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二注专业:关于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问题[第一章:荷载]
我pose上知乎了,有答案我再来。
Update:对风、雪荷载不适用设计使用年限调整系数,而是按重现期确定其荷载。
地址:http://www.jsycts.com.cn/YWJL/20130419/Y2013M8D2H15m34s19R59.htm
Line15
⑵ 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风荷载选择多少年的重现期
设计使用年限多少年,荷载选择多少年重现期。风荷载见2012版《荷规》11页,3.2.5-2。明确了重现期为设计使用年限,重现期根据公式E3.4来计算,xR=x10+(x100-x10)(lnR/ln10-1),R为重现年限。 所以您的问题风荷载重现期选择25年。
⑶ 为什么结构计算中风荷载不用乘年限调整系数
对安全等级分别为一、二、三级或设计使用年限分别为100年及以上、50、5年时,重要性系数分别不应小于1.1、1.0、0.9。
rS≤R
s含风荷载,
⑷ 请问satwe软件中,补充参数定义里有个修正后的基本风压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叫修正后的节本风压
最近开始研究satwe里的参数设置,碰到这么个问题。修正后的基本风压,到底要经过什么修正呢?查了很多资料,找到了一些信息。1、问题来源。以往的老荷载规范中,荷载统计值是按30年设计基本设计周期统计出来的,所以在设计时,对于五十年设计期的结构,都是在三十年统计值的基础上乘以1.1的系数,因此称为“修正后的基本风压”。但是后来荷载规范列出的都是五十年设计基本期和一百年设计期的基本风压,可以直接查到了,所以就不再需要修正了,但是编制程序的单位并没有将该参数前的“修正后的”几个字去掉,导致了现在的误区。2、如何输入。一般的结构直接输入荷载规范上查出来的值,但是对于一些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结构可乘以一个放大系数修正。具体什么样的结构叫“对风荷载敏感的结构”,以及修正系数的取值可参看新高规JGJ3-2010 第4.2.2条规定。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可不乘修正系数。这个就牵涉到“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效应放大系数”这个参数的取值。不管对于设计使用年限为五十年还是一百年的结构,如果对风荷载比较敏感,都是直接在查出来的值上乘以1.1的修正系数,而不是像以前那样采用100年的值。关于什么是“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结构”,暂时尚无明确规定,条文说明中指出“一般情况下,对于房屋高度大于60m的高层建筑,承载力设计时风荷载计算可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对于房屋高度不超过60m的高层建筑,风荷载取值是否提高,可由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资料来源 http://www.jiegouboke.com
⑸ 结构设计——荷载规范中荷载组合的年限调整系数问题
表3.2.5标题说的很清楚,楼面和屋面活荷载年限系数,风载不乘
⑹ 什么是风荷载标准值与基本风压有什么关系
标准值 characteristic value/nominal value
荷载的基本代表值,为设计基准期内最大荷载统计分布的特征值(例如均值、众值、中值或某个分位值)。
基本风压ω0是根据全国各气象台站历年来的最大风速记录,按基本风压的标准要求,将不同风仪高度和时次时距的年最大风速,统一换算为离地10m高,自记1Omin平均年最大风速(m/s)。根据该风速数据,按附录D的规定,经统计分析确定重现期为50年的最大风速,作为当地的基本风速υ0。再按贝努利公式确定基本风压。
风荷载标准值的表达可有两种形式,其一为平均风压加上由脉动风引起导致结构风振的等效风压;另一种为平均风压乘以风振系数。由于在结构的风振计算中,一般往往是第1振型起主要作用,因而我国与大多数国家相同,采用后一种表达形式,即采用风振系数βz,它综合考虑了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其中包括风速随时间、空间的变异性和结构的阻尼特性等因素。
----------------------------------
我给你简单的解释一下吧:
垂直于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对于不同的体型、不同地点、不同高度的建筑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都必须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将基本风压乘以各项修正系数来得到风荷载标准值,也就是说如果各项修正系数的值都为1,那么此时的风荷载标准值就等于基本风压。明白了吗?
