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浙富减持期限

浙富减持期限

发布时间:2021-09-10 15:29:44

⑴ 最近股票买什么好

三季报刚刚公布完。根据证监会有关规定,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定期报告公告前30日内,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但仍有不少上市公司高管“顶风作案”,在三季报披露窗口期违规买卖股票。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沪深两市有11家上市公司高管在三季报披露前的30日内违规买卖自家公司股票。其中,违规减持的有6家,分别是沈阳机床、大龙地产、卧龙电气、山河智能、华星化工、德美化工、金发科技;违规增持的有4家,分别是广弘控股、浙江阳光、信立泰、海博股份。

在6家违规减持的公司中,卧龙电气董事陈永苗套现金额最多。10月13日,陈永苗通过二级市场一口气卖出自家公司股份15万股,套现285万元。而这距离卧龙电气预约的三季报披露日10月23日仅有10天。而此前陈永苗还违规减持了一笔,其于9月25日卖出2600股,套现5.11万元。

此外,山河智能、德美化工高管违规减持套现金额也在50万以上。山河智能董事龚进在10月15日也大胆卖出公司股份12万股,套现195.36万元,公司预约的三季报披露日期则是10月26日。德美化工证券事务代表潘大可在9月28日减持了公司股份3.84万股,套现58.4万元,这距离24日发布三季报还不足30日。

与高管违规减持相比,上市公司高管违规增持的数量显得有些“落后”。其中,浙江阳光董事徐国荣最为“慷慨”,其于10月9日大举买入1.5万股,花费金额为18.495万元,这距离10月27日发布三季报不足30日。同日,信立泰高管张中行也违规买入1000股,共花费7.27万元。此外,广弘控股董事张硕城、海博股份监事周丽霞分别违规买入3000股、5000股。

对于近期出现的11家公司高管在三季报披露窗口期违规买卖股票的行为,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已见怪不怪了。一年有4期需披露业绩报告,这里就有4个月不能买卖公司股票。再加上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以及交易所规定的其他时间,留给上市公司高管买卖股票的时间也就不多了。
转载自:浙东财富网 [ http://www.zdslwz.com ]
本文链接地址:http://www.zdslwz.com/bencandy.php?fid=4&id=4761

