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利率的期限结构是什么,对金融机构的影响
利率期限结构(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是指在某一时点上,不同期限资金的收益率(回Yield)与到期期限(Maturity)之间的关系。利率答的期限结构反映了不同期限的资金供求关系,揭示了市场利率的总体水平和变化方向,为投资者从事债券投资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债券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中央银行沟通对不同期限的各类市场利率以及期限利差和信用利差的影响,并对货币政策的有效 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央银行沟通对短期利率有显著的影响,对中长期利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效果并不明显,在金融危机期间对各类市场利率的影响程度 更大;口头沟通对各类市场利率的影响效应比书面沟通要大;沟通对利率水平和波动的影响是不对称的,带有紧缩意图的沟通比带有宽松意图的沟通作用大。为了能 够更好地发挥中央银行沟通在货币政策操作中的作用,中央银行还需进一步加强沟通,以提高货币政策的前瞻性和有效性。
㈡ 货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货币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答:一,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物物交换偶然发生;
二,扩大的价值形式,表现为一种物品的价值可以有其他很多种物品表现出来;
三,一般价值形式,用一般等价物表现所有物品价值;
四,货币形式,价值都用货币来表现.
2.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的异同.
答:价值尺度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用来衡量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价格标准是每一货币单位所具有的用以测定一切商品价格的价值量.
价格标准是价值尺度的派生职能,它们都是货币的职能.
3.如何认识货币的本质
答: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与一般商品有着本质的区别,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货币具有和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它还体现了一定的生产关系
4,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一般等价物
答: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一种尺度,一种单位用来衡量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它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可以是观念性的货币.支付手段是货币的又一职能,与价值尺度不同的是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货币是处于流通过程中的现实的货币.一般等价物是用来表现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值的一种商品,具有与所有物品直接交换的能力.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4、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货币的产生比商品的出现晚得多,它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的产生经过了四个阶段,即偶然的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的出现、一般等价物固定由金银来充当(货币的正式产生)。因此,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5、货币的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这是货币的五种职能。其中,前两种为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能用自身价值来衡量和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功能。货币之所以能充当这一职能,是因为它本身有价值。当货币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大小时,商品的价值就表现为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与价值成正比。货币充当价值尺度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而只需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功能。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商品流通。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
纸币的产生和发展
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货币最初以铸币的形式出现,是由货币充当流通手段的
职能产生的。在长期的商品流通中,由于人们只关心它是否能买回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而不关心它是否足值。这种名不符实的变化,决定了纸币能够代替足值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于是就产生了作为金属货币的符号的纸币。
纸币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但它不能充当价值尺度的职能,因为它本身没有价值,纸币的发行权属于国家。在我国,国家授权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发行事宜。纸币的发行量、面值等由国家规定,但国家不能规定其实际购买力。在当今实际经济生活中,我们也常常把纸币叫做货币。
㈢ 什么叫利率期限结构错配
自1996年以来,我国利率经过了8次调整。通过对我国利率这9年来的期限结构分析,可以发现目前我国利率期限结构严重错配。
从下面的一组数据可看到,存贷款的利率期限走势都渐趋平缓。期限作为决定利率的一个决定因素,其所起的作用正在趋弱,而利率对期限的敏感性可以刺激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对居民、银行、企业以及国家宏观调控也有很大的影响。
居民持币待消费,储蓄意愿不强。目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98%,考虑20%利息所得税和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利率为-1.616%(即1.98%×0.8-3.2%)。而且,活期存款分别与一年期、五年期利率相差1.26、2.02个百分点,利率的期限部分没能弥补通货膨胀、机会成本等因素,居民进行长期储蓄不仅不能保值增值,甚至可能因通货膨胀等因素而减值,因而长期存款对居民的吸引力不大。这种情况如果持续,大多数居民将选择别的投资渠道,或者是活期存款储蓄以等待新的投资机会。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近几个月来储蓄存款出现了明显分流迹象。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正处于低迷阶段,一旦市场转暖,投资品种增加,将对居民储蓄存款分流产生更大作用。
