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人工心脏生物瓣膜年限

人工心脏生物瓣膜年限

发布时间:2021-08-12 20:10:04

A. 人工心脏及心脏瓣膜是怎样的

或许可以这样说,除了人的大脑之外,心脏是全身最重要的器官,它是“生命之源”。在人的一生中,心脏总是不停地工作着,由于心脏的不断搏动,才将血液及血液中所包含的氧、营养物质及微量激素等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周身各处。因此,若心脏停止搏动,生命也就结束了。

人体的心脏如桃形,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近。它位于胸腔内,居于左右两肺之间,略偏于左侧。心脏分4个腔,分别称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接受回流的血液,心室则凭心肌收缩输出血液。不同的是,右心房和左心室所含的是静脉血,而左心房与右心室所含的是动脉血。血流运行的方向是:右心房→右心室→肺→左心房→左心室→身体各器官→右心房。在肺中二氧化碳被排除出,同时摄取了氧,这样静脉血便成了动脉血。因此,血液的这种运行方向是不可“倒行逆施”的,尤其在心房与心室之间不能倒流,为此在它们之间便天然地生成有“阀门”,这就是心脏瓣膜。在左心室与左心房之间的称为“二尖瓣”,在右心室与右心房之间的称为“三尖瓣”。

研究人员正在对塑料心脏瓣膜进行测试

心脏可因疾病(如风湿病)、先天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器官疾病(如肺气肿)、或偶然事故(如车祸)等而失去功能,危及生命。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用前面说过的心脏移植外,医生们会考虑用人工心脏来替换有病的心脏,或用人工瓣膜替换有病变的瓣膜。

1981年美国犹他大学心脏外科医生与生物工程师贾维克合作,最早研制出人工心脏,并命名为“贾维克7号人工心”,它由左右两个心室构成,心室底部安有气囊。当医生将它植入病人体内时,将气囊的导管与装在病人体外的气泵相连。因此,只要让气泵规律性地泵动,便会使气囊收缩与舒张,于是驱动了心脏的跳动。

人工心脏瓣膜的制作与应用远比人工心脏早,其发展大约已经有40多年。现可分为机械性心瓣膜和天然材料人工生物心瓣膜两大类。前者由人造材料所制成,后者由天然材料获取并制作而成,如牛心包瓣膜等。人造生物瓣膜由于材料来源广、制作简单、功能好,手术后无须抗凝(防止血液凝结,形成血栓)得到医生的青睐,发展很快。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医生们发现人造生物瓣膜耐久性差,因而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最近几年科学家们发现若在瓣膜表面包裹一层涤纶编织物,不但可使瓣膜经久耐用,而且可促使在其上面尽快地长上一层纤维蛋白膜,使瓣膜与血液不直接接触,这样可防止血凝发生,病人也因此得益。

B. 人造心脏瓣膜能使用多久呢

摘要:人造心脏瓣膜 的使用寿命,取决于其选用的材料、结构设计及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目前无论国产瓣还是进口瓣的研究都已日趋成熟。 人造心脏瓣膜 的使用寿命,取决于其选用的材料、结构设计及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目前无论国产瓣还是进口瓣的研究都已日趋成熟。 人造心脏瓣膜 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机械瓣,二是生物瓣。机械瓣是采用高级合成材料制成的,而生物瓣是同时采用人工合成的高级材料和经过复杂化学处理的生物组织膜而制成。各有其优缺点。机械瓣的优点是耐久性好,其缺点是需终生抗凝,血栓栓塞率较生物瓣高。生物瓣的优点是术后不必终生抗凝,血栓栓塞率较低。 人造心脏瓣膜 的使用寿命分析,一般而言,机械瓣耐久性优于生物瓣。体外进行耐疲劳试验,瓣膜关闭活动可达40亿次,但在人体内因受血液成分和组织反应的影响,机械瓣置换术后十年存活率约为90%左右。 一般来说,机械瓣膜耐久性好,预期使用寿命可在50年以上,但容易导致血栓形成,所以术后要终生使用防止血液凝固的药物,存在着用药量过大出血、用药量不足形成血栓两个问题。生物瓣膜虽然不易形成血栓栓塞,但耐久性比机械瓣膜要短,预期使用寿命一般为15-20年。

C. 心脏生物瓣膜能使用多少年

病情分析: 你好,生物瓣膜由于使用寿命仅8年至10年左右,一般较少使用。临床中使版用较权多的是机械性瓣膜,但是术后患者需终生使用较强的抗凝药物,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和经济上的沉重负担。
意见建议:第四代人工心脏瓣膜。与传统的机械瓣膜相比,新瓣膜无论在材料、工艺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进和革新。它采用热解碳制成,坚固耐久,寿命超过30年,而且低血栓率,不易造成栓塞或瓣膜失灵,同时患者使用抗凝药物用量大幅下降,减少由此引发的并发症。此外它的噪音较低,不影响患者接受磁共振检查。

