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创文明城市几年一次
3年
(一)申报条件
1、获得并保持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2、申报前连续两年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申报前12个月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无严重违纪、违法犯罪;
4、申报前12个月内未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
5、申报前完成国务院下发的节能减排任务;
6、未发生非法出版、制黄贩黄、侵权盗版的恶性事件。
(二)评选标准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
2、思想教育深入细致,道德建设扎实有效;
3、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4、党政机关廉洁高效,社会风气健康向上;
5、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6、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井然;
7、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优良;
8、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
(三)全国文明城市数据指标
1、群众对党政机关工作的满意度>90%
2、群众对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90%
3、城市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完好率达100%
4、交通事故死亡率(人/万台车)<10
5、群众安全感>85%
6、虐待、不赡养老人案件发生率<1.5%
7、家庭暴力投诉率(起/万户)<1.5%
8、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事件(遗弃、虐待、侮辱等)投诉率(起/万户)<1.5%
9、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普及率≥80%
10、依法直选的社区居委会≥80%的选民参与选举
11、市民对政府诚信的满意度≥90%
12、行业风气满意度>85%
13、“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知晓率≥80%
14、大于等于80%的街道建立市民学校,社区居委会普遍建立教学点,有效开展活动
15、形成崇尚先进的浓厚氛围,市民对本市重大典型的知晓率≥80%
16、人均教育经费支出>420元
17、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0%
18、全市性科普教育活动≥3次/年
19、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户/百人)>8
20、城市电话主线普及率(线/百人)>35
21、每百人公共图书藏书量>160册
22、市属各区文化馆40%以上为二级馆
23、每个街道都有多功能的室内文化活动场所,总面积每万人≥500平米
24、大于等于80%的社区居委会有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并能正常开展活动
25、业余群众文体活动团队数量(支/街道)>15
26、区级大型广场文化活动次数(次/年)>8
27、每万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人/万人)>8
28、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45%
29、文化遗产定期保护,保存完好率≥95%
30、市民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支持率≥90%
31、注册志愿者人数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8%
32、无偿献血量占临床用血量的比例≥80%
33、市民对捐献骨髓、器官及遗体行为的认同率≥50%
34、人均GDP(万元)高于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35、GDP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国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36、贫困率<3%
37、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0平米
38、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标台)>8
39、市民对交通便捷程度的满意率>70%
40、每3-5万居民拥有1个卫生服务中心(站)
41、大于等于95%的卫生服务中心(站)纳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定点机构
42、居民对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满意率≥80%
43、每5万人配备急救车数(辆)>1.2
44、计划生育率>95%
45、平均预期寿命(岁)>73
46、人均住宅建筑面积>21平米
47、恩格尔系数<38%
48、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95%
49、城市登记失业人口再就业率>70%,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本省同类城市平均水平
50、每百名老人拥有社会福利床位数(张)>1.7
5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
52、绿地率>30%
53、人均公共绿地>8平米
5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0%
55、城市污水处理率>60%
56、环境保护投资指数>2.0%
57、空气污染指数(全年API指数<100的天数)>80%
58、烟尘控制区覆盖率>90%
59、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70%
60、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且市内无劣质V类水
61、科教、法律、卫生进社区活动覆盖率>80%
62、区级以上(含区级)文明社区>70%
63、窗口行业、执法部门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覆盖率100%
64、全市组织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3次/年
65、主要公共场所设有大型宣传创建活动和道德建设的公益广告,数量>广告总数的20%
66、创建文明城市的知晓率>90%
67、市民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80%
B. 创建文明城市的时间为多少年
三年。
(一)创建文明城市的申报条件:
1、获得并保持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2、申报前连续两年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申报前12个月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无严重违纪、违法犯罪;
4、申报前12个月内未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
5、申报前完成国务院下发的节能减排任务;
6、未发生非法出版、制黄贩黄、侵权盗版的恶性事件。
(二)评选标准
1、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
2、思想教育深入细致,道德建设扎实有效;
3、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4、党政机关廉洁高效,社会风气健康向上;
5、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6、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井然;
7、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优良;
8、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
C. 中央文明委正式公布"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标准的时间是哪一年
2004年10月26日,中央文明委公布了 “ 全国文明城市 ” 评选标准,决定于2005年开展首批 “ 全国文明城市 ” 评选表彰活动。测评周期:每三年一次。
“全国文明城市”是由中央文明办牵头、每三年一届的评选表彰活动,2005年以来已举办三届,迄今共有53个城市荣膺该称号。2011年,中央文明办明确95个提名城市,作为申报下一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的准入门槛。
全国文明城市是中国大陆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是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中的最高荣誉,也是最具有价值的城市品牌。
(3)文明城市称号多少期限扩展阅读:
2017年8月以来,中央文明办根据中央文明委2017年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按照城市自主申报、省级择优推荐、中央部委审核、组织综合测评、听取市民意见、进行综合计分、媒体集中公示等评选程序,严谨规范组织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评选工作。
