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晋升非领导职务具备哪些任职年限条件
晋升乡科级领导来职务的公务员,应当符源合下列资格条件:
(1)、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2)、晋升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的,应当担任副乡科级职务两年以上;
(3)、晋升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的,应当担任科员级职务三年以上;
(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5)、其他应当具备的资格。
各地区、各地级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部门或派出机构内设科室中的正职干部,各县、各县级市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下属部门或派出机构中的正职干部(其中:部、委、办机构中少数有的是副职干部);
各乡镇政府、各县或县级市街道办事处党委(党工委)、人大、政府、政协中的正职干部;非领导职务中的正科级干部包括:各级、各类部门或机构中的主任科员。
『贰』 担任党内职务需要入党年限吗
大多数职务不受年限限制,一些特殊情况需要,但不普遍。中国共产党章程第专三章 党的中央属组织第二十一条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全国代表大会如提前或延期举行,它的任期相应地改变。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中央委员会委员和候补委员的名额,由全国代表大会决定。中央委员会委员出缺,由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第四章 党的地方组织第二十六条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这些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五年以上的党龄。党的县(旗)、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的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这些委员会的委员和候补委员必须有三年以上的党龄。
『叁』 党纪处分有没有规定期限比如党内严重警告期限多长
党纪处分没有规定期限,只规定了影响期。而行政处分是有明确期限的,比如回警告6个月,记过12个月等。答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十二条:党员受到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第十三条: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第十四条:党员受到留党察看处分,其党内职务自然撤销。对于担任党外职务的,应当建议党外组织撤销其党外职务。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第十五条:党员受到开除党籍处分,五年内不得重新入党。另有规定不准重新入党的,依照规定。
以上条文都是党纪处分中关于影响期的规定。
『肆』 几年党龄可以担任党内职务
担任党的领导职务的,需要具有两年以上党龄(党龄从转正之日算起)。
『伍』 党员任党内职务的条件是什么
答:党的纪律就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答: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财经纪律,人事纪律,宣传纪律,保密纪律和外事纪律等。
答:一是靠党员的自觉性来维持;二是党员在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三是具有强制性;四是自觉纪律与铁的纪律的辩证统一。
答:党纪与政纪、国法是三个性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党纪是由党制定的,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政纪是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每个国家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纪律;国法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全体公民必须遵守的法律。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共产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也是公民,因此,国法对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政纪对担任国家工作人员中的共产党员更具约束力。
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党的纪律是执行党的路线的保证;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力武器;是巩固党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条件。
答:违反党的纪律就是党的组织或党员违反党章、党内法规、党的政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的规定,应当给予党纪追究和处分的行为。
答:党纪处分是指党的组织依据党章和《党纪处分条例》的规定,对党内违纪行为作出的纪律处罚。其实质是为了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答:目的在于教育党员自觉遵守和维护党章和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
答;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答:一年内。
答:两年内。
答:一般应给子严重警告处分,并可以建议党外组织撤销其党外职务。
