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资产评估成本法下,实际性贬值额的计算中使用实际使用年限和名义使用年限计算的实体性贬值额差异在哪
名义已使用年限:
指资产从购进使用到评估时的年限(也就是按照公历的会计年度确定专的会计上的属实际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可以通过会计记录、资产登记簿、登记卡片查询确定。
实际已使用年限:
指资产在使用中实际损耗的年限。由于资产在使用中负荷程度的影响,必须将资产的名义已使用年限调整为实际已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与名义已使用年限的差异,可以通过资产利用率来调整。
实际已使用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资产利用率
资产利用率计算公式为:
资产利用率=截止评估日资产累计实际利用时间/截止评估日资产累计法定利用时间×100%
当资产利用率>1时,表示资产超负荷运转,资产实际已使用年限比名义已使用年限要长;
当资产利用率=1时,表示资产满负荷运转,资产实际已使用年限等于名义已使用年限;
当资产利用率<1时,表示开工不足,资产实际已使用年限小于名义已使用年限。
㈡ 使用年限和折旧年限的区别
折旧年限是由使用过程中的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社会必要平均使用寿命,或称为内经济寿命;使用容年限是由结构、质量等决定的自然寿命。目前,一般是将建筑物的自然使用年限作为折旧年限,不考虑物价上涨、人为损耗等因素。
《企业会计制度》第二十六条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定义,结合本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合于本企业的固定资产目录、分类方法、每类或每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作为进行固定资产核算的依据。 第三十六条 企业应当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使用寿命是指固定资产的预计寿命,或者该固定资产所能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数量。应计折旧额是指应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㈢ 资产评估的问题
1、重置全价为480万元
2、实际已使用年限=名义使用年限*实际利用率
=20*(50400/56700)=17.78年
3、实体性损耗率=实际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
=17.78/(8+17.78)=68.97%
实体性损耗=480*68.97%=331.03
4、功能性损耗=年超额营运成本*(1-所得税率)*(P/A,r,n)
=3*(1-33%)*5.3349=10.72万元
其中:(P/A,r,n)=[1-(1+r)-n]/r
n=8,r=10%
5、被估资产的评估价值=重置成本-实体性损耗-功能性损耗-经济性损耗
=480-331.03-10.72-0
=138.25万元
注:按题意经济性损耗未提及,按零处理。
(考试练习题?)
㈣ 实际已使用年限
1996年12月到了2006年12月就是10年的已使用年限,你怎么算出的9年呢?
2001年12月到2006年12月的年限也是5年啊。
2004年12月到2006年12月也是过了2年。
㈤ 总使用年限有什么分类
总使用年限的分类:
设备的总使用年限即设备的使用寿命。通常可分为物理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三大类。
物理寿命是指机器设备从开始投入使用到因物理磨损而无法修理并报废所经历的时间。具体评估时,可用肉眼观察其物理寿命,观察设备磨损程度。
技术寿命是指机器设备能在市场上维持价值而不显陈旧落后的时间过程,即机器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因技术过时而被淘汰所经历的时间过程。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技术的进步和技术更新的速度和周期。
经济寿命是指机器设备从开始使用到经济上不合算(维持机器设备的继续使用的维修费用大于继续使用带来的收益)而停止使用所经历的时间,即机器设备使用中总费用最低的使用年限,也就是平均每年设备折旧费、资金占用费、使用操作费的总和最低的使用年限。经济寿命与机器设备本身的物理性能及物理寿命、技术进步速度、机器设备使用的外部环境的变化等都有直接的联系。
要合理地确定机器设备的总使用年限,必须从机器设备的自然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三个方面加以综合考虑。当代技术进步异常迅速,一般经济寿命低于物理寿命,因此确定机器设备的总使用年限主要是确定机器设备的经济寿命问题(这是国际上资产评估行业普遍采用的方法)。
总使用年限指的是实际已使用年限与尚可使用年限之和。计算公式为:
总使用年限=实际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实际巳使用年限=名义已使用年限×资产利用率
㈥ 已使用年限包括会计记录的财产已提取折旧年限---使用年限,以及财产实际使用年限。
比方说一台电脑,可以用5年,那使用年限就是5年,用了2年,那已使用年限就是2年,而可能你使用的时候不注意保养,磨损较大,那么财产的实际使用年限可能会是3年或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