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

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

发布时间:2021-08-21 15:31:32

① 工商企业档案的保管期限

【标题】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私营企业档案管理暂行规定
【时效性】 有效
【颁布单位】 国家工商行管局
【颁布日期】 1993/08/23
【实施日期】 1993/08/23
【内容分类】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文号】 工商个字(1993)225号
【正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私营企业档案管理,发挥档案在私营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私营企业档案是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对私营企业实施登记管理、监督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是国家档案的组成部分。

第三条 私营企业档案管理的任务是:接收、整理私营企业档案材料,保护私营企业档案材料的完整与安全,积极开发利用档案资料,为私营企业管理提供基础信息。

第四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依照本规定管理私营企业档案,接受上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业务监督和指导。

第五条 私营企业档案由核准登记该企业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建立和管理。

第六条 私营企业档案按户建档,一户一档,一档多卷。私营企业分支机构的档案在该企业档案中单独立卷。

异地设立的私营企业分支机构在经营地单独建档。

第二章 档案材料的立卷与归档

第七条 私营企业的档案材料由开业登记材料、其他登记材料、日常监督管理材料和其他材料组成:

一、开业登记材料:

《私营企业申请开业登记注册书》;

《私营企业负责人履历表》;

私营企业开业申请书;

有限责任公司的公司章程;

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协议书;

申请人及合伙人、投资者身份证明;

场地使用证明;

资金证明;

管理、技术人员名册;

部门审批文件;

其他有关文件证明。

二、其他登记材料:

《私营企业申请变更登记注册书》;

变更登记申请书、合伙人协议书、董事会决议书;

《私营企业负责人履历表》;

私营企业迁移申请表;

私营企业异地设立分支机构申请登记表;

《私营企业申请注销登记注册书》;

注销登记提交的申请书、合伙人协议书、董事会决议书;

债权债务清偿证明或债务清偿保证书

完税证明;

企业与雇工解除劳动合同文件;

营业执照;

企业转让协议书;

其他有关登记材料。

三、日常监督管理材料:

《私营企业年检报告书》及其他年检材料;

违法违章记录材料、处理决定及执行情况;

营业执照或副本遗失申请补办材料;

《私营企业停业报告书》;

《私营企业复业报告书》;

停业申请书、合伙人协议书、董事会决议书;

其他监督管理材料。

四、其他材料:

发明创造、技术革新成果、专利产品及获省、部级以上名优产品称号的证明副本或复印件;

各种资质证书、产品合格证的复印件;

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中县级以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参加民主党派、社会团体凭证的复印件;

有保存价值的其他材料。

第八条 私营企业登记和监督管理人员应将在登记管理和监督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档案材料及时送交档案管理人员。送交时应确保文件齐全,图文字迹清晰,格式标准统一,并办理送交手续。对不符合要求的,档案管理人员不予接收。

第九条 接收的档案材料要进一步整理,对破损的材料进行修补或复制,复制件放在原件后面。装订部位过窄或有字迹的材料,要用纸张加衬边。纸面过大的材料,应按卷宗大小折叠整齐。对字迹难以辨认材料,应当附上抄件。材料上的金属物要剔净。

第十条 档案管理人员应根据档案材料的形成时间或自然顺序用阿拉伯数字逐页编码,页码位置正面在右上角,背面在左上角,空白面不编号。

声像材料应当用文字标出录摄的对象、时间、地点。

第十一条 根据私营企业档案材料编页顺序,分别填写私营企业开业登记材料目录、私营企业其他登记材料目录、私营企业监督管理材料目录和私营企业其他材料目录。

第十二条 私营企业档案材料应按“开业登记材料”、“其他登记材料”、“监督管理材料”和“其他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分别装订成卷。并把每类首页加盖档案戳。注明案卷号及目录号,装入档案盒。并按行政区(16位)流水号(6位)编制档案号。

归档材料中如有文件、材料说明,均应填写在备考表内。同时,将立卷人、检查人的姓名和归档时间填写清楚。

新形成的档案材料应定期订到卷内。

第十三条 填写私营企业档案检索卡片,建立私营企业档案检索系统。

第十四条 私营企业注销登记后,各卷档案材料按“开业登记材料”、“其他登记材料”、“监督管理材料”和“其他材料”的顺序合订为一卷,原各卷档案目录不动。

注销登记后的私营企业档案应单独存放并建立私营企业注销登记档案检索系统。

第三章 档案的保管

第十五条 私营企业档案为永久性保管档案。

第十六条 私营企业档案应有专人管理并保持管理人员的相对稳定。档案管理人员应熟悉私营经济管理业务和档案管理业务,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档案管理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在离职前做好档案的移交工作,办理移交手续。