以实地暗访考察、入户问卷调查和网上材料审核三种方式对166个参评城市进行测评,严格依据参评城市的2015、2016、2017年三年测评总成绩排名,报中央文明委领导批准,提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同时,中央文明办按照城市进行自查、省级审查推荐、中央部委审核、组织复查测评等复查程序,认真做好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复查工作。
严格依据中央文明办组织的网上材料审核结果和委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明办组织的实地暗访考察、入户问卷调查结果,提出对往届全国文明城市的复查建议,报中央文明委领导批准。
D. 全国文明城市多久评选一次
全国文明城市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
创建文明城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从原来的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不但反映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为我国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明确的目标,和谐社会建设将成为文明城市创建的一个重要主题。
(4)文明城市称号多少期限扩展阅读:
考评方式
全国文明城市主要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进行测评优选,并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评价作为申报全国文明城市的前置条件,测评结果单独排序,按百分计算,得分低于85分的,不能参与全国文明城市申报,同时,该项得分按20%的比例计入全国文明城市总得分。
主要采用听取汇报、材料审核、问卷调查、网络调查、实地考察、整体观察六种方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难点是实地考察。
全国文明城市实地考察方法具体有三种:
1、是实景(情)模拟验证。
2、是实地调查,即进入现场查证被考察对象是否符合测评标准。
3、是实地观察,即根据实地观察要求,在实地考察点、在一定时间内,对被考察对象进行实地观察。
E. 文明城市评选什么时间结束
中央文明委20039号文件规定,全国文明城市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七月初开始到九月底结束。
F. 全国文明城市是几年评一次谢谢
全国文明城市每三年评选表彰一次
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标准:
⑴组织领导坚强有力,创建工作机制健全。党委、政府认真学习、贯彻、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把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长抓不懈。精神文明建设机构、制度健全,队伍稳定,经费落实。扩大基层民主、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社区建设全面推进。
⑵思想教育深入细致,道德建设扎实有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广泛深入,党委中心组和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形成制度。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切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坚持开展经常性的、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及时为群众解疑释惑、化解矛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诚信为重点的公民道德建设广泛深入。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得到切实加强,建立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
⑶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认同和热情参与,文明城区、文明社区、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军民共建、拥军优属等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普遍开展,持续推进。基层创建工作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吸引力强。
⑷党政机关廉洁高效,社会风气健康向上。党政领导干部和各级党政机关清正廉洁,务实高效,依法行政,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保障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建立公开办事制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窗口行业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诚信经营、文明服务,自觉抵制和纠正各种行业不正之风。市民文明素质普遍提高,移风易俗,革除陋习,反对迷信邪教,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成为广大市民自觉行动,形成了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社会风尚。
⑸科教文卫体稳步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科教文卫体事业投入逐年增加。义务教育高于国家规定水平,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等各项教育成效显著。科普工作依法扎实开展,科普阵地特色鲜明。医疗卫生和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建立了疫情防治和应急机制。居民健康水平高于同类城市。计划生育主要考核指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精神文化产品生产成绩显著,文化市场管理有序,繁荣健康。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得力。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设施配套。社会用语、用字规范文明。社会公益事业得到积极有效扶持。社会福利设施完备。妇女、儿童、老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⑹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井然。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社会稳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群众有安全感。有效遏制邪教和封建迷信活动,坚决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措施得力,制度健全。黑恶势力和“黄赌毒”得到遏制。城市管理法规、制度较健全,政府部门和执法单位依法行政、秉公执法。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工作落实。建立健全城市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机制。
⑺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生态环境优良。城市规划体系完备,城市环境清洁有序,绿化美化成效显著,主要道路交通顺畅,无障碍设施建设达到国家标准。城市环保措施落实,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效果显著,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成效明显,环境质量达到相应的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必要的城市基础设施齐备,运行稳定,服务网点设置合理。节水工作达标。城市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
⑻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经济综合指标增长较快,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高。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效果显著。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扶贫帮困措施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切实到位,再就业工作成效突出。
G. “全国文明城市”几年评选一次
“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工作是根据申报城市的申报时间决定的,没有确切评选时间。
城市申报“全国文明城市”后,有关部门会根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体系》的有关规定进行考核,对于已经申报成功的城市也不定期进行复查,对不符合要求予以整改保留。
(7)文明城市称号多少期限扩展阅读:
基本的申报条件为:
1、获得并保持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荣誉称号;
2、申报前连续两年人均GDP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申报前12个月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无严重违纪、违法犯罪;
4、申报前12个月内未发生有全国影响的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刑事案件;
5、申报前完成国务院下发的节能减排任务;
6、未发生非法出版、制黄贩黄、侵权盗版的恶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