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农村劳动力转移会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么
“农村劳动力转移会促进教育水平的提高么”
这种说法颠倒了因果。
只有高素质的劳动力择业范围和地域才更宽广,因而根据经济形势促进转移流动。
-------------------------------------------------------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教育培训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新经济时代;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需求
【论文摘要】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受自身文化水平的制约,劳动者的受教育水平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劳动力转移的难易度,以及转移后的职业稳定性和收入的丰富性。因此劳动力有效转移对劳动力的文化知识水平和能力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教育培训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现代化的加速进程.在农业人口有9亿之众的中国农村.目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现有耕地人均不足2亩,并且每年还在继续以几百万亩的速度锐减,致使农民生产和生活空间十分狭小.同时也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因此,大规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已不仅仅是人口学的问题,同时属于经济学的范畴.它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
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的诸多制约因素中,劳动力素质低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重视和加强对转移劳动力的再教育和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重中之重的基础工作,也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一般来说,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市场竞争意识越强,他们能够多渠道收集社会信息,了解职业岗位的需求。自觉地接受各种职业岗前培训和专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能力。而我国农村农民平均接受教育水平偏低,这使得他们转移后无法参与高收入岗位的竞争。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共同肩负起教育培训的重任,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模式,改善办学条件,实行大规模的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从而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一、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
最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研究的阿瑟?刘易斯,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为以城市为主的现代工业部门和以农村为主的传统部门两部分。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要远低于工业部门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所拥有的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现代工业部门的关键在于资本家的投资。只有当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二元经济转向一元经济,城乡达到同一,才能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刘易斯理论”。
在“拉尼斯一费景汉理论”中.也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工业转移的先决条件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农业技术的进步。这同样对教育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要求。
另一种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是“托达罗理论”。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不仅取决于城乡经济结构的差异,也取决于转移者对转移成本和效益的权衡。如果流入城市的预期收入高于农业收入,即使城市存在失业的可能,人口也会不断流向城市。
以上第一种理论可以理解为工业化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表现为一种“拉力”;二是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对农村劳动力的排斥,表现为一种“推力”;三是经济发展使劳动者产生的一种转移的心理动机,即为主观能动性。这当中主观性的显现表现出对个体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个人素质是影响劳动力转移心理的重要因素。具有较高的教育文化素质才能客观估价自己。并有可能得到较高的预期收入和社会地位;相反,教育文化素质低的人则由于较少的就业机会或较低的收入而产生更多的社会问题,因而不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前期教育和培训工作,盲目地、轻率地强迫转移,则不会实现有效的劳动力转移。
二、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据相关资料统计,1999年我国农民家庭劳动力文化状况是在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896%,小学文化程度占3.65%,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9.38%,中专占1.57%,大专占0.4%。农村住户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66年.冈0刚超过小学毕业的水平。即便是目前,不少地区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也只能在9年左右。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德国通过“双元制”教育.农业劳动力中有54%的人至少受过3年的职业培训.而我国的初中、高中毕业生很少有机会经过岗前培训而获得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据国家农调总队调查.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比重高达87,8%,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占13,6%。而美、德、法、日等国家不足全国人口10%的农业劳动者中,受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的超过90%。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低下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更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层次的提高和就业的稳定性。
实践证明,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能顺利完成产业结构转换的根本条件之一就是注重教育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全国就业人口的平均文化素质水平。对于发展中大国的中国而言。提高城镇化水平,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是大势所趋。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其素质的关系
新经济时代劳动力市场需求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智力型、技能型转变。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对其转移具有显著影响。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择业范围和空间越广、收入越高、稳定性越强、社会问题也越少。