第十七条 私营企业档案要有专门装具,并应有防盗、防火、防潮、防鼠、防虫、防光(紫外线)、防尘等设施。

第十八条 私营企业声像档案应根据其保管期限定期复制。

第十九条 私营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档案进行检查和清点,并作记录。对于破损、虫蛀、鼠咬、变质、字迹褪色的档案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并进行修补和复制。发现案卷丢失的,应立即向领导汇报,并积极查找,写出处理报告。

第二十条 积极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逐步实现私营企业档案的计算机管理以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

第四章 档案的利用

第二十一条 利用私营企业档案,须持有介绍信等合法证明,经档案管理人员及主管档案的处(科、股)长同意后,方可利用。

复制的私营企业档案材料,应由档案管理人员与原件核对后,加盖证明章。

第二十二条 查阅私营企业档案应有专门场所,并注意监护。私营企业档案利用者不得修改、污损、标注、撕拆、抽调、散失、销毁和转借档案材料。

第二十三条 未经档案存放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授权和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公布私营企业档案材料的内容。

第二十四条 除公、检、法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外,任何单位或公民利用私营企业档案,应支付费用,收费标准参照国家档案局和国家物价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执行。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私营企业档案的卷皮、卷盒、目录页、备考表,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9705—88》制定。

第二十六条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的立卷归档制度、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利用制度和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② 档案保存期限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从会计年度终了后回的第一天算起。永久,答即是指会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

