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不是同一支笔能鉴定笔迹形成的时间差吗一年间
可以,但是书写时间鉴定对检材的要求较严格。而且需要有相应的笔所书写的字迹样本,这些条件都对对鉴定机构的
Ⅱ 笔迹时间形成鉴定,笔迹时间可以鉴定出来吗
两个签字的先后顺序除非相差很久,从纸张、墨迹的区别可以大致判断先后顺序。但笔迹形成时间的鉴定目前从技术上无法精确,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鉴定:
1、通过对不同笔迹墨水成分的鉴定,可以判断其是否为同一支笔书写,如不是同一支笔,可作为伪造的依据。
2、如果笔迹和印章有交叉、重叠的地方,从显微镜就可以看出是先盖章还是先写字,如果同一张纸上的字在盖章前有,盖章后又出现了,就值得怀疑。
拓展资料
关于笔迹鉴定
1、概述:笔迹鉴定,是指对人通过书写活动形成的字迹进行的鉴认、识别活动。人的书写习惯具有特定性和稳定性,并在笔迹中得到反映。通过对笔迹的检验,可判明文件中的笔迹由几个人所写,是否由某人所写,利用笔迹进行人身同一认定,证实文件的真伪。鉴定时要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明确鉴定要求,査验笔迹物证和笔迹样本;分析判断笔迹是否正常,有无伪装或由于其他原因引起的变化;选择能反映书写人书写习惯的稳定的和带有特殊意义的特征;对检材和样本中找出的特征进行比较,找出符合点和差异点;对符合点和差异点的形成原因综合评断;做出鉴定结论并制做鉴定书。
2、综合鉴定:笔迹鉴定是同一认定鉴定,整个过程可以分为分别检验、比较检验、综合判断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但不同方法。
3、根据检材笔迹的特点和案情,准确地判断笔迹特征的变化或伪装以及变化或伪装的原因与程度。如检材笔迹熟练程度一致,书写水平与语文水平相适应、运笔自然,笔画间搭配比例协调,书写动作规律性强,既可认定其为正常笔迹。如检材笔迹的大小与斜度程度不均匀,书写速度不一致,运笔不自然,笔画转折生硬但书写动作有一定体系,相同的单字、笔画特征基本一致,说明它是由于客观原因或出伪装以外的其他主观因素影响形成的变化笔迹。
Ⅲ 签字笔笔迹形成时间,怀疑对方伪造文本,同一张纸上签字间隔2个月不到,请问可以鉴定出来吗
可以鉴定出来的。
我国《刑法》第280条第1款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所谓情节严重,是指妨碍国家重要机关如领导机关、军警机关、司法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多次或大量伪造、变造、买卖、盗窃、抢夺、毁灭公文、证件、印章的,因妨碍公文、证件、印章的犯罪行为而严重损害国家机关、单位、团体的名誉或者给其造成重大损失等情形。
(3)不同年限笔迹相同扩展阅读:
伪造罪的犯罪构成,包括四个方面:
一、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凡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该罪。
二、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和信誉;国家机关制作的公文,使用的印章和证件,是其在社会的一定领域、一定的方面实行管理的重要凭证和手段。任何伪造、变造国家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都会影响其正常管理活动,损害其名誉。
三、该罪在主观方面只能出于直接故意,间接故意或过失不构成该罪。
四、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行为。
以上四个构成要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构成该罪。
Ⅳ 关于笔迹时间鉴定的问题
07-09年离现在不超过10年,通过常规的鉴别方法(肉眼观察等)是不太可能鉴别出来的。
不过如果是法律文件,通过对纸张、墨水的生产年代等的化验分析。肯定会露出破绽。
所以这个取决于你的文件有多重要。
另外,如何才能把笔迹弄得看起来旧一点鉴定不出来呢?
简单的方法有:
1、选择陈旧纸张和墨水。
2、将纸张放入潮湿的地方,然后烘干。如此反复直至满意(一般需要3-5次)。
3、将纸张在强光下(最好紫外光下)暴晒。
3、在纸张上适当喷灰,并涂抹。
4、其他更专业的做旧方法。
希望对你有用。
Ⅳ 笔迹形成时间鉴定!