(一)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择业范围越宽。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容易接受新事物,容易适应新的环境.他们有较强的自信、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他们不甘农村生活的寂寞,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比例越小,面向第二三产业就业的比例则越大,更易于实现转移。不仅如此,转移后,他们会很快适应城市生活,与城市原居民能够较好地相处.减少了城市管理成本及一些社会问题。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实证明。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转移越容易.择业的范围越宽。
(二)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择业空间越广。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影响着其转移距离,统计表明,向发达地区转移的劳动力文化水平高于向落后地区转移的劳动力。因为劳动力受教育水平低,所以对收入的期望低,也不敢轻易远距离转移.而且他们思想意识保守,难以对城市产生认同感,故土难离,更愿意留在故乡,而不是转移到城市。他们的择业空间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三)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劳动力的教育文化程度与劳动生产率有较强的正相关性。教育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拥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对生产率的提高起促进作用,他们为企业创造了较高收益,相对的,企业也会付给他们高的收入作为报酬。
(四)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越高,社会问题越少。劳动力转移的事实表明,劳动力素质对社会问题影响不小。素质低的劳动力进入城市后,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只有靠出卖苦力谋生,由此引发城市相关治安问题。甚至这些现象突出.低素质的劳动力会产生厌世心理,做出一些违规、违法的行为,造成社会动荡。所以为避免劳动力转移后的社会问题。应做好转移前及过程中的教育培训工作。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已经得到了重视,在全国范围内诸如“阳光工程”、“春风行动”、“两后双百培训工程”等活动的开展,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就业增长的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第一,认识不统一,部门协调不得力。尽管国家至上而下成立了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领导部门和管理机构.但从现行的运行过程来看,教育培训管理分属不同的行政部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现象突出,政府统筹协调乏力。主要表现在各行业主管部门为了完成自己的务,为了各自的利益着想,开展自己的培训,条块分割,各自为政。使专职培训部门的工作举步为艰。这就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是受教育培训的需求远得不到满足,很多教育培训流于形式,学不能致用,打击了学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为了经济利益,很多地方的教育培训工作没在真正地开展起来。
第二,用工法规不落实,用人单位对用工人员素质要求不高。由于民营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用工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不少企业为了应付生产发展,招聘工人“饥不择食”,不求高素质的生产操作人员,有时甚至只要有人想应聘,就能得到一个工作岗位.从而造成了不少企业使用的都是无证上岗人员这就使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
第三,基础条件差.教育培训质量不高。由于地区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各地的教育培训情况极不平衡,由于部门所有、条块分割、财力分散,用于培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严重不足。不少地方出现了有牌子、无设施、无经费、无师资、无活动的现象,所谓的培训是以会代训、标语宣传、发“明白纸”.搞形式主义,其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五、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的对策与建议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要解决好教育培训的问题,关键是思想上要引起高度的重视,政府要肩负起这一重任,在制度保障和资金设施上给予保障。在此基础上实现教育培训观念的创新、教育培训保障体制的创新和教育培训制度的创新。
首先是教育培训观念上的创新。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与其它教育有着一定的区别.我们要抛除传统的教育培训观念,以建设学习型社会,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树立学历教育与技能教育并举,以及农村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脱贫致富服务的观念。通过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为农村劳动力增长知识、技能,增强创业致富的竞争力。公务员之家:
第二是教育培训保障体制的创新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是一种高效、实惠的教育,通过教育培训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往往就是这种教育不为人们所重视,教育的经费呈严重短缺状态,当然,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经费完全依靠政府是不可能的。同时,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完全由劳动者自费,难度也相当大。因而国家要从战略的高度.增加农村公共教育的经费投入,各级政府部门要创新教育投资之路,建立多元化的教育培训投资渠道.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一定的保障体制。
第三是教育培训制度的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与基础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应该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培养他们的就业和创造能力为目标,我们应该建立一个符合这种要求的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体系,采取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相结合的办学方式,有效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政府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就职业技能的考核、鉴定、发证等方面进行协调,将培训与就业挂钩.建立起培训、学习、考核、发证、上岗等一系列管理机制,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农村劳动力求职谋业的“通行证”,严格执行劳动力就业过程中的持证上岗制度,有效地保证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总之,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不单单是在转移前.更应贯穿于转移的整个过程。国家应认真审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教育培训所面临的困难采取措施降低农村居民受教育的成本,使普遍的农民能受到最基本的教育,最终实现经济与教育的协调发展。
② 当前,我国农村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 出自哪里
我国城乡抄“二元结构”反映在教育袭上,其突出表现是:城市义务教育由国家财政负担,而农村义务教育则由农民自己支撑。目前,城市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13
年,而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还不足7 年,相差足足近一倍。
在全国范围,东西中小学教师学历总体平均相差三十个百分点左右,2006
