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补税有效期

补税有效期

发布时间:2021-08-28 02:06:23

Ⅰ 地税定额发票有没有有效期

有有效期,查询是否过期的方式如下:
1、可以到当地国税局官网查询发票是否过期,
2、拨打12366税务热线查询发票是否过期,
3、通过工商局官网查询发票上的销售单位,咨询发票是否过期。

Ⅱ 开具发票补税点怎么计算

税点指的是税率。补税点要补税额,若没有真实交易而要求空开发票,需要按所开发票的税率向开票方补税。例:如果要开1000元的票,税率是5%,则需补税金额=1000元。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应答时间:2020-11-2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Ⅲ 国税自查补税,怎么做

国税自查补税,企业应在自查阶段发现了涉税问题,企业根据税务机关审核的补税表去征税大厅将税收缴款书打印,将补税金额及相应税款滞纳金缴纳即可,通常不涉及罚款。
故税务自查要弱于税务检查,更弱与税务稽查。
税务自查补税,是指企业的主管税务局(或稽查局)通知企业进行自己检查,而后回报税务机关的一种检查方式,根据企业的自查结果进行相应的补税处理。
税务自查是督导纳税人自查自纠税收违法行为的有效方式,通过组织纳税人自查,督促、引导纳税人自查纠正已经发生的税收违法行为,依法给予“改过”机会,可以让纳税人感觉到税务机关对其基本权利的尊重,鼓励纳税人认真开展自查并积极缴纳税款。

Ⅳ 超过3年的物品在新的海关政策下还需不需要补税

这种分2种情况:
1、如果你进口时候按照当时的海关规定的关税税率和增值税税率进行缴纳的,且申报的单价和总价都被海关认可,而现在海关对物品提供税率,那么之前进口的不受影响,依然有效,不用补税
2、如果在海关税率变动之后,发现之前进口的货物单价和总价有问题,需要从新补交关税和增值税,那么需要按照新当前新的税率执行,当然也就需要补交税款
对于补税,没有3年期限的规定

Ⅳ 个人所得税漏报补报,个人所得税系统软件怎么申报

无法在软件申报,必须个人直接在税务局的征收大厅申报,税务局打印出缴税凭单后,交纳税银行扣款,回执联作为原始凭单记账。

由于造成漏缴或少缴税款的原因很多,补税措施大体有如下三种:

1、到期补税。即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批准,延期缴纳税款的,延长期届满应该补缴税款。

2、错征补缴。因计算失误、工作疏忽造成少缴或未缴税款,需要补缴税款的,则要根据具体情况,实行区别对待: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少缴或未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3年内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需要注意的是,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在3年内追征,有特殊情况,追征期可延长至10年。

(5)补税有效期扩展阅读: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Ⅵ 地税退税超过期限(3年)怎么办(以前误报多报)

地税退税超过期限(3年),要看发现多缴税款的主体是谁,发现的主体不同,退税的时限及方法也不同。税务机关发现的多缴税款,不受时间限制,都应当立即退还给纳税人。而纳税人发现的,只有在税款结算之日起3年内可以退还,超过3年的不能退还多缴的税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51条明确规定:“纳税人超过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税务机关发现后应当立即退还;纳税人自结算缴纳税款之日起3年内发现的,可以向税务机关要求退还多缴的税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税务机关及时查实后应当立即退还;涉及从国库中退库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国库管理的规定退还。”

由此可见,退税的前提是纳税人缴纳了超过应纳税额的税款,而退还的时限及方法依发现主体的不同而不同。一是时限不同。税务机关发现的多缴税款,不受时间限制,都应当立即退还。而纳税人发现的,只有在税款结算之日起3年内可以退还,超过3年的不能退还。二是是否给予纳税人补偿不同。税务机关发现的,只退还多缴的税款,没有补偿;纳税人发现的,税务机关除退还多缴的税款外,还要给纳税人加算同期活期存款利息。

退税的具体程序

1.纳税人在规定期限内向主管税务机关领取《退税申请表》一式三份,填写后报主管税务机关。
2.主管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退税申请进行审查核实后,报县级以上税务机关审批。
3.县级税务机关审批后,将《退税申请表》一份退还给纳税人,一份交纳税人主管税务机关作为退税凭证的附件,一份由本局主管科(股)留存。
4.主管税务机关根据上级税务机关审批的《退税申请表》,填开《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收入退还书》,由国库审查办理退库。

