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现在一般的砖混结构的居民楼能抗几级地震
地震的级别是依据某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确定的。同一次地震对距离远近不同建筑物会产生不同的地震烈度。
建筑物抵抗地震的能力是抗震设防烈度。建筑物的抗震设防烈度由抗震规范确定,随建筑物所在地不同而不同。
② 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房屋年限的50到100年.请问抗震等级是多少级
缺少条件, 框架高度、场地类别等! 请参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11-2010
若 高度小等于24m,3~4场地类别,抗震等级三级;
若 高度大于24m,3~4场地类别,抗震等级二级;
1 类场地 以上抗震等级降低一级
③ 自己居住的楼房的寿命。以及抗震能力.去哪查询
这里有三个概念需要区别:设计基准期,设计使用年限,和建筑物寿命。针对你的问题,民用住宅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若已使用30年,则剩余设计使用年限未20年。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到了50年时,房屋就到倒塌损坏,而是仍可居住,只是其失效概率(房屋发生损坏、开裂、倾斜等)显著增大,需要有关鉴定机构进行房屋鉴定后,进行适当维修后,仍可安全使用。
房屋的抗震能力主要由设计时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决定,同时与结构类型有关,抗震设防要求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比如说,你的房屋所在城市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则对应的可防御的小震震级为4-5级,中震震级为5-6级,大震为7级以上。当然还要取决于你的房屋的建造年代,越早建造的房屋,由于当时经济技术条件所限,抗震能力越差。70年代以前很多房屋多不设防,唐山地震以后部分房屋进行了抗震加固,80年代、90年代的房屋好多地方都是6度不设防的,进入90年代,大部分地区房屋都进行了抗震设防,房屋的安全性明显提高。
房屋的抗震能力还取决于房屋建造施工质量,具体你的房屋如何需要找专门的房屋抗震鉴定机构进行科学鉴定方可作出结论。
④ 一般楼房能抗震几级
中国楼房没有抗震几级的说法,抗震在建筑行业指抗震烈度。一般情况下取基本烈度,但还须根据建筑物所在城市的大小,建筑物的类别、高度以及当地的抗震设防小区规划进行确定。
1、甲类、乙类建筑:当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本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2、丙类建筑: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当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按建筑类别及场地调整后用于确定抗震等级烈度,按调整后的抗震等级烈度。
(4)居民楼建筑抗地震年限扩展阅读:
首都和直辖市抗震烈度:
1、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
第一组:北京(东城区、西城区、崇文区、宣武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海淀区、房山、通州区、顺义、大兴、平谷、延庆),天津(汉沽、宁河)。
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第二组:北京(昌平区、门头沟、怀柔、密云);天津(和平区、河东、河西、南开、河北、红桥、塘沽区、东丽、西青、津南、北辰、武清、宝坻、蓟州区、静海)。
3、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第一组:上海(黄浦区、卢湾区、徐汇、长宁、静安区、普陀区、闸北区、虹口、杨浦、闵行区、宝山、嘉定区、浦东、松江、青浦、南汇、奉贤);
第二组:天津(大港)。
4、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
第一组:上海(金山),崇明区;重庆(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万盛、双桥、渝北、巴南、万州、涪陵、黔江、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壁山、铜梁、大足、荣昌、綦江),巫山,奉节,云阳,忠县,丰都,石柱,巫溪。
⑤ 关于抗地震房屋修建标准
如何设计防震建筑?
How to Responding to Seismic Threats
我在2005年初,曾经为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做了一个有关地震的报告。当时实在没有预料到中国会有那么大的地震灾害。这次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又找出这个报告,并加上最后一部分的建议,在此供有关部门参考,希望对目前在制定灾后重建法规的部门有帮助。这篇报告的PPT是用英文写的,如果中英文的意思有出入,以英文意思为主。
n Earthquakes Pose a Major Risk for Buildings and New Development
地震是对建筑与新城镇开发最严重的危害
n However, People Have Been Living with the Threat of Earthquakes For Centuries
但是人类面对地震的威胁已经有很多个世纪了
n How Can We Learn from the West to Manage the Risk of Earthquakes
如何从西方的经验来进行地震灾害管理?
