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刑事案件追诉期是否是20年,超过20年可以不追诉。
刑事案件追诉期最高是20年,并不是所有的刑事案件都是20年,但是过了20年的追诉期,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核准后依然可以追诉。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1)20年追诉期限扩展阅读:
案例:超过20年期限仍被追诉
从河南省新密市检察院了解到,由最高检核准追诉的被告人刘某某强奸案近日一审有果:经审理,郑州市中院依法以强奸罪判处被告人刘某某死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据了解,现年43岁的刘某某系河南省郸城县人,1996年11月26日下午,刚到新密市来集镇马沟村一煤矿打工两天的被告人刘某某,酒后行至马沟村一乡间小路,将放学路过此处的被害人郭某某(女,殁年8岁)强行抱进路边一个废弃的窑洞内实施强奸,在此过程中致被害人窒息死亡。
后刘某某将被害人掩埋后潜逃。当时公安机关由于技术条件限制,一直未能查明真凶。2013年,公安机关从被害人体内提取的生物检材中成功检出一名男性DNA,经过排查,最终查获刘某某,并于2017年3月1日在新疆克拉玛依市将在此隐姓瞒名打工的刘某某抓获归案。
从刘某某实施犯罪到抓捕归案历时21年,已超过法律规定的最高20年追诉期限。鉴于被告人刘某某以暴力手段奸杀幼女,行为恶劣,手段残忍,2017年3月,新密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研究决定,将该案报最高检核准追诉。
最高检审查后认为,刘某某的行为虽已超过20年追诉期限,但犯罪行为恶劣,后果严重,必须追诉。郑州市中院审理认为,被害人系未满14周岁幼女,检察机关追诉刘某某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也顺应民意,有利于社会稳定。
法院同时也考虑到,被告人的犯罪行为已过追诉期限,且其归案后认罪态度较好,遂做出上述判决。
『贰』 20年的诉讼时效可以延长吗
20年属于法律规定的最长的诉讼时效,一般情况下不能延长,但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延长。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最长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最高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169、权利人由于客观的障碍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不能行使请求权的,属于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的“特殊情况”。
175、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适用民法通则有关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的“二十年”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适用民法通则有关延长的规定,不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
『叁』 关于追诉期,比如杀人罪的20年是怎么计算的
20年是从案件发生时开始计算的,如果是持续性行为,则从结束时起算。比如杀人,20年就是从砍完最后一刀(枪,各种手段都行,只要加害行为结束)开始计算。另外,如果侦查机关已经立案,只是不知道谁是嫌疑人或者嫌疑人在逃的,不受20年追诉时效的限制。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批准,即使过了20年最高追诉时效,犯罪嫌疑人也会受到刑事处罚。
『肆』 20年最长诉讼时效,起算点始于何时
中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的20年的诉讼时效期间。最长诉讼时效具有如下特点:(1)它既适用于一般诉讼时效所规定的一般民事法律关系,适用于特殊诉讼时效所规定的特殊民事法律关系;(2)其起算点是权利被侵害之日;(3)最长诉讼时效实质上是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的截止期限。因为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是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如果没有最长诉讼时效的规定,权利人自权利被侵害时起到20年、30年、40年,甚至更长时间以后方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他仍可按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保护其权利,人民法院还应给予保护。这就丧失了民法规定诉讼时效的实际意义。有了最长诉讼时效,权利人自权利被侵害起超过20年才提起诉讼,请求人民给予保护的,即使符合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的规定,除有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外,人民法院将不再给予保护;(4)最长诉讼时效不发生中止、中断。因为权利人在尚不知道自己权利受到侵犯的情况下,不可能主张权利,自然也就不发生中止和中断的间题。
『伍』 最长诉讼时效20年,什么情况下可以延长时效
20年属于法律规定的最长的诉讼时效,一般情况下不能延长,但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延长。
1.权利人由于客观的障碍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不能行使请求权的,属于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的“特殊情况”。
2.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适用民法通则有关中止、中断和延长的规定。
3.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的“二十年”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适用民法通则有关延长的规定,不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
『陆』 民事诉讼时效的20年和3年分别指的事哪种情况
时效,是指一定的事实状态,持续一定期间,而产生一定法律上效果的法律事实。3年的诉讼时效是一般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20年是最长保护期间。诉讼时效因为特定事由可以中止、中断,但最长不超过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