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西安从什么时候开始建立都城的具体点
持11朝观点的人认为,在西安建都的朝代依次为西周、秦、西汉、新莽、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这11个朝代在西安建都的事实没有任何争议。
在此基础上,持12朝观点的人增加了西晋,晋愍帝于建兴元年(公元313年)在长安正式宣布即位。这个王朝虽然只持续了4年,但西晋在西安建都的事实却是确实的。
持13朝观点的人在肯定12朝的同时,又增加了东汉。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于初平元年(公元190年),被董卓扶持,迁都于长安。直到初平三年(公元192年),董卓被杀,献帝才离开长安,建都3年,也是事实。
持14朝观点的人,增加了大夏王朝。大夏王朝在今天陕西境内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关键是都城统万城(陕西靖边县)是否归于长安的范畴。从历史上讲,长安是以关中地区作为区域背景的,统万城当然难以纳入西安的范畴。但是西安又是陕西省的省会,从这个角度,勉强也能说得过去。
还有人相继又将武则天建立的武周政权、黄巢起义建立的大齐政权、李自成起义建立的大顺政权也纳入了在西安建都的范畴,这样又使西安建都的王朝增加到了17个。
武周政权是否在西安建都有两个疑点:一是它是独立的朝代,还是唐朝内部的过渡;二是都洛阳还是都长安城。我们暂且认定它是一个独立的朝代,那么武则天确在洛阳登基,且长期在洛阳执政,长安仅作为陪都。然而由于武周王朝时,唐朝的根基仍然保留在长安,武则天也有相当多的时间在长安处理政务,长安仍然是国家政权的中心和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因此西安建都算此一朝也绝不为过。
两个农民起义政权虽然短暂,对国家有效控制的机构尚未形成,但他们确实推翻了两个前王朝,在权力真空状态下,这两个农民政权起到了国家政权中心的作用,他们在西安建立的政权,勉强地说,也不失为准王朝的存在。
⑵ 陕西西安当了几朝的都城,都是哪几朝
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4秦:...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⑶ 陕西西安当了几朝的都城分别都是哪几朝
西安古称长安,是浩浩千年古都,他与意大利的罗马,希腊的雅典、埃及的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古都",他还居我国古代六大古都之首。提起西安,人们就会想起十三朝古都,绝大多数人可能也知道这样一个称呼吧 !但西安究竟是哪十三朝古都,先后有哪些王朝在这里建都的呢?笔者想从这个角度来谈谈先后在西安建都的王朝。
先后在这里建都的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历时长达1140年之久。自公元前1057年至公元904年,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是中国古代做为都城时间最长的城市。
西周:周文王曾都于丰镐,即今天的西安,“武王伐纣”以后,回到镐京,正式建立了周王朝,以“镐京”(西安)为都城,这一年大约是公元前1057年,开始了西周的统治。西周的最后一位国君是周幽王,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西北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历时共约286年。
⑷ 西安多少年建都历史
北京在春秋战国时期,是燕国国都所在地。金朝在公元1153年迁都至北京,此后,元.明.清三朝均以北京为都。
西安是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和隋.唐的都城。
⑸ 西安都是那些朝代的都城
历史上有13个朝代在西安定都,它们分别是:
1.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
2.秦(前350年-前206年)
3.西汉(前200年-9年)
4.新朝(9年-23年)
5.东汉(190年-195年)
6.西晋(313年-316年)
7.前赵(319年-328年)
8.前秦(352年-385年)
9.后秦(386年-417年)
10.西魏(534年-557年)
11.北周(557年-581年)
12.隋(581年-618年)
13.唐(618年-904年)
(5)西安都城年限扩展阅读:
西安之地古属雍州,这里的黄土地即所谓韵“黄壤”,被列为最高等级“上上”,是祖国大地中最早被称为“天府”,的地方,在锄耕农业时代算是最好的土地条件。
尤其这里“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束制诸侯”,“此亦槛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在冷兵器时代实是难得的高屋建瓴之地、形胜之国。
唯其如此,这里便成为古人建都的最佳处所,而唐人也留下了“秦中自古帝王州”的诗句。
由于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最负盛名的西周、秦、西汉、唐这样几个王朝,均建都于此,遂使这里长期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而引领着中国历史前进。周秦汉唐的辉煌,铸就了西安历史的辉煌。
⑹ 西安曾是哪些朝代的都城
西安在古代称作长安,是十三朝古都,定都长安的朝代有:
西周、西汉、新朝、东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武周、大顺。
长安是十三朝古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隋唐时期世界最大的城市。