年全国小学具有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农村占47.49%,比城市低31 个百分点;全国初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在农村是24.34%,比城市低约38
个百分点。农村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
在年龄结构上,农村小学年轻教师偏少。2006 年全国共有49.9
万代课人员,主要集中在农村小学,其中,75.9%分布在中西部农村小学。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非常差,条件也相当困难,老教师不断退休,新教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任教,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紧缺。
低学历人口的比例农村远远高于城市,高学历人口的比例则是城市明显高于农村。在城市,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农村的3.5倍、16.5倍、55.5倍、281.55倍、323倍。
③ 农村人均受教育年限在哪个统计年鉴里可以找到
建议查一下中国教育年鉴或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这些年鉴在夏泽网有,pdf版本和excel版本都有的,很方便。
④ 人口受教育程度每提高一年能带来经济多大的增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认真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文化素质,促进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随着计划生育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的有效开展,我市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再生产实现了现代型的转变,人口素质大幅度提高,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有力在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人口总量平稳增长。建国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初,我市户籍总人口由173.9万人增加到295.9万人,平均每年递增1.73%。1981年,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正式拉开了计划生育的序幕。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我市城乡居民传统的“多子多福”生育观念逐步改变,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妇女总和生育率有了明显下降,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迅速扭转。到2000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341.5万人,比1978年末净增50.5万人,平均每年递增0.72%,人口出生率则由1978年的14.2‰下降为12.6‰。2001年-200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继续呈现下降态势,基本上保持在7‰-9‰之间,截止2007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达357.4万人,比2000年净增15.9万人,平均每年递增0.65%。
(二)城镇人口比重上升。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政策和制度方面的原因,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受到严格控制,城市化进程基本处于停滞状态。1978年,我市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仅为15.5%,比建国初期还低了将近4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推进城市化的体制环境和物质基础日益成熟,国务院于1984年下发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农村人口进入小城镇开始出现松动,为变革原有户籍管理制度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制约城市化进程的政策和制度障碍逐步消除,我市城市化发展逐步驶入了快车道,特别是2002年4月我市行政区域的调整,拉开了特大城市发展框架,城市的聚集辐射功能和人口承载力明显增强,推动了城市化水平的稳步提高。截止2007年末,全市城镇常住人口达264.8万人,比2000年增加61万人;乡村人口为94.54万人,比2000年减少79.4万人;城镇常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比重为60.85%,比2000年提高了6.9个百分点。
(三)外来人口不断增多。80年代以前,我国人口跨地域流动的现象极为少见,人口流动也多以探亲、访友等社会型流动为主。公安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1988年底我市仅有暂住人口5.1万人,暂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为1:61.6。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一些制约人口流动的体制藩篱逐渐被打破,人口的迁移与流动日趋频繁活跃,并呈现出以经济目的为主的特征,农业剩余劳动力加快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向比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流动,2000年末,我市暂住人口达到44.8万人,暂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上升到1:7.6。进入新世纪以来,来常务工经商的外来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在常滞留时间也日趋延长,一些流动人口通过各种途径转为正式职工,并在我市安家落户。2001年到2007年,全市迁入人口达52.3万人,净迁入15.6万人,其中2007年的净迁入人数相当于2000年的4.8倍。截止2007年末,我市常住人口达435.2万人,暂住人口达到149.3万人,暂住人口与户籍人口之比为1:2.4,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达到了22.5%。
(四)人口素质明显改善。人口素质提高既是生活质量提高的结果,也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坚持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相结合,在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全市城乡居民的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受教育机会不断增多,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持续提高,高学历层次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2007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我市6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8年,比1990年提高1.6年;大专及以上、高中、初中文化程度人口比重分别为9.0%、17.0%、43.0%,分别比1990年提高6.9个、4.7个、6.3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为25.1%,比1990年下降了9.2个百分点。全文盲、半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为5. 9%,比1990年下降了10个百分点。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城乡居民的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20世纪末达到75.5岁,比改革开放初期提高7.7岁,其中市区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由80年代初的63.3岁提高到77.8岁。
6岁及以上人口各种受教育程度所占比重(%)
年份
大专及以上
高中
初中
小学
1990
2.10
12.37
36.65
34.24
2000
4.76
16.20
41.74
30.83
2007
9.03
17.04
42.99
25.09