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

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③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第一条 为便于企业正确界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准确划分档案保管期限,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和规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的企业文件材料是指企业在研发、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记录。
第三条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企业资产关系分别负责对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是:(一)反映本企业在研发、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企业各项活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二)本企业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维护国家、企业和职工权益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三)本企业需要贯彻执行的有关机关和上级单位的文件材料,非隶属关系单位发来的需要执行或查考的文件材料;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与本企业有关的文件材料;所属和控股企业报送的重要文件材料。(四)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和其他对本企业各项活动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五条 企业下列文件材料可不归档:(一)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制发的普发性不需本企业办理的文件材料,任免、奖惩非本企业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参考的抄件等;(二)本企业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未经会议讨论、未经领导审阅和签发的文件,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各次校对稿,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不需办理的一般性来信、来电记录,企业内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本企业负责人兼任外单位职务形成的与本企业无关的文件材料,有关工作参考的文件材料;(三)非隶属关系单位发来的不需贯彻执行和无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四)所属和控股企业报送的供参阅的一般性简报、情况反映,其他社会组织抄送不需本企业办理的文件材料;(五)其他不需归档的文件材料。
第六条 凡属企业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企业档案部门移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
第七条 企业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
第八条 永久保管的企业管理类档案主要包括:(一)本企业设立、合并、分立、改制、上市、解散、破产或其他变动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本企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的构成、变更、召开会议、履行职责和维护权益的文件材料。(二)本企业资产和产权登记、评估与证明文件材料,资产和产权转让、买卖、抵押、租赁、许可、变更、保护等凭证性文件材料,对外投资文件材料;本企业资本金核算、确认、划转、变更等文件材料,企业融资文件材料。(三)本企业关于重要问题向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的请示、报告、报表及其复函、批复,有关机关和上级单位制发的需本企业办理的重要文件材料,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对本企业做出的重要决定、出具的审计、公证、裁定等重要文件材料,本企业与其他组织和个人形成的重要合同、协议及补充协议等文件材料。(四)本企业发展规划、战略决策、重大改革、年度计划和总结文件材料,内部管理制度、规定、办法等文件材料。(五)本企业机构演变,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文件材料;本企业涉及职工权益的其他重要文件材料;企业文化建设文件材料。(六)本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七)本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八)本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九)本企业党群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十)新闻媒体对本企业重要活动、重大事件、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十一)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领导、社会知名人士等重要来宾到本企业检查、视察、调研、参观时的讲话、题词、批示、录音、录像、照片及企业工作汇报等重要文件材料;本企业参与国家和社会重大活动的重要文件材料,本企业职工参加省级以上党、团、工会、人大、政协等代表大会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十二)本企业直属单位、所属、控股、参股、境外企业和机构报送的关于重要问题的报告、请示和批复等文件材料。
第九条
定期保管的企业管理类档案主要包括:(一)本企业资本金管理、资产管理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企业涉及职工权益的一般性文件材料。(二)本企业部门工作或专项工作规划,半年、季度、月份计划与总结等文件材料。(三)本企业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的一般性文件材料,发布的一般性公告。(四)本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五)本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六)本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七)本企业党群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八)本企业关于一般性问题向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的请示、报告、报表及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的复函、批复,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行业协会制发的需本企业贯彻执行的一般性文件材料和对本企业出具的一般性证明文件,本企业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形成的一般性合同、协议文件材料。(九)直属单位、所属和控股企业一般性问题的请示、报告、来函与本企业的批复、复函等文件材料。(十)本企业参与国家和社会活动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企业职工参加省以上党、团、工会、人大、政协等代表大会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企业接待重要来宾的工作计划、方案等一般性文件材料。
第十条 企业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行政管理、党群工作等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见附件。
第十一条 本规定的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期限,各企业在具体划分时可选择高于本规定的期限。
第十二条 企业产品生产和服务业务、科研开发、基本建设、设备仪器、会计、干部与职工人事等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执行。
第十三条 企业应归档纸质文件材料中,有重要修改意见和批示的修改稿及有发文稿纸或文件处理单的,应与文件正本、定稿一并归档。企业对于无相应纸质或确实无法输出成纸质的电子文件应纳入归档范围并划分保管期限。企业对归档的电子文件的元数据要进行相应归档。
第十四条 多个企业联合召开的会议、联合研制的产品、联合建设或研究的项目、联合行文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原件由主办企业归档,其他企业将相应的复制件或其他形式的副本归档。
第十五条 企业应依据本规定和国家及专业相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产品和服务特点,编制本企业的各类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企业应按资产归属关系,指导所属企业根据有关规定规范各类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并审批所属企业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
第十六条 中央管理的企业(包括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中央企业、金融企业、中央所属文化企业等)总部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报国家档案局同意后执行。地方国有企业总部编制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执行。
第十七条 企业资本结构或主营业务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和完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
第十八条 企业在编制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时,应全面分析和鉴别本企业形成文件材料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价值,统筹考虑纸质文件材料与其他载体文件材料的管理要求,准确界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划分档案保管期限。
第十九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设立的企业,在境外经营的企业,由企业总部参照本规定提出实施要求;科技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国家档案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

④ 企业档案保管期限在档案盒上怎样体现是分为“永久、30年、10年”三种,还是“永久、定期”两种

在不违反国家档案局规定的前提下,你可考虑制定一个内部管理性文件,对版不同保存期限权的档案标识管理包括在档案盒上的盖章进行具体明确地规定。
对于你所提的两种方式我个人认为都可以的,第一种符合国家档案局发布的标准规定;第二种在档案盒上分别盖永久、30年、10年章,这种标识的方式非常明确,看后一目了然,也符合实际。如果是我选择的话我认为第二种方式比较合适,很直观、明确。
至于怎么做出选择决策,你可将上述想法作为你的建议向分管领导进行汇报,由领导作出最终的选择和决定。

⑤ 档案保存年限

会计抄档案保管袭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永久,即是指会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

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

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⑥ 档案的保管期限是多少年

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专。永久,即是指会属计档案须永久保存;定期,是指会计档案保存应达到法定的时间,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可以分为:

1.永久: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

2.25年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3.5年的:固定资产卡片账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

4.3年的:月度、季度财务报告;

5.l5年的:其他。含所有会计凭证,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会计移交清册。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⑦ 档案管理中文件保管年限的确定

