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见证遣嘱在什么情况下无效
在司法实践中,导致遗嘱无效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形:
一、违背遗嘱人真实意愿导致的失效
行为人的意思表示真实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实质要件之一,如果遗嘱人所立遗嘱是违背遗嘱人真实意愿以受胁迫或欺骗的方式所立,则该遗嘱全部无效。
二、遗嘱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导致的失效
根据《继承法》第22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作为一种民事行为,行为人必须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均不具有遗嘱能力,确定遗嘱人是否具有遗嘱能力,应以遗嘱人设立遗嘱时为准。
三、对不属于自己财产的无效处分导致的失效
遗产的范围只限于被继承人生前个人所有的财产。
四、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导致的失效
五、形式要件欠缺导致的失效
六、有效遗赠扶养协议导致的失效
七、多份遗嘱内容冲突导致的失效
根据《继承法》第20条的规定,遗嘱的法定形式有五种: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和口头遗嘱。因遗嘱是于遗嘱人死亡时才开始发生法律效力的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在遗嘱发生效力之前,遗嘱人可以随时变更或撤销其所立的遗嘱,因此一个遗嘱人出现多份遗嘱的现象并不少见,多份遗嘱如果处分的内容并不冲突,就不存在失效的问题。
八、遗嘱人生前对自己财产的处分导致的失效
遗嘱人生前对财产的处分行为致使遗嘱处分的财产在继承开始前灭失、部分灭失或所有权转移、部分转移的,遗嘱视为被撤销或部分撤销,不发生法律效力。
九、放弃或丧失继承权导致的失效
十、清偿债务导致的失效
十一、遗嘱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导致的失效
B. 生前遣嘱怎样写
遗嘱是立遗嘱人依法处理自己生前所有财产及其它事务,并于死亡后发生效力的法律行为。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处理个人财产,也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1.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的公证遗嘱有效。
2.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的自书遗嘱,无非法内容的,
有效。
3.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由其中一人代书,证明年、月、日,并由代书
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的代书遗嘱,内容和见证人均合法的,有效。
4.有两个以上的见证人在场的录音遗嘱,内容和见证人均合法的,有效。
5.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有两个以上见证人
的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
的口头遗嘱无效。
6.无行为能力的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继承人、受遗赠人、与继承人、受
遗嘱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7.遗嘱中剥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的内容无效。
8.立有数份遗嘱,而内容有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有效。
9.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
10.无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11.受胁近、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
12.伪造的遗嘱无效。
13.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在遗嘱当中处理财产的占绝大多数,这类遗嘱一般没有统一的格式,但在实
践中,它的一般写法是:
①立遗嘱的目的,即处理财产的意思表示,应首先写明:“我立本遗嘱,对
我所有的财产,作如下处理:”
②对财产的具体处理,应写明财产的名称,数量及其所在地,遗留给何人,
具体写明由哪一个继承哪些财产,也可按财产写明。
③遗嘱人的要求和遗嘱书的处置。
④立遗嘱人、证明人、代笔人签名盖章,并写明立遗嘱的时间、地点等。
由于立遗嘱人的具体情况不同,遗嘱的写法不一定拘于以上格式,但必须是
有效的才有法律效力。
也可代写遗嘱,但代书人应对遗嘱内容严格保密。
不论什么形式的遗嘱, 格式一般应包括三个部分,且不能缺一:
1.首部:包括标题和遗嘱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住址。
2.正文:包括立遗嘱的目的、财产状况、处分意见和对继承人的嘱咐与期望。
3.结尾:包括遗嘱份数、保存处所、遗嘱执行人姓名、住址。最后是遗嘱人签名盖章、附属代书人、见证人签名盖章。如需要公证的,则无须见证人。
C. 怎样判断代书遣嘱,是遗嘱人生前代写,还是遗嘱人死后乱写
