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提起反诉可以在开庭后提出吗
可以在在庭后法庭论结束前提出,但证据应当在法院通知你的举证期限界满前提交。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6条规定“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
B. 在民事诉讼中,反诉的时间期限是多久,已开庭双方辩论后,还可以提出反诉吗
举证期限由法院根据实际情况酌定,一般如果按证据交换的规则给的话,是一个月。
反诉应该在法庭辨论结束前提出。
如果给了举证期限,就要在举证期限界满前提出。
C. 原告在开庭后,被告多久才能起诉
根据你的描述,原告在开庭后,被告多久才能起诉?作为旁观者来看,你所提到的问题两种解释。第一种是被告被起诉后,被告反诉原告,这种情况下,在开庭后被告经过论述答辩以后,当庭就可以提起反诉原告。因为是同一案件,原告诉讼与事实有出入,被告即可当庭提出反诉。第二种情况是,被告经过开庭后被告不服法庭判决提出上诉。这种情况是在被告接到法庭判决书后,不服法院判决,可以在接到判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因此说你所提的问题有两种解释,自己对号入座吧!
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罢了。
D. 被告提出反诉但我在开庭后才知道反诉有效吗法官会怎么判
提起
反诉
的,应当在
举证期限
届满前提出。法院会将
反诉状
副本送达本案原告的,然后原告会有一定的举证期间。
E. 民诉中,反诉提出期限是在法庭辩论结束前,还是在举证期限届满前
反诉最晚在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
2015年最高人民法院的“ 关于适用《中版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权诉讼法》的解释”中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
由此可知,在新《民诉解释》实行后,反诉提出期限为法庭辩论结束前。
(5)在成为被告开庭后提出反诉期限扩展阅读:
反诉是指在一个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诉讼法上称为本诉)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的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该权利亦是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的重要体现,是本诉被告所享有的重要权利,是保障本诉被告人民事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
反诉 是指在正在进行的诉讼中(诉讼系属中),本诉的被告以本诉的原告为被告提起的诉讼。其存在的目的在于:通过反诉与本诉合并审理,减少当事人讼累,降低诉讼成本,便于判决的执行。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本诉的被告可以向本诉的原告提起反诉。
F. 被告提出反诉 第二次开庭是什么时间
如果是被告提出反诉的案件,法院可以合并审理,不需要在单独开庭审理。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
当事人经法庭许可,可以向证人、鉴定人、勘验人发问。
当事人要求重新进行调查、鉴定或者勘验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第一百四十条规定,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
G. 反诉提出的时间是什么
在举证期限届满前可以提出反诉。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 :
原告可专以放弃属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可以承认或者反驳诉讼请求,有权提起反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
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对于当事人逾期提交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审理时不组织质证。但对方当事人同意质证的除外。
当事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的,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7)在成为被告开庭后提出反诉期限扩展阅读:
提起反诉的条件如下: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5、反诉只能是本诉被告向本诉原告提起,而不能对原告以外其他人;
6、反诉只能向受理本诉的法院提起;
7、反诉与本诉必须是适用同种诉讼程序。
H. 民事诉讼的反诉在什么阶段提出
民事诉讼中反诉的时间应当在证明期限届满之前。
一,有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六条的规定,反诉的时间和诉讼请求的增加是:案件受理后,法院辩论结束。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十四条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第三款,反诉的时间和请求权的增加是:在证明书期满前。
从理论上讲,民事诉讼证据规则和证据规则属于同一法律,对于同一法律,当然,新的法律优先原则和旧的法律,当然适用证据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第八十二条规定:“法院过去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的规定不一致,以本规定为准。”
二,司法实践:
事实上,法院通常事先被告知证据的期限,证明的期限通常是在法院之前,而在诉讼期满前提出反请求的请求。有时在法庭上作出反诉,法官也被承认。
(8)在成为被告开庭后提出反诉期限扩展阅读:
反诉特征
(1)当事人特定性及双重性
由于反诉是本诉的被告向本诉的原告提出的独立的反请求,因此反诉的原告即是本诉的被告,反诉的被告即是本诉的原告,即反诉的当事人是特定的,而且反诉的当事人在诉讼中的地位具有双重性。
(2)请求具有独立性
反诉具备诉成立的要件,是一种独立的诉。反诉虽然是在本诉的诉讼程序中被告向原告提出的反请求,但是它并不因此必然地依赖本诉而存在。被告提出的反诉本身具备着起诉的要件,因此即使本诉撤回,反诉也能够独立存在,也能够作为独立的案件由法院审理裁判。
(3)目的具有对抗性
反诉的起诉能使本诉失去意义 ,吞并或抵消原告的诉讼请求。
(4)反诉的时间具有限定性
提起反诉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三十四条第三款之规定,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
对于反诉,我国学者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有“在已经开始的本诉的民事诉讼程序中,本诉的被告以其原告为被告,向受诉法院提出与本诉有牵连的独立的反请求”。
“民事诉讼中的反诉,就是在已经开始的民事诉讼程序中,被告通过法院向原告提出的相反的民事权利请求”。“本诉是原告提起的诉讼,反诉是在本诉的基础上产生的诉讼。
反诉与本诉有牵连,但与本诉不同,在已经提出的诉讼中,本诉被告以原诉(或称本诉)原告为被告,向法院提起与原诉有直接联系的独立的诉讼请求,以达到抵消、动摇或吞并原诉的目的,这种反守为攻的诉讼称之为反诉”。
I. 被告应在什么时间提起反诉
被告应在案件立案后,到一审法庭辩论终结之前提起反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三十二条 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原告增加诉讼请求,被告提出反诉,第三人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可以合并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合并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