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尿素的肥效多长时间能
回答尿素的肥效期一般在40-60天左右,如果是长效尿素,肥效期则在110-130天左右。作追肥施用时,在距离作物根部20厘米处挖深度为15-20厘米穴,然后将肥料施入穴内,用土盖严;作为叶面肥使用控制好浓度喷洒即可,一般果树类施用浓度在0.5%左右,菜叶类农作物的施用浓度控制在1%-1.5%左右。
一、尿素的肥效期多长时间
尿素,又称碳酰胺,是由碳、氮、氧、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晶体,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之一,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易保存,使用方便,对土壤的破坏作用小,肥效期一般在40-60天左右,如果是长效尿素,肥效期则会翻一倍,可达110-130天左右。
二、尿素使用方法
1、在玉米、小麦、番茄、白菜等作物上作追肥施用时,在距离作物根部20厘米处挖穴,深度15-20厘米,将肥料施入后用土盖严,在土壤不是太干旱的情况下7天后浇水。
2、在水稻上施用时,应采用撒施,施后保持土壤湿润,7天内不能灌水,待肥料充分溶化被土壤吸附后,可浇1次小水。
3、尿素作为叶面肥使用时,需要调整好使用浓度,可以选择在晴天或者阴天进行喷洒。菜叶类农作物的施用浓度控制在1%-1.5%左右,禾谷类农作物的施用浓度不能高于0.5%,果树类施用浓度在0.5%左右。
㈡ 尿素施肥后有效期是多久
在通常情况下,气温为10℃时尿素转化需7至10天,20℃时需4至5天,30℃时只需2天。因为尿素在土壤中需要转化为铵态氮以后,才能大量被苗木吸收利用,故尿素作追肥时,要比其他铵态氮肥早几天施用,具体时间应视温度状况而定。尿素除含氮素养分外,还含有二氧化碳,有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尿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氮素肥料。
长久以来,尿素均是含氮量最高的颗粒肥料。在高氮复混肥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于苗木生产来讲,其易流失和氮素利用率低等缺点均是制约其使用的重要原因。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科技发展,在尿素的开发研制上也有了较大的成果。市场上陆续出现了其他类型的尿素,并从制作技术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一般其主要成分为:氨基酸≥10%、无机氮磷钾≥18%,并含有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促长抗病剂、控释剂、活菌剂适量。
相比较而言,螯合型氨基酸尿素具有以下优点:(1)螯合型氨基酸尿素所含的有机质、土壤调理剂等能活化疏松土壤、破除土壤板结、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使肥效更持久。(2)螯合型氨基酸尿素既可作基肥,又可作追肥,既可撒施,又可随水冲施,还可进行叶面喷施,使用方便且不易产生肥害。
尿素是生理中性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叶面肥,其他施用期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尿素中的氮素形态与碳酸氢铵、硫酸铵等中的氮素形态不同,将尿素施入土壤后,氮首先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在土壤中有较大的流动性,虽然有一部分能直接被苗木吸收,但大部分是通过转化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被作物所利用,尿素分子在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为碳酸铵,碳酸铵可进一步水解为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铵。所以尿素施在土壤的表层也会有氨的挥发损失,特别在石灰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上损失更为严重。
㈢ 尿素可以存放多长时间
我是化肥厂的一名员工。我可以告诉你,化肥是没有保质期的。但是呢,放长了时间的话,会结块的,那样就不好用了。我们仓库里最少都有几万吨是放了一年以上的,一点问题都没有。有些放了好些年的,已经结块的,我们重新加工,造粒。如果你放家里的话,千万不能放潮湿的地方,很容易结块的,气温过高化肥会融化也会结块的。但是结块的话,你也不要着急,还是能用的,你自己敲碎来用,效果是一样的。
㈣ 尿素里的氮肥埋地后有效期是多长时间
尿素来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中性速效自肥料,也可用了生产多种复合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畜牧业可用作反刍动物的饲料。 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
一般是1年左右
㈤ 尿素有效期多少天
尿素有效期多少天