D. 第三代人工心脏瓣膜——双叶机械瓣 能管多久

人造心脏瓣膜的种类及其特性

三、人造心脏瓣膜的种类及其特性�
(一)机械瓣膜�
自1960年球型瓣膜问世后,人们不断地对人造机械瓣膜的设计和材料进行改进,先后经历了笼球瓣、笼碟瓣、侧倾碟及双叶瓣四代的发展,但由于某些设计材料上的缺陷,大部分已经弃用,目前临床应用的主要是侧倾碟单叶瓣和双叶瓣。侧倾碟单叶瓣经过不断改进,目前在临床应用时,无论是机械特性、还是血流动力学性能、或是人造瓣膜有关合并症,均达到了临床可以接受的程度。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有进口的SORM瓣、MEDTRONIC瓣及国产的C-L瓣、GK-2瓣等。�
双叶瓣其启闭原理接近自体瓣,为中心血流,明显改善了血流动力学性能及流畅,瓣膜有关的合并症降低到一个新水平。�
双叶瓣既然作为机械瓣最新的一代,应该在其设计中体现了几十年的机械瓣研究成果,达到最佳的临床效果。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有进口的 ST·JADEMEDICAL瓣、CARBOMEDICS瓣、ATS瓣、SORIN瓣,国产双叶瓣也已应用于临床。然而,至今的人造心脏瓣膜并未达到完美境界,瓣膜有关的合并症并未彻底解决,长期存活率并不令人满意,因此,真正理想的机械瓣膜有待人们继续研究。目前,人们试图用高分子材料仿生模压成瓣膜,使用或不使用支架,被称为高分子瓣。随着聚胺类高分子材料研究的进展,近年来有突破性发展,预计可在短时间内有实用性瓣膜进入实验室及临床。�
(二)生物瓣�
由于机械瓣存在不可克服的缺点,如血栓栓塞率高,与高凝有关的合并症以及长期存活率低等问题,生物瓣的研究作为人工心脏瓣膜的第二大系列,从未终止过。生物瓣为中心血流型,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性能,多数病人不必终生抗凝;血栓栓塞发生率低,与瓣膜有关的合并症明显低于机械瓣,因此,尽管其寿命问题至今未能获得满意解决,多数病人面临二次手术的机会,但生物瓣在临床应用的地位,依旧无法用机械瓣替代。目前国外一般生物瓣使用约占30%,欧洲约占22%。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一度因机械瓣短缺,生物瓣应用约占7%,但由于质量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之20世纪90年代后生物瓣衰坏病例增多,因此,机械瓣使用占多数,但近年来随着生物瓣质量改进,生物瓣的应用又呈上升趋势。�
生物瓣可分为两大类,同种瓣与异种瓣分别介绍如下:�
1.异种生物瓣由于同种瓣的来源、灭菌及贮存、以及满足各种型号的尺寸方面,有很大困难,故很自然地考虑到非人类瓣膜植入体内的问题。1965年首次开始使用专门处理过的猪主动脉瓣植入到人体,当时的猪瓣是经过有机汞盐溶液或4%甲醛溶液处理,并安装在金属支架内。这些人工瓣短期内衰坏率很高,此后改用戊二醛代替甲醛溶液处理异种瓣,明显增加生物组织的结构强度和植入后寿命,自此异种生物瓣获得广泛应用,早期效果优良,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①跨瓣压差大,尤其是小口径猪瓣,在同一尺寸中有效开口面积小。②材料的疲劳与磨损,早期衰坏率高,10年中出现瓣膜衰坏者约占70%~80%。③瓣叶钙化与撕裂是瓣膜衰坏的主要原因,显然瓣膜处理的方法与设计受到挑战。80年代后经过不断改进,异种生物瓣在血流动力学特性及抗衰坏、防钙化等方面均有较大的进步。目前临床应用的异种生物瓣主要包括猪主动脉瓣及牛心包瓣二类,多用于老年患者、有生育愿望的育龄妇女及右心系统瓣膜替换。
�2.同种生物瓣同种生物瓣多取自人尸体的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经过消毒、灭菌,组织培养及低温保存而制成,其使用寿命多较异种生物瓣长,目前多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畸形纠正及瓣膜性心内膜炎的换瓣治疗

E. 请问人工心脏瓣膜有多长的寿命二尖瓣。

金属瓣膜的寿命比较长,多数可以达几十年;生物瓣一般不超过10年

F. 人工心脏及心脏瓣膜是什么

或许可以这样说,除了人的大脑之外,心脏是全身最重要的器官,它是“生命之源”。在人的一生中,心脏总是不停地工作着,由于心脏的不断搏动,才将血液及血液中所包含的氧、营养物质及微量激素等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周身各处。因此,若心脏停止搏动,生命也就结束了。