Adopt Seismic Design Principles
采用防震设计原则
n Identify High Risk Areas 确定出高危地区
¨ Identify Major Fault lines and Earthquake History
确定出主要地震带和地震的历史记录
¨ Avoid Soil Areas Where Earthquake Damage Will be Greatest
避免地震时会造成重大破坏的地基土质区域
n The Biggest Risk is in Loose and Sandy Soils Prone to Liquefaction
最危险的是地震时会造成大量泥石流的疏松和沙质土壤。
¨ Adopt a Building Code That Manages Risk in These Areas
在地震带要严格采用防震设计规范
Seismic Design Principles
防震设计原则
n Avoid Irregular Building Configurations (在地震带)避免不规则形状的建筑
Structural Damage Control
建筑结构体系控制
n Diaphragms水平分隔 (Floor Plates and Roofs楼面、屋盖)
n Shear Walls剪力墙体系 (Must be Vertically Continuous竖向必须连续)
n Braced Frames刚性框架体系 (A Frame Structure That Resists Moment/Torsion Forces抵抗弯矩和扭矩框架体系; Use In Place of A Shear Wall用于代替剪力墙体系)
n Moment Resistant Frames抗弯框架体系 (Connections Between Columns and Floor System to Resist Bending and Lateral Loads柱与楼板的连系可抵抗弯矩与水平荷载)
Appropriate Structural Systems 采用合适的结构系统
n Wood and Timber Frame 木结构
n Reinforced masonry walls 配筋砌体墙
n Reinforced concrete walls 钢筋混凝土墙
n Steel frame with masonry fill-in walls (good energy absorption if bay sizes are small and building plan is uniform) 钢结构与砌体填充结构 (如果开间尺寸较小,平面规则,能够达到良好的吸能效果)
n Steel frame, braced (extensive bracing, detailing and proportions are important) 有支撑钢框架(完全的支撑,支撑形式与数量非常重要)
n Flexibly Connected Steel frame (good energy absorption, connections are critical) 弹性连接钢结构(连接点非常重要,具有能量吸收能力
n AVOID Precast Concrete Systems 绝对要避免预制简易混凝土墙板
Construction Quality 工程质量
n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Code Enforcement Are Critical
工程质量和符合建筑规范是关键
n Many Countries Have Adequate Codes But They Are Not Enforced Well
有许多国家的规范很好,但是执行力很差
n The Followings Are Particularly Important: 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 Proper Sizing of Bays and Spandrel Proportions
开间尺寸和跨距一定要合适
¨ Adequate Reinforcement at Connections
适当加强节点
¨ Using Adequate Tensile Reinforcement in Concrete Frames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采用足够的抗拉钢筋
Relevant U.S. and International Codes 美国与国际上的建筑法规有
n BOCA Code One of the Leaders in Seismic Building Codes
美国国家建筑标准法(防震建筑规范的领先者之一)
¨ BOCA Is California’s Building Code 这也是加州的建筑法规 (BOCA)
¨ The Source for the International Building Code (IBC)
国际建筑规范(IBC)的参考资料之一
¨ Identifies Zones Based on Seismic Risk
根据地震风险等级确定不同的防震地带
¨ Creates Different Guidelines For Buildings Based on These Risks
针对不同地带,制定不同的建筑规范。
Recommended Course Of Action 行动建议
n (Adopt GIS and )Proce Accurate Seismic Maps of the Region (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来) 建立一个非常准确的地震带地图
n Adopt BOCA/IBC Seismic Safety Standards Throughout the Area
在地震地区全面采用BOCA/IBC地震安全标准
n Create Effective Enforcement Regime to Ensure Code Implementation
建立一个确保规范有效执行的机构
针对汶川地震发生后的思考:
n 此次地震使很多市、县、镇夷为平地,需要重建,那么重新规划时如何考虑地震等自然因素以及产生次生危害的工厂、设施?
n 对于学校、医院等兼作避难场所,在规划中如何体现?
n 学校、医院等兼作避难场所的标准规范是否要单独制定?
n 日本已经提出加速改造和加固学校、幼儿园,我国是否应对地震地区中的学校、幼儿园、医院进行鉴定、加固、改造?并考虑设置紧急避难场所?
n 根据新闻报道,有五所爱心小学没有倒塌,而周围的建筑全部倒塌,证明了如果对施工质量严格控制,现行抗震规范是没有问题的,应切实加强各道监督控制关,如审图制度、监理制度、质检制度等。
n 我国现行结构规范行业内简称为02规范,用于取代89规范,02规范以美国、日本规范作为参考,但考虑经济因素,暂时不能完全达到,是否政府可以对地震带的学校与医院建筑采取经济扶持,使经济因素不影响规范的实施?
