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混凝土强度时间
理论上混凝土强度随时间时永远增长的,只不过速度越来越慢,用28天来检验是因为这是混凝土肯定能达到100%以上,滞后的增长速度将很慢。若用半年的强度来推算28天的,可以找一下理论上混凝土强度随时间增长的曲线,这曲线与标号等几个因素有关系(记不大清了),然后根据增长曲线计算一下。
2. 混凝土强度与时间的关系
1、混凝土的强度是不断提高的,只要条件适合,几十年后还在增长,只不过是速度很慢了。但是要从20提高到C30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2、C30混凝土五个月后打出C20,不可思议。
3、是你施工的吗?如果你就全部按规范做的,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你偷懒了,那就麻烦大了。
4、回弹仪是的操作出入很大的,一方面是位置选择,二方面是回弹仪安放角度,三方面是操作者后坐方向的力度,四方面是计算的问题,五方面是回弹仪的的质量。操作不正确,往往出现很大的偏差。不要太相信。
5、本人做混凝土多年,还是相信试块的。同养的试块更能说明问题。(如此大的出入还没有碰到过。如果是真的,肯定是豆腐碴。神仙也帮不上了。)
多方面查查吧,你一定能找到原因的。
3. 混凝土的有效期是多少年
这其实是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水泥没有使用前,储存期为三个月,因为储存时间长了,水泥可能吸湿,部分发生水化反应结块或降低活性,所以水泥有有效期。在水泥已经用于混凝土或砂浆,混凝土或砂浆硬化后,就不存在过期问题了,而是‘耐久性’问题。
只要混凝土或砂浆处于良好环境,即没有腐蚀、没有冻融、没有高温(100°C以上)等等对混凝土/砂浆的破坏因素存在,混凝土/砂浆的强度就不会降低,可以一直使用下去。这是混凝土/砂浆优于有机材料和金属材料的地方。由水泥凝结的混凝土/砂浆属于无机矿物材料,本身的稳定性很好。
但实际工程应用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处于自然环境中,必然会遭遇许多破坏因素,例如北方的桥梁、码头必然冬季会受冻,跨海大桥、沿海码头必然会受海水侵蚀(海水中氯能渗透进入混凝土导致钢筋锈蚀),有些地区土壤中含硫酸盐或有酸雨会腐蚀混凝土,等等。此外,混凝土还可能发生内部自身膨胀破坏,例如碱-骨料反应、延迟钙矾石生成,等等。如果对这些破坏因素没有采取措施防范,混凝土结构的寿命最短可能只有十几年,甚至几年。
所幸的是,目前混凝土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抵抗外部因素的破坏和防止发生内部破坏。最新颁布的标准GB/T 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就是针对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和可能存在的破坏因素,进行结构和混凝土设计,保证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根据工程的重要性,设计使用寿命不低于50年和100年。
针对环境存在的破坏因素,对现有混凝土结构进行养护、维修或加固,是延长结构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混凝土结构不安全了、功能不适应要求或维修加固费用太高,拆除重建就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新建成的杭州湾大桥设计使用寿命为不低于100年。该桥处于海洋环境,最大的问题是氯导致钢筋锈蚀。保证100年寿命的措施包括:混凝土表面涂层和高性能混凝土,前者能保证15~20年氯不进入混凝土,后者保证氯在混凝土中渗透速率非常低,需要100年左右才能在钢筋表面达到引起锈蚀的浓度。南京长江大桥修建时还没有‘耐久性设计’的概念,因为其所处环境没有冻融、氯盐、硫酸盐等破坏因素存在,所以至今其混凝土结构仍然状态良好。然而,其梁为钢结构,必须不断地刷漆防锈,保养维护费用很高。这也是现代钢筋混凝土结构比钢结构用的更多的原因。
4. 混凝土强度与时间的大致关系比如说浇筑24小时后,混凝土强度能达到最终强度的百分比是多少
混凝土的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长,呈曲线关系。14天以前,曲线较陡,14天以后曲线开始变得平缓,28天以后曲线更加平缓。就是说混凝土随养护时间的延长,强度不断地增长,开始较快,以后则渐缓,大约在2~3年以后,强度才停止增长。
混凝土强度的增长不仅与养护时间有关,还与水泥的品种、养护条件、环境温度有很大的关系。
5. 混凝土强度与时间关系
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强度增长,过了这一时段后强度就无变化。因为混凝土强度的升高是因为水泥水化的进行,当水化基本完成时混凝土的强度就不会有明显的升高了。
水泥水化初期强度取决于3CaO.SIO2后期强度为2CaO.SIO2,含量在75-82%。对于一般建筑、小体积工程来说,可以不考虑水泥的水化热,甚至可以加快水泥的水化硬化。
