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人欠我钱,去催要还不给,应该怎么办呢求大家给解答一下
有借据吗?有的话,拿给他谈清楚,如果不还,就只能依靠法律手段索赔了。
要是没借据,就只能看你运气了。不过最好还是直说,当面讲明比较好,亲兄弟还明算账呢,你不直接跟他讲,钱要不回来,还被人说你如何如何。何苦呢?是他欠钱不还,你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记住,你越不好意思,对方往往就越好意思。这是原则问题,把你的立场表明,可以协商期限,但要求他务必还,说明,如果还了,将来朋友还有得做,他有难处,你也会出力帮他,如果不还,朋友都难做了。
另外,以后也注意,不要轻易借钱给别人,有事帮事,能出力就帮力,特别是跟朋友,别占钱,除非你就是打算求助对方,不要求他赔还的,当然那也不能叫借了。
1、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如果对方有钱不还,是构成犯罪的。可以申请追究他的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是指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行为。
3、如果对方确实没钱,法律也无能为力。你只有多留意他有什么收入,一旦知道他有新的收入来源,立即向法院执行人员报告,会有用的。
下面是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一十三条【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了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含义问题,解释如下:
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是指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具有执行内容并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人民法院为依法执行支付令、生效的调解书、仲裁裁决、公证债权文书等所作的裁定属于该条规定的裁定。
下列情形属于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的“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一)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财产或者无偿转让财产、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二)担保人或者被执行人隐藏、转移、故意毁损或者转让已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的财产,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三)协助执行义务人接到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后,拒不协助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四)被执行人、担保人、协助执行义务人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通谋,利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权妨害执行,致使判决、裁定无法执行的;
(五)其他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情形。
B. 经济合同纠纷案
买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不可能是无限期,一般是货到后一个合理时间内,卖方可以催要,可以给买方是一个月的合理期限。
附法律依据给你: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第六十一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第六十二条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C. 怎么合理催要工程款
1、案件一旦进入诉讼,就没有输赢,都是输家,所以在没有法的情况下才采用诉讼程序。2、拖欠工程款是非常常见的,在这个领域,基本上没有不拖欠的,如果都采用诉讼,建筑工程公司的律师费诉讼费都是一大笔费用。3、目前来说,协商是最好的解决方式,而且大家都不会有抵触的心理,一旦达成一致,都会去履行,如果是诉讼,就不一样了,业主方会非常不配合,就算案子判决了,执行也没有那么容易。4、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建筑企业不敢起诉,因为现在的工程没有不延期的,这个一抓一个准,一旦建筑企业起诉,业主方肯定会反诉你工期拖延的责任或者反诉你质量不符合规定(就算质量确实是合格的,业主方可能会说质量不合格或者申请鉴定,拖延时间),所以,建筑企业敢随随便便起诉吗?
D. 借款条已经注明还款日期,已超过两年,是否有效对方第一次所要的时间有什么规定谢谢!
过了两年没有超过三年是有效的,还款时间要看合同是否有约定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二百零六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对借款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借款人可以随时返还;贷款人可以催告借款人在合理期限内返还。
借款合同的利率: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第二百零七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第二百零八条 借款人提前偿还借款的,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应当按照实际借款的期间计算利息。
第二百零九条 借款人可以在还款期限届满之前向贷款人申请展期。贷款人同意的,可以展期。
第二百一十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生效。
第二百一十一条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E. 借条没有约定还款日期,到现在已有七年了,一直没有催要,那还有诉讼时效吗
借条没有写还款日期的,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偿还,但应当给予对方合理的期限;对于没有偿还日期的债权,其最长的诉讼时效为二十年。
如果债权人有向法院起诉债务人偿还,可有向债务人要求偿还债务,并给定期限的,此债权的诉讼时效从给定期限届满起计算二年。
刘辉律师为您解答,望采纳谢谢!!!
F. 买受人提出质量异议期限怎么规定
当事人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检验期间内将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形通知出卖人。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八条, 当事人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检验期间内将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形通知出卖人。买受人怠于通知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
当事人没有约定检验期间的,买受人应当在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合理期间内通知出卖人。
买受人在合理期间内未通知或者自标的物收到之日起两年内未通知出卖人的,视为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约定,但对标的物有质量保证期的,适用质量保证期,不适用该两年的规定。
出卖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提供的标的物不符合约定的,买受人不受前两款规定的通知时间的限制。
《买卖合同纠纷司法解释》第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具体认定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合理期间”时,应当综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性质、交易目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标的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安装和使用情况、瑕疵的性质。
买受人应尽的合理注意义务、检验方法和难易程度、买受人或者检验人所处的具体环境、自身技能以及其他合理因素,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进行判断。
合同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两年”是最长的合理期间。该期间为不变期间,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
G. 借给别人钱未到期,提前催要的法律规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不违反法律规定要遵守,但是不违反法律规定前提下也可以协商解决。因此,借款未到期,对方要求提前偿还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提前偿还。另外,我国法律会规定不安抗辩权,针对借款,如果借款人有证据证明你可能失去履行还款条件的话,也可以提前要求还款。
H. 在一定期限内,债权人未行使索要权利,会怎么样
在一定的期限内,债权人没有行使索要权利,债权人就丧失了索要权利,债务人就可以不履行债务,所以债权人一定要注意时效期。
法院强制执行,诉讼期限为三年为何要规定债权人行使索要权利的期限?就是为了督促债权人及时主张权利,履行索要权和请求权。这也是法律本着对债权人和债务人都负责,都公平的原则才进行的规定。
I. 借条超过五年零十天,没有还款期限,我一直在催要,就是不还,法院还能受理吗谢谢
借条没有写明还款期限,债权人可以随时向债务人主张债权,包括起诉,不受诉讼时效期间限制。
J. 借款没写合同没约定还款期限打电话口头催要过诉讼时效如何计算
你的问题比较模糊。以我的理解,你们之间的借款属于口头的不固定借款合同。债权人可以随时向债务人主张自己的债权,但要给债务人必要的准备时间,自准备时间过后的第二天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时效为两年。(即债权人在这两年内没有主张过自己的债权,过后就失去了胜诉的权利,而不是诉权。在诉讼中,被告人没有以时效抗辩,法官不能主动援引)。债权人通过诉讼等方式主张过自己的权利的,时效中断,重新计算。根据最高院的司法解释,这个诉讼方式应广义理解,包括起诉,仲裁,调解,催告等积极方式向债务人主张过自己的权利。
我建议双方还是协商解决,法律武器是最后防线,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去用,这个成本高,效率低。况且这个是没有书面合同的,债权人必须要证明借款事实的存在,因为这是一个口头的借款协议,证明难度较大,不能证明的话就很有可能会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