笔迹形成时间的鉴定精确程度,在咱国家现有技术下无法特别精确。
另外,影响因素主要存在以下方面:
1.存在时间。笔记形成的时间长短影响鉴定的精确度:形成存在的时间越长,鉴定精确度可能更弱,产生的误差会更大;
2.鉴定方法。鉴定方法的不同,也会对鉴定精度产生影响。不同的书写笔记会采用不同的鉴定方法,因而也会有不同的精确度。
3.定材料的损坏程度。鉴定材料损坏的越严重,会产生越差的精确度。
Ⅵ 同一个人不同的时间写的字,笔迹能鉴定的出来吗求大神帮助
只要是同一个人字体什么时间都能鉴定出来,笔迹鉴定国家有规范。可以看看参照了解。
《笔迹鉴定规范 》SF/Z JD0201002-2010 ,说的很详细,
3.2.1 书写活动:书写活动是人类言语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运用语言,通过手写文字记录信息与表达思想的一种书面言语行为。 3.2.2 书写符号系统:指书写活动中用于记录信息与表达思想的一切文字、符号、图形、绘画等书写形象系统的总称。 3.2.3 书写工具:指书写活动中形成笔迹的造型体的总称。常见的书写工具有钢笔、圆珠笔、墨水笔、毛笔等。 3.2.4 书写承载物:指书写活动中通过书写工具在其上形成有色或无色书写符号系统的各种物体的总称。常见的书写承载物有书写纸、打印纸等各种纸张。 3.2.5 书写规范:指国家规定的书写符号系统的书写和使用标准、规范、规则等。如1986年新版的《简化字总表》和《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规定的汉字的正写法;《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GB/T 15834-1995 《标点符号用法》;附录A 汉字笔顺规则等。 3.2.6 书写技能:指个人掌握与运用书写符号系统进行书写、表达思想的技巧和能力。
3.2.7 书写水平:指从笔迹中反映出的书写人书写能力和技巧及审美品位的高低和优劣程度。书写水平根据高低和优劣程度可分为极高、较高、偏高、中等、偏差、较差、极差等级别。 3.2.8 书写速度:指书写活动中书写人通过书写运动器官控制书写工具进行书写运动的速度。书写速度根据快慢程度可分为潦草、较快、偏快、中等、偏慢、较慢、缓慢等级别。 3.2.9 书写力度:指书写活动中书写人通过书写运动器官控制书写工具进行书写运动的运笔压力与加速度。书写力度根据笔压力的大小程度可分为极重、较重、偏重、中等、偏轻、较轻、极轻等级别。 3.2.10 书写控制能力:指书写活动中书写人通过书写运动器官控制书写工具进行书写运动的能力。书写控制能力与书写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根据程度可分为极高、较高、中等、较低、极低等级别。 3.2.11 书写习惯:指书写人在书写实践的过程中形成的自身独有的书写动力定型体系。
3.2.13 笔迹:又称手迹或手写字迹。指书写人利用书写工具、按照一定的书写规范通过书写活动外化成的文字、符号、绘画等书写符号系统,它能客观反映出书写人的书写技能和书写习惯特点,是笔迹鉴定的对象。
4.8 笔痕特征 指书写过程中书写工具在字迹笔画中形成的综合反映书写工具结构特点和书写人书写动作特点的 SF/Z JD0201002-2010 5 痕迹特征,如用圆珠笔书写形成的油墨露白、堆积、间断、分裂等,其出现的部位、形态、分布特点。笔迹鉴定实践中,要特别注意区分书写工具形成的“笔痕特征”与因书写条件或伪装、摹仿形成的非正常笔迹的变化特征。
Ⅶ 相差5个月的笔迹形成时间能鉴定出来吗
由于你要鉴定的笔迹距现在有一定的时间,所以不可能精确到天,精确到两个月的误差已经是很理想的。另外还要看是什么笔书写的,不同的书写笔鉴定方法也不同,精确度也有差别。南京师范大学司法鉴定中心可以进行各种书写笔的笔迹形成时间鉴定,主要的好处是不损坏鉴定的材料。南京日报(2008-10-30)上可以查到。
Ⅷ 请问笔迹鉴定中的“视为同期书写”是指同时与其他文字书写的吗还是指同一个时间段内,这个时间段是多久
笔迹形成时间通常是用已知的笔迹时间样本作为参照物,视为同期书写,是指与参照物为同一时期书写,至于这个时间段是一个相对时间值,短的可能是3-5天,长的可能是3-5年,关键看文件形成时间与当前鉴定 时间有多长的距离,如果时间越长则同时期幅度越大,时间越近,同时期幅度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