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医院类的档案保管范围及保管期限
需要分类
② 住院病历保存多少年,门诊病历保多少年
分别为30年和15年。
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五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的门诊病历的专保存期不得少属于十五年;住院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三十年。标有医疗机构标识的票据和病历本册以及处方笺、各种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证明文书单、药品分装袋、制剂标签等不得买卖、出借和转让。
医疗机构不得冒用标有其他医疗机构标识的票据和病历本册以及处方笺、各种检查的申请单、报告单、证明文书单、药品分装袋、制剂标签等。医疗机构应当按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标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实施医疗质量保证方案,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2)医院保管期限表扩展阅读:
病历的相关要求规定:
1、医疗机构应当定期检查、考核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和落实情况。
2、医疗机构应当经常对医务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与考核,把“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3、医疗机构应当组织医务人员学习医德规范和有关教材,督促医务人员恪守职业道德。
③ 医院一般档案一般是保存几年
根据《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门(急)诊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的,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年;住院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住院出院之日起不少于30年。
医疗机构申请封存病历时,医疗机构应当告知患者或者其代理人共同实施病历封存;但患者或者其代理人拒绝或者放弃实施病历封存的,医疗机构可以在公证机构公证的情况下,对病历进行确认,由公证机构签封病历复制件。
病历的保存:
1、医疗机构可以采用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缩微技术等对纸质病历进行处理后保存;
2、医疗机构变更名称时,所保管的病历应当由变更后医疗机构继续保管;
3、医疗机构撤销后,所保管的病历可以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或者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指定的机构按照规定妥善保管。
(3)医院保管期限表扩展阅读:
门诊病历原则上由患者负责保管。医疗机构建有门诊病历档案室或者已建立门诊电子病历的,经患者或者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其门诊病历可以由医疗机构负责保管。
住院病历由医疗机构负责保管;门诊病历由患者保管的,医疗机构应当将检查检验结果及时交由患者保管。
门诊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的,医疗机构应当在收到检查检验结果后24小时内,将检查检验结果归入或者录入门诊病历,并在每次诊疗活动结束后首个工作日内将门诊病历归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④ 医院的住院档案最多能保存多少年
医院住院病案需要在医院病案室至少保存30年,根据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专》,医疗机构病历管属理分为三种情形:
1、住院病历,医院保管时间不得少于30年,遗失或损坏均为院方责任;
2、在医院建立档案的门诊病历,医院保管时间不得少于15 年;
3、由患者保存的门诊病历。
⑤ 住院清单医院保存多久如
每位医保病人出院时都会收到一份住院医保结算单,上面记录了病人本次住院治疗的总费用、自付费用和医保记账报销的费用。医院一般都会有病案室,住院记录,入院录,医嘱等会在患者出院后收入档案室,纸质记录一般会保持三四年,当然根据医院的规定会有所差别,但是医院除了纸质档案外,一般都会在电脑上对住院记录进行备案,电脑档案一般会保持很久的。
⑥ 在医院住院病历和档案保存多久
我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53条只作了下限规定:住院病历不得少于30年。这一规版定由于有“保权存期不得少于”的文字而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医院可根据病历自身情况和价值的不同,把住院病历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通常可分为永久和长期两类三级病案,一级病案是稀罕、贵重的病历资料,主要指国家、省级党政领导人和社会名流的病历,医疗机构重大医疗事故病历,以及有影响的复杂、疑难和罕见病历等病案,应当永久(50年以上)保存。二级病案是患者死亡病案、近20年内的病案和新上架的病案,应当长期(30—50年)保存,并将到期的病案及时销毁。三级病案是超过20年的病案和如顺产等无纠纷无价值的病案,可以打包打捆堆放,必要时随时销毁。