⑵ 中国股市什么时候有的

1983年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深圳宝安联合投资公司
1984年一帮从没见过股市的穷学生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20多名研究生(其中包括蔡重直、吴晓玲、魏本华、胡晓炼等),发表了轰动一时的《中国金融改革战略探讨》,其中第一次谈到了在中国建立证券市场的构想。在1984年第二届中国金融年会上引起的思想风暴的规模
1984年7月20日成立 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1984年11月 第一家公开发行股票企业 飞乐音响中国第一股——上海飞乐音响股份公司成立
1985年1月,上海延中实业有限公司成立,并全部以股票形式向社会筹资,成为第一家公开向社会发行股票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全流通股票
1985年、北京的天桥公司、开始发行股票,
1987年5月,深圳市发展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成为深圳第一股。
1986年9月26日第一个证券柜台交易点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分公司
1987-09-27 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特区证券公司成立
1988年7月9日,人民银行开了证券市场座谈会由人行牵头组成证券交易所研究设计小组
1990年12月19日,上海举行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典礼。时任上海市市长在浦江饭店敲响上证所开业的第一声锣上市交易的仅有30种国库券、债券和被称为“老八股”(延中、电真空,大、小飞乐,爱使,申华,豫园,兴业)的股票,同日申银证券公司开设了上海第一个大户室出现了中国第一代个人证券投资大户/股票大户黄浦万国每天收市晚上交流信息者络绎不绝上海一景
1991年7月1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股票帐户,逐渐取代股东名卡。
1991年7月1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开始向社会公布上海股市8种股票的价格变动指数
1991年7月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开业。 1990年12月1日,深交所“试”开业,
1991年8月1日 第一只发行可转换企业债券公司琼能源
1991年10月31日,中国南方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与深圳市物业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众招股,这是中国股份制企业首次发行B股。
1992年元月,一种叫“股票认购证”的票证出现在上海街头,产生大批认购证广义上讲也是一种权证。该权证价格30元,后被炒至几百元,
1992年1月13日,兴业房产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是上证所开业后第一家新上市的股票,也是全国唯一上市交易的不动产股票。
1992 年1月19日,从即日起视察深圳四天,在了解了深圳股市情况后,他指出:“有人说股票是资本主义的,我们在上海、深圳先试验了一下,结果证明是成功的,看来资本主义有些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拿过来用,即使错了也不要紧嘛!错了关闭就是,以后再开,哪有百分之百正确的事情。”“坚决试,不行可以关”
1992年2月2日,发行联合纺织我国第一张中外合资企业股票。
1992年2月2月21日 第一家B股上市公司 电真空首次向境外投资者发行股票
1992年3月2日,进行1992股票认购证首次摇号仪式。
1992 年5月21日沪市突然全面放开股价,大盘直接跳空高开在1260.32点,较前一天涨幅高达104.27%。沪指当天从616点蹿至1265点,仅仅3天,又登顶 1420点股票价格就一飞冲天,暴涨570%!其中,5只新股市价面值竟狂升2500%至3000%!上证指数首度跨越千点,
1992年7月7日,深圳原野股票停牌。
1992年8月5日,深圳市邮局收到一个17.5公斤重的包裹,其中居然是2800张身份证
1992年8月10日,深圳发售1992年新股认购抽签表发生震惊全国的“8.10风波”。
“8?10”之后3天,上海股市也受影响猛跌22.2%。上证指数暴跌400余点与5月25日的1420点相比,净跌640点,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
眼看股市脱缰,监管层赶忙悬崖勒马,并加快新股上市速度。
1992年10月12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中国证监会成立。
1992年11月,沪市创出393点新低。仅5个月,沪指就跌去千点
1992年11月深宝安 第一家境内发行转债上市公司中国首家发行权证的上市企业
1992年后股票价格暴涨。糊里糊涂地开始炒股,莫名其妙地发了大财
92年因买股票认购证出现了股票大户 95年以国债风波为限 基本上消灭了股票大户
1993年2月到1996年3月被称是中国股市的第一次大熊市,主要是国家宏观紧缩遏制经济过热所致
1993年第二批认购证这次投入者几乎全赔,从此认购证消失
1993年2月 1558点
1993年4月13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股市行情借助卫星通信手段传送到北京
1993年4月22日《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正式颁布实施。
1993年5月3日上证所分类股价指数公首日布分为工业商业地产业公用事业及综合共五大类
1993年6月1日,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联合编制的“中华股价指数”
1993年6月29日 青岛啤酒 第一家H股上市公司在香港正式招股上市
1993年7月7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发布《证券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
1993年年中的金融整顿,连带着股市也跟着泛绿。
1993年8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A股均采用集合竞价。
1993年8月20日 第一只上市投资基金 淄博基金
