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退休的工龄年限真的会影响工资吗
确实有一些人还停留在大锅饭时代,认为退休后就应该领取相同的养老金,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即使是大锅饭时代,我们的退休费待遇也是跟本人工资水平和工龄挂钩的。
比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待遇老办法,工龄10~20年的,基本退休费发放基本工资的70%;工龄20年到30年的,基本退休费发放基本工资的80%;30~35年是85%;35年以上是90%。
可是随着我们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劳动力流动的不断市场化,大家的工资待遇差距越来越大。如果不形成差异化的养老金待遇计算公式,势必将大大影响参保人员的积极性。
除了退休时养老金的计算,实际上退休后养老金的增加也会考虑缴费年限。按照2019年山东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调整方案,除了定额调整、按养老金水平挂钩调整、倾斜调整方案之外,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是按缴费年限调整养老金。
缴费年限15年及以下的部分,每满一年增加1.5元;16~25年部分增加两元;26~35年部分增加2.5元;36~45年部分增加三元;46年及以上部分增加3.5元。
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如果说我们的缴费年限是15年零一个月,按缴费年限调整养老金的时候就按16年计算。也就是说前15年每年增加1.5元,而最后的一个月被认定为一年会额外增加两元,这可是非常划算的。
❷ 扣除8年缴费年限对退休工资有影响吗
扣除了八年的缴费年限,对退休工资的影响非常大的。
❸ 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退休工资的计算公式:
1、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2、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3、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4、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3)退休工资年限扩展阅读:
申请退休金所需材料
一、身份证件:居民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
二、根据不同情形,另需分别携带以下材料:
1、计生奖励材料:符合计划生育奖励条件的人员,需携带街镇(乡)计划生育办公室盖章的《领取年老一次性计划生育奖励费申请审核表》或《申请领取计划生育一次性补充养老金证明》原件;
2、房贴证明:享受房贴人员,需携带《关于参保人员享受房贴的证明》,其中对单位或个人申报的房贴金额超过5元的,另需携带1995年底之前的工资单复印件;
3、解聘材料:从事管理和技术岗位工作的女性,年龄在50-55周岁之间办理养老金申领手续,需携带注有聘用期限的聘用合同或解聘书复印件;
4、工资凭证:按外商投资企业办法计发养老待遇的人员需携带该人员1994年和1995年的工资发放凭证复印件;
5、原核定材料:符合转制单位工作年限满25年的人员,若尚未办理首次养老金核定手续的,需携带已由社保经办机构审核通过的《养老人员养老金申报表(机关事业)》(申3表)。注:材料复印件需加盖公章。
❹ 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退休金的待遇今年又增长了,你能够增长多少钱呢?具体怎么计算呢?这个问题每个人得到的标准答案是不一样的,因为每个人的参保条件不同,那么对应的增长条件也是有所不同的,养老金今年也就是2021年顺利了迎来了正常增长,今年养老金的增长是第17年的连续增长,从2005年开始一直到2021年,也就是今年实现了17年的连续增长,那么对于退休老人来说,肯定自己的退休金待遇只会是越来越多。
今年养老金具体如何增长呢?其实增长的方式和标准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依然是采取3结合的原则,就是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调整,并且从2016年以后,企业单位和机关事业单位实现了同步并轨调整,那么所有的退休人员几乎都按照这样的办法来进行增长和调整。
