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医疗机构使用土地性质的要求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医疗卫生机构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0)42号文件规定: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为了支持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对营利性医疗机构取得的收入,直接用于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自其取得执业登记之日起,3年内给予下列优惠:对其取得的医疗服务收入免征营业税;对营利性医疗机构自用的房产、土地、车船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
2. 医疗用地有什么规定
(二)、基准地价界定的商业、住宅、工业三类用地性质以外用途的地价评估办法
1、综合用地:宗地中存在的由不同用地性质组成的综合用地评估,应按不同用途分别评估,再根据各类用地面积大小及影响因素权重加权求和得出综合用地的土地
价格。其中,以住宅为主的综合用地参照住宅基准地价评估再适当进行用途修正;以商业为主的综合用地参照商业基准地价评估再适当进行用途修正。
2、其他用途:
(1)
近似商业类:土地用途为金融保险、餐饮旅馆、娱乐、旅游、招待所、写字楼、电讯、邮政、歌舞厅、俱乐部、高尔夫球场、加油站、汽车站、火车站、停车场、照
相、洗浴、理发、洗染、各种贸易公司、商社咨询、中介机构、独立地段的农贸市场、超市、小商品市场、工业品市场、生活和生产资料市场、综合市场等参照商业
用地评估,视具体情况进行年期和用途修正。
(2) 近似住宅类:公寓、别墅等参照住宅用途评估,其中别墅用地有独立的修正体系。
(3) 近似工业类:军用工厂、采矿业、仓储、公共基础设施用地以及公路、铁路、民用机场用地等参照工业用地评估。
(4) 近似办公类:土地用途为办公、宣传、机关、教育、营房、科研、医疗卫生以及高、新、尖产业用地等用途的均参照住宅用地地价标准评估,再进行用途和年期修正。
3. 民营医疗卫生用地该按何种方式供地政策法律依据是什么
应该按照国有出让土地进行供地。
法律依据:根据《划拨用地目录》第九条:
(九)非营利性医疗卫生设施用地
1、医院、门诊部(所)、急救中心(站)、城乡卫生院。
2、各级政府所属的卫生防疫站(疾病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专科疾病防治所(站)。
3、各级政府所属的妇幼保健所(院、站)、母婴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机构、血站(血液中心、中心血站)。
供地方式的分类:
一、行政划拨
行政划拨用地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土地使用者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将该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将土地使用权无偿交付给土地使用者使用的行为。
二、国有出让
国有出让土地、出让用地,通俗的讲是国家把地卖给个人,在一段时间内享受在这个土地享受权益。有工业出让一般40-50年,有商住出让是70-80年。出让年限过了以后国家收回土地。
三、补交出让
补交出让,是指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时,必须先向国家补交土地出让金,然后再转让。
网络-《划拨用地目录》
4. 医院建成后,附近土地是否有相应的规划限制
目前中国现有的城市房屋建筑中,仅有2.1%达到了建设部关于采暖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与同纬度气候相近的国家相比,中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和空调能耗高出2倍左右。如果严格按照标准要求,2020年建筑物能源消费量可减少1.6亿吨标准煤。
按照《基本构想》,到2020年中国能源发展的理想目标是,一次能源需求少于25亿吨标准煤,最多不超过29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比例控制在60%左右,可再生能源发展到5.25亿标准煤(其中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达到1亿千瓦);石油进口依存度控制在55%左右等。
中国在十六大提出了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将是一个既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已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也有别于中国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起步的、长达半个世纪的工业化历程。
5. 医院用地跟商业用地有什么区别
1、定义
商业用地是指规划部门根据城市规划所规定该宗地块的用地性质是用于建设商业用房屋,出让后用地的使用年限为40年。
医卫用地是指医院、门诊部、保健院(站、所)疗养院(所)、救护站、血站、卫生院、防治所、检疫站、防疫站、医学化验、药品检验等用地。
(5)医院用地年限扩展阅读:
1、商业用地相关问题
商业用地土地使用权最高年限为40年,住宅用地土地使用权最高年限70年,要想把商业用地改变成住宅用地缴土地出让金是肯定的.要想把你的一套房屋改变土地使用性质是不能的。
按照现行土地出让办法的规定,其出让应当通过招标、拍卖或挂牌等方式公开进行,工业用地原使用人和买受人不得自行进行买卖。改变为商业用途的,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并需经过规划部门批准。
2、商业用地发展趋势
2012年下半年是商用土地成交高峰期, 商用土地投资热情高涨,在2012年第四季度达到顶峰,中国商用土地指数达到118.8。
但2013年第四季度中国商用土地市场出现了市场拐点,到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商用土地指数跌落到79.9,同比下降幅度高达29.4%。据中国商业地产研究中心预计,历经三到四年的建设周期之后,中国商业地产项目供应量也将在2016年至2017年之间达到高峰。
6. 医院属于什么用地性质
医院用地性质属于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医院按照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为病员开展必要的医学检查、治疗措施、护理技术、接诊服务、康复设备、救治运输等服务,以救死扶伤为主要目的的医疗机构,其服务对象不仅包括有症状的病员和伤员,也包括不能自理或活动受限有医疗护理依赖的老年人。
(6)医院用地年限扩展阅读:
法医评定有医疗护理依赖或病情不稳定需要长期康复经常观察检查的重度病伤员,或有其他特定的情况和人群。
如健康人(如孕妇、产妇、新生儿)以及完全健康的人(如来医院进行体格检查或口腔清洁的人),最初设立时,是供人避难,还备有娱乐节目,使来者舒适,有招待意图,后来,才逐渐成为收容和治疗病人的专门机构。
7. 医院属于什么用地
卫生防疫用地
8. 私营医院,土地类型是:医疗卫生用地,类型是:出让。可以作为贷款抵押吗
私立的学校、医院等单位用地能否抵押?
答:不可以。私立的学校、医院等单位欲以其取得的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并申请抵押登记。这些土地能否抵押,能否办理抵押登记,土地登记机构存在疑问。
我国《担保法》第三十七条第三项和《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三项都明确禁止“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抵押。对此规定,实践中,对于公立的学校、医院等单位用地不得抵押没有什么异议,但是对私立的学校、医院等单位用地不得抵押,有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他们认为私立的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土地一般是通过出让取得,而不是划拨取得,因此抵押不应当受到限制;除此之外,他们认为私立的学校、医院一般是依法设立并在工商登记部门登记注册的企业法人,执行企业税收政策和财务会计制度,是营利性企业法人,不是以公益性为经营目的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因此不属于《担保法》第三十七条第三项和《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三项调整的对象。
笔者认为私立的学校、医院等单位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公益设施用地不管是划拨取得,还是出让取得,不论这些单位注册的是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还是公司,都不得抵押。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私立的学校也属于公益性事业单位。根据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三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为公民的健康服务为宗旨。因此,医院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也都应当以社会公益为目的。根据全国人大法工委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释义》可知,《物权法》第一百八十四条第三项之所以禁止这些土地抵押,主要目的是在于保障学校、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财产的安全、稳定,从而保障公众的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但是对私立的学校、医院以其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社会公益设施用地以外的土地进行抵押的,土地登记机构可以办理抵押登记。因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三条规定:"学校、幼儿园、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其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社会公益设施以外的财产为自身债务设定抵押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抵押有效"。根据这一司法解释,土地登记机构在办理抵押登记时,应当注意抵押的土地范围只能限定在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等社会公益设施占地以外的土地,而且学校、医院只能利用这些土地为自身债务设定抵押,而不能为其他人提供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