1993年9月30日第一家股权收购中国宝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持有上海延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超过5%,由此揭开中国收购上市公司第一页。宝安收购延中实业股权通过二级股票市场进行控股的“宝延风波”
1993年10月2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向社会公众开放国债期货交易。
1994年4月 棱光股份 第一家国家股转法人股公司
1994年6月 哈岁宝 第一家上网竞价发行股票
1994年6月 陆家嘴 第一家国家股减资的公司
1994年7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证监会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商稳定和发展股票市场的措施》,
1994年7月29日‘股灾’
1994年7月30日“停发新股、允许券商融资、成立中外合资基金”三大政策救市行情上证指数从当日收盘的333.92点,8月涨至9月13日的1052.94点,累计涨幅215.33%。
1995年,指数又在政策指挥下玩了一把过山车:
1995年1月1日,即日起实行T+1交易制度。
1995年2月23日,上海国债市场出现史称“327风波”。
1995年3月,当证券市场已经发展四年多以后,才进政府工作报告,拿到了准生证。
1995年5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紧急通知》,协议平仓。
1995年5月18日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沪市A股跳空130点开盘,沪指当天涨幅40%多;留下新中国股市上最大的一个跳空缺口成交量也巨幅放大至84.93亿元
1995年5月20日仅过两天,国务院证券委宣布当年新股发行规模将在二季度下达,沪指瞬间跌去16.39%。
1995年7月1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加入证监会国际组织。
1995年 一汽金杯 第一家亏损公司
1996年的上海股市犹如一个大转盘,从年初的500多点,一直冲到1250点;深圳股市更是疯了,从年初的900多点冲到了4200点。
网下认购买新股票 需要上门 带现金
1996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称,今起不再办理新的保值储蓄业务。
1996年4月24日,上交所决定调低包括交易年费在内的七项市场收费标准。
1996年4月25日合并方式组建“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1996年5月29日,道?琼斯推出中国股票指数,分别为道?琼斯中国指数、上海指数和深圳指数。
1996年9月24日,上交所决定,从10月3日起分别下调股票、基金交易佣金和经手费标准;同时对证券交易方式作出重大调整,即由原来的有形席位交易方式改为有形无形相结合,并以无形为主的交易方式。自10月份起全面推广场外无形席位报盘交易方式。
1996年国庆节后,股市全线飘红。证监会坐不住了,团团冷风朝股市吹来,意图降温,但行情仍节节攀高。
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第三任证监会主席周正庆组织人撰写]“最近一个时期的暴涨则是不正常和非理性的。”从而引发市场暴跌。
1996年12月16日,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交易,实行涨跌幅不超过前日收市价10%的限制。
“12道金牌”
1997年4月10日,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试点拉开序幕。
1997年 5月股市终于在重压之下于 进行调整
1997年6月6日,禁止银行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
199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颁布实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
1997年5月到1999年5月的下跌,是中国股市非常值得玩味的第二次大熊市。
1998年3月23日,金泰、开元、兴华、裕阳、安信等五大证券投资基金和南化转债、丝绸转债两个可转换债券相继登场。专家理财证券市场金融衍生工具扩大的一种标志。
1998年4月22日,深沪两市的交易所实行“特别处理”制度。
1998年4月28日 辽物资A 第一家ST公司
1998年度,人行先后在3月25日,7月1日,12月7日连续三次降息。
1998年6月12日,国家宣布降低证券交易印花税,从单边交易千分之五降低到千分之四,
1999年开始,一批批困难企业开始纷纷上市“脱困”,弄虚作假的企业越来越多,后来暴露出来的很多违规造假的企业都是那时上市的,将股市弄得“不伦不类”‘老鼠仓'
上市公司第一年绩优,第二年绩平,第三年绩差,第四年亏损,第五年资产重组。这是折旧规律。
1996年 绿野上市一年不到,就从一个绩忧股变成了一个垃圾股。股票充满着阳谋和阴谋的游戏工具
1999年5月7日周末北约导弹袭击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
1999年5月10日周一,沪深股市跳空而下,“导弹缺口”炸在每个股民心中。
1999年5?19行情 一开盘网络股启动领头的是东方明珠、广电股份、中信国安等沪市上涨51点,深市上涨129点。
5月19日后,大盘依然一片大红
6月1日,国务院宣布降低B股印花税
6月10日,央行宣布第7次降息。
1999年6月12日 棱光股份第一家遭交易所公开谴责的公司
6月14日,证监会官员发表讲话指出股市上升是恢复性的。
6月15日,《人民日报》再次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重复股市是恢复性上涨,
6月25日,两市成交量竟达830亿元,创历史纪录。
管理层还允许三类企业获准入市,当天大盘跳空高开,上证指数当日大涨103.52点,涨幅6.59%。
政府很快出台了一系列利好火上浇油。中国股市进入了空前的大牛市功利性透支
有经济学家说当时美国的连续8年大牛市,大大增加了美国的消费,股市的钱挣得容易,花起来也爽快,这被称为“财富效应”,管理层觉得言之有理,遂动了在中国复制股市财富效应的念头;
网络泡沫的诞生国企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
1999年7月1日,《证券法》正式实施,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沪深股市以大幅下挫的方式来迎接中国证券业的第一部****。1998年12月29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⑶ 浙富控股有无增减持