在通常情况下,气温为10℃时尿素转化需7至10天,20℃时需4至5天,30℃时只需2天。因为尿素在土壤中需要转化为铵态氮以后,才能大量被苗木吸收利用,故尿素作追肥时,要比其他铵态氮肥早几天施用,具体时间应视温度状况而定。尿素除含氮素养分外,还含有二氧化碳,有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尿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氮素肥料。
长久以来,尿素均是含氮量最高的颗粒肥料。在高氮复混肥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于苗木生产来讲,其易流失和氮素利用率低等缺点均是制约其使用的重要原因。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科技发展,在尿素的开发研制上也有了较大的成果。市场上陆续出现了其他类型的尿素,并从制作技术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一般其主要成分为:氨基酸≥10%、无机氮磷钾≥18%,并含有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促长抗病剂、控释剂、活菌剂适量。
㈥ 尿素 有效期有多长
尿素3个月左右
碳酸氢铵1个月
㈦ 尿素施肥后有效期是多久
在通常情况下,气温为10℃时尿素转化需至10天,20℃时需4至5天,30℃时只需2天。因为尿素在土壤中需要转化为铵态氮以后,才能大量被苗木吸收利用,故尿素作追肥时,要比其他铵态氮肥早几天施用,具体时间应视温度状况而定。尿素除含氮素养分外,还含有二氧化碳,有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尿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氮素肥料。
长久以来,尿素均是含氮量最高的颗粒肥料。在高氮复混肥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于苗木生产来讲,其易流失和氮素利用率低等缺点均是制约其使用的重要原因。值得庆幸的是随着科技发展,在尿素的开发研制上也有了较大的成果。市场上陆续出现了其他类型的尿素,并从制作技术上解决了上述问题。
一般其主要成分为:氨基酸≥10%、无机氮磷钾≥18%,并含有中量元素、微量元素、促长抗病剂、控释剂、活菌剂适量。
相比较而言,螯合型氨基酸尿素具有以下优点:(1)螯合型氨基酸尿素所含的有机质、土壤调理剂等能活化疏松土壤、破除土壤板结、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使肥效更持久。(2)螯合型氨基酸尿素既可作基肥,又可作追肥,既可撒施,又可随水冲施,还可进行叶面喷施,使用方便且不易产生肥害。
尿素是生理中性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叶面肥,其他施用期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尿素中的氮素形态与碳酸氢铵、硫酸铵等中的氮素形态不同,将尿素施入土壤后,氮首先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在土壤中有较大的流动性,虽然有一部分能直接被苗木吸收,但大部分是通过转化为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被作物所利用,尿素分子在微生物分泌的脲酶作用下,转化为碳酸铵,碳酸铵可进一步水解为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铵。所以尿素施在土壤的表层也会有氨的挥发损失,特别在石灰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上损失更为严重。
㈧ 化肥尿素的保质期一般是多长时间
尿素在市场上出售时没有标注生产日期的情况很少,常在袋子里面。
我们国家标准GB 18382—2001<肥料标识 内容和要求>中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肥料生产企业生产的肥料销售包装上的肥料标识应符合该标准.
自2002年1月1日起,肥料生产企业生产的肥料销售包装上的肥料标识应符合该标准;自2002年7月1日起,市场上停止销售肥料标识不符合该标准的肥料。而该标准第7章标识内容中明确规定,应在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或产品外包装上标明肥料产品的生产日期或批号。如真没有,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用标准化法实施细则查处。
尿素是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脲(与尿同音)。其化学公式为 CON2H4、(NH2)2CO 或 CN2H4O,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 Carbamide。外观是白色晶体或粉末。它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
尿素在肝合成,是哺乳类动物排出的体内含氮代谢物。这代谢过程称为尿素循环。
尿素是第一种以人工合成无机物质而得到的有机化合物。活力论从此被推翻。
别名:碳酰二胺、碳酰胺、脲
生理
尿素在肝脏产生后融入血液(人体内的浓度在每升2.5至7.5微摩尔之间),最后通过肾脏由尿排出。少量尿素由汗排出。
生物以二氧化碳、水、天冬氨酸和氨等化学物质合成尿素。促使尿素合成的代谢途径是一种合成代谢,叫做尿素循环。此过程耗费能量,却很必要。因为氨有毒,且是常见的新陈代谢产物,必须被消除。肝脏在合成尿素时,需要N-乙酰谷氨酸作为调节。