房屋结构与抗震性
我们生活中所居住的房屋,由于高度和用途以及建筑时间的不同,造成了结构的不同,同时也决定了房屋的抗震能力也不尽相同。那么什么样的房屋最抗震呢?就让我们一同来了解。
钢结构抗震级别★★★★★
特点:钢结构是以钢材为主要结构材料。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重量轻,同时由于钢材料的匀质性和强韧性,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具有很好的抗震能力。
应用:不过,由于钢结构建筑的造价相对较高,目前应用不是非常普遍。
一般的超高层建筑(100米以上)或者跨度较大的建筑通常应用钢结构,沈阳市比较典型的钢结构建筑为五爱市场二期鞋帽商场。
剪力墙结构抗震级别★★★★
特点:剪力墙是用钢筋混凝土墙板来承担各类荷载引起的内力,并能有效控制结构的水平力,这种用剪力墙来承受竖向和水平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
应用:剪力墙结构在高层(10层及10层以上的居住建筑或高度超过24米的建筑)房屋中被大量运用。
框架结构抗震级别★★★
特点:由钢筋混凝土浇灌成的承重梁柱组成骨架,再用空心砖或预制的加气混凝土、陶粒等轻质板材作隔墙分户装配而成。墙主要是起围护和隔离的作用,由于墙体不承重,所以可由各种轻质材料制成。
框架结构中,还有一种框剪结构,又名框架—剪力墙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力性能。这种结构的住房有很好的抗震性。
应用:框架结构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较为普遍,我们所见的大多数建筑都是框架结构。
砖混结构抗震级别★★
特点:砖混结构中的“砖”,是指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包括其他尺寸的异型黏土砖、空心砖等。 “混”是指由钢筋、水泥、沙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这些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所以称为砖混结构。砖混结构住宅一般以多层 (24米以下,住宅10层以下)住宅为主,其抗震性能比起上述三者相对弱一些。
应用:砖混结构一般应用在多层或者跨度不大的建筑,但由于砖混结构的房屋格局死板,墙面不能改动,加之近些年框架结构以及剪力墙结构应用得越来越普遍,在城市建设中已经很少应用砖混结构,目前我国只有城郊的一些建筑中还是砖混结构。
【生活警示】
居家装修也要防震
在房屋的设计中,有许多结构都是按照房屋的抗震需要建造的。因此,在装修中要特别注意,有些地方是坚决不能改动的,否则一旦破坏房屋的整体防震设计,在遇到地震时就极为危险。
装修中,砸掉承重墙是及其危险的做法。专家介绍,一般情况下,如果一楼的一户居民将承重墙大面积拆除,将导致该楼的抗震性能减弱和负荷应力出现异常,如果此时发生八级地震,楼体很可能会发生整体坍塌。另外,承重墙也不能随意凿洞,这也有损于房屋的抗震性。
由于普通市民在装修的过程中,对于室内的墙体是剪力墙还是普通墙无法准确判断,专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比较容易的判断方法,一般成人一拳厚也就是10厘米的薄墙不是承重墙,如有需要可以进行适当改造,但是对于20厘米的厚墙,是绝对不允许改造的,有的人从墙的外表无法判断剪力墙和砖混墙,专家提示,如果在砸墙过程中看到墙体里面有钢筋就说明这面墙是剪力墙,是不允许改动的。另外,有的人为了室内美观,把钢筋锯断的做法是极其不正确的做法。
一般房间与阳台之间的墙上,都有一门一窗,窗以下的墙是绝对不能动的,这段墙叫“配重墙”,它像秤砣一样起着挑起阳台的作用。拆改这堵墙,会使阳台的承重力下降,导致阳台下坠。
另外,不管是房间什么墙上的门窗尺寸也不能随意拆改,扩大原有门窗尺寸或者另建门窗,也会造成楼房局部裂缝以致严重影响抗震能力,从而缩短楼房使用寿命。
【重点解读】
房屋抗震设防烈度
此次汶川地震中,震级为里氏8.0级,但烈度却达到了10度到11度,而四川省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此次地震已经大大超出了建筑抗震设防标准。
震级和地震烈度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我们日常生活中房屋的抗震设防烈度应该是多少呢?