研究人员正在对塑料心脏瓣膜进行测试人体的心脏如桃形,大小与本人的拳头相近。它位于胸腔内,居于左右两肺之间,略偏于左侧。心脏分4个腔,分别称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房接受回流的血液,心室则凭心肌收缩输出血液。不同的是,右心房和左心室所含的是静脉血,而左心房与右心室所含的是动脉血。血流运行的方向是:右心房→右心室→肺→左心房→左心室→身体各器官→右心房。在肺中二氧化碳被排除出,同时摄取了氧,这样静脉血便成了动脉血。因此,血液的这种运行方向是不可“倒行逆施”的,尤其在心房与心室之间不能倒流,为此在它们之间便天然地生成有“阀门”,这就是心脏瓣膜。在左心室与左心房之间的称为“二尖瓣”,在右心室与右心房之间的称为“三尖瓣”。

心脏可因疾病(如风湿病)、先天畸形(先天性心脏病)、其他器官疾病(如肺气肿)、或偶然事故(如车祸)等而失去功能,危及生命。在这种情况下,除了用前面说过的心脏移植外,医生们会考虑用人工心脏来替换有病的心脏,或用人工瓣膜替换有病变的瓣膜。

1981年美国犹他大学心脏外科医生与生物工程师贾维克合作,最早研制出人工心脏,并命名为“贾维克7号人工心”,它由左右两个心室构成,心室底部安有气囊。当医生将它植入病人体内时,将气囊的导管与装在病人体外的气泵相连。因此,只要让气泵规律性地泵动,便会使气囊收缩与舒张,于是驱动了心脏的跳动。

人工心脏瓣膜的制作与应用远比人工心脏早,其发展大约已经有40多年。现可分为机械性心瓣膜和天然材料人工生物心瓣膜两大类。前者由人造材料所制成,后者由天然材料获取并制作而成,如牛心包瓣膜等。人造生物瓣膜由于材料来源广、制作简单、功能好,手术后无须抗凝(防止血液凝结,形成血栓)得到医生的青睐,发展很快。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医生们发现人造生物瓣膜耐久性差,因而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最近几年科学家们发现若在瓣膜表面包裹一层涤纶编织物,不但可使瓣膜经久耐用,而且可促使在其上面尽快地长上一层纤维蛋白膜,使瓣膜与血液不直接接触,这样可防止血凝发生,病人也因此得益。

G. 人工心脏二尖瓣膜能用多少年

您好,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的话,考虑手术治,即换二尖瓣膜或者修补二尖瓣膜,修补二尖瓣可能以后还是要考虑换瓣治疗,这个要看变化的病情和患者瓣膜情况,要是换瓣治疗的话,对于患者的年龄,考虑机械瓣的可能,可以终身使用,如果想置换生物瓣,使用年限10年左右,仅供参考。任何手术都有一定的风险性,现在瓣膜疾病治疗的技术成熟。二尖瓣疾病可以在完全胸腔镜下微创治疗。希望我的回答给您带来帮助,祝您健康快乐。

H. 心脏换生物瓣膜能使用多久

人造心脏瓣膜的使用寿命,取决于其选用的材料、结构设计及制作过程回中的质量控答制。目前无论国产瓣还是进口瓣的研究都已日趋成熟。人造心脏瓣膜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机械瓣,二是生物瓣。机械瓣是采用高级合成材料制成的,而生物瓣是同时采用人工合成的高级材料和经过复杂化学处理的生物组织膜而制成。各有其优缺点。机械瓣的优点是耐久性好,其缺点是需终生抗凝,血栓栓塞率较生物瓣高。生物瓣的优点是术后不必终生抗凝,血栓栓塞率较低。人造心脏瓣膜的使用寿命分析,一般而言,机械瓣耐久性优于生物瓣。体外进行耐疲劳试验,瓣膜关闭活动可达40亿次,但在人体内因受血液成分和组织反应的影响,机械瓣置换术后十年存活率约为90%左右。一般来说,机械瓣膜耐久性好,预期使用寿命可在50年以上,但容易导致血栓形成,所以术后要终生使用防止血液凝固的药物,存在着用药量过大出血、用药量不足形成血栓两个问题。生物瓣膜虽然不易形成血栓栓塞,但耐久性比机械瓣膜要短,预期使用寿命一般为15-20年。因此,生物瓣膜主要用于老年患者、育龄女性患者以及居住地较偏远或是医疗条件较差,无法监测抗凝药物用量者。