长安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起点,是迄今为止唯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的中国城市,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6)西安都城年限扩展阅读:
长安城的历史发展
著名的丝绸之路西汉时期就是以长安为起点。唐代长安城下属有万年县和长安县取万年长安之意。长安为中国四大古都之首,同时也是与雅典、罗马和开罗齐名的世界四大古都之一。
“长安城”,在西周时称为“沣镐”。“沣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沣京和镐京的合称。“沣镐”所在地区称为“宗周”。秦时称“内史”,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西汉高祖5年(前202年),置长安县,在长安县属地修筑新城,名“长安城”,意即“长治久安””,改长安城所在地区为“京兆”,意为“京畿之地”。
自从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隋时,隋文帝在“大兴县”营建新都(长安县东),命名为“大兴城”。唐朝时,以中轴线重新划分长安县与大兴县,并更名“大兴县"为万年县,取意“万年长安”,重新恢复“长安”之名。
元代,“长安”丧失首都地位,“长安城”所在地“京兆府”易名为“奉元路”。明朝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之名由此而来。但“长安城”仍称“长安”,归长安县管辖,“长安”之名并未废除,一直保存至近代将“长安城”剥离“长安县”独立设立“西安市”为止,“长安”之名废止。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长安
⑺ 西安分别是哪些朝代的都城
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
1、西汉
西汉,又称前汉,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朝代,与东汉合称汉朝,是中国古代秦朝之后的大一统封建王朝。
公元前206年刘邦被西楚霸王分封为汉王,而后经过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取胜后,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称皇帝,国号汉,史称西汉,刘邦即汉太祖高皇帝。
至9年1月10日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西汉灭亡,一共211年。也有人把王莽推翻后的更始帝也算作西汉,这样西汉灭亡则是在26年。
西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
2、新莽
新朝(8年—23年),是继西汉之后由西汉外戚王莽建立的朝代。公元8年腊月,王莽废汉孺子(刘婴)为安定公,改国号为新,建都常安(今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史称新莽。
王莽称帝后进行了多项改革,包括:推行王田制,限制私有土地持有,超出部分为国有,无土地者由国家分配,一夫百亩,目的是解决西汉后期以来土地兼并严重的问题,但是完全无法执行;
禁赏奴婢;推广国营事业;改革币制等。唯新朝政令繁琐,且朝令夕改,改革最终失败,导致新朝急速灭亡。
地皇四年(23年),新朝被绿林军推翻;共1帝、15年国祚。
3、东汉
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汉朝。
新朝末年爆发绿林赤眉起义,汉朝宗室刘秀趁势而起。公元25年,刘秀称帝,定都洛阳(今河南洛阳),建立东汉并开创了光武中兴。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将民变基本平定,却导致地方豪强拥兵自重。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自此朝廷大权旁落,揭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董卓被杀死后,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汉,东汉覆灭,进入三国割据时期。
4、隋
隋朝(581年—619年)是经历了南北朝二百多年分裂之后的大一统王朝。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一个重要的朝代,史学家常把它和唐朝合称隋唐。
公元581年杨坚篡夺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大兴城(今西安),589年灭陈,完成统一。隋朝之初,与突厥进行战争,击溃了突厥的军事威胁,还统一了青海地区。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著名的“开皇之治”。
隋炀帝营建洛阳,开凿隋唐大运河,沟通南北交通。开创科举制,完善三省六部制。后期统治腐朽,618年李渊迫使隋恭帝禅让,619年,皇泰主被迫禅位王世充,隋亡,国祚38年。
5、唐
唐朝历二十二代,前后共二百八十九年,其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之一。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618年由李渊建立,定都长安(今西安)。627年,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唐高宗以后,武则天一度迁都洛阳15年以周代唐(690-705年),史称武周,705年唐中宗恢复大唐国号,还都长安。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