查询公告今日-近一个月内,无增,减持信息。

⑷ 股市狂跌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首先要说明下,股票市场只是国民经济的一部分,一般都是国民经济的走势好坏影响到股票市场的走势好坏,但是不能反推股票市场的好坏就来判断国家经济的好坏!现在中古股票市场处境很出人意料,但是不能说国家经济就走坏了,就现在来看是国家的经济运行遇到了一些困难,主要是通货,热钱涌入等问题,这些息息相关到民生,同时也影响到了股市,所以现在政府是把抑制通货,遏制热钱作为首要的问题来解决,只要这个问题解决了,股票市场就能好转。
股票市场的走坏也不能完全归因于国家经济的困难,其实这里面有内外因素:
外因主要有,美国的次贷危机,这是影响最大的外因,导致国外经融市场的动荡和萧条,直接影响到全球的经济状况,中国的经济也难免不受到其影响。其次是油价的大幅上涨,现在石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越来越高,油价上涨导致很多行业运营成本增加,利润下降,企业压力巨大。第三,周边地区的经济环境和股市环境不好!最近越南又出现金融危机,美国股市的大跌,直接导致周边股市的下挫,从而影响到国内的股市。
内在因素:最重要的就是国内通货压力巨大,由于人民币升值因素,国外热钱的疯狂涌入,国家为了控制热钱,一直从事货币从紧政策,这间接的冻结了股市中的大部分流动资金。而且中国的股市经过了前几年的疯长,泡沫严重,今年和明年又是大小非解禁高峰年份,但是市场里资金却明显不足。所以股票市场内外压力都很大,大跌在所难免。

个人观点依旧看好股市,现在只不过是股市中困难的时期。中国经济总体走势是好的,最近两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不该其总体的发展上升走势,所以股市只要度过了这个难关,后面就是彩虹!

⑸ 新三板巨无霸被摘牌发生什么事情

新三板“巨无霸”被强制摘牌

12月15日晚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股转系统”)发布公告,新三板挂牌PE中科招商、达仁资管因不符合整改要求,将被强制摘牌。

股东安置成当务之急

对于摘牌企业来说,后续股东处置将成当务之急。

股转系统在公告中要求,被终止挂牌公司应积极应对投资者诉求,主办券商应指定专门人员负责被终止挂牌公司相关事宜并披露联系方式,协助做好被终止挂牌公司投资者的沟通工作,指导被终止挂牌公司妥善解决投资者诉求。

对于股东人数超过2000人的中科招商来说,股东安置无疑是个难啃的“硬骨头”。

事实上,摘牌消息传来,中科招商投资圈就“炸开了锅”。由于新三板无PE被强制摘牌的先例可依,业内人士表示,被摘牌公司需加强与股东沟通、协商,妥善安置股东。

中科招商2017年三季报显示,中科招商目前股东户数为2713户。截至记者发稿时,中科招商尚未披露股东安置安排。

“2015年5月在中科招商第二次定增时,我们以每股18元的价格买入了价值8100万元的中科招商股票。”杭州的杨生(化名)告诉记者。他介绍说,当时中科招商定增额度非常紧俏,他是作为中信建投的大客户参与进来的,而当时只有中信建投等少数券商能拿到中科招商的定增额度。“开始中信建投方面表示,个人参与这次中科招商定增是3000万元起投,后来门槛升到6000万元,最后又变成8000万元。”他介绍。最后杨生与10余名朋友共同出资8100万元参与了中科招商的此次定增。

中科招商后来开展了每10股送50股的“送股计划”。送股之后,杨生定增的成本价变为每股3元,于12月15日收盘,中科招商股价为每股0.77元。

杨生自称新三板老兵,2011年便开始在北京中关村股权转让中心进行中小企业股权交易,曾因押中后来成功转板创业板的安控科技而获利颇丰。

除了个人股东,2713户股东中也包含部分机构身影。公司三季报显示,前公募一哥王亚伟管理的中铁宝盈资产-招商银行-外贸信托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昀沣3号持有中科招商1.38亿股,占比1.27%。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5月杨生参与定增同时,王亚伟通过其旗下产品认购中科招商2777万股,投资总额近5亿元。除权后定增成本为每股3元。后王亚伟在中科招商中进进出出,但是中科招商发布的三季报显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王亚伟旗下信托计划昀沣3号为中科招商第十大股东。

