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么采用年限平均法和年数总和法算出各年的折旧额
年限平均法的计算:
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回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折答旧额均相等。
年数总和法的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月折旧率。
(1)年限平均法算年折旧额扩展阅读:
年限平均法的条件:
1、利息因素可以略而不计,或投资成本假定为零;
2、修理和维修费用在整个资产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
3、最后一年资产的效率与最初一年是相同的;
4、使用资产所取得的收入(或现金流量)在整个使用年限内是固定不变的;
5、各种必要的估计(包括预期使用年限)都是可予以相当确定的预计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年数总和法
网络——年限平均法
⑵ 平均年限法怎么计提折旧
平均年限法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是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地提折旧的方法。按此计算方法所计算的每年的折旧额是相同的,因此,在各年使用资产情况相同时,采用直线法比较恰当。
年限平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⑶ 平均年限法的折旧率如何计算
平均年限法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折旧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版旧额=固定资产价值*月折旧率权。
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它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适用于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所取得的残余价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项清理费用。
(3)年限平均法算年折旧额扩展阅读:
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资产清理时剩下的残料或零部件等变价收入。固定资产清理费用是指清理固定资产时发生的耗费。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即固定资产净残值。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反映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内的损耗程度便于计算折旧,每月计提的折旧额一般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乘以月折旧率计算。
扩展文件; 《平均年限法会计资料大全》
⑷ 折旧率年限平均法计算公式
(一)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1-预计残值率)/ 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二)工作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方法:
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
单位里程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 总行驶里程
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工作小时
按照台班计算折旧:
每台班折旧额=原值(1-预计残值率)/总行驶里程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2/折旧年限×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帐面净值×月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平均摊销。
(四)年数总和法的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100%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4)年限平均法算年折旧额扩展阅读:
税法规定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如下: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备为10年;
3、电子设备和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为5年;
残值率一般为5%。(内资企业5%,外资企业10%)残值率是固定资产的残值率。残值就是固定资产报废的时候的价值。
比如固定资产的入帐价值为10000元,残值率为5%,那么固定资产报废时的残值就是500元。
如果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
公式:
折旧率=(买入价-残值)/(买入价*折旧年限) OR
折旧率=(1-残值率)/折旧年限=折旧费/固定资本价值原值
残值率=残值/买入价
年折旧额=买入价X(1-残值率)/折旧年限
月折旧额=买入价X(1-残值率)/折旧年限/12
⑸ 怎样用平均年限法的计算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方复法:
一、制 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二、 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 1 - 预计净残值率 )/ 预计总工作量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 = 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 ×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三、 双倍余额递减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2÷ 预计使用寿命(年)× 100%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净值 × 年折旧率 ÷ 12
四、 年数总合法(加速折旧法)
年折旧率 = 尚可使用寿命/ 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合 × 100 %月折旧额 = (固定资产原价 - 预计净残值 )× 年折旧率 ÷ 12
一般企业使用较多的是直线法。企业计提折旧可以个别计提,也可分类计提。
扩展文件; 《会计资料大全》
⑹ 用平均年限法怎么算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平均年限折旧法:
年折旧率=(1―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⑺ 年限平均法下次年的折旧额如何算
求折旧额,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年限=固定资产原值×(1-残值率)÷折旧年限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年限平均法,就是直线法,每个月按照月折旧额,计提折旧,每月都是相同数据。
每个月计提折旧,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累计折旧
⑻ 年限平均法第二年怎么算折旧额
年限平均法,每年的折旧额都是一样的,=400000*(1-4%)/5=76800元。
年数总和法:
第一年=(400000*<1-4%>)*(5/15)=128000元
第二年回=(400000*<1-4%>)*(4/15)=102400元
第三答年=(400000*<1-4%>)*(3/15)=76800元
第四年=(400000*<1-4%>)*(2/15)=51200元
年限平均法(特点:将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均衡地分摊到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内,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的每期的折旧额是相等的)
公式: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寿命】*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年折旧率
年数总和法(指将固定资产的原价减去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
公式: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寿命的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⑼ 用年限平均法计提固定资产月折旧额的公式是什么
年限平均法(也称直线法) 年折旧率 = (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00%
月折内旧容额 = 固定资产原价* 年折旧率 / 12
或
月折旧额=原值*(1 - 预计净残值率)/ 预计使用寿命(年)/12
⑽ 平均年限法的折旧率如何计算
1、平均年限法年折抄旧率=(1-预计净残值袭率)/折旧年限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月折旧额=固定资产价值*月折旧率。
2、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它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适用于固定资产折旧。
3、固定资产在一定时间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固定资产的原值、预计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所取得的残余价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项清理费用。
4、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即是指固定资产清理时剩下的残料或零部件等变价收入。固定资产清理费用是指清理固定资产时发生的耗费。固定资产残余价值收入扣除清理费用后的净额即固定资产净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