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国家对刑满释放人员都有那些帮扶政策
《监狱法》第三十五条罪犯服刑期满,监狱应当按期释放并发给释放证明书。
第三十六条罪犯释放后,公安机关凭释放证明书办理户籍登记。
第三十七条对刑满释放人员,当地人民政府帮助其安置生活。刑满释放人员丧失劳动能力又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和基本生活来源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救济。
第三十八条刑满释放人员依法享有与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除此,各地也有相应的政策,可向当地政府部门咨询。当前我国安置帮教工作的性质、对象、任务及目标:
我国现行的安置帮教工作是指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特定的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持、教育、管理活动。
安置帮教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刑满释放五年内、解除劳动教养三年内,没有生活出路和有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即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处可去的三无人员和没有改造好、暴力犯罪、恶习较深、屡教不改人员等。
安置帮教工作的任务是:对服刑在教人员、刑释解教人员给予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引导、扶持刑释解教人员实现就业,解决生活出路问题;创办经济实体和基地过渡性安置刑释解教人员;对恶习较深、有重新违法倾向的刑释解教人员,加强教育管理;重新违法犯罪的,依法从重惩处。各有关职能部门的具体任务是:中央及地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协调、督促各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开展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司法部代表国家组织、指导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开展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帮教工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负责对服刑在教人员、尚未就业的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进行劳动技能培训,对合格者发放技术等级证书;对参加待业保险的核发失业救济金。
司法行政机关和劳动部门共同开办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实体,予以就业前的过渡性安置。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对依法申请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和开办其他经济实体的刑释解教人员,免登记、证照和管理等各项行政性收费。
税务部门对从事个体经营的刑释解教人员依法减免所得税。
银行对从事生产经营的刑释解教人员给予小额贷款扶持。
民政部门鼓励、扶持乡镇街道、村居委会兴办的经济实体安置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
公安机关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帮助教育工作,特别是那些恶习较深、改造效果较差而具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加强管理。
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个体劳动者协会以及各种社会群团组织要共同关心、支持、参与安置帮教工作。
安置帮教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安置帮教工作,力争使大多数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增强改过自新的信念和就业能力,在就业、上学和社会救济等方面不受歧视,实现生活有着落,就业有门路,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贰』 刑释解教人员与社区矫正人员关系与区别
社区矫正人员,又称社区服刑人员,包括被法院判处管制、宣告缓刑、从监狱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刑释解教人员是特殊的社会自由公民,包括从监狱刑满释放回归的人员,劳教所期满回来的人员以及社区矫正期满的人员。对刑释解教人员的管理由当地安置帮教办公室负责,即司法所负责,期限:监狱回来的五年,社区矫正期满三年。因社区矫正和刑释解教都是司法所的业务工作,所以对于社区矫正期满自动转为刑释解教的人员,一般不需要发给报到单。
『叁』 我是一个刑释解教人员. 出来了有没有什么政策
你可以去你家庭所在地的司法所问问,前段时间帮朋友写的关于刑释解教人员帮教的材料 里面有提到帮助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就业和学习的事情 不知道你们那里的情况是不是一样 你可以去问问 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 过去的就过去了 不在乎你过去的路多么崎岖 关键是你能让以后的路笔直 希望你能走出自己的阳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