银行流动性不足,存贷期限错配。央行2004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7.9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为10.74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为7.16万亿元;同期居民本外币储蓄余额11.87万亿元,除去7.5%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4%左右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可用于放贷的储蓄额不过10.5万亿元。据央行统计,活期存款、定期储蓄分别占34.23%和65.76%(而1999年分别为24.5%和75.4%),这就是说,定期储蓄余额不过6.91万亿元,相对于中长期贷款余额少2500亿元。这说明银行利率期限敏感性缺口严重失衡,银行的中长期贷款依靠短期资金来源支撑,一旦银行银根紧缩,居民获得新的投资机会,或者银行贷款风险加大,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时,银行就会面临流动性风险,可能会造成银行的亏损、破产、倒闭风险,甚至进而引发金融风险。
企业投资需求强,引发经济过热。由于贷款利率六个月以下的与五年期以上的相差0.72个百分点,对企业来讲,力争中长期贷款可减少资金还款压力,扩大资金使用范围,而且对于企业来讲都有一种扩大生产的冲动,因而上项目、铺摊子、搞基建也就成为贷款的主要去处。今年一季度金融机构实际增加贷款8351亿元,已占全年预期目标2.6万亿元的32%,同比多增24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少,基建贷款等中长期贷款继续多增,基建贷款增加1700亿元,同比多增337亿元;其它中长期贷款增加1887亿元,同比多增362亿元。自1998年以来,中长期贷款的比重不断提高,2004年3月末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已达40%,比1997年末提高20个百分点。由于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多投于固定资产或者基础设施建设,使得某些行业已出现了过热现象,如钢铁行业、水泥行业、电解铝等行业。这些行业的过高增长,一方面造成经济运行的不平稳,使经济呈现局部过热现象,另一方面也造成我国能源的高消耗。
国家调控空间小,升息压力大。作为为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的利率,其主要是进行结构调整,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动利率。而且决定利率走向时要考虑“利差”,目前人民币一年期利率为1.98%,境内美元的同期利率约为0.56%,如果提高利率无疑将对人民币升值造成压力。日前美联储加息为我国调高利率留下了一定空间,但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存贷款各期利率的变动尚没能形成联动趋势,目前利率期限结构趋势平缓,不管是调高利率,还是降低利率的可操作空间都不大,因而建立由基准利率为决定基础的市场化利率体系也就成为解决利率期限结构不敏感的主要方法。
㈣ 什么是贷款的期限结构
贷款期限结构 是不同贷款期限的贷款额度所占到贷款总额的比例,也就是不同期限的回贷款答比例即为贷款期限结构。
贷款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广义的贷款指贷款、贴现 、透支等出贷资金的总称。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
㈤ 货币形式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
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五个阶段。
相关介绍:
1.实物货币:
实物货币是货币形式发展的第一阶段,其作为货币用途的价值,与其作为非货币用途的价值相等。在世界各国的货币发展史上,可以说除去信用货币、纸币和金属货币,其他担任过货币角色的各种商品,都可以称之为 “实物货币”。
2.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是指以金属作为货币材料,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货币。人类文明史上出现的货币之一。金属货币所以能在流通使用中逐渐取代了自然物货币和其他商品货币。
3.纸币:
纸币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人们最初认为,只有金属货币才是货币。
4.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credit money)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目前世界各国发行的货币,基本都属于信用货币
5.电子货币:
是指用一定金额的现金或存款从发行者处兑换并获得代表相同金额的数据或者通过银行及第三方推出的快捷支付服务,通过使用某些电子化途径将银行中的余额转移,从而能够进行交易。
(5)货币的期限结构扩展阅读
货币形式亦称“货币价值形式”。它是固定地由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来表现其他所有商品价值的价值形式,这是价值形式发展的第四阶段,也是最高阶段。
与一般价值形式相比,它的进步在于原来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不固定的,因时因地而异,每一交换区域都有几种不同的商品交替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货币形式
㈥ 货币起源过程中经历的四个阶段是什么
货币经历的四个阶段:
1、偶然的物物交换
偶然的物物交换指在原始社会未期,产生了人类最初的商品交换,它是在部落双方都有剩余产品这种极其偶然的情况下发生的,这时的商品交换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叫偶然的物物交换。
2、扩大的物物交换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物物交换的次数频繁了,参加交换的商品种类也增加了,这时的商品交换就是扩大的物物交换。
3、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
在交易的范围扩大、品种增加时,物物交换就显得非常困难,即使能够成立,也要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交换效率的低下严重阻碍了商品生产的发展。
于是,一般等价物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作为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统一表现的特殊商品。这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4、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
用什么商品充当一般等价物,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不一样,这种情况客观上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因为金银自身稀有,而且易分割储存,所以就渐渐将它们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也就产生了。
(6)货币的期限结构扩展阅读: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质上是一种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间的约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场,换吾之所需,货币就是这一过程的约定,它反映的是个体与社会的经济协作关系。