含氮废物具有毒性,产生自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即脱氨基作用,是氨基酸在脱去氨基的过程,该过程生成的含氮化合物在肝脏中转化为尿素,不含氮部分转化为糖类或脂肪等)过程。大多数生物必须再处理之。海生生物通常直接以氨的形式排入海水。陆地生物则转化氨为尿素或尿酸再排出。鸟和爬行动物通常排泄尿酸,其它动物(如哺乳动物)则是尿素。例外如,水生的蝌蚪排泄氨,但在其蜕变过程转为排泄尿素;大麦町狗主要排泄尿酸,不是尿素,因为其尿素循环中的一个转换酶的基因坏了。
哺乳动物以肝脏中的一个循环反应产生尿素。这循环最早在1932年被提出,其反应起点是氨的分解。1940年代澄清瓜氨酸和精氨基琥珀酸的作用后,它已完全被理解。在这循环中,来自氨和 L-天冬氨酸的氨基被转换为尿素,起中介作用的是 L-鸟氨酸、瓜氨酸、L-精氨酸-琥珀酸和 L-精氨酸。
尿素循环是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排泄含氮代谢废物的主要途径。但别种生物亦然,如鸟类、无脊椎动物、昆虫、植物、酵母、真菌和微生物。
尿素对生物基本是废物,但仍有正面价值。比如,肾小管里的尿素被引入肾皮质以提高其渗透浓度,促使水份从肾小管渗透回身体再利用。
化学性质
分子式:CO(NH2)2,分子量 60.06 ,CO(NH2)2 无色或白色针状或棒状结晶体,工业或农业品为白色略带微红色固体颗机无臭无味。密度1.335g/cm3。熔点132.7℃。溶于水、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呈微碱性。可与酸作用生成盐。有水解作用。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缩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热至160℃分解,产生氨气同时变为氰酸。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生产方法: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
尿素在酸、碱、酶作用下(酸、碱需加热)能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
对热不稳定,加热至150~160℃将脱氨成缩二脲。若迅速加热将脱氨而三聚成六元环化合物三聚氰酸。(机理:先脱氨生成异氰酸(HN=C=O),再三聚。)
与乙酰氯或乙酸酐作用可生成乙酰脲与二乙酰脲。
在乙醇钠作用下与丙二酸二乙酯反应生成丙二酰脲(又称巴比妥酸,因其有一定酸性)。
在氨水等碱性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甲醛反应,缩聚成脲醛树脂。
与水合肼作用生成氨基脲。
2NH3+CO2→NH2COONH4→CO(NH2)2+H2O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产品有两种。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目前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了生产多种复合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畜牧业可用作反刍动物的饲料。 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
一般是1年左右
㈨ 尿素撒地理后有效期多长
尿素3个月左右 碳酸氢铵1个月
尿素是一种高浓度氮肥,属中性速效肥料,也可用于生产多种复合肥料。在土壤中不残留任何有害物质,长期施用没有不良影响。畜牧业可用作反刍动物的饲料。 但在造粒中温度过高会产生少量缩二脲,又称双缩脲,对作物有抑制作用。我国规定肥料用尿素缩二脲含量应小于0.5%。缩二脲含量超过1%时,不能做种肥,苗肥和叶面肥,其他施用期的尿素含量也不宜过多或过于集中。
植物体内尿素的生成途径
尿素是有机态氮肥,经过土壤中的脲酶作用,水解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因此,尿素要在作物的需肥期前4~8天施用。
尿素适用于作基肥和追肥,有时也用作种肥。尿素在转化前是分子态的,不能被土壤吸附,应防止随水流失;转化后形成的氨也易挥发,所以尿素也要深施覆土。(土壤转化 施入土壤中一小部分以分子态溶于土壤溶液中,通过氢键作用被土壤吸附,其他大部分在脲酶的作用下水解成碳酸铵,进而生成炭酸氢和氢氧化铵。然后NH4+能被植物吸收和土壤胶体吸附,NCO3-也能被植物吸收,因此尿素施入土壤后不残留任何有害成分。另外尿素中含有的缩二脲也能在脲酶的作用下分解成氨和碳酸,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受土壤PH值、温度和水分的影响,在土壤呈中性反应,水分适当时土壤温度越高,转化越快;当土壤温度10℃时尿素完全转化成铵态氮需7——10天,当20℃需4——5天,当30℃需2——3天即可。尿素水解后生成铵态氮,表施会引起氨的挥发,尤其是碱性或碱性土壤上更为严重,因此在施用尿素时应深施覆土,水田要深施到还原层。)
尿素适用于一切作物和所有土壤,可用作基肥和追肥,旱水田均能施用。由于尿素在土壤中转化可积累大量的铵离子,会导致PH升高2-3个单位,再加上尿素本身含有一定数量的缩二脲,其浓度在500ppm时,便会对作物幼根和幼芽起抑制作用,因此尿素不宜用作种肥。
尿素(氮肥)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叶长得繁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