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仙境传说的佣兵每次召唤有时限吗有的话是多久如题 谢谢了
有的,半个小时,自己看啦。
『贰』 德国雇佣兵
我想楼主所说的应该是“Landsknechts”,这个词本身就是德语的,专指那些中世纪后期来自于神圣罗马帝国里德意志诸侯的雇佣兵,英语法语里都是直接借用这个词,翻成德意志雇佣兵完全正确。反之,当时还没有现代民族国家“德国”的概念,而“日尔曼”这个词早已仅存民族概念,所以“德国雇佣兵”/“日尔曼雇佣兵”都不太恰当。
德意志雇佣兵(Landsknechts)一词最早出现于1470年左右,据说是由佩特•冯•哈根巴赫(Peter von Hagenbach)杜撰而成。此人是一名雇佣军领袖,在勃艮第宫廷为“大胆的”查理公爵效劳。Landsknechts的字面意思是“国家之仆(servant of the country)”,16世纪初成了以长矛为标志的步兵的代称。现在,我们用它来指那些来自阿尔萨斯(Alsace),巴登(Baden),符腾堡(Wurttemberg)及奥地利蒂罗尔(Austrian Tyrol)等地区的德意志雇佣兵。他们活跃在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1493—1519)及其孙查理五世(1519—56)的统治时期。
人们开始雇佣这些部队的时候,也正是战争模式由中世纪向近代转型最快的阶段。勃艮第战争(1476—77)向人们表明,骑兵在与受过良好训练的步兵队列和新式火枪的对抗中,是难有用武之地的。此后,贵族骑兵在军队中的比例和地位下降的趋势愈加明显,勃艮第精骑兵团(Compagnies d’Ordonnances,勃艮第和法国王家的核心骑士部队名称)还存在了一段时间,但骑士的人数越发显得多余。不但如此,随着价格革命的发生,组织骑兵部队的花销增长到骇人听闻的地步,欧洲的贵族们越来越难以负担。这些“战争中的绅士(gentlemen of war,Kriegsherren)”的装备需要自筹,一般还要供养一批数量不等的以长矛为主的步兵,这样才能跟上潮流,勉强和可怕的瑞士人较量。
马克西米连一世被称为“最后的骑士”,他于1493年继承帝国,成功地通过一系列王室联姻为哈布斯堡家族赢得西班牙、尼德兰、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等大片领地,是查理五世的大帝国以及哈布斯堡王朝的奠基人。1505年他带领着德意志雇佣兵的长戟纵队开进科隆,开启了德意志的新时代。此外,他还是帝国炮兵的缔造者。
马克西米连就在这样的背景下继承了帝国,他迫切需要组织起一支军事力量,保证勃艮第的遗产尼德兰不落入法国之手(其妻玛丽是勃艮第的女继承人),确保东方大片领土的顺利接收(源于哈布斯堡与亚盖沃王室的协议)。1487年组织起的施瓦本联盟(Swabian alliance)使巴伐利亚(Bavaria)与波希米亚(Bohemia)联合成一支很强的军事力量,这也是不能容忍的。众所周知的第一支德意志雇佣兵部队,约有步兵15000人,骑兵1500人,就这样在德意志的土地上召集起来。1487年,最后一届全德意志马上比武大赛在沃尔姆斯(Worms)举办,同年,德意志雇佣兵开始了第一次军事行动,在埃特弗里茨•冯•霍亨索伦伯爵(Graf Eitelfritz von Hohenzollern)的率领下,解救被布鲁日(Bruges)市民围困的马克西米连。在尼德兰和接下来的波希米亚的战役都获得了胜利,说明德意志雇佣兵战之能胜,是可信赖的力量。帝国军队的核心竟然是这么一群唯利是图的乌合之众,对贵族的讽刺意味十足。
马克西米连对德意志雇佣兵的要求不仅于此,海盗式的作风是他无法容忍的。1490年,在波希米亚的斯图维森贝格要塞(Stuhlweissenberg,今匈牙利的塞克什白堡Szekesfohervar),马克西米连命令士兵们都要对他宣誓效忠,这显然和雇佣兵的原则格格不入。这位“德意志雇佣兵之父”滔滔不绝的向他的部队灌输纪律和团队精神的观念,实属真知灼见。为了和瑞士雇佣兵竞争,德意志雇佣兵学习了瑞士人的战术风格和编制,马克西米连的整个军事系统几乎都照搬瑞士联邦军队。
征召