地震有强弱之分,而震级是用以衡量地震本身强度的“尺子”。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它的单位是“级”。震级的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地震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
地震发生时,人们通常用地震烈度来描述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简称烈度。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室内设施的反应,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以及地面的破坏现象等综合评定的,它的单位是“度”。
震级与烈度虽然都可以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不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
对于建筑物的设计而言,每个地区都会根据当地的地质、地貌情况规定不同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具体来说就是建筑物能够防止相应地震烈度的破坏程度的能力,也就是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全国各个城市及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都不相同,沈阳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是7度,一般城市的抗震设防烈度都在6-9度间。而一般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是50年,也就是相应的抗震设防烈度维持功效的年限是50年。
地震烈度
3度:少数人有感,仪器能记录到。
4-5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的破坏。
【名词解释】
剪力墙:是由钢筋混凝土浇成的墙体。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力的结构,称为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的墙体同时也作为房屋分隔构件。剪力墙结构可建得很高,主要用于12-30层的住宅和旅馆建筑中,它的缺点是空间划分不灵活。
承重墙:指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打掉会破坏整个建筑结构;承重墙是经过科学计算的,如果在承重墙上打孔装修,就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
非承重墙:是指不支撑着上部楼层重量的墙体,只起到把一个房间和另一个房间隔开的作用,有没有这堵墙对建筑结构没什么大的影响。
跨度:房屋、桥梁等建筑物中,梁、屋架两端的支柱、桥墩或墙等承重结构之间的距离。
【相关链接】
校舍抗震能力差是世界性的问题
汶川地震的搜救工作正在争分夺秒地进行,全国人民的心为灾区楸紧。由于地震发生在学校上课时间,灾难中死伤的师生人数众多,人们在扼腕叹息之余也不禁存有疑问:为什么学校楼房在地震面前如此脆弱?
工程抗震专家、中国科学院周锡元院士表示,校舍抗震能力差,这是世界性的普遍问题,他举了个例子——1933年,美国的长滩发生地震,导致学校倒塌。所幸已是放学时间,没有什么学生伤亡。“我国学校的设计和建设,也是按标准走的。”周锡元说,学校在抗震方面存在几个先天缺陷:
一是房间大。躲到卫生间等场所是地震发生时的一条逃生原则,原因就在于空间狭小、有墙面支撑,墙的面积大抗震能力就强。但学校教室、活动室等场所空间都比较大,相对而言墙的面积就小。
二是窗户大。教学需要良好的光线,采光使用大面积的窗户设计,相应地使得墙的面积大大缩减。
三是走廊设计。一般学校都采用单面、外廊的走廊设计,多由柱子支撑,如果教室两边都是走廊,在纵向上一间教室就只有前后的两面墙抗震,两边柱子的作用则很弱
⑥ 居民住宅的抗震标准是什么
抗震结构体系是抗震设计应考虑的最关键问题,对安全和经济起决定性的作用,是综合的系统决策。体系的选择要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几条基本原则。目前主要的抗震结构体系有:
1.多层砌体房屋。是以砌体(无筋砌体或配筋砌体)抗震墙为抗震结构体系,其中以横墙承重为主的结构体系较有利,承重横墙兼作横向抗震墙,纵向自承重墙作为纵向抗震墙,必要时也可以采用纵、横墙混合承重。
2.多层内框架房屋。指外墙为砖墙垛(或壁柱)承重,内柱为钢筋砼柱承重的房屋,适用于工艺上需要较大空间或使用上要求有较空旷的大厅的轻工厂房和民用公共建筑等。
3.底层框架砖房。底层要求有较大空间作商店、服务大厅等,上部则为隔墙较多的住宅或办公楼,是一种上下材料不同、强度和刚度不连续的结构体系,在抗震设计中有较严格的要求。
4.框架结构。多应用于多层及高层民用建筑和多层的工业建筑,建筑平面布置灵活,易于布置较大房间。但纯框架结构侧向刚度小,属柔性结构,故其层数和高度都受到一定限制。
5.框架-抗震墙结构。在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纵向和横向布置适当的抗震墙,并与框架结构形成框架-抗震墙协同工作的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层间位移比纯框架结构显著减小,故其建筑高度可以高很多。
6.抗震墙结构。是全部由纵、横抗震墙组成的结构体系,其抗震性能较好,在高层住宅、公寓、旅馆等建筑中广泛应用。
