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般看一本《海底两万里》要多久
看书不是追求一个看完后的结果,而是追求看书的一个过程。经过这个过程你得到了什么。这本书你可以选择快速的看过去,这样快的话一个星期就可以看完来。但如果你是慢慢的品一本书那么可能要一个月。
⑵ 海底两万里11月5日规定的期限满了,期限是多久,诺言是什么
期限是三天,诺言是指:如果三天期满,怪物还不出现,掌舵的人把舵轮转三次,林肯号就向欧洲海岸进发。几个月的搜寻一无所获,船员们因失望而产生怀疑的心理。
⑶ 读完海底两万里大概要多久
两个星期左右就会读完,每天量化开,既不会影响学习,也不会半途而废,细水长流,读名著都要量化,慢慢吃才会有意思,希望你找到自己的方法。
⑷ 海底两万里故事发生时间是什么时候
1、《海底两万里》故事于1866年发现”海怪“的时候开始。
2、作品简介
小说主要讲述了生物学家彼埃尔·阿龙纳斯及其仆人康塞尔和捕鲸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Nautilus,或音译为“诺第留斯号”)潜水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书中主人公尼摩是个不明国籍身份的神秘人物,这艘潜艇异常坚固,利用海洋提供能源。阿龙纳斯了解到尼摩仍与大陆保持联系,用海底沉船里的千百万金银来支援陆地上人们的正义斗争。
3、作者简介
儒勒·加布里埃尔·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1828.2.8~1905.3.24),是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凡尔纳1828年生于法国南特,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1863年起他开始发表科学幻想冒险小说。1863年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正式发售,从此一举成名,此后便开始从事写作职业,一直到1905年3月24日于亚眠逝世。
⑸ 海底两万里 :文中的"期限"是多久诺言又指什么
.“期限”是三天之内(即11月2日到11月5日正午);“诺言”指在期限过后还没有发现“怪物”,追捕“怪物”的战舰就要离开太平洋的北部海面,向东南方开行,返回欧洲海岸。
反映了船上人员的观点很容易动摇,容易从一个极端跑到另一个极端。
⑹ 海底两万里里的“期限”是多久“诺言”是指什么反映船上人员随你样的心理
原文是:
明天,11月5日正午,规定的期限便满期了。中午一过,法拉古舰长就要履行他的诺言,使战舰离开太平洋的北部海面,向东南方开行。
船这时正在北纬31度15分,东经136度42分。日本本土就在离我们不及两百英里左右的下方。黑夜快到了。船上正敲八点钟。一片片的乌云掩盖了上弦的新月。大海波纹在船后面平静地舒展着。
这时候,我倚在船头右舷围板上。康塞尔站在我的旁边,眼睛向前看着。全体船员,爬在缆索梯绳上面,细心考察渐渐缩小和沉黑了的天边。军官们拿着夜间用的望远镜,向渐次黑暗的各方搜索。月亮有时从朵朵的云间吐出一线光芒,使沉黑的海面闪耀着光辉;一会儿又消逝在黑暗中了。
——《海底两万里》第一部第五章
1.“期限”是三天之内(即11月2日到11月5日正午);“诺言”指在期限过后还没有发现“怪物”,追捕“怪物”的战舰就要离开太平洋的北部海面,向东南方开行,返回欧洲海岸。
2. 反映了船上人员的观点很容易动摇,容易从一个极端跑到另一个极端。
⑺ 《海底两万里》这本书大约多长时间能看完(最快的时间) 谢谢
1个半小时
⑻ 海底两万里这个故事是多久发生的
这是一本科幻小说吧,不是纪实作品,也就说上是什么时候的故事了
⑼ 名著,中学生必读人民教育出版社《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分别多长时间读完(大概时间,正常速度)
看是哪种读了,我只是普通的看了一遍,每天两三个小时,余华老师的《活着》《许三观卖血记》我读了四五天一本,你可以对比一下吧,如果精读,时间就长了
⑽ 《海底两万里》的旅行时长是多久文中有没有提到
文中说的是“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中,我在海洋底下穿越了两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