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对资管资金池应该彻底取缔
整顿金融乱象工作在持续升级。在银监会重拳整治银行理财产品、金融同业业务以及银行委托理财产品等之后,证券监管部门又开始将监管枪口指向券商资管资金池业务。这个枪口瞄得准,抓得好。
如果说高杠杆是一切金融风险的原罪的话,那么资金池就是帮凶。一定要认清楚资金池本质属性。无论是P2P网贷资金池,还是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池;无论是信托产品资金池,还是保险证券基金的资金池,都带有影子银行的性质,都是金融的大风险隐患。
这些资金池本质是从事了银行主体业务的一半,即存款业务。资金池就类似于赋予这些金融机构以及金融产品吸收存款,甚至是公开集资的作用。
资金池的最大风险在于是一本金融的糊涂账,掩盖大部分金融风险,推迟与延缓金融风险的暴露,把小风险最终搞成大风险。资金池可能促使券商等盲目扩大池子规模,最终闹到不可收拾之地步。
资金池是逃避监管,蒙蔽监管部门双眼的最佳渠道。众多产品的资金池,一旦发生风险根本理不出、弄不明对应的资金来源,监管根本无从下手。
资金池这本糊涂账主要糊涂在流动性严重错配或者胡配乱配上。这就导致相互传染的风险。一旦一个产品出现问题,或可能波及到整个池子里的产品都发生问题。资金池或可能掩盖最大的流动性错配风险。
巴菲特有一句名言:海潮下去以后才知道虽在裸泳。如果目前券商、信托、银行理财产品等一律停止新发行产品,那么资金链条将很快断裂,流动性立马出现问题,各类理财产品将面临无法兑付的危机。
在整个金融去杠杆中,必须彻底整治各个金融机构的资金池问题。银行、信托、基金、保险等产品资金与资产投资必须一一对应,分开核算,严禁放在一个池子里,严禁拆东墙补西墙,相互掩盖风险。
强力监管整顿目的就是防范各类风险,严禁错配资金池,严惩违法违规,禁止监管套利。
券商资管产品资金池必须彻底整顿清理,一定不要有任何犹豫彷徨。券商资管产品的期限应和所投资资产期限一一对应,不得存在滚动发行、期限错配、集合运作、分离定价的资金池业务。严格控制资金端和资产端的久期错配程度,组合久期和杠杆倍数不得上升。
对此,应该采取更加果断的措施。全面叫停券商资金池产品新增业务,存量必须限期整改。
同时,对于信托产品资金池、银行理财产品资金池等必须下决心彻底勒令全面停止。对于银行所有委外业务全面叫停,限期收回所有委外资金。
如此力度整顿金融秩序,股市、债市没有一点点波动才是不正常的。随着监管层持续推进打击监管套利和去杠杆,债市5月4日再现大跌,10年期国债收益率进一步上行至3.55%,10年期国开债则逼近4.3%。股市进入红五月后不仅不红,反而至今一直是绿色的。
受到监管部门对金融加大整改力度消息影响,市场再次出现一波下跌,“去杠杆”预期有加强迹象,投资者悲观情绪也在高涨。其实,大可不必。去金融杠杆后市场会更加实在,投资价值会更大,大起大落的过山车行情发生概率会大幅度下降。对市场绝对是长期性的根本利好,投资者将会迎来一个更加透明、公平公开的全新资本市场。对此,投资者应该充满信心!
2. 久期错配什么意思
如果给定了一组现金流量,某种证券的久期可以计算出来,从概念上看,久期可以看成是现金流量的时间加权现值。久期匹配(或称免疫)法就是要在资产组合中将资产与负债的利率风险相匹配。该方法传统的模型假定利率期限结构平缓且平行变动。
当然目前很多模型得到了扩展,用以管理利率期限结构曲线形状变动等引起的现金流量的波动风险、流动性风险及信用风险。由于久期随利率波动而变化,即使最初资产与负债的久期是匹配的,随着利率的变化它们的久期就可能不再匹配,为此提出了一个“有效久期”概念。有效久期依赖于资产价格相对于利率变化的变动率,这个变动率由其凸性衡量。也就是说,金融机构为确保资产负债的匹配,不仅要求资产负债的久期匹配,而且通过控制资产和负债的凸性,通过资产和负债的久期和凸性的匹配,来更精确地规避风险。
3. 外汇储备过多蕴藏多少风险
外汇储备 过多,超过适度规模水平时,其中就蕴藏着一定风险,从长远看来不利于该国经济的继续发展.