德意志雇佣兵的召集也模仿瑞士人传统,有需要的雇主通常会和一位“战争中的绅士”签订一份委任状式的代理合同(Bestallungsbrief),列出各项明细条款和法律关系。确定下资金预算,这位被委任的指挥官(Obrist)就自行任命第二把手和编组负责人,这些准备工作完成后,就由鼓手开进乡里,敲敲打打,征召新兵。征召工作一般很少遇到什么困难,想上战场致富的大有人在;有点名气的指挥官,比如弗伦茨贝格(Frundsberg)和济金根(von Sickingen)能够很轻易的在几星期内拉起一支20000人以上的步兵队伍。他们常常要面对的问题倒是要赶走相当一批人,不让老弱病残者和装备不齐者浑水摸鱼,骗取佣金。筛选步骤也就是检查身体条件和装备而已,出身无人在乎,因而也就五花八门:唯利是图的流浪汉、农民和无志向学的学生都是冲着佣金和战利品而来,也有富裕的贵族子弟加入,通常是为了家族荣誉在战场建功立业。
应征者会在鼓手通知的固定时间和地点集合,进行一次征召检阅(Musterung)。在那里,指挥官命令他们彼此相向站成两列横队。队尾有用两支戟和一支矛立起的一个拱门,新兵依次走过拱门,征召负责人就在旁边观察他们是否精神抖擞,身体健康,是否有资格参加队伍。筛选完毕,编组负责人就会按每400人一个连队(Fahnlein)进行编组,一般每个连队里都会安排100个有经验的老兵(Doppelsoldner,原意即双手剑士),他们的报酬也是普通步兵的两倍。
征召检阅是模仿瑞士人的程序,它对部队有着特殊的意义。士兵自备武器装备是一项惯例。拱门前叉腿站立的人是主计官,他要确保每个通过拱门的士兵都是合格的战士,并清点人数,杜绝骗取佣金的“死魂灵”。
接下来发放第一个月的薪饷,这个时候,雇佣兵们就围拢在指挥官身旁,指挥官则要大声朗读雇佣兵行业规范中的各项条款(Verlesung),明确众人的权利义务和规定限制。这些条款是复杂规范而又严格的,几乎每一种违规及其惩罚措施都有罗列,比如哗变,不经允许的劫掠,渎职买醉,携多个女人随军(只准一个),诸如此类。接下来还有一个宣誓仪式,每个德意志雇佣兵都要发誓忠于集体的事业,忠于皇帝和他的指挥官,保证遵守这一行的行业规范。
征召检阅后就要进行宣读行规的程序,德意志雇佣兵们绕指挥官围成一圈,指挥官告知他们各项权利义务。一般每半年,这样的活动就要进行一次,每当战争爆发,部队开赴战场前夕,指挥官也要特别宣读一次。
除了用这些强制规范来管理队伍,指挥官还会各自任命监查官(Provost)和督导官(Schultheiss)协助管理。宣誓仪式还包括授旗,掌旗官被授予旗帜后,要发誓战斗中旗帜决不离手,然后编入各个连队。这时连队长再任命副官,随军牧师,医生和军需官。剩下的程序还有连队以下排(Rotten)的编组,各个排在自行决定他们的排长(Rottmeister)。
宣读行规后还有宣誓效忠仪式(Vereidigung),这一般认为是马克西米连的独创,他试图给暴徒式的雇佣兵灌输以忠于皇帝和帝国,忠于旗帜和共同的事业这种崇高的精神内涵。军团中代表正义的督导官负责这种仪式,授旗仪式也就是在这时举行。
“长矛裁判”是雇佣兵独特的司法执行程序。陪审团对犯人做出判决后,将他带至行刑地,由他的同志们执行死刑。行刑完毕后,监察官要重申行规条例,以儆效尤。
更多情况下,判决无需经过审判就可做出。死刑方式也以斩首、绞刑和车裂比较常见。
编制系统
一个德意志雇佣兵团一般有十个连队,连队一词“Fahnlein”在德语中原意“小旗”,引申为“拥有一面旗帜的单位”,连队即是如此。连队下辖的单位为排,每个排由十个普通雇佣兵组成,若是有经验的老兵,则是六个一排。综上,一个军团通常有4000人,分为400人一面旗帜的10个战斗单位,每个连队下再以10人一排分成40个排。当然,这里说的并不是普遍适用的标准数字,之所以将4000人作为定额,是因为征召检阅式上一般有4000人接受编组,后实际进入军团的人数或有变化。军团的领袖是军团长(Feldobrist),雇佣兵指挥官的麾下时常不止一个军团,这种情况下他就被称为最高军团长(Oberster Feldhauptmann),而具体的军团管理工作就由第二把手,副指挥(Locotenent)负责。若指挥官自己担任军团长,第二把手则只需管理连队长们的事务。
1507年的沃尔姆斯帝国议会(Imperial Diet)上规定,军团长有权拥有一个22人规模的非战斗随员,包括一个随军牧师,一个书记员,一个医生,一个斥候,一个军需官,一个掌旗官,鼓手和横笛手,以及一个私人卫队,通常是八个值得信赖的人。(德语和英语名称及其各自佣金见表A)