货币的契约本质决定货币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一般等价物,贵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储藏价值、延期支付标准和记帐单位。
货币以发行者来分类,可分为公钱(法定货币)、私营货币和区域货币(社区货币)。公钱一般说来由政府来发行,当它存在的时候,一般说来占主导地位。私钱和区域货币则由非政府机构来发行。
按材资来分类,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使用不同的物品作为货币。可分为贝壳、珠子、棍子、金属货币(参见商品货币)、纸币以及数字货币。就性质来分,可分为真实货币和虚拟货币。
参考资料:网络-货币
㈦ 什么是货币它的产生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度量价格的工具、购买货物的媒介、保存财富的手段,是财产的所有者与市场关于交换权的契约,本质上是所有者之间的约定。
货币的产生经历了物物交换、金属货币、金银和纸币四个阶段。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金属货币同样显示出使用上的不便,在大额交易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硬币。金属货币使用中还会出现磨损的问题,据不完全的统计,自从人类使用黄金作为货币以来,已经有超过两万吨的黄金磨损掉。
(7)货币的期限结构扩展阅读
中国最早的货币
中国最早的货币是海贝。海贝在史前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在夏代纪年范围内的二里头文化遗址和商周墓葬中,屡有发现,《盐铁论·错币》中并有“夏后以玄贝”的记载。海贝是产自南方暖海的远方外来交换品,是美丽珍贵的装饰品。
它开始起货币作用,似可上溯到夏代,即中国进入阶级社会、国家产生的时候。商和西周时已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在商代晚期和西周,还出现无文字的铜仿贝。至东周发展成为有铭文的铜贝蚁鼻钱,形成正式金属铸币,主要流通于南方楚国地区。
㈧ 为什么利率期限结构是货币政策的指示器
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央票利率为货币政策变量,以动态Nelson-Siegel模型为基础构造动态因子模型,采用卡尔曼滤波估计利率期限结构因子,与货币政策变量一起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此分析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短期动态影响和长期均衡影响;同时基于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货币政策和利率期限结构之间的短期动态影响表现出非对称性,即债券市场对货币政策变化的反应较为迟缓,但货币政策对市场利率的变化反应敏锐。而长期均衡关系则表明,货币政策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期限结构有显著影响,但银行间债券市场对央行的利率调控目标不敏感,不能形成明确预期。另一方面,货币政策对目标利率的市场引导效果十分敏感,银行间市场债券交易信息是央行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
㈨ 货币金融学 作图分析题:1.货币政策长期短期的影响 2.债券期限结构
紧缩的货币政策 一般是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提高银行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所以啊紧缩的货币政专策会提促使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均有所提高。
居民手中的货币有两种用途 消费同储蓄 如果存款利率提属高 那么相对来说军民更愿意把手中的货币存起来 这样用于消费的货币就会变少 社会总需求下降
银行准备金率提高 那么社会的货币供给就会下降 企业贷款成本提高 则企业的投资就会下降 产出同样下降 社会总供给也会相对下降下降2利率期限结构(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是指某个时点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与到期期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
由于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等于相同期限的市场即期利率,从对应关系上来说,任何时刻的利率期限结构是利率水平和期限相联系的函数。因此,利率的期限结构,即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的关系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如水平线、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的曲线。甚至还可能出现更复杂的收益率曲线,即债券收益率曲线是上述部分或全部收益率曲线的组合。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之间的关系,即债券的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表现的差异性。
㈩ 请问利率期限结构(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和收益率曲线(yield curve)有区别吗
利率期限结构是指即期利率与到期期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收益率曲线是显示金融工具收益率的图表。大多数情况下收益率等于利率,但也会发生收益率与利率的背离。
利率期限结构(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是指在在某一时点上,不同期限资金的收益率(Yield)与到期期限(Maturity)之间的关系。利率的期限结构反映了不同期限的资金供求关系,揭示了市场利率的总体水平和变化方向,为投资者从事债券投资和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债券管理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利率期限结构是指某个时点不同期限的即期利率与到期期限的关系及变化规律。 由于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等于相同期限的市场即期利率,从对应关系上来说,任何时刻的利率期限结构是利率水平和期限相联系的函数。因此利率的期限结构即零息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的关系可以用一条曲线来表示,如水平线、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的曲线。甚至还可能出现更复杂的收益率曲线,即债券收益率曲线是上述部分或全部收益率曲线的组合。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本质上体现了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与期限之间的关系,即债券的短期利率和长期利率表现的差异性。
收益率曲线(Yield Curve)是显示一组货币和信贷风险均相同,但期限不同的债券或其他金融工具收益率的图表。纵轴代表收益率,横轴则是距离到期的时间。 收益率是指个别项目的投资收益率,利率是所有投资收益的一般水平,在大多数情况下,收益率等于利率,但也往往会发生收益率与利率的背离,这就导致资本流入或流出某个领域或某个时间,从而使收益率向利率靠拢。债券收益率在时期中的走势未必均匀,这就有可能形成向上倾斜、水平以及向下倾斜的三种收益曲线。
收益率曲线是分析利率走势和进行市场定价的基本工具,也是进行投资的重要依据。国债在市场上自由交易时,不同期限及其对应的不同收益率,形成了债券市场的“基准利率曲线”。市场因此而有了合理定价的基础,其他债券和各种金融资产均在这个曲线基础上,考虑风险溢价后确定适宜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