(五)家庭规模趋向小型。改革开放前,儿孙绕膝、子孙满堂的传统家庭观念占据主导地位,我市城乡居民家庭的人口规模相对较大,而当时的福利分房制度也使得许多家庭因住房条件的限制而数世同堂,同居一室,1978年底,我市共有总户数73.2万户,平均每户人口达3.97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人们的家庭生育观念逐步发生新的转变,传统大家庭逐渐被两口、三口之家的现代家庭组合所取代,家庭户规模呈现逐年缩小的趋势,两代户为主要特征的小型化核心家庭所占比重明显提高,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单亲家庭以及单身家庭也有所增加。到90年代初,我市总户数增加到106.9万户,平均每户人口减少为3.04人;2007年末,总户数增加到122.21万户,平均每户人口减少为2.92人。2007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家庭规模进一步缩小,2人户家庭所占比重达到30.4%,比1982年提高了9.8个百分点,而5人以上户比重则由1982年的14.5%下降为13%。
(六)人口结构有所老化。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生育水平持续降低,死亡率明显下降,预期寿命逐步提高,我市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迅速转变,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特征为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逐步降低,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人口老龄化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1982年,我市居民平均年龄为31岁,人口结构中少年人口(0-14岁)、中青年人口(15-59岁)、老年人口(60岁及以上)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0.7%、70.3%和9.0%,社会总抚养比为42.2,其中少儿抚养比为29.5,老年抚养比为12.7,人口年龄结构相对比较合理。据人口抽样调查,到2007年,虽然人口结构继续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状形态,中青年人数量较多,老年人和少儿较少,但老年人口比重比1982年上升了6.9个百分点,少年人口比重则下降了7.2个百分点,居民平均年龄上升到38.8岁。与此相对应,老年抚养比达到22.5,比1982年上升9.8个百分点,少年抚养比为19.3,比1982年下降了10.2个百分点。
分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年份
百分比(%)
年龄构成指数
0-14岁
15-59岁
60岁及以上
总抚养比
少儿抚养比
老年抚养比
1982
20.73
70.32
8.95
42.21
29.48
12.73
1990
19.90
68.90
11.19
45.13
28.89
16.24
2000
16.58
71.13
12.29
40.59
23.31
17.29
2007
13.58
70.53
15.89
41.78
19.25
22.53
⑤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农村和城市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是多少
统计数据里面是6岁以上的受教育调查,15岁以上只统计了文盲人口,大坑
⑥ 什么是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
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专,在一定时期内,劳动力受属教育年限的平均数,这是一项反映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综合指标,表现劳动力文化教育程度的现状和发展变化。按照现行各级教育年数的一般规定,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为16年、高中12年,初中为9年、小学为6年、文盲为0。
*
平均受教育年限:指一定区域内的某个人口群体在某个时期平均接受学历教育(包括成人学历教育,不包括各种学历培训)的时间和程度。计算上一般先统计出该人口群体接受学历教育年数的总和,然后再作总人口的平均,通常统计总受教育年数时计算方法可自行选择。
大陆一般按现行学制来计算受教育时间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按16年计算,高中12年,初中9年,小学6年,文盲为0年。—无锡市统计局核算处。
⑦ 教育发展是如何受社会影响的
介绍了我国“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其中提到,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1.3年。
11.3年,按照我国现在的教育体系,这大概相当于高中三年级上学期的水平,接近高中毕业。而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7年。到2025年,我国预计将实现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再增加0.6年。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意味着什么?未来几年再提高0.6年能否实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及专家。
“这个数字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它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最近10年来中国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介绍,国际上一般把15-64岁列为劳动年龄人口,我国的规定则是16岁-60岁的男子和16岁-55岁的女子,为劳动年龄人口。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珏表示,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体现了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发展水平,这是衡量核心竞争力及创新发展能力的国际通用基础性指标。
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给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
张珏介绍到,美国国家经济研究署对146个国家1950年-2010年的相关数据分析发现,人均受教育年限每增加1年,由此转化而来的经济总量至少增加2%;世界银行相关研究也表明,劳动力人均受教育时间每增加1年,国内生产总值就会增加9%。
根据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及其团队的研究,对制造业企业的计量模型分析表明,如果企业职工全部由初中以下学历改变为高中学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将提高24%;如果全部改变为大专学历,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75%;由大专到本科,劳动生产率可以再提高66% 。
周洪宇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很低,大概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水平。到了2011年,我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7.5年。
目前,国际上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是7.4年。“2011年,我们就超过了国际平均线。”周洪宇说。
“2011年,应该是一个重要节点,”周洪宇算了一笔账: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3年到7.5年,中国大概用了30年的时间,而西方国家则用了大约100年的时间。
这与改革开放之后,我国走上了一条高速发展的道路是分不开的。在这期间,我国完成了“两基”攻坚计划,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先实现了全面免除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进而又从2008年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
这些举措都快速提升着我国义务教育的普及水平。据教育部官方数据,截至2010年底,全国2856个县(市、区)全部实现“两基”,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100%。而我国也就是在这时实现了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7.5年,赶上了国际平均水平。
周洪宇说,到了2015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10.23年,而到2019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7年。
“十四五”期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提高到11.3年,难吗?