每个连队也有自己的一套随员班子。连队长有私人的厨师仆人和两个老兵保镖。连队非战斗随员如下:一个翻译官,一个牧师,一个斥候和几个乐手。军士长(Feldweibel)负责组织连队的日常训练和方阵操练。军团级还有一个总军士长(Oberster Feldweibel),负责宏观战斗阵型。军官和基层的联络,以及日常违规的惩戒是士官(Weibel)和参议士官(Gemeinweibel)的职责。后者作为士兵权益的代言人,每月要在雇佣兵中改选一次。(见表B)
除以上而外,德意志雇佣兵部队中还有一个独立的宪兵队,他们是最高的监督机构,确保所有人都按规办事,所有违规都得到惩罚。宪兵的首脑是监察官,他在军团中享有很高的权威,人人敬畏。监察官的部下包括一名监禁守卫,一名法警和一名行刑人(Freimann,得名于他血红色的斗篷)。雇佣兵们通常不会喜欢监察官,也很不信任他,但他插着红羽毛的贝雷帽,以及腰带上系着的斩首用剑和绞刑绳索,具有极大的威慑作用,使雇佣兵们在监察官面前循规蹈矩。
每个军团也有专人司职军事警察和法庭机能,包括督导官,团监察官(Profoss)和参议士官们。这些人每个月的报酬总计236盾(guilder)。
一个4000人规模的步兵军团的月佣金总额理论上应该是32000盾,但老兵每人每月8个盾,普通雇佣兵减半,因此实际金额是34624盾。按照惯例,每个德意志雇佣兵一次合同的最短期限为半年。
最高军团长直接对皇帝或亲王等委托人负责,他在部队中的位置很自由,有权自主选择指挥班子,各军团指挥也对他负责。军团长的报酬百倍于一般雇佣兵。 1507年康斯坦茨帝国议会规定各级雇佣兵的薪金皆以每月4盾为基础,倍数增加。不过军团长除了每月400盾的佣金,还能得到600盾补助,补偿他外出打仗导致自己领地的损失。
左图:军需官一般行动在部队之前,他必须事先准备好各种给养。这幅版画上的即是一位身着1550年风格的全身甲的军需官,腿甲被称为“龙虾式”,头盔与弗伦茨贝格的很相似,有明显的罗马风格。
右图:德意志雇佣兵携妻子和孩子上战场非常普遍,这大大增加了部队中的非战斗人员和混乱局面。由专门人员管理这种“军妓”(核查的时候如此上报)很有必要。这些协管员(Rumormeister)如其名“争吵的克星”,用粗短的木棒(Vergleicher)给吵吵嚷嚷的女人一点厉害,让她们闭嘴。
连队长身背重甲是十分必要的,他必须和老兵战斗在第一线,时常还要与敌方连队长官决斗。他的短剑像手枪一样用饰带系在右腿上,他的武器叫做“宽刺矛(boar-spear)”
老兵的佣金是普通士兵的两倍,他们通常在四方阵的两端。他们使用双手剑打断敌人的矛,在敌人的阵线中打开缺口,并带领后面的士兵将之扩大。他们醒目的华丽服饰曾引起贵族们的反对,贵族希望部队统一制服,以便识别。然而,马克西米连皇帝驳回了他们的提议,他认为,让这些在刀口上打滚的人在他们唯一可以表现虚荣心的地方自行其是,是对他们不太走运的人生的宽慰。因此,在1503年奥格斯堡帝国议会上,德意志雇佣兵的服装自由被确定下来。
副指挥和掌旗官:军旗始终在军团或连队队列的醒目位置,身后有鼓手和横笛手跟随。掌旗官要将旗帜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意大利历史学家约维斯曾记录道,战场上曾发现一位死去多时的掌旗官,双手还紧紧握住旗杆,连牙齿也死死咬住旗帜。
鼓手和吹笛手:每个连队的扈从人员中,都有专门的乐手。冲锋时鼓手的作用十分重要,为了保持队列步调一致,一般按照“五鼓三步”的节奏推进。行军中,乐手们处于队列后方,受到保护。
运输队组织自成一体,有着自己的规范,有时还会充任工兵。但在外人眼里,他们只是一帮 “娼妓和奴才”。运输人员由押运官统一管理,他和连队其他士官一样 ,有自己的卫兵和仆从。
宿营:普通的德意志雇佣兵无法享受着马车和豪华帐篷过夜,他们要自己搭建临时窝棚:在长戟支起的A形架上糊着树枝和泥。橡木做的大啤酒桶也是宿营不可缺少的物资,用它当桌子进行赌博是最重要的娱乐方式
1521年沃尔姆斯帝国议会上通过一项军事组织改革,以适应查理五世进行意大利战役的战时财政体系。首先组织起一支20000步兵和4000骑兵的帝国军,每块帝国领(Reichstand)都要摊派一部分兵员。帝国军每月128000盾的花费通过征收一项新税来负担,即使如此,这只是一项临时措施,应对长期战争的财政制度始终还是没有建立。
佣金支付问题给每个不那么宽裕的指挥官都带来困扰。1526年,弗伦茨贝格以他在明德海姆(Mindelheim)的庄园和财产作抵押,筹集30000盾带队去意大利为查理五世作战。这金额只够半个月的佣金,没过多久他的部队就发生哗变。西班牙将军莱瓦(Leyva)为了负担对法国作战的德意志雇佣兵工资,甚至不得不溶化掉帕维亚(Pavia)教堂的金质圣餐杯和自己脖子上的项链!
