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单位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否要求双倍工资
单位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可以要求双倍工资的。
《劳动合同法》关于双内倍工资有以下规定:容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前款规定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第三十四条用人单位依照劳动
合同法的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或者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而未支付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当责令用人单位支付。
B.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不用签订吗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时,用人单位能否终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三项规定,劳动者有权选择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无权选择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上述情形下,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 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应承担什么责任
现实问题
林某在某公司工作了十年,每隔两年公司人事部都会找林某签订期限为两年的劳动合同。在第五个的劳动合同期满后,公司人事部再次找到林某要求续签为期两年的劳动合同,林某向人事部提出,其已在该公司工作满十年,不是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吗?人事部表示,如果林某不签两年期的劳动合同,公司即拒绝再与其续约,迫于失业压力,林某不得已只能在该劳动合同上签字。那么,法律对此是如何规定的呢?
律师解答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所以,林某在该公司已经连续工作满十年,该公司找其续约就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该公司在法定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形下不与林某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就应当于应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林某每月支付双倍工资。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D. 什么情况下可以签定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A. 劳动合同 :
劳动合同是确立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
劳务公司作为中介公司,不具备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主体资格。劳动合同只能是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签订,而不能与劳务公司签订。否则不合法。
按照劳动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应于劳动者在该单位第一个工作日之前签订。
签订劳动合同应当使用劳动和社会保障机关统一印制的劳动合同范本。劳动合同范本完全遵守《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注重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包括对劳动者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待遇,劳动安全保护,参加社会保险等项内容都有严格的约定。
劳动合同经双方签字后,用人单位应在30日之内将其送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鉴证。经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如果劳动合同条款(包括双方约定的补充条款)符合法律规定,即在劳动合同上加盖“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劳动合同鉴证专用章”。至此,符合法律规定和法定程序的劳动合同才算完成。
用人单位自行印制的劳动合同,会忽略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甚至为了规避用人单位应尽的法定义务,对有关劳动者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报酬,劳动安全保护,参加社会保险等合法权益,要么不予约定,要么模棱两可,解释权归单位所有,对单位如何有利就如何解释。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对单位自行印制的劳动合同不予认可。
有的单位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来规避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义务是徒劳的,因为只要劳动者在该单位提供了劳动,领取了工资,也就是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即使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同样要尽到法定的义务。
B. 社会保险:
《劳动法》中有关社会保险的规定:
一、“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二、“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三、“劳动者在下列情况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一)退休;(二)患病、负伤;(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五)生育。”
社会保险包括:1.养老保险;2.失业保险;3.医疗保险;4.工伤保险;5.生育保险。总共5种保险。
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分为三类:一、单位人员;二、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三、灵活就业人员(即以个人身份参加社会保险的人员)。
一、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以劳动者所在省份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月缴纳,缴费比例如下:
1.养老保险费:单位缴纳20% ,个人缴纳8% ,合计28% 。
2.失业保险费:单位缴纳2% ,个人缴纳1% ,合计3% 。
3.医疗保险费:单位缴纳8% ,个人缴纳2% ,合计10% 。
4.工伤保险费:单位缴纳,个人不缴纳。根据不同行业的工伤风险程度,将行业划分为小、中、大三种风险类别。风险越大,缴费比例就越高。风险较小的缴纳0.6% ;风险中等的缴纳1.2% ;风险较大的缴纳2.4% 。
5.生育保险费:单位缴纳,个人不缴纳。缴费比例为0.7 % 。
二、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以从业人员所在省份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月缴纳,缴费比例如下:
1.养老保险费:业主缴纳12%,从业人员缴纳8%,合计20%。
2.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4种社会保险费的缴费比例,与上述“一”类相同。
三、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以个人所在省份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月缴纳,缴费比例如下:
1.养老保险费:20% 。
2.医疗保险费:5% 。
3.能否参加失业、工伤、生育等3种社会保险,目前尚未明文规定。
说明:
一、养老和失业2种社会保险费的缴费比例是全国统一的,而其他3种社会保险费的缴费比例,各省份略有不同。
二、医疗保险费除了每月应缴的,还要每年缴纳一次“大额医疗保险费”,缴费标准为100元(各省份也略有不同)。此项缴费,以单位人员身份参保的,有的省份规定由单位缴纳,个人不缴纳;有的省份规定由单位和个人各缴纳50%;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从业人员身份参保的,由业主和从业人员各缴纳50%;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保的,由个人缴纳100%。
三、有的单位由个人自费参加的“补充保险”、“综合保险”等,属于商业保险,不在社会保险之列。
四、不管是何种保险,只要不是社会保险,还得参加社会保险。因为只有社会保险才是国家设立和管理的专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险,五种社会保险保障了劳动者一生的“生(育)、老、病(伤)、失(业)、葬”。
五、参保人员退休后的养老金随着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逐年增加而连年增加,死亡后还要发给丧葬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