在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看来,这并不是一件难事。“‘十四五’期间,差不多每年需要增长0.1年。”朱永新指出,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受教育年限仍存在一些差距,但是目前我国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较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经超过了13年,从这个情况来看,我们每年增长0.1是完全可以做到的,甚至可以超过这一目标。”
教育部的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新增劳动力接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到50.9%,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13.7年。
“这一目标是完全可以如期实现的。”张珏表示,如今,我国的义务教育已经高度普及了,为促进这一目标如期实现,关键在于高中及以上教育。从人力资源的统计方式来看,近年来,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受到高等教育的比例很高,而退出的人口以低学历为主。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朱永新说:“今后不仅需要加强高等教育和高中教育的普及率,还应该加强成人教育、在职培训等。”
不过,朱永新认为,目前的劳动年龄人口中,有不少是仅接受过初中教育,甚至初中都没毕业的农民工,应该给他们接受学历教育提供更多的支持。
去年,朱永新就曾专门为农民工等群体接受教育写过提案。“农民工到了城里以后,基本上没人管他们的教育问题了。我认为应当鼓励在他们打工的地方设立成人夜校,再通过国家设立奖励办法,鼓励他们学习,提高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从而提升我国整体劳动年龄人口的受教育年限。”
朱永新建议,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公益机构、职业学校等开办成人教育学校。
张珏建议,应当通过学制、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扩大现有高等教育机构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规模和增量。在保持高等教育正常增长的基础上,通过弹性学制和新业态、新学习
⑧ 有谁知道农民工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年龄、技术工人数量在哪能够找到写论文急用,希望各位大侠帮
受教育年限9年 平均年龄16--17岁
⑨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的原因
造成目复前我国农民文化科制技素质偏低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传统农业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粗放分散经营的方式,靠锄头、犁钹和畜力,小学文化水平的农民就可以完成农业生产全过程,即使农业总产量有所增长,也不可能带来农业经济和农民人均收入较大的增长.
正如经济学家所言,传统农业不可能成为高经济增长的产业.因此农业本身的收益只能是维持农民生存需要,不可能有更多的剩余价值,来普遍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科技素质,实现农民发展的需要,客观上造成我国农民素质低下.
根据农业部调查,我国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7到8年,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小学文化程度占25.8%,初中文化程度占49.4%,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2007年上半年外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劳务培训的只占19.7%,大多数农民都缺乏一技之长。农民教育和培训仍然是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⑩ 中国农民受教育程度
就全国范围来看,解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建设中长期实行“优先发展工业、以农养工”战略,人为构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从而导致农业发展落后于工业、农村发展落后于城市、农民生活条件改善落后于市民的城乡差别。这种差别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有扩大的趋势。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业生产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矛盾十分突出,三农问题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不及时解决不仅使城乡差距这条鸿沟更大,而且还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四个现代化的进程,这是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这已引起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自从2002年政府实施“三农”政策,农村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执政党和社会各层都在关心农业、农民、农村,这在客观上刺激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近两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农民进行扶持,包括粮食生产与良种补贴、减免农业税、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政策,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农村又开始有了生机。
要在调查全国农民文化程度较难,但可以从抽样调查的方法反映出农村文化程度,例如盖庄村村民中,文盲占27%,小学程度者占56%,初中文化教育者占15%,高中文化者占2%,这个数据可能不够清晰,毕竟只是一个村子,我还找了一些资料,是几个村子联合调查的:
调查方式
小范围内普查,样本选择以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西袁庄村为主,结合附近村庄(扈庄,时庄,东曾,西曾).调查对象是附近6周岁以上的居民.调查方式以普查与抽查相结合.
调查结果:
1)文盲占百分之一,但均为50周岁以上居民.
2)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人数总和不足3%.
3)初中及初中以上学历占到65.67%,但其中包括一部分初中辍学的居民.
4)高中/中专以上学历占16.39%.
经过两个例子的调查,两个结果都差不多,我的结论是:有32.41%的农民不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接近1/3.
再来看看全国的资料调查:农业普查的结果是在全国56147.9万农村从业人口中高中以上教育的仅有3258.7万人,仅5.8%,小学23665.5万人,占42.15%,初中21356.3万人,占38.04%,平均受教育年限6.54年,纯农业为6.23年.
从上面的全国农业普查结果看来,这结果也是差不了多少
楼主,经过2个例子再到全国农业普查结果看,够清晰了吧!!终于完成,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