参考一下吧
某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文件档案保管期限表

一、办公室
1 上级、同级、下级单位文件材料
1.1 上级部门制发的与旅游投资工作有关方针、政策、意见、办法、规定等文件材料 永久
1.2 上级单位对本单位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事编制的文件材料 永久
1.3上级单位或同级单位制发需承办执行的文件材料
1.3.1上级单位或同级单位制发的由本单位主管业务需承办执行的文件材料 30年
1.3.2上级单位或同级单位制发的非本单位主管业务但要贯彻执行的文件材料 10年
1.4下属单位关于重要业务问题的来函、请示与本机关的复函、批复等文件 永久
2 会议文件材料
2.1本单位董事会、监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工作会议及专题会议文件材料
2.1.1请示、批复、通知、日程、报告、讲话、计划、总结、章程、决议、纪要 永久
2.1.2典型材料、代表发言材料、交流材料、简报 30年
2.2 联合召开的会议文件材料
2.2.1 本单位为主办的
2.2.1.1 请示、批复、通知、名单、日程、报告、讲话、总结、
纪要 永久
2.2.1.2典型材料、代表发言材料、交流材料、简报、会议纪录 30年
2.3 本单位领导参加的全省、市、区重要会议与本单位工作有关的文件材料
2.3.1重要的 永久
2.3.2一般的 30年
3省、市、区级领导视察旅游投资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
3.1 重要的 永久
3.2 一般的 30年
4 综合性文件材料
4.1 本单位的请示、报告与上级单位的批复、批示
4.1.1 重要的 永久
4.1.2 一般的 30年
4.2同级单位、下级单位的来函、请示与本单位的复函、批复等文件材料
4.2.1重要的 永久
4.2.2一般的 30年
4.3 联合行文的文件材料
4.3.1 本单位为主的 永久
4.3.2 本单位协办的 30年
4.4本单位编辑、编写的文件材料
4.4.1 大事记、组织沿革、年鉴等 永久
4.4.2工作简报、情况反映、工作信息等 10年
4.5 计划、总结、统计、调研等文件材料
4.5.1 本单位年度和年度以上的计划、总结、统计材料 永久
4.5.2 本单位重要职能活动的总结、重要专题的调研材料 30年
4.6本单位与省、市、区上级部门签订的各类责任状 10年
4.7区级建议、提案及答复意见 永久
4.8 与有关单位签订的合同、协议等文件材料 30年
4.9本单位物资(办公设备等)采购计划、审批手续、购置等文件材料 30年
4.10固定资产管理(登记、统计、核查清算、交接等)文件材料
4.10.1重要的 永久
4.10.2一般的 10年
5人事工作文件材料
5.1 人事任免材料
5.1.1 任免通知、请示、批复 永久
5.1.2 招聘、考察及备案材料 10年
5.2 关于表彰、奖励的文件材料
5.2.1 受区级以上表彰、奖励的文件材料 永久
5.2.2 受区级以下表彰、奖励的文件材料 30年
5.2.3 本单位内部年度考核评先评优文件材料 10年
5.3干部聘任、调动、转业军人安置等文件材料 永久
5.4 人事考核文件材料 永久
6 纪检监察工作形成的文件材料
6.1 纪检、监察工作中形成的综合性报告、调查材料 30年
6.2 个人年度廉政建设总结 10年
6.3本单位处理的人民来信来访文件材料
6.3.1有领导重要批示和处理结果的 永久
6.3.2其它有处理结果的 30年
7 党、团、工会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7.1工作报告、总结等材料 永久
7.2党团员、工会会员名册,批准加入党团、工会组织的文件材料 永久
二、财务部
1本部年度和年度以上计划、总结等文件材料
1.1重要的 永久
1.2一般的 10年
2上级、同级、下级单位文件材料
2.1重要的 永久
2.2 一般的 10年
3公司经营预算方案、经营目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3.1重要的 永久
3.2一般的 10年
4其他业务类有关文件材料
4.1重要的 永久
4.2一般的 30年
5会计类
5.1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
5.1.1原始凭证、记帐凭证和汇总凭证 15年
5.1.2会计帐册类
5.1.2.1日记帐 15年
5.1.2.2总帐 15年
5.1.2.3明细帐 15年
5.1.2.4现金出纳账、银行存款 25年
5.2其他类
5.2.1会计移交清册 15年
5.2.2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永久
5.2.3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永久
三、投资经营部
1本部年度和年度以上计划、总结等文件材料
1.1重要的 永久
1.2一般的 10年
2上级、同级、下级单位文件材料
2.1重要的 永久
2.2 一般的 10年
3公司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及规划 永久
3.1重要的 永久
3.2一般的 10年
4项目组织实施、经营管理
4.1重要的 永久
4.2一般的 10年
5资产收购、资本运作和招商引资
5.1重要的 永久
5.2一般的 10年
6国内外旅游市场进行调查研究,制定的中长期与近期开发方案 永久
7旅游宣传资料的编写和制作文件材料 30年
8节庆活动、旅游资源整合等文件材料 30年
9各类宣传促销、旅游纪念品开发等文件材料 30年
10其他业务类有关文件材料
10.1重要的 永久
10.2一般的 30年
四、规划建设部
1本部年度和年度以上计划、总结、调研等文件材料
1.1重要的 永久
1.2一般的 30年
2上级、同级、下级单位文件材料
2.1重要的 永久
2.2一般的 10年
3项目的开发、建设及管理、招投标管理、做地等文件材料
3.1重要的 永久
3.2一般的 10年
4其他业务类有关文件材料
4.1重要的 永久
4.2一般的 30年
五、特种载体(各部办)
1本单位召开的重要会议和重要活动形成的照片、声像材料永久
2本单位主要职能活动(节庆、宣传等)和其他具有长期保存价值的照片、声像材料 永久
3各类奖状、荣誉证书、奖牌等荣誉类材料 永久
4本单位的房屋所有权证、土地使用证、法人证书、法人代码证书等重要证明类材料 永久
六、电子文件(各部办)
1电子文件归档的内容依据纸质文件的归档范围执行
2有关的衍生信息,即电子文件签署、审核、加密及软硬件环等信息记录
3必要的相关的支持软件等

