第三章第五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规定:“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省、直辖市、设区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下一级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 市管县体制的形成、发展延续有着非常复杂的原因,但随着市场经济特别是区域经济的发展、行政治理环境和手段的变化,因层级过多而导致的问题日益显现。 首先是影响行政管理高效运转。实行市管县体制后,地区一级政权由过去的虚设变为实置,从而在省与县之间多出一个环节。凡是县向省请示的工作,无论是政策性的,还是业务性的,可以直接与省沟通的,要通过市里的审查和推荐,形成“效率漏斗”,大大降低了行政效率。有些中央和省都已完全下放的审批权限却被市里截留,处在经济建设第一线的县域权力渐小,责任重大,责权利不对等。 市县争利严重,影响县域经济发展是第二个问题。市管县后,县要接受市的领导。但市和县始终都分别是各自区域利益的主体代表,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享受着各自的经济利益。从各地情况来看,在工作上市把县当作自己的附属行政单位,要求县的经济发展从属于市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引发两个利益主体的冲突。市里在财税分成、基建投资、项目上马等方面优先考虑市区。“市压县、市刮县、市吃县”的问题的确存在,有些市、县争利中,市不惜运用行政手段强行解决,县只能服从。 由于市区经济控制力小,不足以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有一些地级市经济实力偏小,在这种情况下,市比较多地只顾自己的发展,把资源、要素和精力比较多地放在发展市区经济上,甚至从下面“抽血”,从而无力扶持县域经济发展,更无力顾及到大部分农村的发展,使得区域经济发展失衡,“三农”问题难以解决。
省直管县
中国完全的省直管县举例: 1、海南省各县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各县市 3、广东省特殊的地级市如顺德区 广东惟一的省管县 4、湖北省直辖各县及神农架林区 5、河南省济源市、巩义市、兰考县、汝州市、滑县、长垣县、邓州市、永城市、固始县、鹿邑县、新蔡县10个县(市) 6、辽宁省昌图县、绥中县 7、安徽省宁国市、桐城市、无为县、霍山县、歙县、来安县、怀远县、涡阳县、界首市、砀山县、广德县和岳西县 省直管县有可能拆散整个市域的完整统一经济体,对发展很不利,所以这是行政直管没有铺开的重要原因。比如唐山地区各个县市区经济联系紧密,唐山地区作为一个统一经济体正在高速蓬勃发展,如果省管县恐怕会有较大负面影响。呵呵,希望能帮助到您,祝你愉快
8. 什么是省管县
现行的模式是省管市,再由市管县,无论是行政还是财政都是如此。所谓省管县就是由省政府直接管县,这样市和县是平级的关系。如果有什么重大决策现行政策是市里先批,然后让省里批。如果省管县的话,直接省里批就行了,因此在很多方面简化了流程,因此省管县是优于市管县的。
9. 县委书记的任职期限规定
一、县委书记的任职期限:
县委书记一届任职期限为五年。
二、任职期限依据内:
根据党章规定,容县委书记是党的县级地方组织(委员会)负责人,任期为五年。
三、县委书记的职责是:
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
2、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
3、善于团结好委员会中一班人;
4、抓好党风建设,督促、检查党的各项工作等。
5、县委书记同时还是党的县级委员会委员和常委,各级党组织的书记和委员之间是平等的同志关系,重大问题由委员会通过表决决定。
10. 什么时候撤销地级市,什么时候全面实行省管县
地级市不会轻易撤销。
地管县是行政辖区管理模式中一个必要的程式。有利于区域性管理。如果通通划归省管县,省级机构会变得庞大臃肿,管理工作会变的复杂化,不利于区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