战术与队列
勃艮第战争中,训练有素的瑞士长矛兵的战术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它很快就受到了火绳枪兵的有力挑战。当然,在16世纪的第一个二十五年里,火绳枪的使用还有很多局限,在“克雷亚佐的奇迹(miracle of Creazzo,在今天的维琴察)”中,弗伦茨贝格的火绳枪兵在威尼斯的步兵打击下损失惨重,一次又一次的把防御阵地拱手相让。人们认为他们太脆弱,无法承受任何冲击。这种任何兵种都无法独霸战场的局面使战术也变得多种多样,不同的将领有不同的喜好,通常还要取决于部队的构成和战场的地理条件。例如瑞士人,他们部队能否顺利挺进取决于矛兵和戟兵的承受能力,因此非常希望尽可能缩短战斗距离。他们喜欢短促的遭遇战,用强有力的长矛兵三段式冲锋毁灭敌人(三段分别是前锋Vorhut,中锋Gewalthut和后卫Nachhut)。这种战术意图的实现全赖良好的战场状况。德意志人和西班牙人则致力于加强火绳枪兵的防护能力,将他们置于更受保护的位置,并尽可能选择高低起伏的战场以打乱长矛纵队的突击。当时的将领们在制定策略时一定大伤脑筋,面对多变的战术,他们都期望在诱敌计谋上胜过对手,确保自己的部队在对抗中占有地形优势。
德意志雇佣兵在战斗中经常处于防御地位,他们需要一种新的队列体系,以期能在与长矛兵和火绳枪兵的对垒中都取得最佳战术效果。这种源自瑞士人的体系叫做四方阵(gevierte Ordnung),可算是后世步兵方阵的先驱。在这种队列里,矛兵和戟兵构成坚固的方形核心,他们的前后各有一排双手剑士。最前三排是前锋,其中第一二排为老兵,他们身后是一排的中央是三个连队掌旗官。接下来就是树林般的长矛队,四个中锋连队掌旗官也位于中间。后卫也是三排,三个掌旗官被军团中最有经验的连队环卫。他们肩负着给敌人最后一根稻草的任务,也负责将前排的逃兵押回战场。方块队形两翼的外围还有一列火绳枪兵队,他们需要矛兵提供保护,但在进攻中他们也许是最有价值的部分。16世纪中叶火绳枪兵变得更为重要,每个军团方队一般都将数量增加到四列。火绳枪兵训练采用波段射击,交替前插——射击——退回——装弹,以最大限度保持打击火力。完成防御体系的最后一环是大炮和炮兵,他们要在短兵相接前压制战场。大炮被安置在前排,同样考虑到由老兵的连队提供保护的必要。
如果指挥官下令向前推进,有一列步兵会从方队中拉出,行进在前方。他们通常被称作“凄惨无望队(verlorene Haufe)”,由志愿者,希望赎身的俘虏和其它一些不幸的人组成,他们没有一般雇佣兵贝雷帽上的白羽毛。他们的任务即在方队之前延缓敌人,用长戟和双手剑将敌人的矛打断,为后面的同伴打开缺口。这些“迷失的孩童(enfant pers)”始终处于濒临死亡的境地之中,稀疏的队列中,鲜红的“血旗”显得格外悲凉。他们还常被用作诱敌的饵,当敌人对他们发起冲锋,火绳枪兵会在他们身后用一阵枪林弹雨施以痛击,这是一般士兵极端厌恶的。
在防御态势下,军团长会命令大家排成“刺猬阵型(Igel)”。这种阵圆的或方的都可以,最外层长矛兵,第二层是持长戟和双手剑的老兵,第三层火绳枪兵。长矛兵将矛持平,抵挡骑兵,第二层负责堵住缺口,并协调队形,给火绳枪让出射击空间。
战斗开始之前,站在第一排的传令官会命令全体德意志雇佣兵都跪下向上帝祷告。意大利历史学家保罗·约维斯(Paul Jovius)完全误会了这个习惯,他以为雇佣兵们是在对飞来飞去的炮弹做出回避。事实上无论有没有炮火压制,他们都会祈祷,这一仪式对雇佣兵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查理·欧曼爵士(Sir Charles Oman)等军事作者不无讥讽的提到,文艺复兴时代的战争还太过仁慈,就像“下国际象棋时把王将死一样,基本上不需要流血”。因此,当法国人、瑞士人和德意志人的职业军队穿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后,他们的战争方式给意大利人强烈的震撼,攻城略地屠杀俘虏等行径都闻所未闻。的确,战场上的绅士风度很快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都是残忍诡诈的计谋。弗伦茨贝格深谙此道,他在1556年给雇佣兵指挥官们列出十五条需要注意的实用策略,摘录如下:
1.敌人的实力,马匹数量和武器装备这些信息一定要在进军前收集清楚;编排队列时,要将战场状况,天气情况和交战时间等因素考虑进去。
2.战斗前要通过拷打俘虏最大程度的榨取有价值情报。
3.有合适的人不要吝惜,应该编入“凄惨无望队”,这样能够加强方阵纵队,为火绳枪兵射击、装弹和转向赢得更多时间。
4.军团展开地点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军团中重铠甲士兵较多时,应在平原开战;装备不太好时,应放在山的斜坡上。其中最差的部队应该尽量面对敌人的左翼。
