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受案登记表期限

受案登记表期限

发布时间:2021-09-12 13:20:10

1. 受案和立案登记制度

关于接警、受案、立案工作的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我局接警、受案、立案等工作,明确责作,秉公执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上级公安机关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接警单位包括110报警服务台、巡警大队、派出所、刑警大队、治安大队、经侦大队、交警大队和其他有查办案件任务的单位。

第三条 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犯罪嫌疑人自首的,凡属公安机关管辖的,不论是否为本警种业务范围,各接警单位必须认真对待,无条件接报,规范化受案。

对于不属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应当先受理然后按管辖范围向有关部门移交。必要时,应采取措施,制止犯罪,并做好先期处置工作。

对于不属公安机关管辖的其他报警,应当告知当事人到有管辖权的部门或机关报警,并记录在案。

第四条 接警单位在接受书面报警时,报案材料须由当事人亲笔书写,书写时统一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因特殊原因,系当事人口述的,应在报案材料中注明。

接受口头报案时,接警民警必须详细询问,做好笔录,经宣读无误后,由报案人签名或盖章。

各接警单位和民警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绝,一经发现严格按规定追究责任。

第五条 对于民警扭送、报案、控告、举报或犯罪嫌疑人自首的,接警单位必须如实地填写《报警案件登记表》。

派出所、巡警大队、刑警大队、治安大队、经侦大队、交警大队及其他接警单位必须将110指挥中心的指令和群众的直接报警分开登记。

《报警案件登记表》内容必须按规定填写,全部项目填写清楚齐全。

第六条 除110报警服务台外,各接警单位接到报案后,必须按规定迅速到达现场,及时出、处警,处置情况必须详细记录在《报警案件登记表》上。

第七条 接警单位到达现场后,认为现场需要勘验的要保护现场,同时立即通知刑侦技术部门出警勘查现场。

刑侦技术部门勘查现场必须按有关规定规范进行。

受 案

第八条 本规定所指受案单位包括派出所、刑警大队、治安大队、经侦大队、巡警大队、交警大队和其他有查办案件任务的单位。

第九条 受案单位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和“谁接报、谁记录、谁登记、谁受理”的原则,依法做好案件受理工作。

第十条 案件受理由派出所、刑警大队、治安大队、经侦大队、巡警大队、交警大队等部门负责人审批。

第十一条 受案单位受理案件必须认真填写《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或《受案登记表》。

第十二条 认真实行首接民警责任制,民警在接到群众报警后,应立即向单位领导汇报,除如实做好处警登记外,应当向扭送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问明案件的有关情况,并制作询问笔录。需要进行现场调查的,要及时开展先期调查工作,为进一步调查案件奠定基础。

第十三条 按照法律法规和上级公安机关的有关规定,依法做好案件移交工作。

(一)受案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现场保护、现场访问、当事人和证人笔录,并采取各种紧急措施。

(二)不属于本警种管辖范围的案件,应及时按案件管辖规定,将《受理刑事案件登记表》、报案材料、当事人和证人笔录等受案材料,移交有管辖权的办案单位。移交案件时双方单位须填写《案件移交清单》。

(三)对于移交案件,凡属于本警种管辖,侦办单位应无条件接受,并迅速展开侦查工作。

(四)侦办单位要及时向受案单位反馈立案、撤案等信息及处理情况,以便受案单位接受报案人的查询,并保证数据统计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立 案

第十四条 办案单位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要求,认真做好立案工作。

第十五条 办案单位对受理的或其它单位移交的案件须进行初查,准确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

应立为刑事案件的,要制作《呈请立案报告书》;拟定不予立案的,制作《呈请不予立案报告表》,分别报局长和分管领导审批。

应立为治安案件的,要制作《受案登记表》,由科、所、队负责人审批。

第十六条 作出不予立案的决定后,办案单位应当填写不予立案通知书,以书面形式,及时告知受案单位和报案人。

第十七条 对各类案件的立案,不予立案、破案、撤案,由办案单位登记后,按规定办理报批手续。

附 则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按照我局《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规定,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一把手的相应责任,并实行上追一级制。

(一)对当事人报案不积极受理,互相推诿扯皮,使案件失去侦破条件的;

(二)接警后出警迟缓,处置不力,贻误战机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受案后不积极主动做好前期调查工作、登记不全,笔录残缺,致使进一步开展工作难度增大的;

(四)审核把关不严,该立不立,立案不办,久拖不决,造成当事人上访告状,影响我局声誉的。

第十九条 本规定由法制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本规定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2. 受案登记表中的受案审批怎么写

治安案件没有所谓的“立案登记表” 公安机关受理治安案件 经过审查确属本机关管辖的 应填写《受案登记表》 并报本部门负责人审批 负责人审批“同意受理” 至此治安案件受理完毕 也就是通常理解的立案 然后填写受理案件回执交给报警人