杨生表示希望中科招商尽快给出回购办法。“一种可能是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回购价格来回购中小股东手中的股份。”他说。中科招商2017年三季报显示其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每股1.24元,显著高于上周五0.77元的收盘价。

目前,中科招商、达仁资管等PE被强制摘牌后暂无现成规定可以参照。2016年10月股转系统发布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第二十二条要求,“股票被强制终止挂牌的挂牌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应当对股东的诉求作出安排并披露。挂牌公司或者挂牌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挂牌公司的主办券商可以设立专门基金,对股东进行补偿。”不过征求意见稿后,正式的实施细则一直没有下发。

挂牌PE被强制摘牌之后,能否参照新三板挂牌的其它类型企业进行回购?新鼎资本总经理张弛说,新三板其它类型公司被强制摘牌,回购价一般是根据投资人的持仓成本、投资期限等多方面因素,给出一个年化收益,由PE公司大股东对中小股东进行回购。他表示,如果股权高度分散,挂牌之后融过资的,后续处置难度较大。

大成律师事务所林日升表示,如果是主板公司被强制退市,最后交易日收盘价基础上的任何溢价,都算得上合理。但是由于三板是“协议转让”,最近一年流动性较差,股价波动较大,且股价较容易被操纵,所以新三板公司被强制摘牌后回购价格怎么定,情况较主板主动摘牌的公司更为复杂。

野蛮生长时代终结

截至12月17日,26家挂牌私募中已有16家发布了自查整改报告,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此番自查整改进入尾声。而随着5家机构的被动摘牌,挂牌私募的野蛮生长时代也宣告终结。

2016年5月27日,股转系统发布《“关于金融类企业挂牌融资有关事项的通知》(简称《通知》),对挂牌的金融类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通知》要求挂牌私募管理费和业绩报酬收入占收入比例超过80%。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此要求旨在让挂牌私募回归资产管理主业,意味着日后留在新三板上的私募需坚持以”代客理财为主业。

“部分私募确实太会玩资本游戏了。这部分私募在新三板挂牌后大量融资,但又未见明显投向实体经济,却在市场不断举牌、买壳,造成资金空转,这些举动甚至可能影响实业公司的融资。”前述北京某专注于新三板的PE机构合伙人告诉记者。

东吴证券投行部业务副总裁周秦达表示,PE挂牌之后企业运作更透明,相比未挂牌的同行业竞争企业来说,经营的成本更高。此番整改无疑表明今后挂牌之后不能“任性”玩资本运作游戏,而是要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资管”主业上,挂牌私募的野蛮生长时代或结束。

虽然挂牌带来的品牌效应对于资管机构融资有所帮助,但挂牌从来就是双刃剑。现任黑石CEO苏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2017年上半年屡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尽管公司净利润年年增长,但是股价乏善可陈。至上周五收盘,其股价仅为31.5美元,接近IPO首发价,而其市盈率也仅为13.5。

曾就职于美国知名挂牌私募阿波罗资本的博思恩资本CEO冯剑云表示,对于私募来说,挂牌只是锦上添花,并不能为积重难返的私募雪中送炭。

“上市公司退市和新三板公司摘牌两者之间是有严格区分的。上市公司退市是公司确实经营状况很差,但新三板摘牌不一定是公司做得不好。”菁财资本创始合伙人葛贤通说。张弛称,新三板是私募机构在国内成为公众公司的唯一资本平台,挂牌后的优势主要在于融资便利和品牌宣传。但后来新三板市场持续低迷,加上股转公司对挂牌私募提出了更高的整改要求,后续私募挂牌需要更谨慎,张弛说。

不过,也有投资者表示,整改之后,在PE心中新三板依然魅力不减。盘古资本创始合伙人郑中尉表示,挂牌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吸引力足够大,新三板对私募的吸引力并未随着整改而减少。