5.步兵应尽量聚拢,保持密集,避免扩散成松散单薄的线列。
6.顺风和背阳的优势应尽量发挥;雇佣兵要随机应变,尽可能使敌人失去作战能力,比如撒灰尘和沙子迷住敌人的眼睛。(在比柯卡战役中,瑞士人就使用石头对付德国长矛兵。)
7.轻骑兵可以用来制造灰尘烟幕,乘机将一支部队埋伏在敌人后方。其它连队则可伪装溃败以诱敌,若敌人对诱敌部队发起突击,后方暴露的缺口可用一次恰到好处的骑兵突击将之贯穿。
8.策略还可更进一步演绎,将小股步兵和骑兵隐蔽在队伍后方,当战局进入关键时刻再投入战场,让人误以为援军,对打击和振奋敌我双方的士气均有良好效果。
9.在短兵相接的战斗中,短兵器远比长矛有效,应该毫不犹豫的一直使用它们,比如戟,斗剑(Katzbalger),双手剑和战斧。
10.网和陷阱对于抓捕逃敌有些情况下也是非常有效的。
11.将自己人伪装成敌方(这一点都不困难)是一个很值得的冒险。派遣奸细进入敌人阵营,散布诸如指挥官已被下级刺杀的消息,这类谣言传播得飞快,能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12.四方阵的后方一定要由经验丰富的部队担当,他们能约束并严惩企图逃跑的懦夫,还能推动进一步的冲锋。
13.指挥官一定要掌握几个排的预备兵,随时替换受伤者。
14.指挥官的首要职责是维持部队士气。那些从战场上脱逃的懦夫一定要严厉惩罚以儆效尤。死刑应当立即执行,看到身边的同伴被处死,震慑是可想而知的。
15.在长矛方队突击前,指挥官应让一队持矛骑兵率先对敌右翼发动冲锋,以敌人首级为竞争目标。
到16世纪中期,随着火绳枪兵和手枪骑兵重要性的飙升,一些大胆的近乎鲁莽的策略消失了。行动越来越被射击火力所约束。
1540年时候,四方阵大体共4000人。如果遭遇骑兵攻击,方队很容易做出防御,长矛兵面对各自的方向将矛斜立起,后段插进土地,形成一堵墙,他们周围的火绳枪兵站成一排,瞄准奔来的骑兵射击,第一轮过后,他们迅速退回原位重新装弹。
匈牙利阵列。1532年,查理五世与包围维也纳的土耳其人作战,土耳其庞大的军队中有90000步兵和30000骑兵。皇帝设计出一个新的队型以抵御突击。约维斯描述道,这种队列有1000步宽,包含三个单位长矛兵,每单位24000人(a , b & c)。他们间隔适当距离,布置两队骑兵,每队10000骑(A&B)。巨大的方队外围30码是火枪兵和尖树桩栅栏,栅栏前方有两个缺口供骑兵向外突击。栅栏外还有炮兵间隔分布。整个集团两翼还有匈牙利骑兵掩护(C&D)。匈牙利阵列非但不笨重,还相当行之有效,土耳其人在帝国骑兵和步兵强有力的冲锋下,不得不被迫撤退。
武器
德意志雇佣兵的主要武器是长矛,桉树木柄直径一英寸半,长14至18英尺,钢质矛头长10英寸,尖端部呈蛙嘴形。雇佣兵们还接受了骑士的迷信习惯,在矛的前端系上狐狸或其它动物的尾巴,他们认为这具有神奇的疗伤效果和保护作用。
戟是仅次于矛的武器,一般由军士长和老兵们使用。戟的柄和矛一样粗,但长度远远不及,只有六到七英尺半。当然,戟也有很多种,例如宽刃戟(the Voulge),细身戟(the Glaive),三尖戟(the Partisan),三叉戟(the Spetum)和近卫戟(the Fouchard)。近卫戟是查理五世卫队使用的武器,戟刃上饰有两根赫拉克勒斯之柱(pillars of Hercules,直布罗陀海峡的山崖,被认为是世界尽头,是西班牙王室纹章的拥卫,译者注)和勃艮第十字的标志。
15,16世纪的几种长兵器
雇佣兵格斗使用的剑有两种,老兵们都会配备。小号的罗马风格刺剑叫做斗剑(Katzbalger or‘mangler’),金属剑柄很短,双边开刃的剑身长28英寸,两者连接处有两条S形金属护手环。剑鞘用皮革或金属皆可,一般水平挂在腰带上。巨剑(Zweihander)是大型的战斗用剑,约66英寸,同样双面开锋,有时剑身会设计成波浪形。它没有剑鞘,只用皮革或布包裹,剑柄上的弯护手很宽,还有一对环状护柄。剑身底部一对突出的尖角提供第二重保护,它可以引开打击得力道,防止剑柄被震脱手。环状护柄和尖角之间还有皮质的卡榫。在行军中,巨剑不太便于携带,只能用皮带绑在背后。
混战——德意志人和瑞士人。这种情况下,斗剑是比矛和戟好得多的选择。
另一个受老兵青睐的武器当然就是火绳枪。雇佣兵使用的火绳枪尺寸介于手枪和大型火枪之间。它的扳机和引信有一个S形铁钩相连,扳机扣动后,点燃的引信就会和火药接触。火绳枪射程可达400码,但在雨天它毫无用处。虽然火绳枪的确很重,但在当时的资料中,并没有发现雇佣兵队伍中的火绳枪兵在战斗中使用支架的纪录。1520年左右出现的长统燧发枪倒是需要支架。临近16世纪中期,火器也完成了第一次革命性发展,带有轮式枪机的手枪在1547年的米尔贝格(Muhlberg)战役中首次出现。纽伦堡枪械师这一发明,原理和今日打火机很类似,扣动扳机,转轮被弹簧带动,与黄铁矿石或燧石打出火花,点燃火药。虽然燧发手枪在著名的黑衫骑兵(Schwarze Reiter)那里更为人所知,但在雇佣兵的腰带上,它也并不罕见。