国家在建筑抗震设计上要求,一般的民用建筑是要抗7度,及可抗6级地震,对一些超高层的建筑,必须要做地震安全性的评价,通过安全评价性去测试标准,以保证建筑达到基本抗震地区的要求。除了设计达标以外,施工的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要有合规的设计,合乎要求的标准,合格的施工质量,几个方面做好了,才可以达到抗震的标准。
⑦ 城市居民高层住宅楼28层,抗震能力如何,能对抗几级地震,国家规定有什么标准吗
砖混结构一般是5级,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架结构一般都是七级以上。
地震烈度是国家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中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地震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断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的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现的破坏现象等。
高层建筑抗震框架柱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宜采用型钢混凝土柱或钢管混凝土柱;
②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柱端剪力增大系数`Η_VC`.应增大20%;
⑵框架梁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梁端剪力增大系数≈“应增大20%;
②梁端加密区箍筋构造最小配箍率应增大10%。
⑧ 居民区最高抗震等级是怎么规定的
目前农村建房一般是砖混结构抗震等级7级。城市建设要求抗震等级要求最少8级。按国家规范,房屋的设防烈度为7度,就是说至少能承受烈度为7度的地震。抗震度数和地震的里氏级数不一样。我国抗震设防烈度分6-9度,度数越高要求越严。根据2002年起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要求做到: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50年一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475年一遇)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1641-2475年一遇)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⑨ 高层住宅的抗震是多少
抗震是房屋建筑乃至一切土木工程最困难的课题,抗震房屋的地基一般打在坚固岩石深处,可以随震动一起移动。2楼到5楼之间,用20组四角柱来支撑大楼。坚固的底层楼。白色石英护墙板以钢管加固,这一设计可承受左右的摇动。金字塔型的重心较低,所以能承受摇晃。紧急逃生梯设在西翼,升降梯则设在东翼。所有设备都锁在墙上固定,而且全部都能承受上下和左右的移动。整栋采用防震材料。较高楼层有弹性。
从1974年原国家建委发布全国第一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起,中国对建筑抗震设计的要求越来越严格: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对“74规范”进行修改,颁发了“78规范”;1989年,又发布“89规范”,6度区的建筑工程正式纳入抗震设防范围;2001年,对“89规范”进行修订,从2002年1月起实施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抗震设防烈度分6~9度,度数越高要求越严,根据2002年起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要求做到: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50年一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475年一遇)时,可能损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预估的罕遇地震(1641~2475年一遇)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一般来说,全国大部分地震不活跃带抗震设防烈度是6至7度,北京地区居民楼房应具有抵御烈度为8度的地震破坏的能力。
国家在建筑抗震设计上要求,一般的民用建筑是要抗7度,及可抗6级地震,对一些超高层的建筑,必须要做地震安全性的评价,通过安全评价性去测试标准,以保证建筑达到基本抗震地区的要求。除了设计达标以外,施工的质量也是非常关键的,要有合规的设计,合乎要求的标准,合格的施工质量,几个方面做好了,才可以达到抗震的标准。
⑩ 建筑物的最高抗震等级是多少
首先更正上述回答中的错误:
“这次汶川的里氏8.0级地震,烈度最高达到了11级”应该是11度;
yingji620的回答也不对。
其次,楼主问的问题实在不好回答,笼统地说,应该有两个方面,第一,结构抗力要强,比如:增加圈梁、构造柱、现浇板等,能够把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构建,增大柱子截面、增加剪力墙等,都是增加结构抗力;第二,结构延性要强,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讲延性,就是地震来了,结构会给住户一个逃生时间,结构不会迅速倒塌,框剪、框架、砖混、砌体这几类结构形式的延性是按照降序排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