体现出不同的点就在于这个挂钩调整,因为挂钩调整,充分的体现了养老保险多缴多得长缴长得的原则,你的累计缴费年限越长,平均养老金的待遇水平越多,那么在经过挂钩调整以后,适当的才可以获得一个更高的调整待遇,反之如果说累计缴费年限比较短,养老金的待遇水平本身也是比较偏低的,那么挂钩调整相对就会是比较少一些,所以说就和一些养老金待遇比较高的个人,形成了差距。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平时鼓励大家一定要去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因为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你可以扩大自己的累计缴费年限,从而让自己在初始养老金待遇上获得一个更高的水平,同时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每一年养老金的增长方面,因为毕竟养老金的增长,是每年都是如期到来的,所以说你的养老金越高,那么实际上今后在经过增长以后,待遇水平也会是越来越高,这对于自己来说可以说是受用终身的。
当然在计算的过程中这个计算标准虽然说有个大原则,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但毕竟每个省份和每个地区之间的这个计算还是有一定差异项,有些地区收支可能比较好一些,比如说像沿海一些发达省份,它在增长的过程中相对就是比较好一些,诸如像上海北京这样的一个大城市,在每一年增长的过程中,几乎都是全国前列的水平。
但是对于一些养老社保基金收支不好的省份,它在增长的过程中也是相对趋于乏力的,所以说增长幅度包括增长的金额相对都是会比较小的,所以这个要根据你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包括领取养老金的人口总数和缴纳社保的人口总数,等多方面的条件,才能够最终确定和衡量出具体的调整方案,然后根据自己的条件来套用具体的方案,得出自己能够增长多少钱。
感谢阅读,每天讲点退休知识那点事,本人专注于社保和退休领域,有喜欢我文章的小伙伴可以加我的关注,谢谢大家
❺ 44年的工作年限和40的工作年限,退休后的退休工资有什么区别
44年的工作年限和40年的工作年限,退休后的退休工资有什么区别?我认为如果你在单位工资一样的,退休后工资可能也是一样,但是在退休后的涨工资时,工作年限多的就可以多给涨工龄工资
❻ 退休人员工令四十一年三个月按哪个年限长工资
按工龄41年计算退休金,工龄工资再加社保缴费超过15年的年限两部分。
❼ 工龄35年,副高,退休工资是多少
影响养老金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退休上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的高低、缴费年限的长短等,缴费基数越高、年限越长,退休时领取养老金也越多。 2、参考公式为:(退休时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 缴费少,待遇也低,这是成正比的。
如何计算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构成。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本人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首次领取基本养老金时视同缴费账户总额÷计发月数+100元
过渡性养老金包括两部分,其中100元是人人都享有的;其余部分只有具有视同缴费权益并建立了视同缴费账户的参保人,退休时才发给。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平均缴费指数×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❽ 2018年办的退休缴费年限19年6个月退休工资怎么计算
虽说缴费时长、退休时间是计算养老金的依据构成,但是除此之外还涉及到了专你每一年的缴费属基数、当地每一年的社平工资、你的退休年龄、退休时个人账户余额等等诸多信息。没有这些因为谁也没法计算出养老金的。
更何况2018已经退休,你是知道具体养老金的,求证这个也没有意义因为社保都是依据计算机计算结果,除非参保信息错误否则不会出错的
❾ 工龄和缴纳养老保险年限不一至如何计算退休工资
1、如果你是84年12月招工,94年5月按正规手续调动到十堰,期间需要缴费的时间没有中断,你计算养老金的时间应该就可以从84年12月起算
❿ 医保交的年限越多退休工资会不会越多
1.医保的交费时间规定,各地不一样的,北京是男25年女20年,其他地方会比这个提高5年,有的地方不分男女都是30年,所以,你要查当地的医保条例才能明确的
2.养老保险最低需要交15年,但是不代表只交15年就可以不交了,等退休,因为有的地方规定必须一直交到退休年龄,如果不这样做,要么必须补交,否则不给办理退休,要么可以办理退休,但是养老金被大打折扣
3.这个是肯定的,交费基数、交费时间和退休前1年当地社平工资决定了养老金的多少,并且跟交费基数和交费时间成正比关系
4.养老保险参考2,如果是医保,你还需要明确一点,就是中断超过3个月不交,原来的会不会作废,有不少地方是会作废的,也就是以前交的是白交了,所以,对于,医保来说,通常是需要一直交到退休年龄的,否则会有比较麻烦的事情发生
5.按照目前政策,少交2年养老保险,养老金会少点,但是影响不会太大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