⑧ 有没有企业档案的保管期限要求还是自己定就可以了一般怎么分的

国家档案局发布第10号令《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作者: 来源: 国家档案局 2012年12月20日

国家档案局令

第10号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已经国家档案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杨冬权

2012年12月17日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

第一条 为便于企业正确界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准确划分档案保管期限,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和规范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所指的企业文件材料是指企业在研发、生产、服务、经营和管理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门类和载体的记录。

第三条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企业资产关系分别负责对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编制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 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是:

(一)反映本企业在研发、生产、服务、经营、管理等各项活动和基本历史面貌的,对本企业各项活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历史研究具有利用价值的文件材料;

(二)本企业在各项活动中形成的对维护国家、企业和职工权益具有凭证价值的文件材料;

(三)本企业需要贯彻执行的有关机关和上级单位的文件材料,非隶属关系单位发来的需要执行或查考的文件材料;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与本企业有关的文件材料;所属和控股企业报送的重要文件材料;

(四)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应归档保存的文件材料和其他对本企业各项活动具有查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第五条 企业下列文件材料可不归档:

(一)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制发的普发性不需本企业办理的文件材料,任免、奖惩非本企业工作人员的文件材料,供工作参考的抄件等;

(二)本企业文件材料中的重份文件,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未经会议讨论、未经领导审阅和签发的文件,一般性文件的历次修改稿、各次校对稿,无特殊保存价值的信封,不需办理的一般性来信、来电记录,企业内部互相抄送的文件材料,本企业负责人兼任外单位职务形成的与本企业无关的文件材料,有关工作参考的文件材料;

(三)非隶属关系单位发来的不需贯彻执行和无参考价值的文件材料;

(四)所属和控股企业报送的供参阅的一般性简报、情况反映,其他社会组织抄送不需本企业办理的文件材料;

(五)其他不需归档的文件材料。

第六条 凡属企业归档范围的文件材料,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企业档案部门移交,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或拒绝归档。

第七条 企业档案的保管期限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一般分为30年、10年。

第八条 永久保管的企业管理类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企业设立、合并、分立、改制、上市、解散、破产或其他变动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本企业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的构成、变更、召开会议、履行职责和维护权益的文件材料;

(二)本企业资产和产权登记、评估与证明文件材料,资产和产权转让、买卖、抵押、租赁、许可、变更、保护等凭证性文件材料,对外投资文件材料;本企业资本金核算、确认、划转、变更等文件材料,企业融资文件材料;

(三)本企业关于重要问题向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的请示、报告、报表及其复函、批复,有关机关和上级单位制发的需本企业办理的重要文件材料,行业协会、中介机构等对本企业做出的重要决定、出具的审计、公证、裁定等重要文件材料,本企业与其他组织和个人形成的重要合同、协议及补充协议等文件材料;

