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举证期限届满前和答辩期届满前当事人分别都能做什么
举证期限届满前和答辩期届满前当事人主要工作是收集证据。被告还要积极准备答辩。
㈡ 开庭审理前和举证期届满前的区别
开庭审理前,是指法院在传票中载明的开庭时间之前。
举证期限届满前,是指法回院在答举证通知书中规定的,当事人向法院提供证据的期限到期之前。
区别在于:
开庭时间是法院确定的,当事人无权选择;
举证期限可以由法院确定,也可以由当事人协商确定并经法院准许。
㈢ 民法的 举证期限届满,和 提交答辩状,都是在什么时间
一、《民法》中举证期限是由法院决定,一审不少于十五天,二审不少于十天,当事人可以申请延长。提交答辩状是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
《民事诉讼法》第11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该条第2款又规定:“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给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二、关于刑事诉讼的举证期限,法律未像民事诉讼中明确规定,造成公诉人可以随意补充证据,补强庭审中己方不利的证据。因为没有规定具体举证期限,无论在一审、二审要记住能交的证据尽量交,能提前交的不要拖到开庭时才交,刑事案件不存在新证据问题,只要是证据二审都可以提交,不像民事诉讼那样受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辩护人认为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未提交的,有权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调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
(3)什么是举证期限届满扩展阅读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对决定受理的案件,应当在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中向当事人告知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或者口头告知。
第一百二十七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
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二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
第一百九十二条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
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人作出的鉴定意见提出意见。
㈣ 举证期限届满前10日与10日前有什么不同啊
届满前10日,是在届满期之日往前数10日,而届满10日前指在届满期之日前10日的再往回前数的答日子。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证人有出庭作证的义务,但却没有规定证人应如何出庭作证,致使在实践中经常出现在开庭时证人突然到庭或在二审、再审中才到庭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使对方当事人措手不及也严重影响了诉讼的正常进行。对此情况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54条规定:“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申请予以准许的,应当在开庭审理前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并告知其应当如何作证及作伪证的法律后果。”可见,证人出庭作证不但要由当事人在举证期届满十日前提出,而且还要由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这样就使证人出庭作证规范化了。所以,当事人在需要证人出庭作证时,一定要依法进行,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综上,关于申请证人出庭和申请法院代为取证的时间为:
1、当事人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十日前提出,并经人民法院许可。
2、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七日。
㈤ 民诉内容中,哪种是举证期限届满前,哪种是答辩结束前的情况。
民诉法新解释关于举证期限的新规定
一庭前准备阶段举证期限缩短
《解释内》第九十九条容 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解释》规定人民法院确定一审普通案件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五日,第二审案件提供新证据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日,修改了此前人民法院确定一审普通案件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二审案件没有举证期限,若提供新证据,除不开庭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以外,其他应在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出的旧规定。同时《解释》规定在缩短庭审前准备阶段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的同时,又给当事人提供了在之后提供反驳证据或补正证据的机会;改变了以往“一刀切”的方式——简单规定法院指定举证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更符合民事诉讼实践要求。
㈥ 根据2015民事诉讼法新解释 哪些要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哪些要在答辩期
根据2015民事诉讼法新解释的规定, 要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的请求是: 证据回保全和延长举证答期限。
要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的请求是:管辖权异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八条 当事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申请证据保全的,可以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书面提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条 当事人申请延长举证期限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二十三条 当事人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管辖异议,又针对起诉状的内容进行答辩的,人民法院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对管辖异议进行审查。
㈦ 民法的 举证期限届满,和 提交答辩状,都是在什么时间~
举证期限是指在适用一审普通程序审理民事案件时,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的基础事实的期限,该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但是人民法院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后,指定的举证期限可以少于三十日。规定的举证期限届满后,针对某一特定事实或特定证据或者基于特定原因,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酌情指定当事人提供证据或者反证的期限,该期限不受“不得少于三十日”的限制。
被告在收到起诉状副本、被上诉人在收到上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涉外案件当事人另有规定),可以提出答辩状,针对起诉状或上诉状提出的事实和理由进行辩驳。被告或被上诉人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法院审理。被告对受诉法院管辖权有异议的,必须在一审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
㈧ 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与举证期限届满7日前的区别
一般都是举证期限届满7日前来规定,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没有在法律中存在这一规定。
㈨ 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举证期限是多久
民事诉讼中有关“举证时限”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被告应当在答辩期届满前提出书面答辩,阐明其对原告诉讼请求及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的意见。
2、人民法院应当在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同时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应当载明举证责任的分配原则与要求、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的情形、人民法院根据案件情况指定的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
3、举证期限: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65条的规定,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
4、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5、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6、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7、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
8、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确有困难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当事人在延长的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材料仍有困难的,可以再次提出延期申请,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3条规定,当事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74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的,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当事人申请保全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的担保。
(9)什么是举证期限届满扩展阅读:
民诉法新解释关于举证期限
《解释》第九十九条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并经人民法院准许。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举证期限届满后,当事人对已经提供的证据,申请提供反驳证据或者对证据来源、形式等方面的瑕疵进行补正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再次确定举证期限,该期限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解释》规定人民法院确定一审普通案件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五日,第二审案件提供新证据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十日,修改了此前人民法院确定一审普通案件的举证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二审案件没有举证期限,若提供新证据,除不开庭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以外,其他应在开庭前或开庭审理时提出的旧规定。
同时《解释》规定在缩短庭审前准备阶段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的同时,又给当事人提供了在之后提供反驳证据或补正证据的机会;改变了以往“一刀切”的方式——简单规定法院指定举证期限不得少于三十日,更符合民事诉讼实践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