答:撤销职务是一种纪律处分,免职则属于任用干部的一种制度,不是纪律处分。
答:两年内。
15、受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在留察期间是否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答:没有。
答:党内职务自然撤销。对其担任的党外领导职务,应当建议党外组织予以撤销。
答:应当开除党籍。
答:在恢复其党员权利后,留党察看期间的党龄应连续计算。
答:五年内不得重新入党。另有规定不准重新入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答:二者都是为了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从这一点讲没有本质区别。开除党籍是党内的最高纪律处分,适用于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且丧失了党员条件的党员。清除出党通常是对那些混入党内的叛徒、特务、反革命分子和党内腐败分子等所采取的一种组织措施。二者之间由于被处理的对象的错误和问题性质不同,又有一定区别。犯严重错误被开除党籍的人,经过长期考验和严格审查,对符合条件的,五年后可以重新入党。被清除出党的人,不得再重新入党。
答;有两种:改组和解散。
答:适用于严重违反了党的纪律,本身又不能纠正的党组织的领导机构。
答:应作为自然免职处理。由上级党组织任命或由相应的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新的领导机构成员。
答:适用于全体或多数党员严重违反党的纪律的党组织。
答:应当逐个审查。错误严重,丧失党员条件的,开除其党籍;不起党员作用,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不予登记宣布除名;符合党员条件的,应当予以重新登记,对其中犯有错误的,还应当根据其错误性质、情节,依照《党纪处分条例》的规定,给予相应的党纪处分。
『陆』 党内职务的介绍
党内职务指党员在党内担任的工作,党内职务有领导职务和一般职务之分。
『柒』 党内职务有哪些
党内领导职务:支部、总支、各级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党组成员、书记、副书记;各级顾问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主任、副主任;党委办事机关中副科级以上职务。党内职务指在党委办事机关中从事党务工作的一般办事员职务。
党内经过选举或党组织任命而担任的党的各级组织及其部门中的领导职务,包括支部、总支、各级党委的委员、书记、副书记;党组成员、书记、副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委、书记、副书记等职务;以及党员在党委办事机关中担任副科长以上的领导职务(军队政治机关的干部职务属于行政职务)。
(7)党内职务任职年限扩展阅读:
党内职务人员的主要职责:
1、参加企业党委委员会议和党员大会,讨论企业涉及“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重大问题。
2、传达、贯彻、落实党在企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决议。
3、参与讨论党委的工作计划,并协助党委书记组织工作实施。
4、了解、掌握企业及所在支部的党建工作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5、检查党委会决议、党员大会决议在公司范围内的执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必要时提交党委会、党员大会讨论。
6、定期向公司党委报告工作。
7、带头并支持分管系统依法合规开展工作。
8、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参与企业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等制度的制定完善。
『捌』 正部级干部同一岗位任职年限最长是多少
目前对省厅级领导来职务在任职自年限上,没有具体的上限规定。但在具体操作上,对有的任职时间较长、年龄较大的副职(如副厅),不可能提拔到正职岗位(如正厅),那么就任一个巡视员(非领导职务),离开领导岗位。正职(如正厅),一般中高级干部还很少有未到退休年龄就离开领导岗位的,一般都干到退休。
省级干部年龄偏大的(60岁),一般是提拔或平职交流到省人大、省政协去工作一届再退休。
『玖』 什么是“党内职务”
党内职务,是指党员在党内经过选举或党组织任命而担任的党的各级组织及其工作部门中的领导职务,包括:支部、总支、各级党委的委员、常委、书记、副书记;党组成员、书记、副书记;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常委、书记、副书记等职务;以及党员在党委办事机关中担任副科长以上的领导职务。
『拾』 县级以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任职年限从哪年开始计算
《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由中共中央办公厅于2019年3月印发,共七章三十四条,自2019年6月1日起施行。
根据《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规定》第九条规定厅局级以下领导职务对应的综合管理类公务员最低职级是:
1、厅局级正职:一级巡视员;
2、厅局级副职:二级巡视员;
3、县处级正职:二级调研员;
4、县处级副职:四级调研员;
5、乡科级正职:二级主任科员;
6、乡科级副职:四级主任科员。
公务员晋升职级,应当具备下列基本资格:
(一)晋升一级巡视员,应当任厅局级副职或者二级巡视员4年以上;
(二)晋升二级巡视员,应当任一级调研员4年以上;
(三)晋升一级调研员,应当任县处级正职或者二级调研员3年以上;
(四)晋升二级调研员,应当任三级调研员2年以上;
(五)晋升三级调研员,应当任县处级副职或者四级调研员2年以上;
(六)晋升四级调研员,应当任一级主任科员2年以上;
(七)晋升一级主任科员,应当任乡科级正职或者二级主任科员2年以上;
(八)晋升二级主任科员,应当任三级主任科员2年以上;
(九)晋升三级主任科员,应当任乡科级副职或者四级主任科员2年以上;
(十)晋升四级主任科员,应当任一级科员2年以上;
(十一)晋升一级科员,应当任二级科员2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