虽然的确相当原始和笨重,但早期的火绳枪射击并不需要使用支架。火绳枪的有效射程有400码。16世纪二十年代后,带支架的燧发枪才开始普及,枪的尺寸和口径也越来越大。
手枪的先驱弩,随着火绳枪被广泛接受成为标准装备而逐渐过时淘汰。不过在马里尼亚诺(Marignano),弗朗索瓦(Francois)的王家卫队里仍然有200个骑马弩手,加斯科涅(Gascony)的步兵也装备弩。后期的弩装有曲轴:固定着钩子的铁质小圆筒被曲柄带动,将弓弦拉开并固定。穿甲箭和簇箭都有木质风翼,可以在飞行过程中产生旋转以增加穿透力。弩手通常还要挟带盾牌,当处于防御态势,弩手会用木桩或剑将盾支撑起来呈一堵墙,他们就隐蔽在后面射击。
连队要将不同武器的士兵细分。部队主要武器是长矛,队伍中坚就由长矛兵构成,标准人数300;剩下的100人都是老兵,50个火绳枪兵,50个戟兵或双手剑士。后来的纪录显示,长矛兵的数量开始下降,火器渐渐风行。到1596年,威廉·弗朗斯贝格(Wilhelm Fronsberg)的军团,一个连队只需要200到220个长矛兵。
行军队列必须考虑如何承受突然袭击。火枪手放在侧翼,骑兵和炮兵挨在一起,置于阵头和阵尾;军火辎重由长矛兵层层保护位于中心。
『叁』 当上雇佣兵意味着什么
去黑水,要有绿卡。不然是免谈的。
如果没有绿卡,不想偷渡,还一定要当佣兵,就要选择法国或英国。
英国的先不说,单说法国外籍兵团,
只要你旅游过去,报名,考核,就可以。就算没进去,也有一些短期薪水用来回国。而且考核期间不影响签证的日期期限。
到了法国,去火车站。就有很醒目的征兵站点。过去递交护照就可以报名,而且有中文的报名表。
如果你不小气的话,给我加分吧。
『肆』 唐代雇佣兵有哪些别称
唐代开元以后长期戍守边远地区的雇佣兵。又称长征健儿、长行健儿、兵防健儿。系由临时募行的征人演变而来。唐初,出于兵募的征人的出征作战,事罢即归,一般不担负经常性的戍守任务。镇戍防人主要由府兵充当。随着军事形势的变化,军镇、守捉设置日益增多,由府兵充当防人的制度已不能适应当时的镇防需要。因而从高宗显庆时起,也征发兵募充当镇兵。以后镇防兵募逐渐由不定期变成定期,由临时性变成定制,期限一般为二年、三年。期满复员,由本州差遣另一批兵募番代。大致在玄宗开元二年(714),镇防兵募已有“健儿”的称号。那时番期已延长为四年、六年,原来定期差遣兵募轮番为镇兵酌制度,开元初已难以继续下去。唐朝便经常在即将复员的征行人中召募自愿留镇者,给以赏赐。开元二十五年,下诏令天下诸军镇所需兵额一律于各种征行人及客户中召募丁壮为长征健儿,允许携带家口,到军后,给以田地房屋,以便久住。次年又下令遣返原有镇兵,停止各州差遣兵募出戍。
长征健儿终身免除课役,装备、给养全由国家供应,因此,又叫官健。安史之乱以后,内地也遍设军镇。军镇之兵多为官健,且各州州兵也有一部分是官健。官健主要任务为出征和军镇防守,但也有少数到关中备御吐蕃,称防秋兵。唐代后期宿卫京师的也有官健。官健绝大多数来源于无产业户,不事生产,往往父死子补,兄终弟代,世代为兵。久之,成为一股特殊势力。唐代后期,藩镇割据所依靠的军事力量主要就是官健。
长征健儿(官健)代替轮番镇防的府兵及兵募,与长从宿卫(骑)代替府兵轮番宿卫京师,是唐代兵制变革中的两个重要内容。这种变革使召募制的雇佣兵、职业兵代替了征兵制的义务兵,是中国中古兵制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伍』 火炬之光雇佣兵有时间限制吗
有的
时间长短看你的法术等级而定
『陆』 那什么情况下不能当合同兵 我男朋友爸爸让他去 ,但是我不想让他当合同兵
残废或者不能剧烈运动再或者脑子有问题。
合同兵可算是雇佣兵了,没有太多的限制,您不想让男友当,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您的男友拒绝。
『柒』 想当雇佣兵怎么当有什麽方法
有霸气。 我在小说里看到过这个职业
『捌』 美国的军队是雇佣军制吗
不是雇佣军制,是志愿兵役制度。也就是说美国军人都是职业军人.
美国兵役法规定,凡年满17-35岁的美国公民,经智力和体力测试合格者,均可志愿申请加入美国军队.志愿服役的年限根据申请人与美国军方签定的合同而定.第一次入伍的最低服役年限是4年,核动力,电子等技术密集型军种的最低服役年限是6年.第一次服役期限满后可以继续与军队签合同,继续在军队中服役.继续服役的期限是2-30年.新兵如果不想继续服役可以退役或转预备役或改变军种.美国军士的服役年限是:中士20年,上士23年,三级军士26年,二级军士28年,一级军士30年,军士的服役年龄不能超过60岁.凡超过年限不能晋升者就退役.