立案实际上是刑事案件的办理程序之一 治安案件没有立案这一说 受理既是立案

不知道这样说你能不能明白~~

3. 报警案件登记表,受理治安案件登记表,受案登记表有何区别

当公安机关接到报警人口头或者电话报警的时候,就需要填写报警案件登记薄,不管是何种案件类别,只要是报警就填,报警案件登记表有一联是给报警人的回执,报警人可以凭回执查询案件进展情况。
案件经初查属行政(治安)案件范畴,需要受案调查的,需制作受案登记表,一般是行政(治安)案件卷宗的第一页。
受理治安案件登记表是专指受理属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案件。治安案件属于行政案件的一种。

4. 派出所受理案件基本什么时候处理

受理后如果没有其他紧急的案件正在处理一般情况下就会处理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应当作出处理结果。

5. (受案回执)公安局受案登记表文号为刑 受案字(2019)0126号案件嫌疑人 这是真是假

假的,骗子来的,这种信息你不用管就对了,放心吧,警察不会发短信给你的。

6. 受案登记表和案件回执原件丢失,国家规定是否能补办

这个怎么可能丢失,受案登记表是有专人保管的,回执原件是受案机关一分,报案人一分,如果你丢了,可以去受案机关复印一份,一般就在派出所,找内勤民警就可以

7. 治安案件受案后多长时间立案法律依据是什么

治安案件没有“立案”一说,只有“受案”。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群众扭送或者违法嫌疑人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一)对属于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事项,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二)对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但不属于本单位管辖的,应当在受理后的二十四小时内移送有管辖权的单位处理,并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

(三)对不属于公安机关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书面告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扭送人、投案人向其他有关主管机关报案或者投案。

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在日常执法执勤中发现的违法行为,适用上述规定。


相关法律规定:

《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第八十二条人民法院审理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

(一)被诉行政行为是依法当场作出的;

(二)案件涉及款额二千元以下的;

(三)属于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的。

除前款规定以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当事人各方同意适用简易程序的,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发回重审、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不适用简易程序。

第八十三条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具体流程如下:

1、接处警,接受报案,立案,调查取证,告知,作出处罚决定(或出具调解协议)。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十九条公安机关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自受理之日起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为了查明案情进行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理治安案件的期限。

2、到时你可以到派出所找到具体办案民警问问案件的进展,没有办理的原因,一般情况他们不会拖的,因为他们也会有业务考核,过期处理不了的案件,还要向上级回报原因的。

(7)受案登记表期限扩展阅读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在六个月内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的,不再处罚。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这里“被公安机关发现”应从广义上去理解,即不仅指公安机关,也包括受害人的控告或知情人的检举揭发、司法机关移送或侦破其他案件掌握的违法线索。

这里的六个月是指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如果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结束之日起计算。前者规定的目的是要求公安机关及时办理治安案件,提高公安机关的办案效率。

后者规定的目的是使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超过规定的追究时间没有被公安机关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已不再重犯,没有再危害社会治安而不再继续追究其法律责任。

8. 受案回执单与立案回执单有什么区别

1.意义不同

受理回执单只是说明你报过警,并不代表已经立案。公安受理回执单是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六十八条,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登记表,并出具回执。

立案回执单是指报案的机关(公安局)接受了报案人的报案,给报案人的一个回单。立案回执单上主要要报案人信息、案件类型、简要案情、受理案件人员、联系电话以及立案时间等内容。

就是说司法机关已经立案受理,案件已经进入司法程序,要求当事人实施相关诉讼行为。

(8)受案登记表期限扩展阅读

立案的条件

立案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一、有犯罪事实

指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有犯罪事实,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1.要立案追究的,必须是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立案应当而且只能对犯罪行为进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为,就不能立案。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第1项的规定,有危害社会的违法行为,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就不应立案。

由于立案是追究犯罪的开始,此时所说的有犯罪事实,仅是指发现有某种危害社会而又触犯刑律的犯罪行为发生。至于整个犯罪的过程、犯罪的具体情节、犯罪人是谁等,并不要求在立案时就全部弄清楚。这些问题应当通过立案后的侦查或审理活动来解决。

2.要有一定的事实材料证明犯罪事实确已发生。包括犯罪行为已经实施、正在实施和预备犯罪。

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指依法应当追究犯罪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只有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犯罪事实,当有犯罪事实发生,并且依法需要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时,才有必要而且应当立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条的规定,虽有犯罪事实发生,但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均不追究刑事责任。

9. 受理治安案件登记表和受案登记表是两回事吗

受案登记表是正式法律文书,表明该治安案件已经被公安机关受理。受理治安案件登记表并非法律文书,只是一个登记表而已,无任何法律效力。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治安案件并无立案之说,只有刑事案件才存在立案的问题。一个案件是否立案以有无《立案决定书》为判断依据,不以有无所谓的立案登记表为判断依据。

阅读全文

与受案登记表期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