I. 生物瓣膜使用年限多久

生物瓣从结构上看来都自类似人类自身的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结构,植入人体后血流动力学与人体瓣膜也十分近似。生物瓣植入人体后3-6个月左右,瓣叶表面会被沉积的纤维蛋白和血管内皮组织覆盖,瓣叶材料不再与患者的血液接触,避免了激活血液的凝血反应,因此也就不再需要抗凝治疗了,这是生物瓣最大的优点。不过,由于生物材料都有自身使用寿命,一般认为术后7-10年,生物瓣开始出现一定坏损,不过功能尚可维持;到术后15-20年就需要再次替换瓣膜了,这是生物瓣最大的不足。
生物瓣毁损的原因?
首先与植入部位有关。由于二尖瓣位置所承受的压力(收缩压,就是俗称的高压)明显高于主动脉瓣(舒张压,俗称低压),因此生物瓣在主动脉瓣位置的使用寿命要略长于二尖瓣位置。
其次是年龄。由于儿童处于骨骼生长发育阶段,血钙代谢活跃,生物瓣植入后容易较早钙化损坏。慢性肾功能不全也会影响血钙代谢,可以发生上述现象,不过过程要相对慢的多。
还有心率过快也会加速瓣膜坏损。
最后生物材料的好坏也对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不过该因素医生和患者不好掌控。

J. 人工心脏瓣膜的人工心脏瓣膜的发展历史[1,3]

机械瓣自诞生之日起先后经历了球笼瓣和笼碟瓣、斜碟瓣、双叶瓣三大类。
球笼瓣和笼碟瓣:
具有代表性的球笼瓣有Starr-Edwards 瓣、Smeloff-Cutter瓣和 Magovern 瓣等。这种机械瓣采用一个较小的球笼限制球体赤道线在缝合环的位置。球体的外缘有一个很小的空隙,方便球体通过瓣膜孔。这个微小的空隙还可以造成一个微小的反流,这种微小的反流可能会起到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球笼瓣体积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值了其使用。于是更为小巧的笼碟瓣应运而生。具有代表性的笼碟瓣有Kay-Shiley 瓣和 Beall瓣。主要用于二尖瓣的瓣膜置换手术。不过由于笼碟瓣血流动力学特征比较差,已经很少使用了。
斜碟瓣:
Bjork-Shiley 和 Lillehei-Kaster两种斜碟瓣的出现成为机械瓣发展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两种心瓣均采用了“活”的浮动式碟片,在瓣膜打开的时候,碟片在支架的限制下倾斜到预先设定的角度。两种机械瓣均实现了在关闭状态时封堵碟片与血流入口圆周良好配合,几乎没有重叠。因此也就降低了对红细胞的机械损伤。使用中少量的血液回流可以对残留血液和血小板产生“冲刷”作用,在理论上可以降低血栓的发生率。虽然后来出现的Medtronic Hall瓣进一步改进了其性能,血流动力学特性明显优于球笼瓣和笼碟瓣。
双叶瓣:
双叶瓣为最新的机械瓣设计,主要基于St. Jude Medical, Inc公司于1978年开发的双叶全PYC瓣。双叶瓣有2个叶片,瓣叶打开合理,开口面积大,为中心血流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机械瓣。由于不同公司的设计不同,双叶瓣在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上稍微有所差别,有的是金属瓣环配合热解碳瓣叶、有的是瓣环瓣叶全为热解碳涂层、有的是瓣环瓣叶为全热解碳、有的是瓣叶为含钨热解碳。具有代表性的双叶瓣有St. Jude瓣、CαrboMedics瓣、Sorin Bicarbon瓣、ATS Open Pivot瓣、On-X瓣等。 生物组织瓣分为同种生物瓣和异种生物瓣两种。生物组织瓣通常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血流动力学特性,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第一例同种移植手术由Ross在1962年完成,临床效果良好。通体生物瓣移植可以采用患者自身其他部位的瓣膜(如将肺动脉瓣到主动脉),也可以采用自身其他组织来代替(如将自体取下的阔筋膜)。
异种移植心瓣多以牛心包或猪心包组织取出,经化学处理后可防止异体排异反应,增加组织强度。随着处理技术、固定技术及抗钙化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异种移植瓣膜不断涌现[5,6]。具有代表性的有:Hancock porcine xenograft生物瓣和Carpentier-Edwards生物瓣。 介入瓣又叫支架瓣膜,是随着介入心脏病学的迅速发展而产生的微创介入心瓣。相对于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对人体的创伤微小、术后恢复快、不留疤痕、不损伤劳动力,解除了很多患者的疾苦。20世纪90年代,人们尝试着将导管介入术应用在瓣膜置换上,尤其在2000年,Bonhoeffer等率先报道了带瓣膜支架成功进行肺动脉瓣膜置换术的临床应用;继后于2002年,Cribier等报道了首例人体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病例。经导管瓣膜病介入治疗方法的出现开创了经导管瓣膜置换的新时代,并取得满意临床疗效[7,8]。

阅读全文

与人工心脏生物瓣膜年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