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海市养老金最新计算公式
养老金计算公式:
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 * 缴费年限*1 %。
(1)上海养老金年限扩展阅读:
按照规定,职工符合领取养老保险条件之后,其养老金计算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方法是按照其个人账户全部的储存额,包括本息,除以一个系数,如果是男性除以139、女性除以170,计算出其每个月应该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标准。
另一部分是基础养老金。大体上是按照本人缴费工资基数和当地的社会平均工资基数的相互关系确定最终领取待遇的基数,然后缴费满15年,就领这个基数的15%,在此基础上如果多缴费一年就再多领一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缴费20年就领20%,缴费30年就领30%。
B. 上海养老金能补缴几年的呢
上海养老金不能补缴,一年也不行,社保局不接受的。
上海市民在到达退休年龄时,如未交满15年,也只能继续按月交。
退休后又连交5年,仍未交满15年的,此时才能一次性补交满15年。
C. 上海职工几几年开始加养老金
1、单位职工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建立的起始日为1993年1月1日。
2、《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自1994年6月1日起施行。1993年1月1日至本办法施行以前,按照《上海市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执行。
D. 工龄35年退休金多少上海
根据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以下公式计算:
1996年1月1日及其以后的参保人员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996年1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例如:根据上述公式,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0.6)÷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1.0)÷2×15×1%=75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3.0)÷2×15×1%=15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0.6)÷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1.0)÷2×40×1%=20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5000元+5000元×3.0)÷2×40×1%=4000元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139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
计发月数为:50岁为195月、55岁为170月、60岁为139月
例如,某人55岁退休,个人账户中存款余额为51000元,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为
51000元÷170月=300元/月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视同缴费年限×1.4%
过渡性养老金仅对1996年前参保人员有效。视同缴费年限是你参加工作至开始缴纳养老保险期间的年限,包括知青下乡的时段视同工龄。需要提供本人的档案才报社保局审核认定。
E. 上海市养老保险怎么计算
按照相关政策,1993年1月1日起参加工作,上海养老金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新人”,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者两部分组成。1992年底以前参加工作,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中人”,退休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这三部分组成。
上海养老金中基础养老金这一部分,月标准将以上海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其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缴费年限)
上海养老金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参保人员办理申领基本养老金手续时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包括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
具体的公式为:本人平均月缴费工资指数=(Z1+Z2+……+Zm-1+Zm+1×n)÷N.
Z1、Z2……Zm-1、Zm为参保人员的月缴费工资指数
月缴费工资指数按照参保人员退休前1月、2月……m-1月、m月本人月缴费工资基数除以对应的本市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算(计算结果保留四位小数)。
上海养老金的参保人员2010年底以前实际缴费年限的月缴费工资指数统一按照1计算。
n为参保人员视同缴费年限的月数。上海养老金视同缴费年限的月缴费工资指数统一按照1计算。
N为参保人员累计缴费年限的月数(含视同缴费年限的月数)。
F. 2019年上海退休已缴满15年社保可领取多少退休工资
保险小编帮您解答,更多疑问可在线答疑。
关于离退休人员平均月养老金的问题。
1、退休养老金计算公式:
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设区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120;
社保统筹前参加工作的(“中人”)再加上过渡性养老金,社保统筹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影响过渡性养老金的具体金额。
2、影响养老金待遇水平的因素:
1)地区差异,实际上就是各统筹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当地(参保人员退休时)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的高低直接影响基础养老金的数额。
2)个体差异,因为每个人在参保缴费期间历年的缴费基数高低不同,缴费年限长短不同,“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因视同缴费年限长短而高低不同,这些都使职工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也有多少的区别。从而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
所以,上面这些数据都不明确的话,具体到某一个人退休时能拿多少养老金是无法准确计算的。
3、全国月平均养老金: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2004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
“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1635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47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2250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4103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加604万人和243万人。......全年基金总支出3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2975亿元。”
按上面的口径计算(总支出/总人数),2004年全国离退休人员平均月养老金在710元左右。这还是大口径数据,因为总支出包含退休人员死亡后支付的丧葬费和抚恤费。
4、上海市月平均养老金
由于《2004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不足以推算出月平均养老金。费了不少时间,找到一个侧面的材料。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网上有一篇《齐抓共管建设和谐社区——赴上海市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的调研报告》,其中提到:“上海市现有退休人员265万人,其中异地居住15万人,96.7%已实现社会化管理。平均养老金936元(含机关、事业单位)。......”
5、上海市嘉定区月平均养老金
县区一级有关数据无从查找,平均月养老金等数据只有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才清楚。不过根据上海市月养老金“托底”的政策,反正至少都有750元/月。
G. 上海养老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国家人社部与财政部最近发出《关于2016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总体调整水平为2015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6.5%左右,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办法。
挂钩调整体现为“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机制,与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并适当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倾斜予以照顾。
近段时间,上海市政府正在按照这个通知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抓紧制定实施细则,预计正式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还需要耐心等待,但养老金提高部分都是从2016年1月开始补发的,敬候佳音。
H. 上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可累积年限吗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都是累计的,全国一样
《社会保险法》
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第十九条 个人跨统筹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缴费年限累计计算。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金分段计算、统一支付。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I. 上海的养老金怎么 算
养老金计算办法是统一的,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必须缴满15年才能领取,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之前是统一的120个月,目前50岁为195个月、55岁为170个月、60岁为139个月。
2、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领取养老金的金额与我们的领取年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年限及本人的月平均缴费工资等有关。缴费年限越长,缴费的基数越高,未来领取的养老金就会越多。
社保养老最大的好处就是活到老领到老,即使个人账户的养老金领完了,国家仍然会继续发放基础养老金,而且养老金还会随着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加。
(9)上海养老金年限扩展阅读
工资收入越高,养老金替代率越低,对高收入人群生活品质的影响会更严重,所以并不能说社保交得越多越划算。如此一来,对于高收入人群而言,为了保障养老生活品质,还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补充自己的养老,以弥补社保无法解决的问题。
举例:王先生,33岁,普通职员,月薪5000元。
1、如果王先生现在开始每年按照其实际工资为基础缴纳社保,缴纳至60岁。假设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00元,并知指数化月平均缴费指数为1,计发月数为139个月,以现值法计算如下:
个人账户养老金=(5000*8%*12个月*27)/139=932元;
基础养老金=(3000+5000*1)*27*1%=2160元;
养老金为:932+2160=3092元。
2、如果王先生的工资收入为10000元,按照缴费基数上限重新计算:
个人账户养老金=(3000*300%*8%*12个月*27)/139=1678元;
基础养老金=(3000+3000*300%*1)*27*1%=3240元;
养老金为:1678+3240=49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