『玖』 生化危机4雇佣兵有时间限制吗
有时间限制只能通过不断杀人来加时间,连续杀人有时间加成,时间结束统计分数.在佣兵模式(THE MERCENARIES)模式中,分别用LION,ADA,KRAUSER,HUNK,WESKER打通村庄,城堡,水上基地,兵营四张地图,每个关卡的评价要达到5☆等级的话,便能在正常游戏模式二次游戏是在武器商人处无偿取得未改造的隐藏武器“HANDCANNON”(注:此武器在最终改造后攻击达到99.9 子弹无限)
要打出手枪加农就要用5个角色分别在4个地图打出5星评价,也就是6W分,所以每个人都要使用熟练,所以我先把每个角色的特性介绍一下,按照个人感觉以实力排顺序就是最强克劳撒,其次是威斯克,然后是艾达,汉克(村庄一关最强的角色是汉克),最弱里昂
1,克劳撒,当之无愧的最强角色,高攻高防高血量,变身技完全无视各场景的小BOSS,全都是直接秒杀,只要打好连击,每关6W分轻而易举,武器只有一把弓,但是威力极大,打杂兵就是打身体也是一击死,少量杂兵需要射两下,唯一的缺点就是射速太慢,被围起来而手又没发光的话有点麻烦
这里顺便提一下,也许很多人都会觉得武器越多的人越容易,其实不然,武器多的人经常会碰到自己需要的武器得不到弹药的情况,比如我ADA的时候常常在需要狙击枪子弹的时候拣到满地的手枪子弹,而象克劳撒和HUNK这样只有一把武器的人拣到的子弹只可能是他们那把唯一的主战兵器,所以用他们两个的时候就完全没有弹药缺乏的顾虑,克劳撒更是弹药多得只能扔掉
2,威斯克,个人心中的第2强角色,强就强在他那把KILLER7上,威力大倒还没什么,关键是用这把枪打每关的小BOSS
都可以打出硬直,且3枪毙命,尤其是城堡的铁爪男,他的优势最明显,其他人在正面都无法阻止铁爪男疯狂地扑过来(克劳撒可以直接秒杀,不算在内),惟有威斯克可以正面迎敌,他的武器还有一把手枪和一把狙.狙也是大威力武器,说他强不是没理由,而且他还有大量的手雷和闪光弹,在被BOSS和大量杂兵围攻的情况下,闪光的作用实在太大了(铁爪男是瞎子,闪光无效,但是可以扔颗闪光把杂兵全定住,迅速掏出KILLER7三枪把他甭掉,)不用扔闪光要注意盾牌兵,还有一点,我使用威斯克的时候一上来第一件事就是把消音器扔了,也许消音器不影响威力,但是占了道具栏的格子很讨厌,而且装了消音器开枪的声音很刺耳,不喜欢,也没发现这东西有什么好处,应该能提高射击精度,这个好处的话就不需要了,本质作用消音也是完全没意义的
3,艾达,比威斯克差点,可以信赖的武器就是狙击和微冲了,手枪威力小得不可思议,在敌兵陆陆续续出现的时候才能使用,在敌人大部队聚在一起又在远处的情况下找个角落用狙击杀人,被围攻就用微冲开路,每关的BOSS也是主要靠狙击来杀,她速度快,防低,注意要及时吃药,不要追求在HP快见底的时候再吃,可能还在黄血的时候就被一击打死,另外,她上坡的动作很漂亮,难以置信的臂力,或者我该说她体态轻盈XD,每见过的人可以去打有一下间谍模式,开场不久就有个地方可以上翻
4,汉克,第四幸存者,单兵作战能力很强,村庄地图的最强角色,因为可以直接扭死电锯女,不然逃不出浣熊镇,他的武器就一把TMP,但是弹药绝对不缺,原因前面说过(不要告诉我你平时杀了人不拣地上的东西),在不被围攻的情况下尽量使用点射杀敌以节省弹药,而且有利于打连击,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特殊技,上段特殊技是处刑,绕背扭头颈,只要能扭的都是一击必杀,村庄地图的最强角色,因为可以直接扭死电锯女,其他3个场景的BOSS由于体型比较大不能处刑,他的下段特殊技更加帅,大力抽射,把人当足球踢,太狠了,综合实力不及前三位,使用得好可以打出高分,我的村庄,城堡,水上世界的得分第一名都是汉克
5,里昂,5人中最弱的角色,原因就是武器不太好,一把手枪一把霰弹,围攻倒是不怕,难在打BOSS上,特别是双头电锯男,当他冲过来时第一枪没打准头部而没使他出现硬直的话就可以准备重来了,我用里昂打水上世界死了N次,原因就是霰弹枪不能很好地克制BOSS,还是克劳撒和威斯克轻松啊
接下来谈一下个人的BOSS打法,希望大家看后把自己比较好的打法也介绍一下,相信我的方法肯定不是最好的,不过也能比较顺利地得到5星评价了,因为每关的BOSS分数都很高,杀了他们以后就没有强敌了,可以安心打连击,最明显的就是水上世界,我死在那里的主要原因就是被超级电锯摸了一下,一击死实在太恐怖了,可以说,水上世界只要杀了两个超级电锯男就等于得到了5星评价
克劳撒的打法就不详细说了,按一下X后对准了按A就可以,在所有BOSS死前变身不要对杂兵乱用,万一碰到BOSS而手又没发红的话就欲哭无泪了
1,电锯女:最好搞定的BOSS,只要保持距离就可以,里昂只有霰弹枪可以用,对着她的上半身轰就可以了,一旦打得倒地就要毫不犹豫地冲到她身边趁她还没起身的时候对着头猛轰,面对多个电锯女的时候一定要她们都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因为她们无视防御直接砍头,所以最好要找个一面受敌的地方再打,村子里这样的地方不少,用ADA简单一点,拉开距离用狙击枪,如果距离比较近又不想跑远而使得连击断掉的话,建议扔个燃烧弹挡路,燃烧弹烧冲敌人后会出现长时间的硬直,趁这时间用狙击枪狂狙吧,电锯女的血比较厚,抓住机会就要拼命打,不要给喘息的机会,威斯克更简单,扔个闪光,换KILLER7,没几枪就能解决一个,当然打电锯女最简单的就是HUNK了,特殊技一扭一个,即使被围攻也没关系,扔个闪光就能直接从人群中找出电锯女直接秒杀,动作帅得一塌糊涂,记得没错的话这关有5个电锯女,全杀了分数不少,我第一次用HUNK打这关就得了9W8的分数