(四)本企业发展规划、战略决策、重大改革、年度计划和总结文件材料,内部管理制度、规定、办法等文件材料;

(五)本企业机构演变,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文件材料;本企业涉及职工权益的其他重要文件材料;企业文化建设文件材料;

(六)本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

(七)本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

(八)本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

(九)本企业党群工作的重要文件材料;

(十)新闻媒体对本企业重要活动、重大事件、典型人物的宣传报道;

(十一)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领导、社会知名人士等重要来宾到本企业检查、视察、调研、参观时的讲话、题词、批示、录音、录像、照片及企业工作汇报等重要文件材料;本企业参与国家和社会重大活动的重要文件材料,本企业职工参加省级以上党、团、工会、人大、政协等代表大会形成的重要文件材料;

(十二)本企业直属单位、所属、控股、参股、境外企业和机构报送的关于重要问题的报告、请示和批复等文件材料。

第九条 定期保管的企业管理类档案主要包括:

(一)本企业资本金管理、资产管理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企业涉及职工权益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二)本企业部门工作或专项工作规划,半年、季度、月份计划与总结等文件材料;

(三)本企业召开会议、举办活动的一般性文件材料,发布的一般性公告;

(四)本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五)本企业生产技术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六)本企业行政管理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七)本企业党群工作的一般性文件材料;

(八)本企业关于一般性问题向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的请示、报告、报表及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的复函、批复,有关机关和上级主管单位、行业协会制发的需本企业贯彻执行的一般性文件材料和对本企业出具的一般性证明文件,本企业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形成的一般性合同、协议文件材料;

(九)直属单位、所属和控股企业一般性问题的请示、报告、来函与本企业的批复、复函等文件材料;

(十)本企业参与国家和社会活动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企业职工参加省以上党、团、工会、人大、政协等代表大会形成的一般性文件材料;本企业接待重要来宾的工作计划、方案等一般性文件材料。

第十条 企业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管理、行政管理、党群工作等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见附件。

第十一条 本规定的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期限,各企业在具体划分时可选择高于本规定的期限。

第十二条 企业产品生产和服务业务、科研开发、基本建设、设备仪器、会计、干部与职工人事等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按国家有关规定、标准,结合企业实际执行。

第十三条 企业应归档纸质文件材料中,有重要修改意见和批示的修改稿及有发文稿纸或文件处理单的,应与文件正本、定稿一并归档。

企业对于无相应纸质或确实无法输出成纸质的电子文件应纳入归档范围并划分保管期限。

企业对归档的电子文件的元数据要进行相应归档。

第十四条 多个企业联合召开的会议、联合研制的产品、联合建设或研究的项目、联合行文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原件由主办企业归档,其他企业将相应的复制件或其他形式的副本归档。

第十五条 企业应依据本规定和国家及专业相关规定,结合本企业生产组织方式、产品和服务特点,编制本企业的各类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企业应按资产归属关系,指导所属企业根据有关规定规范各类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编制并审批所属企业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

第十六条 中央管理的企业(包括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中央企业、金融企业、中央所属文化企业等)总部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报国家档案局同意后执行。

地方国有企业总部编制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报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执行。

第十七条 企业资本结构或主营业务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和完善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

第十八条 企业在编制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时,应全面分析和鉴别本企业形成文件材料的现实作用和历史价值,统筹考虑纸质文件材料与其他载体文件材料的管理要求,准确界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划分档案保管期限。

第十九条 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设立的企业,在境外经营的企业,由企业总部参照本规定提出实施要求;科技事业单位可参照执行。

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国家档案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2013年2月1日起施行。

阅读全文

与企业管理类档案保管期限表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
交通银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几年 浏览:913
公司协议股权转让 浏览:531
啥叫担保物权 浏览:60
马鞍山到徐州的火车 浏览:703
羊年限定金克丝多少钱 浏览:573
公共基本卫生服务结核项目试题 浏览:896
宝鸡市工商局电话号码 浏览:8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督导工作方案 浏览:454
信息化成果总结 浏览:948
债务纠纷律师费必须提供发票吗 浏览:876
手机我的世界创造模式怎么去天堂 浏览:716
专利代理人个人总结 浏览: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