⑦ 谁知道住院病历应该保存多少年
住院病历应该保存不少于30年。
根据我国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第二十九条 门(急)诊病历由医专疗机构保管的,属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诊之日起不少于15年;住院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住院出院之日起不少于30年。
(7)医院保管期限表扩展阅读:
医疗机构变更后的病历保管要求
1、医疗机构变更名称时,所保管的病历应当由变更后医疗机构继续保管。
2、医疗机构撤销后,所保管的病历可以由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或者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指定的机构按照规定妥善保管。
3、需要注意的是,由患者保存的门诊病历,包括化验单、检查单、挂号票根等,这些患者一定要妥善保管。
⑧ 一般住院记录医院保存几年消除
“医疗机构的门诊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15年;住院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30年.诊所之病历,应指定适当之场所及人员保管,并至少保存10年。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五十三条规定:“医疗机构的门诊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15年;住院病历的保存期不得少于30年.诊所之病历,应指定适当之场所及人员保管,并至少保存10年。
医院一般都会有病案室,住院记录,入院录,医嘱等会在患者出院后收入档案室,纸质记录一般会保持三四年,当然根据医院的规定会有所差别,但是医院除了纸质档案外,一般都会在电脑上对住院记录进行备案,电脑档案一般会保持很久的。
报销时需携带以下资料:
1、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的原件。
2、定点医疗机构专科医生开具的疾病诊断证明书原件。
3、门诊病历、检查、检验结果报告单等就医资料原件。
4、财政、税务统一医疗机构门诊收费收据原件。
5、医院电脑打印的门诊费用明细清单或医生开具处方的付方原件。
6、定点药店:税务商品销售统一发票及电脑打印清单原件。
医保报销比例:普通门诊、急诊收费的收据原件,门诊费用明细清单或处方的原件(处方按日期粘贴在收据后面)。
报销范围:参保人员在个人选择的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或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和A类医院发生的普通门诊、急诊费用。门诊起付线:一个自然年度内发生的普通门诊急诊费用累计超过1800元。
门诊医保报销比例:1800元以上的部分,医院70%,社区90%,封顶线是2万元。
医疗保险怎么报销:如今医疗保险变得非常简单,就医时请使用《医疗保险手册》,如单位足额交费,个人只需交纳部分住院预付金,即可办理住院手续,发生的医疗费用要符合医疗保险的范围,出院时医院与个人结算清自费部分金额,统筹基金报销金额由医院与区医保中心结算。
⑨ 医院档案一般存多长时间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53条只作了下限规定:住院病历不得少于30年。这一规定由于有“保存期不得少于”的文字而有很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医院可根据病历自身情况和价值的不同,把住院病历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通常可分为永久和长期两类三级病案,
一级病案是稀罕、贵重的病历资料,主要指国家、省级党政领导人和社会名流的病历,医疗机构重大医疗事故病历,以及有影响的复杂、疑难和罕见病历等病案,应当永久(50年以上)保存。
二级病案是患者死亡病案、近20年内的病案和新上架的病案,应当长期(30—50年)保存,并将到期的病案及时销毁。
三级病案是超过20年的病案和如顺产等无纠纷无价值的病案,可以打包打捆堆放,必要时随时销毁。
⑩ 病历一般在医院保存多少年
门诊病历一般保存15年,住院病历保存时间为30年。门(急)诊病历由医疗机构保管的版,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就权诊之日起不少于15年;住院病历保存时间自患者最后一次住院出院之日起不少于30年。医疗机构可以采用符合档案管理要求的缩微技术等对纸质病历进行处理后保存。
除为患者提供诊疗服务的医务人员,以及经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中医药管理部门或者医疗机构授权的负责病案管理、医疗管理的部门或者人员外,其他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擅自查阅患者病历。
(10)医院保管期限表扩展阅读: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第十三条 患者住院期间,住院病历由所在病区统一保管。因医疗活动或者工作需要,须将住院病历带离病区时,应当由病区指定的专门人员负责携带和保管。医疗机构应当在收到住院患者检查检验结果和相关资料后24小时内归入或者录入住院病历。患者出院后,住院病历由病案管理部门或者专(兼)职人员统一保存、管理。
第十四条 医疗机构应当严格病历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涂改病历,严禁伪造、隐匿、销毁、抢夺、窃取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