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机械硬盘寿命多少小时
j机械硬盘的理论寿命可以达到3万小时以上。
如果硬盘24小时持续工作,不到3年就会趴窝。正常使用5-10年也不会坏,但是硬盘性能会越来越差。
而硬盘的实际使用寿命是根据数据读写的多少来看的,一般情况下,硬盘读写次数越多,寿命也就越短。
硬盘的工作是属于精密机械一类的,里面有硬盘盘片、带动盘片转到的电机、磁头、磁头伺服电机,这些都属于机械装置,是会磨损的。特别是磁头和磁头伺服电机,每次读写数据的时候,伺服电机会带动磁头在盘片上精确定位以找到数据的位置。读写数据越多,这个操作越频繁,所造成的磨损也就越大。这也是硬盘达到一定工作时间之后性能下降的原因。
② 普通硬盘的寿命多少小时
现在市面上的硬盘有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之分,两者寿命不同
1、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的寿命判断标准一般是写入次数或写入容量,计算写入容量单位不太直观,其中还有4K、8K的随机写容量。
固态硬盘由闪存介质存储数据以及主控芯片来控制工作,闪存介质的作用是让集成电路替代盘片,通过不断的充放电来写入和读取数据,
并通过主控芯片来完成数据交换。固态硬盘没有机械结构,也不需要寻道,因此读写速度较比机械硬盘快很多。
但由于闪存芯片的充放电次数有限,每一次读写,都是一次充放电的过程,因此影响固态硬盘的寿命主要是读写次数、容量。
根据闪存芯片类型的不同(SLC、MLC)固态硬盘读写可达到1-10万次,专业级可达百万次,使用寿命最短区间也可以达到5-10年。
2、机械硬盘
机械硬盘更像光驱的工作原理,有硬盘盘片(类似光盘)、带动盘片转动的电机、磁头,属于精密机械装置,
工作原理是通过磁头来寻找高速旋转盘片上的信息,来完成数据交换工作,完全就是封闭的光驱。而机械结构如果不保养也会“疲劳”,因此机械硬盘用久了就会出现噪声,寻道时间变长等问题,机械硬盘寿命一般是按年计算,一般在3年或5年以上,因此不少硬盘厂商都是质保3年或5年。当然超过3年也不代表硬盘不能用了,
而是性能会有所下降,有噪声等,就像开汽车,机械结构会出现老化,因此需要保养,但机械硬盘使用个5-10年完全没有问题,甚至更多
现在市面上的硬盘有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之分,两者寿命不同
在使用硬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硬盘高速运转时不要突然关机
硬盘高速运转时如果我们中途突然关闭电源,可能会导致磁头与盘片猛烈磨擦而损坏硬盘,因此要避免突然关机。
怎么判定硬盘是不是在运转可以看面板硬盘指示灯只有在其指示灯停止闪烁、硬盘读写结束后方可关闭计算机的电源开关。
关机后不要立即重新启动电脑
使用电脑的时候关闭计算机后不要立即又去开机,建议等待5s左右再去开机,因为硬盘关机的时候硬盘高速磁盘正在运行,
并且速度在变慢,相当于反响旋转,电脑刚关闭,一般硬盘由于惯性动作还在转动,如果立即开机相当给硬盘施加了很大反向作用力,
容易导致硬盘磁头磨损,所以因该等待一下,让硬盘缓冲结束再开机。
参考资料网络-硬盘
③ 机械硬盘使用寿命
十几年都没问题。
前提是硬盘所处环境适宜。
合适的温度、湿度等。
④ 电脑硬盘的使用寿命是多少
机械硬盘的理论寿命大概有3万小时以上。
如果硬盘24小时持续工作,不到3年就会损坏。
正常使用,6、7年应该没有问题,使用过程中一定要定期清理垃圾,保持降温,才不会卡顿。
硬盘有固态硬盘(SSD 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 传统硬盘)、混合硬盘(HHD 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混合硬盘(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硬盘有固态硬盘(SSD)、机械硬盘(HDD )、混合硬盘(HHD 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混合硬盘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
⑤ 机械硬盘的使用寿命一般是多少
机械硬盘理论上可以使用3万小时以上,按着24小时连续使用也能使用3年多,按着工组8小时使用能使用10年以上,而且超过这个时间硬盘不会直接损坏,可以继续使用只是性能下降,直观的感受就是数据传输变慢,等待响应的时间变长。固态硬盘利用闪存颗粒反复写入容易导致颗粒损坏无法使用,不同品牌的硬盘寿命也不相同,与价格有一定关系。大多数是按使用的总共容量计算,计算的单位是上百TB,日常使用三年肯定是没有问题。
(5)机械硬盘使用年限扩展阅读:
使用寿面不但要看硬盘自身的状态,使用者和使用环境也容易影响硬盘的寿命。硬盘在使用过程中要避免过冷或者过热,我们常遇到的是过日的问题,也就是电脑机箱散热的影响,定期的清灰不仅保证硬盘的寿面也能提高电脑的使用性能。硬盘使用的时候要放在平稳的地方,尤其是机械硬盘更要注意,因为一定高度的跌落就有可能导致磁头受损。
⑥ 电脑机械硬盘能用几年