2,铁爪男,威斯克能用KILLER7直接打前面说过,其他人就只能靠手雷了,闪光无效,千万不要妄想象在主模式里靠声东击西来杀他,一是浪费时间,2是杂兵多碍事,也没那个机会,里昂和汗克的主要打法就是扔个手雷到他背后,这个不难,他被炸了会痛苦地跪下,这时候快速冲到他背后用霰弹枪或者TMP狂打他背后的寄生虫,他的血量非常低,最多两个手雷就能搞定.ADA的话狙击和TMP都可以,哪个子弹多就用哪个吧,我推荐尽量使用TMP,这把枪并不象书上说得那么渣,很多时候效果很不错
3,蓓蕾帽特种兵,傻瓜一个,只要不靠太近,他只会在哪里边喊边扫射,不过要注意他的子弹威力奇大,血不足4格的时候想去杀他最好先把血补满,不然很有可能挂掉,这个BOSS怕闪光,在他掏枪准备射的时候扔个闪光就可以从容地上去扁了,里昂还是老战术,其他他也没别的花样了,就是霰弹枪打头,不要间断,没几枪就能干掉,ADA和威斯克如果在远距离看到他的话更好了,闪光都不用,直接掏狙连续狙杀就好了,最好能狙他的头,因为在远距离他的子弹也能打到我们,狙头可以打断他的动作,汉克最辛苦,因为子弹威力比较小,闪光不够的话就要求准确命中头部来打断他的动作,多练练其实也不难
4,双头电锯男,最恐怖的BOSS,他的攻击范围极大,速度超快,正面对上万一没打出硬直基本上就是死了,如果和他的打的时候边上有杂兵捣乱的话非常难打,所以我的建议就是,本关一出来先干掉一个电锯男来去除一个障碍,剩下一个会在杀了20多个人后出现,认真点干掉这关就能满6W分了,第一个电锯男有两个出现地点,一种情况是我们开场站在地图中间的一个平台上,这样没几秒后就能听到电锯的声音了,他就在下面准备爬上来,这时候可以先在上面打几枪,不要急着跳下去,万一他还没开始爬的话你一跳下去就被他锯掉了,过几秒后跳下去,往一个门前有沙漏的门那里跑,那里这时候是没有杂兵的,路上顺便吃个子弹,喷雾剂,两个沙漏,到了门前转身,可以和他一对一打,具体打法下面介绍,先说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开场不在平台上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在房间内开场的话,电锯男多数就在上楼后有扇门的那个门后等着,马上冲过去,弹药装好一脚把门踢开,他正在门后背对着我们,真可怕呀>_<,后退几步就开始打,当一个电锯男死后再出现第2个后,强烈建议跑到地图外圈最高的那个两层楼的房子上去,那个地方很容易确认,爬上楼梯边上有个喷雾剂的就是了,这里的好处就是绝对可以一面受敌,没有被两面夹击的危险,因为另外一头是个滑轨,敌人不可能从下往上滑,能上这里的只有一个梯子,上来后,拉开距离转身,他就在你面前挥舞着电锯扑过来了,这时候也是一对一.下面说一下我的每个人的打法:里昂最难打,手上没有手雷的话只能靠霰弹枪,站好了等他过来,在中距离的时候就瞄准他的头开枪以使他出现硬直,之后连续追击,注意不要靠太近,霰弹枪距离越近威力越大,这里我宁愿多来几枪浪费点子弹也不愿意靠近追求大威力,靠太近的话万一他恢复后没有打出硬直就马上被他秒了,留点距离有余地,可以转身逃,实在不行可以用滑轨拜托再找机会,千万不要面对他后退,他冲过来的速度爆快,动作也很恐怖,可以说,用里昂打如果前几枪没把他打出硬直就等于完了,第2难打的是汉克,这个BOSS不能扭头颈,只能靠TMP,杂志上说靠手雷战法,实际操作下来我发现这个方法一点也不好,因为手雷必须扔到他脚下才会使他硬直甚至是跌倒,稍微离远一点点炸到他也完全没有硬直,他被炸了照样猛冲过来,所以用汉克的话就用枪瞄好,到了中距离开始连射,目标是头,前几枪没射中也没关系,好在微冲连射速度快,在头附近射的话很快就能打中头,他头部中弹会硬直,这时候换手雷扔出去后马上换回TMP,射他的身体,以求快速消耗他的血,看到他硬直快恢复了就马上再打头,这样就能解决掉了,ADA打就简单很多了,扔个燃烧弹挡路,他一过来就被烧得长时间硬直,换狙吧,连开几枪就胜利了,打身体就可以,狙击枪没子弹就用TMP,实在不行也能用汉克的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的,威斯克则更加简单,因为有闪光,就算BOSS和杂兵混在一起也能从容干掉他,一个闪光下去,除了盾牌兵全都硬直了,慢慢干掉盾牌兵再打BOSS也绝对来得及,闪光的效果实在太好了,用KILLER7还是狙击就看你心情了,用威斯克实在没有被双头电锯男杀死的理由
『拾』 在中世纪,孤独游荡的雇佣兵很常见吗
征兵合同
虽然在影视剧中,往往是主角随便找几个人,就凑成了一个优秀的佣兵团队,而凑巧这些人又都各有特长。但历史上,真实的雇佣兵征召是一件正式且复杂的事情,绝不是随便找些社会闲散人员就可以的。中世纪的欧洲是封建社会,国王是最大的领主,之后层层分封,从显贵的公爵到普通的骑士,不一而足。当时没有现在的常备军制度,要打仗的话只能靠临时征召的封臣或者雇佣兵。而根据封建义务,封臣的服役地域和期限往往有限,所以对于中世纪的很多好战的君王来说,雇佣兵就成了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