新三板的企业还是有点能力的。

⑹ 中小板企业为什么要高送转,高送转对企业本身有什么好处

高转送的原因及对企业的好处:
一、再融资的需要。公司通过高送转,吸引资金炒作,借机帮助增发机构撤离,从而为再融资做准备。企业在增发的时候,一些机构帮助企业筹集了资金,公司当然会在恰当的时候回报他们。所以在大小非解禁或定向增发股东解禁的时候,有条件的公司通常会利用高送转博得市场欢迎,使得参与增发的机构有机会实施退出计划。以西飞国际为例,2008年2月,西飞国际向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2009年3月3日,公司公布每10股转增12股的分配预案。股价自方案公布后,最高涨幅达到31%。而这个时间恰恰是限售股解禁期。
二、大股东减持的需要。向日葵2013年7月3日公告了每10股转增12股中期利润分案后,股价从4。40元涨到了9月3日的6。68元,两个月的时间股价上涨了近52%,而2013年8月27日,正是向日葵老板吴建龙上市三年届满,吴建龙所持股份开始解禁的时期。一定要清楚大股东不会做赔本的事情,也不会等到减持那一天,股票反倒下跌了很多,试问,哪一个大股东爱做这种让自已倒霉的事情,如股价翻番后,我再减持是多么得意的事。
三、为参加增发被套的参与者创造解套和盈利机会。有些公司在行情好时进行了高价增发,后来行情向熊市转换,使禁售期满的一些增发参与者因行情不好、股价下跌而被套,因此需要以高送转方式制造一波行情使其解套或获利。一般有定向增发的股票,大多数会有推出中报或者年报高送转的可能。譬如002266浙富股份、000979中弘股份、600187国中水务、002671龙泉股份、600305恒顺醋业、02628成都路桥、002359齐星铁塔、002224三力士、600340华夏幸福、300027华谊兄弟,由于有定向增发,它们在今年中报都推出了高送转。
四、资产注入的需要。如果原来的“壳”股本太小,日后注入资产时很容易影响到股权结构,这就需要扩大股本。这在一些央企上市公司资产重组前夕经常可以看到。例如,2009年,由ST绵高变身而来的西部资源在2008年度、2009年中期连续送转,每次均为10转4,如果不扩股很难装下庞大的铜矿资产。
五、通过高送转达起到降低股价,提高股票流动性的目的。目前A股的投资者相当比例是散户,散户资金量较小,因此更加偏爱低价股。如股票经过10送10的高送转分配方案后,原来100元的股价会降低为50元,原来100元的股票就不如而现在50元的股价容易上涨。作为一个散户买股价100元的股票一手就需要1万元,多数情况下患有“恐高症”的散户是不情意去买的。而买股价降低的股票同样的钱会获得更多的股数,也会使此股票在市场上的流动性明显增强。
六、送转股是上市公司股本扩张的一种需要。从其本意来说,上市公司发展了,公司的股本规模自然也要跟上发展的步伐,从而使上市公司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若公司具有很好的成长性,高送转能够帮助中小企业迅速扩大股本,这也是很多上市公司做大做强的一种方式。无论是获得银行贷款,还是进行股权融资,注册资本和股本规模都是衡量企业实力的重要指标。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的大股东,持有股份3年后才能流通交易,因此通过高送转方式进行股本扩展,等到可以流通时,所持股份会随着公司成长而增值。
七、与现金分红相比公司的送股相当于没出一分钱,因此多数上市公司更倾向于进行高送。由于送股是将上市公司的利润以股份的形式向投资者支付,对上市公司来说,无须为此向投资者支付一分钱,只要进行账务调整即可,将应分配利润转为公司股本的增加。如果能用高送转代替上市公司的利润分配,代替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上市公司何乐而不为呢?如一般是10股派几元,也就是1股给几毛钱,而且还要交纳10%的所得税,除权后股价再一掉,和没给没什么区别,所以对于中小散户,派钱也没有什么吸引力。

阅读全文

与浙富减持期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