《继承法》第十七条第三款规定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D. 夫妻俩写的遗嘱没有第三在场有效吗父亲写的遗嘱,母亲签字并按手印。这样的谴嘱有律效用吗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遗嘱的有效条件包括:
(1)遗嘱人在订立遗嘱时具有遗嘱能力。
(2)遗嘱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
(3)遗嘱内容合法,即遗嘱内容不能违夏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如遗嘱人不得利用遗嘱处分不属于自己所有的财产,不能取消或减少法定继承人中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的继承权和继承份额。
(4)遗嘱的形式必须合法。
所以立遗嘱人写遗嘱时没有精神问题,真实意思表示,并且签字手印是真实的就有效。不需要第三人在场。
E. 赡养父母,办遣嘱公证,百年后房产归我。公证的时候,房子是瓦房,后我改建成楼房。公证还有效吗
可以
遗嘱是父母名下房产归你,并不要求房产是什么形式,只要房产还登记父母名下,他们去世后你就可以按遗嘱继承
《继承法》
第三条 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一)公民的收入; (二)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四)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五)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六)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 (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F. 遣嘱的受益人如何规定的
直系亲属关系
G. 遣嘱什么时候才具有法律效力
因为遗嘱是遗嘱人生前以遗嘱方式对其死亡后的财产归属问题所作的处分,死亡前还可以加以变更、撤销,所以,遗嘱必须以遗嘱人的死亡作为生效的条件。
如果遗嘱人没有事实死亡,而是在具备相关的法律条件下,经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遗嘱也发生法律效力,利害关系人可以处分遗嘱当事人的财产。如果在短期内遗嘱人重新出现,那相应的财产可以退还遗嘱人;如果时间较长,类如超过两年以上以及财产出现了无法退还的情况,则受益人应当对遗嘱人的基本生活在其受益的范围内提供帮助,但法定义务人不受此限。
H. 口头遣嘱有法律效应吗
有效力的,但是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七条第五款规定了“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口头遗嘱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方才有法律效力:
(一)口头遗嘱只能在危急情况下“订立”。法律规定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立的口头遗嘱才有法律效力。
(二)若“危急情况解除”而立遗嘱人没有死亡的,口头遗嘱即失效。如果处在生命垂危中的立遗嘱人经抢救而恢复了采用其他立遗嘱的能力的,那么该口头遗嘱即视为无效,应另用其他的方式立下遗嘱。
(三)口头遗嘱必须有“两个以上证人在场见证”方为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八条规定:“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一)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二)继承人、受遗赠人;(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有利害关系的人共有两类:一是继承人或受遗赠人的近亲属,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以及其他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二是与继承人有民事债权和债务关系的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三十六条规定:“继承人、受遗赠人的债权人、债务人、共同经营的合伙人,也应当视为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I. 谴唐使什么时候
唐朝时,中日交往盛况空前,除了民间交往外,日本政府也派遣使节团到中国交流,这就是谴唐使.
早在隋朝时日本就派遣谴隋使.唐代隋之后,日本沿袭旧制继续派出谴唐使,整个唐朝,正式的谴唐使有12批。初期使团有200多人,以后逐渐增多最多的一次有500人。使团成员有医师.画师.乐师.译语.史生,以及各行工匠。随行的有长期的留学僧.留学生和短期入唐.将随使团回国的还学僧还学生。
谴唐使来中国的目的在于向中国学习,吸取唐朝文化。谴唐使大量输入中国各类典籍,把中国的典章制度.天文历法.书法绘画.建筑艺术以及生活习俗等带回本国,这些都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不过没有想到的是,日本强大后,立即向中国扩张,犯下滔天罪行,而且至今不承认。
J. 我是争议房屋的使用者,继承人在遗嘱未经法院确认继承遣嘱有效的前提下起诉我拒不搬出实际他并未和我接触
首先,遗嘱不需要法院确定效力,只要以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写成,就是有效的。所以,继承人享有房屋的所有权。
其次,如果您有合法的使用权,比如有租赁合同,就算是继承人也无权要求您搬出。
所以,您可以举证享有合法的使用权,或者举证自己也享有房屋的所有权。当然,具体的方法建议带着所有相关材料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