但是对于大体积工程来说,比如大坝,桥梁等,水化热来不及释放越积越多会造成膨胀开裂等毁灭性后果,所以有专用的大坝水泥、低水化热水泥,有的还要使用其他冷却方法。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所以,工程开工时,首先由技术负责人现场确定粗骨料,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高。
6. 设计使用年限50年的普通住宅,其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多少
设计年限为50年的建筑物,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如果强调 是大截面应不低于C20
7. 混凝土多长时间可以达到强度
混凝土需要28天达到硬结强度。
混凝土的硬化分两个阶段,一是凝固阶段,二是强度增长阶段。
混凝土终凝一般在浇筑后8小时左右。终凝后混凝土开始增长强度,到浇筑后28天可达到设计强度。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以此为依据。但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并没有终结,而是还在缓慢增长。半年乃至一年后,强度还有增长。凝结硬化之后的混凝土,叫做硬化混凝土,硬化混凝土的性质主要有强度、变形性能以及耐久性等。
(7)混凝土强度年限扩展阅读:
通过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有:
1、采用强度等级高的水泥;
2、采用低水灰比;
3、采用有害杂质少、级配良好、颗粒适当的骨料和合理砂率;
4、采用合理的机械搅拌、振捣工艺;
5、保持合理的养护温度和一定的湿度,可能的情况下采用湿热养护;
6、掺入合适的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和料。
8. 混凝土的强度与时间关系是什么
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强度增长,过了这一时段后强度就无变化。因为混凝土强度的升高是因为水泥水化的进行,当水化基本完成时混凝土的强度就不会有明显的升高了。
水泥水化初期强度取决于3CaO.SIO2后期强度为2CaO.SIO2,含量在75-82%。对于一般建筑、小体积工程来说,可以不考虑水泥的水化热,甚至可以加快水泥的水化硬化。
但是对于大体积工程来说,比如大坝,桥梁等,水化热来不及释放越积越多会造成膨胀开裂等毁灭性后果,所以有专用的大坝水泥、低水化热水泥,有的还要使用其他冷却方法。
一般来说,水灰比与混凝土强度成反比,水灰比不变时,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控制好水泥质量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此外,影响混凝土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所以,工程开工时,首先由技术负责人现场确定粗骨料,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比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高。
9. 混凝土强度和时间的关系
混凝土需要28天达到硬结强度。
混凝土的硬化分两个阶段,一是凝固阶段,二是强度增长阶段。
混凝土终凝一般在浇筑后8小时左右。终凝后混凝土开始增长强度,到浇筑后28天可达到设计强度。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以此为依据。但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并没有终结,而是还在缓慢增长。半年乃至一年后,强度还有增长。凝结硬化之后的混凝土,叫做硬化混凝土,硬化混凝土的性质主要有强度、变形性能以及耐久性等。
(9)混凝土强度年限扩展阅读:
通过对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的分析,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有:
1、采用强度等级高的水泥;
2、采用低水灰比;
3、采用有害杂质少、级配良好、颗粒适当的骨料和合理砂率;
4、采用合理的机械搅拌、振捣工艺;
5、保持合理的养护温度和一定的湿度,可能的情况下采用湿热养护;
6、掺入合适的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和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硬化混凝土
10. 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有关吗
混凝土强度与耐久性有密切关连。混凝土强度等级高的,容重较大,密实度更好。密实度好的自然是耐久性好。混凝土结构规范GB50010-2010关于耐久性章节里,对最小保护层厚度的规定就直接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