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债务履行期抄届满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代主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2.保证人之所以向债权人履行债务,是因为其根据合同承担了保证责任,先行替债务人向债权人履行了债务,但并非保证人自身欠债权人的债务。
3.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实际上就取代了债权人的地位,保证人有权在其承担责任的限度内向债务人追偿。
4.保证人对债务人行使追偿权的诉讼时效,自人民法院对主债权的判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 一般诉讼时效2年。
『贰』 债权人去世债务追偿有效期
债权人去世的,其继承人依法取得债权,应当在二年的诉讼时效期限内及时追偿或者提起诉讼,期限从诉讼时效最近一次中断之日起计算。如果比较记者周转又没有精力跟进,可以将债权在华债网上发布进行转让,会更快速的获得资金。回答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您。
『叁』 债务过了追诉期一年怎么办
债务过了追诉期,就是说你不能通过打官司来追偿债务,因为法院不会受理。但回你仍然可以自己去追偿答讨债,你们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不会改变,也不会消亡。
另外,虽然从时间上看过了追诉期,但你一直在追债讨债,并有证据证明的,你也可向法院起诉,由法院裁定是否过了追诉期,是否受理你的案件。
『肆』 追偿权的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保证人对债务人行使追偿权的诉讼时效,自保证人向债权人承担责任之日起开始计算。”因此,保证人的追偿权的诉讼时效实际上是适用《民法通则》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所规定的时效的,即保证人追偿权的诉讼时效自保证人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之日起2年届满。
『伍』 追索债务起只有两年有效期是什么意思
1、这个指的是诉讼时效,即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一般为专两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属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
2、例如,A 应于2015年1月1日向B偿还100万元,若 B直到2017年1月1日都没有向A要求还钱,那么,B 在2017年1月1日之后向法院起诉 A 要求还钱,A 可以提出以过诉讼时效的抗辩,届时,法院会驳回 B 的诉讼请求。但若 B 在2015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向 A 主张过债权的,诉讼时效即中断,从 B 主张债权之日起往后再计算两年。
『陆』 新法律规定债务的追偿期最长是多长
您好!新《民法总则》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回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答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柒』 新的债务追偿时效
一般的民事纠纷追偿时效一般只有几年而已。这是因为让人们尽快的去把这个纠纷解决,所以才设定的。追偿的这个时间,一般来说它是指的那个纠纷发现或者开始的时候。
『捌』 贷款诉讼时效已过,能否向债务人追偿
借贷关系超过诉讼时效,债权人同样可以向债务人追偿,要求还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第七章诉讼时效
第一百三十八条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第一百四十条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玖』 怎样计算债权追偿时效期
一般债权的诉讼时效是两年,但有部分债权的诉讼时效法律有特殊的规定。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一)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二)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三)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四)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 但是, 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债权性质不同,其诉讼时效也不相同。以上仅是民法通则的规定,视具体的债权适用相应的法律规定。
『拾』 担保人替债务人还款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的期限法律有规定吗
保证人对债务人行使追偿权的诉讼时效,应适用于民事诉讼的诉讼时效的一般规定,自人民法院对主债权的判决生效之日起开始计算,一般两年内须提起诉讼。
《民法通则》
第一百三十五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百三十六条 下列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
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
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
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
第一百三十七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第一百三十八条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第一百三十九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第一百四十条 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第一百四十一条 法律对诉讼时效另有规定的,依照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