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主动离职后,保密协议是否还有效
你好
只要你提前30天书面申请辞职,那就是依法辞职,单位应当开离职证明,你只需保留好提前了30天申请离职的证据即可;
如果公司未按未规定支付你竞业限制补偿,那你也无义务再遵守相关规定,是对方违约在先。
保密义务是有效的,单位也应当支付竞业限制补偿!扣离职证明,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采纳回答!
❷ 离职后无保密费,保密协议是否有效
生效。竞业限制期间不支付经济补偿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除协议。保密协议的经济补偿,是在竞业限制期间。劳动合同履行期间,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是劳动者法定义务,用人单位是否支付保密费均不受影响。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离职保密协议是否有效期扩展阅读
对于违反保密协议造成严重后果的当事人,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
第二百一十九条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❸ 离职后保密协议还有效吗
通常保密协议在签订时会注明保密时限,若劳动者在保密时限内离职了,保密协议依然有效。
❹ 离职后保密协议还生效吗(急急急)
、乙方在与甲方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五年内不得在任何从事同类业务的单位工作,不得在任何单位从事同类业务的工作,也不得自己从事同类业务,否者须赔偿甲方不少于人民币拾万元的损失费。
你提出离职后,公司会给我一部分保密费的,你需要按照保密协议上要求的去做,如果没有给保密费,那就没关系
❺ 主动离职后,保密协议是否还有效
只要你提前30天书面申请辞职,那就是依法辞职,单位应当开离职证明,你只需保留好提前了30天申请离职的证据即可;
如果公司未按未规定支付你竞业限制补偿,那你也无义务再遵守相关规定,是对方违约在先。
保密义务是有效的,单位也应当支付竞业限制补偿!扣离职证明,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采纳回答!
❻ 保密协议离职后有效吗
保密协议中的条款,在法律上属竞业禁止条款,即 指为避免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被侵犯,员工依法定或约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劳动关系结束后的一定时期内,不得到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具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兼职或任职,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但由于竞业禁止协议限制的是员工的劳动权,而劳动权属于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因此,竞业禁止合同的合法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损员工的基本生活利益。作为竞业禁止协议生效的一个基本条件,企业必须对员工的竞业禁止行为做出经济补偿,竞业禁止协议中必须同时写明补偿金的数额和发放办法,否则就是无效协议。 关于您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合同,即使没有签属,由于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则视为雇用关系。无劳动合同,不影响竞业禁止条款的效力。 所以,如果你们的保密协议同时规定了对员工的竞业禁止行为的经济补偿,则该协议是生效的,您要遵守此规定的
❼ 与公司签订的保密协议在离职后多少年内有效!!
一、目前没有法律规定保密期限,保密费需要劳资双方协商。约定保密期限为无限期、保密费为0并不违法。
二、协议中竞业禁止条款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24条,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10年的竞业限制期限条款明显是无效的。
三、根据你所述的情况,如果你签署了该协议,表示你同意竞业限制,虽然10年期限无效,但2年的竞业限制期限还是要遵守的。
三、在你离职后的竞业限制期内,甲方必须按月发放竞业禁止补偿金。
1、补偿金按你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的30%支付,如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最低工资支付。
2、如果甲方没有支付补偿金,你就不受竞业限制约束。
四、相关法律依据:
1、《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
①、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
②、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2、《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四条:
①、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②、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③、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前款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二年。
(7)离职保密协议是否有效期扩展阅读
一、协议、合同无效或失效情况:
《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二、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