⑺ 对风荷载敏感性的高层建筑如何采用风荷载标准值是采用重现期为100年的还是重现期50年的乘以增大系数
是采用重现期限为100年的风荷载标准值
⑻ 关于结构设计中 荷载组合 是一个什么意思始终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概念。谢谢
详见《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 2012第3章
3 荷载分类和荷载组合
3.1 荷载分类和荷载代表值
3.1.1 建筑结构的荷载可分为下列三类:
1 永久荷载,包括结构自重、土压力、预应力等。
2 可变荷载,包括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和积灰荷载、
吊车荷载、风荷载、雪荷载、温度作用等。
3 偶然荷载,包括爆炸力、撞击力等。
3. 1. 2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接下列规定对不同荷载采用不同的
代表值:
1 对永久荷载应采用标准值作为代表值;
2 对可变荷载应根据设计要求采用标准值、组合值、频遇
值或准永久值作为代表值;
3 对偶然荷载应按建筑结构使用的特点确定其代表值。
3.1.3 确定可变荷载代表值时应采用50 年设计基准期。
3. 1. 4 荷载的标准值,应按本规范各章的规定采用。
3. 1. 5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或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标准组合
设计时,对可变荷载应按规定的荷载组合采用荷载的组合值或标
准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可变荷载的组合值,应为可变荷载的标
准值乘以荷载组合值系数。
3. 1. 6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按频遇组合设计时,应采用可变荷载
的频遇值或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按准永久组合设计时,
应采用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作为其荷载代表值。可变荷载的频遇
值,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频遇值系数。可变荷载准永久值,
应为可变荷载标准值乘以准永久值系数。
3.2 荷载组合
3.2.1 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
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
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组合进行设计。
3.2.2 对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应按荷载的基本组合或偶然组
合计算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并应采用下列设计表达式进行
设计z
YoSd 运Rd (3. 2. 2)
式中:ìí。一一结构重要性系数,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
规定采用;
Sd 一一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Rd 一一结构构件抗力的设计值,应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
规范的规定确定。
3.2.3 荷载基本组合的效应设计值马,应从下列荷载组合值中
取用最不利的效应设计值确定:
1 由可变荷载控制的效应设计值,应接下式进行计算:
Sd= ~γGjSGjk +γQjγ'4 S~k + ~ 10; 1~ tþ C;SO;k
(3.2.3-1)
式申:γGj 一一第j 个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按本规范第3.2.4
条采用;
h 一一第i 个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其中γQj 为主导可变
荷载Ql 的分项系数,应按本规范第3.2.4 条
采用;
飞一一第i 个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
其中飞为主导可变荷载Ql 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
调整系数;
S马k 一一按第j 个永久荷载标准值GJk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Sqk 一一按第i 个可变荷载标准值QIk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其中S~k为诸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者;
队一一第i 个可变荷载Qi 的组合值系数;
m 一-参与组合的永久荷载数;
n-一一参与组合的可变荷载数。
2 由永久荷载控制的效应设计值,应接下式进行计算:
Sd=Ehhk+EW呐Sqk (3 山)
注: 1 基本组合中的效应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
情况;
2 当对~k 无法明显判断时,应轮次以各可变荷载效应作为
向k I 并选取其中最不利的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
3.2.4 基本组合的荷载分项系数,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不利时,对由可变荷载效应控
制的组合应取1.2 ,对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应
取1. 35;
2) 当永久荷载效应对结构有利时,不应大于1.0。
2 可变荷载的分项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标准值大于4kN/旷的工业房屋楼面结构的活荷载,
应取1.3;
2) 其他情况,应取1.4 。
3 对结构的倾覆、滑移或漂浮验算,荷载的分项系数应满
足有关的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3.2.5 可变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几应按下列规定
采用:
1 楼面和屋面活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几应按
表3. 2. 5 采用。表3.2.5 辙面和厘面活荷载考虑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系数γL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何I 5 I 50 I 100
孔I o. 9 I 1. 0 I 1. 1
注: 1 当设计使用年限不为表中数值时,调整系数只可按线性内插确定;
2 对于荷载标准值可控制的活荷载,设计使用年限调整系数几取1. 0 0
2 对雪荷载和风荷载,应取重现期为设计使用年限,按本
规范第E. 3. 3 条的规定确定基本雪压和基本风压,或按有关规
范的规定采用。
3.2.6 荷载偶然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d 可按下列规定采用t
1 用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的效应设计值,应按下式进
行计算:
Sd = ~ SGjk + SAd + (/J!j SQjk + ~ CÞQ; S Q,k (3.2.6-1)
式中: SAd 一一按偶然荷载标准值Ad 计算的荷载效应值;
CÞf1 一一第1 个可变荷载的频遇值系数;
弘一一第i 个可变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
2 用于偶然事件发生后受损结构整体稳固性验算的效应设
计值,应按下式进行计算:
Sd = ~ SGjk + CÞfj SQjk 十~ CÞQ; S Q,k (3.2. 6-2)
注: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3.2.7 对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应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采用
荷载的标准组合、频遇组合或准永久组合,并应按下列设计表达
式进行设计z
Sd ~ C (3.2. 7)
式中:C一一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例
如变形、裂缝、振幅、加速度、应力等的限值,应
按各有关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采用。
3.2.8 荷载标准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d 应按下式进行计算:Sd = ~ SGjk + SQlk 十三:仇.,5qk (3.2.8)
注: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3.2.9 荷载频遇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d 应按下式进行计算z
Sd = ~ S乌k+ 仇l SQl k + 三句句(3.2.9)
注g 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3.2.10 荷载准永久组合的效应设计值Sd 应按下式进行计算z
Sd=E S马k 十三Ý''l; Sqk (3.2.10)
注:组合中的设计值仅适用于荷载与荷载效应为线性的情况。
⑼ 新门刚规范风荷载调整系数为什么加大到1.5
由于《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只提供了单跨双坡和单跨单坡(均不带挑檐)结构的风荷载体型系数,因此,对于3跨双坡门刚结构应按找《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进行取值,详见表7.3.1第8项(28页),第三跨体型系数同第二跨。而且,对于门刚结构应注意:跨高比l/h小于等于4时应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计算风荷载标准值及风荷载体型系数(不考虑风振系数),但跨高比l/h大于4时的门刚架及维护结构风荷载标准值及其体型系数应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这样设计是偏于安全的。
⑽ 请教几个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风荷载取值问题
使用年限为100年的建筑工程对象没有具体规定,GB50153-2008《高层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第3.3.3条规定使用年限为100年的工程见附录A表。表中关于建筑工程只有“标志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这一句话。
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风荷载取值,见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附表E.5。表中风压标准值一栏中有R=100相应城市的值就是。取用这个风压标准值作为风荷载标准值计算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