首先,外汇储备是经济的缓冲器。过去十年中国无论从经常项下(贸易)还是资本项下(资本流入)都是双顺差。创造的外汇由于过于庞大,实体经济无法吸纳,因此以金融资产持有的方式, 回流到海外,避免了本币一次性升值和大规模通货膨胀对实体经济导致的冲击。
其二,像中国那么大的外汇储备规模,没有任何弊端和问题是不可能的。李总理首先就说:"比较多的外汇储备已经是我们很大的负担,因为它要变成本国的基础货币,会影响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外储的增加直接导致的是对货币政策的绑架(央行不得不通过央票等公开市场手段sterilize外汇占款所导致的本币投放)。而且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存在货币结构不匹配的风险,不仅存在汇率风险,也存在潜在的久期错配风险。
其三,尽管外汇储备增加了,但是外汇储备的增加意味着更种代价-环境的污染、本国资源的消耗、隐性通胀对人民币购买力的侵蚀,如此种种。因此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扩内需、调结构、减顺差、促平衡”。 但更重要的是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如果本国货币可以作为硬通货支付,那为什么还需要囤那么多美元?但这一问题就如我以前说过的,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因此外汇储备的过渡性作用就体现在这里了。
4. 什么是久期错配
如果给定了一组现金流量,某种证券的久期可以计算出来,从概念上看,久期可以看成是现金流量的时间加权现值。久期匹配(或称免疫)法就是要在资产组合中将资产与负债的利率风险相匹配。该方法传统的模型假定利率期限结构平缓且平行变动。
5. 为什么货币基金收益稳步上升的最新相关信息
近期商业同业存单发行量与期限双双收缩,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久期错配更加严重,杠杆难降,滚动吸收负债压力增大,收一了被不断推升。在公开市场到期量大、超储低位、半年末敏感时点等因素的冲击下,短期货币市场流动性大概率将维持偏紧的格局,资金利率中枢可能进一步抬升
6. 什么叫银行承兑汇票错配
票据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是由期限错配导致的,即借入短期资金匹配长期票据。如买入6个票据,应借入6个月期限的资金进行匹配。但众所周知的是,资金期限越短,资金利率越低。所以,很多机构以不停借入7至14天的短期资金来匹配其长期票据。理论上,只要短期资金源源不绝,且短期利率一直较低就不会产生风险。但当大家都进行期限错配的时候,风险就产生了,如2013年的钱荒事件,错配到期后没有资金延续操作,造成违约风险。2014年底,贴现短期利率从4%陡升至8%左右,让很多错配型票据机构损失惨重。
金融机构应当合理配置同业业务的资金来源及运用,将同业业务置于流动性管理框架之下,加强期限错配管理,控制好流动性风险。一是必须控制错配业务总量,综合考虑本机构风险承受能力、市场筹资能力,二是科学安排错配期限和远期买回的日历,错配期限不能太短,买回时间不能过于集中,且要规避敏感时点如季末月末周末及IPO发行高峰等,三是定期对存量业务久期、利率进行分析和压力测试,并设定止损利率,研判利率趋势,必要时准备及时平仓止损。至于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不顾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大规模操作错配业务,并挪用错配利息进行谋利经营必须引起全市场的重视,防止内外部市场的风险传导,造成票据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发生。
普兰金融,400-670-6800,您的票据好帮手
7. 细思恐极:久期错配,短债长投,万能险靠什么持续运作
其实万能险并不是真的万能,没有任何一款保险产品是“无所不能”的,不同的产品对应着客户不同的经济承受能力和不同的保障需求,一套优秀的家庭保障计划,应该是以“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保障”为出发点,多种产品组合,全面覆盖各方面的保障需求的。
8. 投资货币基金需要弄懂哪些知识
1.收益性选择存在误区
在收益性方面,投资者似乎很关注近期收益指标和近期规模变动。
在近期收益指标上,许多人只看其高低,并误以为目前较高的近期收益就好,其实这一观点较偏颇。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计算比较复杂,基本上是以持有组合的本身收益和买卖价差两大部分组成的。近期收益较高的货币基金,往往在其收益中包含了较多的买卖价差,相应会减少未来收益。因此,在同等条件下,购买近期收益较低的货币市场基金可能会是更好的选择。
再看基金规模。目前各货币基金的规模差距已经拉开,而部分基金公司也会宣传自己的货币基金规模增长多么迅速,实际上,增长越快不一定收益越好。规模的变动对基金组合影响很大,货币市场基金大规模申购之后会持有“过量”的现金,需要重新投资,自然会影响到未来收益的提升速度。投资者应该关注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变动率,适当回避规模“暴增”的部分品种。
4.货币基金资产剩余期限并非越长越好
一些投资者简单地认为货币基金资产的剩余期限和收益成正比,但其实这二者并没有相关性。
一般来说,剩余期限越短的资产,收益会越低,但也不一定是说剩余期限越长,收益就越高,实际上还是要看哪些期限的资金比较紧缺。比如市场近期最缺3个月的钱,那3个月的资产收益就最高,1个月的和6个月期限的收益可能都不如它。基金管理人要根据市场情况来配置久期,让基金能在满足大家流动性需求的基础上,尽量提高收益,所以不会单纯地拉长组合剩余期限。
9. 什么是久期错配
久期匹配(或称免疫)法就是要在资产组合中将资产与负债的利率风险相匹配。该方法传统的模型假定利率期限结构平缓且平行变动。
当然目前很多模型得到了扩展,用以管理利率期限结构曲线形状变动等引起的现金流量的波动风险、流动性风险及信用风险。由于久期随利率波动而变化,即使最初资产与负债的久期是匹配的,随着利率的变化它们的久期就可能不再匹配,为此提出了一个“有效久期”概念。有效久期依赖于资产价格相对于利率变化的变动率,这个变动率由其凸性衡量。也就是说,金融机构为确保资产负债的匹配,不仅要求资产负债的久期匹配,而且通过控制资产和负债的凸性,通过资产和负债的久期和凸性的匹配,来更精确地规避风险。
10. 错配矛盾是什么 国际金融这一块的内容
就是把位置放错了。比如货币错配就是配置了错的货币在不对的位置上。还有期限错配
如果风险缓释的期限比当前的风险暴露的期限短,则产生期限错配。如有期限错配且风险缓释的剩余期限不到一年,则不承认风险缓释在资本要求上的作用。
,资本错配银行的短存长贷也就是资产错配 短存长贷,就是字面意思 银行的存款都是短期的 长期存款少 而贷款出去的资金都是中长期贷款,资产错配矛盾加剧可导致 期债积弱难返 ,票据错配,久期错配,这些错配的结构上出现了问题就是错配矛盾
错配会威胁到一些机构的利益所以会产生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