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资表按规定存档几年,依据的是什么法规。
不低于两年。
劳动部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㈡ 用人单位保存职工工资记录的年限是否有相关法律规定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保存职工工资记录的年限是年以上,在拖欠劳动者工资用人单位应出示工资条,应出示2年以上的。
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规定如下:
1、第六条 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
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
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2、第七条 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2)工资表档案年限扩展阅读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关于工资支付的规定如下:
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㈢ 财务报表工资表应该保存多久
月、季度财务报告,包括文字分析,保存3年。
年度财务报告,包括文字分析,保存永久。
工资表属于原始凭证,保存15年。
㈣ 档案丢了,工资调级表能作为视同缴费年限依据吗
你好朋友,档案丢了,工资调级表能作为视同缴费年限依据的
㈤ 职工工资表应该留存多长时间有没有相关文件规定
职工工资表永久保存,《会计档案管理办法》
㈥ 财务凭证和工资表、考勤表应保存多少年
财务凭证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长至30年。一般工资表都是附在记账凭证后边,所以记账凭证保存几年,工资表就保存几年。
近年来,国家档案局对机关和企业文件材料的定期保管期限进行了调整,《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8号)、《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国家档案局令第10号)分别将企业管理类档案和机关文书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统一为10年、30年。
另外,会计档案在很多民事案件中都作为重要证据,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最长为20年,但大部分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都低于20年。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长至30年。
(6)工资表档案年限扩展阅读:
财务凭证的基本内容要齐全:摘要,科目,金额,制证日期,当然还有借贷方向。
为便于单位档案的统一管理,并结合会计档案的实际利用需求。
我们将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并将原附表1、2中保管期限为3年、5年、10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10年,将保管期限为15年、25年的会计档案统一规定保管期限为30年。
其中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主要会计档案的最低保管期限已延长至30年,其他辅助会计资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10年。
㈦ 单位的工资表保存多少年
单位的工资表最少保存24个月。
㈧ 公司人员工资档案可以保存多少年.,我1995年至2001年的工资表能查到吗
一般会计档案应保存 15 年。
包括员工工资档案。
如果你所在的是正规国有企业。应遵循该标准。
㈨ 档案缺失报到证转正定级表只有原始工资表能证明视同缴费年限吗
视同缴费年限认定的关键是确认劳动者以什么形式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如果是被单位开除、除名、自动离职处理的固定职工,依据《对“关于除名职工重新参加工作后工龄计算有关问题的请示”的复函》(劳办发〔1995〕104号)相关规定,其缴费年限从实际参加养老保险之日算起。除此以外,工龄是能连续计算为视同缴费年限的。鉴于此,建议网民核查档案,确定本人是怎样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的。
视同缴费年限的认定依据是原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劳办发〔1997〕116号)文件。
在2014年以前,可以按照工作经历视为缴费年限来认定工龄。
视同缴费的认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