机械硬盘寿命一般是按年计算,一般在3年或5年以上,因此不少硬盘厂商都是质保3年或5年。当然超过3年也不代表硬盘不能用了。
而是性能会有所下降,有噪声等,因此需要保养。如果灰尘吸到了电路板上的话,就会导致硬盘工作不稳定,或者导致内部零件损坏。
硬盘的功能工作状态与寿命和温度有很大的关系,温度过高或是过低都会导致晶体振荡器的时钟主频发生改变,会造成电路元件失灵,而如果温度过低时会导致,空气中水分凝结在元件上,导致短路的现象。
(6)机械硬盘使用年限扩展阅读:
磁头可沿盘片的半径方向运动,加上盘片每分钟几千转的高速旋转,磁头就可以定位在盘片的指定位置上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
信息通过离磁性表面很近的磁头,由电磁流来改变极性方式被电磁流写到磁盘上,信息可以通过相反的方式读取。硬盘作为精密设备,尘埃是其大敌,所以进入硬盘的空气必须过滤。
机械硬盘中所有的盘片都装在一个旋转轴上,每张盘片之间是平行的,在每个盘片的存储面上有一个磁头,磁头与盘片之间的距离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所有的磁头联在一个磁头控制器上,由磁头控制器负责各个磁头的运动。
网络-机械硬盘
⑦ 机械硬盘的使用寿命是多少年
如果按照读写次数来说,排除因振动等造成的影响,机械硬盘寿命长,且机械硬盘不会因存储内容过多剩余空间少而导致寿命缩短。这是因为固态硬盘的闪存芯片是有写入寿命的。当有新的数据写入时需要替换旧的数据时,ssd主控制器将把新的数据写入到另外的空白的闪存空间上(标记为擦除状态)然后更新逻辑lba地址来指向到新的物理地址。而旧的地址内容就变成了无效的数据,但是要在上面再次写入的话,就需要首先擦除掉这个无效数据。闪存有编程的次数限制,即写入次数寿命。由于闪存数据不能覆盖,写前必须擦。这样每次的写入与擦除就叫做1个p/e周期(program/erase
cycles),通常mlc一般的写入寿命是5000~10000次,而slc是10万次左右。正因如此,闪存是将所有可用空间p/e一遍后进行下一个周期的p/e,因此如果剩余的可用空间越小,擦除写入次数使用越快,当达到寿命时,固态硬盘的寿命也就到了。所以可以看过固态硬盘容量越大,寿命越长,平时使用时所余空间越大,寿命也越长。而机械硬盘只要不出现物理坏道,理论寿命是比固态硬盘长的。
⑧ 机械硬盘寿命多少小时
机械硬盘的理论寿命大概有3万小时以上,一般硬盘一直开机工作(例如网站服务器的硬盘),3年就会寿终正寝,如果正常使用,6、7年应该没有问题。
磁头可沿盘片的半径方向运动,加上盘片每分钟几千转的高速旋转,磁头就可以定位在盘片的指定位置上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信息通过离磁性表面很近的磁头,由电磁流来改变极性方式被电磁流写到磁盘上,信息可以通过相反的方式读取。
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优缺点对比
防震抗摔性:机械硬盘都是磁碟型的,数据储存在磁碟扇区里。而固态硬盘是使用闪存颗粒(即内存、MP3、U盘等存储介质)制作而成,所以SSD固态硬盘内部不存在任何机械部件,这样即使在高速移动甚至伴随翻转倾斜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到正常使用,而且在发生碰撞和震荡时能够将数据丢失的可能性降到最小。相较机械硬盘,固硬占有绝对优势。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机械硬盘
⑨ 台式机硬盘正常使用的话寿命是多少年
用26280除以平均每天在家使用电脑小时数再除以365就是多少年使用寿命。
比如:一天用10小时电脑寿命就是7.2年,一天用8小时寿命就是9年。
计算依据:现在大容量硬盘已经经过几代的技术革新,结构设计非常先进,旧式硬盘那种机械故障引起的故障已经基本通过改进设计解决;
然而读写时磁头于磁盘上飞行的高度要精确控制在8正负3个纳米,
这个距离是由一片电致伸缩的薄片(PZT)实时补偿着的(原来300G下硬盘是20正负8纳米不需要此片),磁头上的PZT极限寿命(过了就爆裂)就是室温下24*365*3(26280小时),这是一直写或一直读的寿命。
(许多人关心硬盘使用寿命,其实措施有二:缩实际短读写时间和降低使用环境温度。)
⑩ 机械硬盘寿命有可能超过十年吗
机械硬盘的寿命当然可以超过十年。机械硬盘在理论上的使用时间,和实际使用时间,是有巨大差异的。一、机械硬盘的理论使用值从理论上讲,全天24小时开机使用,机械硬盘的寿命大约在3年到5年以上。但是要注意,这个地方的理论时间3到5年,也仅仅是指在这个时间之后,硬盘的性能会大大下降,同时出现噪音变大、读取数据的速度变慢、出现坏道等情况,并不是说,3到5年后就坏掉啦。机械硬盘的伦理使用时间是3万小时,也有厂家生产的声明5万小时的。
平时使用电脑的时候,注意一些关键的地方,对于硬盘以及其他硬件的寿命都是很有好处的,比如:1、不要使用的时候搬动电脑(就是使用时搬动硬盘);2、不要摔掉硬盘;3、晚上关机,且正常关机,不要强制关机;4、定期清尘;所以,电脑的机械硬盘,完全不用担心其寿命,用十年以上的很普遍,不过,电脑更新换代太快,根本等不到十年后,也许电脑的形式已经发展的不可想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