退税过程中中应注意的事项:

1.纳税人既有应退税款又有欠缴税款时,税务机关应当将应退税款先抵扣欠缴税款,抵扣后还有应退税款的,可按抵扣后的余额退还,也可以根据纳税人的要求留抵以后纳税期的税款。
2.利息的加算。纳税人发现多缴税款的,在3年结算期内可要求退还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这是《税收征管法》新增加的内容。《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54号)明确规定,对纳税人多缴的税款退还时,自2001年5月1日起按照人民银行的同期活期存款的利率计退利息。即多缴税款发生在2001年5月1日以前,2001年5月1日以后退还的,从2001年5月1日开始加算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2001年5月1日以后发生的,从结算税款之日起加算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计息时间到办理退税手续之日为止。

同时,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54号)第五条规定,对下列三种情况不能加算利息。

一是出口退税不加算利息。目前出口退税有两种情况:(1)根据国务院国发[1997]18号《关于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代理出口货物实行“免、抵、退”税办法的通知》规定,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无论是自产或购进货物出口,以及没有出口经营权委托外贸部门代理出口的企业,都可以依法从海关获取退税,这种退税是属于鼓励性质的税收优惠,因此,不能加算利息。(2)为了防止生产环节未缴税,出口环节退税给国家造成损失,国家出口退税管理办法规定,凡为出口企业生产出口货物出厂时必须先按法定税率的40%,即6.8%的征收率填开增值税(出口货物)专用缴款书先行缴纳税款,然后按企业实际税收负担率进行结算,多退少补。这种情况下退还多缴税款,是按照征管办法的规定执行的,补缴税款不加收滞纳金,退税也自然不应加算利息。

二是预缴税款退还不加算利息。按照我国税法规定企业所得税实行按月或按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办法,所得税预缴是以当期实现的应税所得额为计税依据,年度终了后汇算清缴补税不加算滞纳税金。因此退还多缴税款也不应加算利息。

三是先征后退税款不加算利息。此类退税是国家对某些部门、行业或特定货物给予的政策性优惠。即先根据税收法规所规定的不同条件和退税比例计算应退税额予以退还或返还,对这类退税不存在加算利息的情况。

Ⅶ 什么是自查补税(国税),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自查补税

自查补税就是自己发现纳税额与实际不符补缴税款,常见自查补税情形如下:

一是纳税人通过自查程序在纳税申报期内发现纳税有误,并在纳税申报期内完成补充申报缴纳税款;

二是纳税人通过自查程序发现已过纳税申报期的纳税事项有误,并补充申报缴纳税款及滞纳金。

自查补税行为:

1、经营活动不真实

税局会通过大数据平台,区域同行业经营状况对比,查看电表等手段,来查看你的企业是否真实反映全部经营活动,是否存在账外经营的部分。

2、成本列支不真实

企业利用成本收入配比公式,部分收入做的是微利或者平销,与实际利润不符,小慧提醒:收入成本要配比,非特殊情况微利、平销、低毛利或者“倒挂”均会被纳入评估重点。

3、扣除凭证不符合规定

如果企业的扣除凭证里面有的是白条、有的是假发票、有的是个人消费相关的发票、有的是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凭证,那么一旦被发现,税务机关将对你的账务真实性进行通盘核查,甚至被处罚。

4、未按要求进行纳税调整

真实亏损企业也应该按要求进行纳税调整, 正常情况下,企业按照会计制度进行核算,那么在年度汇算清缴时,纳税调整项目是比较多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未调整或者调整不全,那么你就被纳入评估重点了。

5、关联交易未遵循独立交易原则

如果企业有个免税公司、有个应税公司,未将成本费用独立核算,造成应税公司大量亏损, 那么可能出现大问题。

有上述行为的纳税人尽快前往税务机关补充申报,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旦税务机关主动介入,将丧失自查补报的机会,同时被加入“黑名单”以及交纳滞纳金。

(7)补税有效期扩展阅读

自查补税也有不用交滞纳金的几种情形:

1、税务机关责任导致。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2、超过追征期。因纳税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也就是说,超过了3年或5年的追征期,不但不用缴纳滞纳金,税款也不用征收呢~

3、应扣未扣税款。行政机关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税款,不得向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加收滞纳金。