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907年朱温篡唐,唐朝灭亡。唐朝共历289年,20位皇帝。唐朝声誉远及海外,与南亚、西亚和欧洲国家均有往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西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唐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隋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新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东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西汉
⑻ 西安是哪些朝代的都城
秦中自古帝王州西安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历史最久的城市,从奴隶制秦于鼎盛的西周,到封建社会达到颠峰状态的唐王朝,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东汉[献帝初]、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1140年之久。自公元前1057年至公元904年,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⑼ 西安作为国都,历史有多久
西安名列中国七大古都、世界四大古都之一.地处关平原中部、渭河下游谷地最宽阔处。古称雍州,号称“天府之国”(比成都早多了)。土质非常肥沃,适于生活居住。南边是秦岭,北边有渭河,如楼上所引贾谊之语,诚为“四塞之地”也。
历史上建都有10、13、14、17朝之说,时间跨度从1062-1077年之久约占中国历史有记载以来三分之一强。长期成为中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地带。但最有影响力的就是周秦汉唐这几个时期。
西周丰京、镐京,在今天西安市的南边长安区境内。
秦都咸阳范围很大,从咸阳市一直延伸到今天西安市的北郊。
汉都长安,在今天西安市北郊。此后西晋和五胡十六国时期的几个小王朝的都城,也都建在这里。
隋都大兴城和唐都长安城是一回事,分为皇城、宫城、外郭城三部分,范围很大。今天的西安市城墙内,只是当年的宫城部分。当年是因为老长安城的地下水质被严重污染,盐碱化严重,所以又向南开辟了新的都城。
唐代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但是在安史之乱、黄巢造反进京,尤其是唐末的动乱中,被严重焚毁,人口也被大量迁移,从此一蹶不振。
忘了是宋太祖还是明太祖,一度还想迁都这古来的帝王之都,专门派了皇太子来此考察。但这里的生态环境已极度恶化,难以承载大量的人口,加上这位太子不久后就死去了,从此长安就退出了中国政治的中心舞台。
从上面的地域来看,这些建都的范围都在今天西安市的范围内,所以称西安为千年古都是没有错的。
但西安之所以能成为千年古都,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必然性:
1、最早的部落和部落联盟都生活在农耕文明发达的地区。西安就是这样的地方,而且地形也较有利于防御外敌。
2、中心位置。在黄河农业文明圈里,西安和河南一样,都处于较为中心的位置。这有利于对以此为中心的大农业圈的辐射。
偶然性:
1、来自西陲的周朝战胜了商朝。
其实说起来,河南当时比西安还要中心一点。但那是商人的地盘。来自西陲的“小邦周”战胜了“大国商”,虽然周人自己也承认河南是“中国”,即中心之地,但政治中心还是会偏向西边的周人发源地了。因此,虽然,周人在河南也建立了都城“成周”,但丰镐作为国都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而周朝的长期立国,形成了国人心目中关中为帝王之都的意识。
2、来自西方的秦国战胜了关东六国。
秦在当时的七国中,文化是最为落后的。它凭借护送周平王去洛阳的功劳,获得了对周朝故地(当时已落入戎人手中)的所有权,和戎人一场场恶战,夺来了这带着王气的大好沃土,开始变得底气十足。它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强有力的行政效率战胜了文化先进的关东六国,秦都咸阳成为国都也就顺理成章了。而如果是东方的齐国统一六国,也许都城就在临淄或洛阳了?
3、即然事实证明关中就是王者之地,那末后来的汉和隋唐在此定都就一点都不奇怪了。更何况,隋唐两朝的创立者都是从这里发家的?关中本位政策,是这些朝代历来奉行的原则。
那末,反过来说,为什么隋唐之后,要放弃这王气所在呢?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长期的掠夺性开发,使关中的生态遭到了极度的破坏。周围的森林几乎被砍伐殆尽,有限的平原农业也无法供应庞大的都城人口。隋唐两朝,经常有皇帝带着文武百官跑到洛阳去“就食”,实际上就是没粮了,跑到洛阳讨口饭吃。(题外话,玄奘就是借着这个机会跑出长安,西天取经去也)。虽然有隋炀帝修通了大运河,南方的粮食可以接济长安,终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而中国的经济中心,自隋唐以来,逐渐向南方转移。西安的告别,势不可挡。
⑽ 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 西安还是洛阳
建都最早的城市是郑州,郑州亳都见证了中国传统城市规划制度的形成。继二里头国家之后,郑州商代都城代表的郑州商文明在广域范围内首次确立了成熟的城市体系。以围院建筑为代表的宫室建筑形式,成为中国历代都城宫殿营造的典范,而中国传统城市的城郭之制也自此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