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起诉后保证期间的诉讼时效
对于一般保证来看。如果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对债务人进行了起诉仲裁的话,那么从判决或仲裁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的是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这个时候就没有保证期间了。
B. 保证期间是否会应催收而中断
保证期间内,债权人催收会导致保证期间转变为诉讼时效。保证期间就不再计算了。进而开始计算债权人起诉保证人的诉讼时效。
2017年10月以后,一般的债权,诉讼时效是3年。诉讼时效会因为催收而中断开始重新计算。但诉讼时效中断的举证责任在债权人,因此,债权人要保留催收中断诉讼时效的证据。
C. 第三十一条 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对节假日顺延是怎么解释
1、“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的法律解释:由当事人约定或法定的保证期间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期间,不会因为什么事情而停止计算时间或从新计算时间或使时间变长。
2、“对节假日顺延”的法律解释:当期间原来的最后一天是节假日时,那么就从节假日结束后第一个工作日作为期间的最后一天看待。
(3)保证期限中断扩展阅读
”法定节假日顺延“的情形:
1、遇上我国法定节假日,比如元旦1天假期(每年1月1日);春节3天假期(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节1天假期(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1天假期;端午节1天假期;中秋节1天假期;国庆节3天假期(10月1日、2日、3日)。
2、遇上部分地区特定的节假日,比如广西的”三月三“(1天假期),宁夏的”古尔邦节“(2天假期)和开斋节(1天假期)。
3、部分周六、周日不上班的机构。
遇上节假日的时候,很多业务会顺延结束时间,比如银行转账遇上节假日有顺延至下一个工作日的情况。
D. 保证期间到底会不会中断
符合法定情形,可以中断。
《担保法》
第二十五条一般保证的版保证人与债权人权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E. 《担保法解释》第三十一条: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 第三十
你好,第三十二条: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二年。 这个是什么意思哈,有谁能解释一下呢。
应该是这个意思:
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的这个时间,过早或者是刚刚好的,都属于没有约定,保证的这个时间是主债务履行结束的时间只有六个月,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的这个保证责任,一直到还清债务为止
这个结果你满意吗?
F. 保证期间如何规定
保证期间规定方法:
1.保证期间为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性质上属于除斥期间,即不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保证期间事关债权人与保证人之间的债权债务能否行使或履行。如果债权人没有在保证期间主张权利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主张权利”的方式在一般保证中表现为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在连带责任保证中表现为向保证人要求承担保证责任。
2.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保证期间。如果没有约定的,在连带责任保证的情况下,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一般保证场合,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6个月。保证合同约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直至主债务本息还清时为止等类似内容的,视为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2年。
3.在保证期间中,如果债权人主张权利的,则保证责任确定,从保证责任确定的时刻起,开始起算保证的诉讼时效。保证责任的诉讼时效,由于担保法没有规定,因此按照《民法通则》的规定,仍应为2年。
G. 请问:担保法第25条第二款规定“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
这个问题要分开讨论:
第一,一般保证而言,担保法解释第31条变更了担保法第25条第2款的规定,但是应当明确记住担保法效率高于司法解释(用司法解释变更法律规定是否妥当不在咱们考生的考虑范围之列了。。。)。实践中,债权人对债务人在保证期间提起诉讼或仲裁,保证期间中断,不然对债权人相当不公平,一般保证人保证期间可能也就6个月,打官司前前后后也要几个月准备。
第二,对于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法解释第31条则进一步明确了,连带保证责任的保证期间是除斥期间,不变期间。
司法考试应该不会出这种题为难大家,2005年卷三第57题也特别强调“连带保证”,大概也带有回避矛盾的意思
57.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连带责任保证的法定保证期间属何种期间?
A.诉讼时效期间
B.除斥期间
C.可变期间
D.不可变期间
答案:BD
H. “合同保证中的一般保证,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于诉讼时间中断的规定”,什么意思
诉讼时效中断是指已开始的诉讼时效因发生法定事由不再进行,并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丧失效力。我国民法通则第140条确认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况和事由,“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 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2008年8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50次会议通过
第十三条 下列事项之一,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一)申请仲裁;
(二)申请支付令;
(三)申请破产、申报破产债权;
(四)为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
(五)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六)申请强制执行;
(七)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
(八)在诉讼中主张抵销;
(九)其他与提起诉讼具有同等诉讼时效中断效力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