4、税收政策调整导致。对某一特定纳税事项,由于税收政策的调整,年度申报补税时不应加收滞纳金。

Ⅷ 补缴税款且受行政处罚,就不追究逃税刑责吗

在审前程序中,立案后至起诉前,行为人满足初犯、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条件,则应作撤案或者不起诉处理;一旦移交法院审判,此时再接受行政处罚的,只能作为量刑情节考虑,而不能作为无罪处理的条件。 《刑法修正案(七)》对偷税罪(罪名已经修改为“逃税罪”)进行了大幅修改,其中第三条规定将刑法第二百零一条修改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对“已受行政处罚”应进行客观解读 逃税罪中“已受行政处罚”是否包括主观上接受了行政处罚,客观上履行不能的情况还是限定为主观上接受、客观上也实际履行,存在不同理解。有观点认为,行为人只要补缴了税款、滞纳金,客观上逃税行为对国家造成的危害已经挽回,对行政处罚主观上也有履行的意图,但是由于企业本身的客观原因,如停产、破产等,导致无法再缴纳高额罚款的,实际对逃税罪的客体已经进行了修复,达到了教育、挽救的目的,故符合《刑法修正案(七)》限缩刑罚范围的立法意图,应当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笔者认为,对“已受行政处罚”应当理解为客观上已经实际履行完毕,否则就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笔者认为,是否追究刑事责任应看其行为是否全部满足了《刑法修正案(七)》的免责条款:初犯、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才能认为逃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大,可以不作为犯罪处理,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符合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条件案件的司法处理 在新旧规定衔接期间,已经进入刑诉程序且属于《刑法修正案(七)》所规定的逃税行为被发现后又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并接受行政处罚的案件,到底是无罪还是有罪免罚?这涉及到对“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理解。 《刑法修正案(七)》规定了逃税行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当符合上述免责条件时,根据刑诉法的规定,此类案件如果在侦查阶段,应当撤销案件,如果已经进入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应当作不起诉处理,且属于法定不起诉,如果已经进入刑事审判程序,则应由法院作无罪判决。 但行为人接受行政处罚与刑事立案往往不是一个时间点,尤其是在审查起诉、审判阶段,行为人接受行政处罚的,应当如何处理存在较大争议。有观点认为,进入刑事诉讼程序后,无论在哪个阶段,行为人满足了《刑法修正案(七)》所规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条款,即补缴了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都应当进行无罪化处理。笔者认为,应当区分不同的阶段处理:在审前程序中,立案后至起诉前,一旦行为人满足上述条件,则应作撤案或者不起诉处理;一旦移交法院审判,无论是一审期间还是二审期间接受行政处罚的,只能作为量刑情节考虑,而不能以此作为无罪处理的条件,从而避免以罚抵罪。如果是在移交审判之前就满足了《刑法修正案(七)》的规定,但已经生效的判决,根据刑法第十二条的立法精神,继续有效,不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进行改判。 1.从逃税罪的追诉方式来看,由于行政程序前置,与行政处罚的履行往往并不一致,因此应当明确行政责任承担的时限,避免诉讼资源的浪费。逃税等税收犯罪,多是由税务机关前期稽查,认定逃税事实后再移交公安机关作为刑事犯罪立案侦查,而且行政处罚决定也多在刑事立案前就已作出。逃税行为人由于自身能力、主观意愿的不同,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时间也就不同。《刑法修正案(七)》将接受行政处罚作为免责的条件之一,如果行为人在刑事立案前未履行行政处罚决定,就符合了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刑事诉讼程序也已启动,如果不明确行政责任承担的最后期限,则有可能形成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并行,造成刑事诉讼资源的浪费。从理论上讲,一旦进入刑事诉讼程序,行政责任是否履行,不应成为免除刑责的理由,但由于《刑法修正案(七)》的特别规定,结合司法惯例(即将刑事审判活动作为最终定罪程序),应明确在法院审判之前满足上述免责条款的,方可出罪,否则就应纳入刑事审判程序。 2.根据犯罪完成形态原理,如果行为人逃税行为完成,即成立犯罪既遂,即使在税务机关下达追缴通知后,其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可以认定具有一定悔罪表现,如果不分诉讼阶段一概不予追究刑事责任,有违公平。行为人逃税行为实施完毕,国家的税收制度以及税收来源即受到侵犯,构成犯罪既遂,在刑事诉讼启动后,纳税人往往不是自愿、主动地补缴税款,而是出于逃避刑法追究目的或者迫于税务机关的压力,补缴税款、按规定缴纳滞纳金,不能完全反映行为人的认罪、悔罪心理,因此不宜一概予以免责。比如,对于盗窃等其他犯罪而言,只要犯罪既遂后,即使再返还财物,也是酌定从轻的情节,不可能因为退赃而不追究刑事责任。 3.从体系协调的角度考虑,对逃税行为人也不宜一概从宽。刑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的逃避追缴欠税罪并未规定附条件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另一方面,行为人在实施逃税犯罪行为时的主观恶性是没有差别的,补缴税款作为一个事后情节,是否补缴税款取决于行为人的经济实力,如果一概根据其补缴税款行为而不追究其刑事责任,有失公平。 ■对逃税罪中但书的理解 (一)但书条款中是否包括五年内再次逃税触犯刑律但仍因符合免责条件而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在《刑法修正案(七)》生效后实施的第一次逃税犯罪行为只要符合了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四款的免责条件,就不再受到刑事处罚(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如果该行为人在后来的五年内又实施了逃税犯罪行为,是否只要仍符合该款条件,即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就不能给予刑事处罚?笔者认为虽然从《刑法修正案(七)》的条文看,的确存在立法不够缜密之处,但从立法本意———轻其所轻、重其所重的宽严相济政策来看,此种情况应不属于上述免责条款。因为虽然此前的逃税犯罪行为因故免责,行为人的主观恶性并未减少,五年内再次实施逃税犯罪行为,虽不构成累犯,但其再犯恶性较大,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二)两个以上单位在五年内先后逃税,但其直接责任人是同一的,是否可以适用上述免责条款。 逃税罪适用双罚制,而处罚单位直接责任人的前提是构成单位犯罪。实践中不乏某自然人前后设立多个公司,并实施逃税行为,由于《刑法修正案(七)》规定了初犯五年内只要补缴税款、接受行政处罚的,就不必承担刑事责任,按照单位犯罪的原理,互相独立的多个单位(应当是不属于专门为偷税而成立的),如果无论是逃税数额还是逃税次数,都不能累计计算,就给逃税人开了方便之门,有违立法初衷。

Ⅸ 车船使用税有效期过期了 后果严重吗

后果就是:

1、车船税不按期申报的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版》的有关权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并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纳税人未按规定的期限办理纳税申报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以二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2、逾期缴纳车船税有关补税和计算滞纳金的规定
对逾期缴纳车船税的纳税人,属单位车船应在单位经营、业务所在地的地税征收机关办理补税;属个人车船应到主管地方税务征收机关或车船税代征点补缴车船税。对逾期申报纳税,滞纳金和处罚从次年的1月1日起计算。
3、有些地方还规定
对未缴纳车船税的车辆,对其停止办理车管所年审、年检等机动车业务。

Ⅹ 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都有使用期限吗是不是180天有效

增值税专用发票自开票之日起180天内认证,均可抵进项,如果过期,进项则不可抵,该发票视同普通发票。普通发票不可抵进项。

至于使用期限,除了上述的认证期限外,发票都是要在当年用掉的,跨年的话就要被调整掉。

增值税专用发票是商事凭证,由于实行凭发票购进税款扣税,购货方要向销货方支付增值税,因此也是完税凭证,起到销货方纳税义务和购货方进项税额的合法证明的作用。

—种货物从最初生产到最终消费之间的各个环节可以用增值税专发票连接起来,依据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每个环节征税,每个环节扣税,让税款从上一个经营环节传递到下一个经营环节,一直到把商品或劳务供应给最终消费者,

这样,各环节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应纳税额之和,就是该商品或劳务的整体税负。因此,体现了增值税普遍征收和公平税负的特征。

拓展资料:

时限:

采用预收货款、托收承付、委托银行收款结算方式的,为货物发出的当天。

采用交款提货结算方式的,为收到货款的当天。

采用赊销、分期付款结算方式的,为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将货物交付他人代销,为收到受托人送交的代销清单的当天。

设有两个以上机构并实行统一核算的纳税人,将货物从一个机构移送其他机构用于销售,按规定应当征收增值税的,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将货物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将货物分配给股东,为货物移送的当天。

在货物送出时确定已交现金或已有发票为证的相关手续。

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络

阅读全文

与补税有效期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
工商局党建工作述职报告 浏览:685
创造力阅读理解答案 浏览:866
金华质监局和工商局合并 浏览:334
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结果 浏览:693
专利权的内容有哪几项 浏览: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