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专利知识 > 春秋的年限

春秋的年限

发布时间:2021-08-12 10:32:07

A. 春秋时期的起始时间是什么时候,经历了多少年

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后,周太子平即位,将国都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至此,西周结束,东周建立。东周的历史,史学界习惯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从前770年至前476年(周敬王44年),这段时间大体相当鲁国编年史《春秋》的纪年,故称为春秋时期。

周东迁后,实力大为削弱,诸侯国实力加强,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状态。最强诸侯国君主成为霸主,挟持了周天子号令各诸侯国,完全代替了周王室的权利,先后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另一种说法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及越王勾践)五个霸主相继争霸的局面。各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进行激烈的兼并战争,至春秋末年,春秋初年的120多个大小诸侯国只剩下原来的1/3了。

B. 春秋战国时期历时多久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历时549年。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

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2)春秋的年限扩展阅读: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事:

1、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数得上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其后的《隋书·经籍志》、《四库全书总目》等书则记载“诸子百家”实有上千家。但流传较广、影响较大、较为著名的不过十家而已。归纳而言只有10家被发展成学派。

西汉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出自这里。

春秋战国时期,各种思想学术流派的成就,与同期古希腊文明交相辉映;以孔子、老子、墨子为代表的三大哲学体系。至战国时期,形成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2、三家分晋

从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设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到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倾轧。后来赵把范、中行氏灭掉后,公元前453年又联合韩﹑魏灭掉了智氏,晋国公室名存实亡。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命韩虔﹑赵籍﹑魏斯为诸侯。到公元前376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瓜分了晋国公室。

“三家分晋”成为了中国春秋时代和战国时代的分界点。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灭亡了,战国七雄中的韩、赵、魏三国产生了,七雄兼并的战国序幕揭开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春秋战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百家争鸣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三家分晋

C. 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于 几几年

春秋时间: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动迁东周开始的一年)
止于公元前476年
战国时间:开始于公元前475年,
止于公元前221年(秦灭齐统一六国)

D. 历史上的春秋和战国的具体年份是

公元前771东周开始。公元前457年是春秋战国的分界,(春秋战国合称东周)那年三家分晋后称战国,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结束。
麻烦采纳,谢谢!

E. 春秋时期时间

春秋时期,通常用来指中国东周前半期历史阶段,即自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历史时期,史称春秋时期,中国传统农业在春秋时期才开始形成。

F. 春秋建立时间

春秋时期是一个时代的称谓,不是朝代。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建立东周开始到公元前476年

G. 春秋指的是什么时期


目录
声明: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
详情
5
春秋战国
中国历史时期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5个义项
展开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1]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国所灭,所以春秋战国时期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

西周时期,周天子保持着天下共主的威权。平王东迁以后,东周开始,周室开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因此,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为全国性的统一准备了条件。

春秋战国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其分水岭是在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灭掉智氏,瓜分晋国为标志。

春秋时期,简称春秋,指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属于东周的一个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另一说认为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时期简称战国,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战国”一名取自于西汉刘向所编注的《战国策》。

H. 古人年龄的说法一个春秋是多长时间

“春秋”用来表示时间,泛指是四季、时光;代指就是一年。
举例:问:春秋几何? 这就是问你多少岁的意思。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意思就是多少风雨多少年。

I. 春秋战国时期是几几年

春秋战国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

(9)春秋的年限扩展阅读

春秋时期,政治上,各种改革,变法连接不断,而成功进行变法的国家则强大起来,通过这种政治变革,奴隶制度最终消亡,新兴的封建制度逐渐确立起来。

战国(公元前476年,一说公元前453年或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这一时期各国混战不休,故被后世称之为“战国”。

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即已被秦国灭亡,所以战国时代在时间上并不全然包含在东周王朝里面。公元前334年徐州相王、公元前323年五国相王后,各大诸侯纷纷僭越称王(吴、越、楚三国春秋时代已称王),周王权威进一步受损。

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帝)即位。他任用尉缭、李斯等人,加紧统一的步伐,用金钱收买六国权臣,打乱六国的部署,连年发兵东征。经过多年的争战,从公元前230年秦国灭韩至公元前221年灭齐,东方六国先后为秦统一。

中国实现了华夏民族的统一、建立起了一个中央集权国家。秦的统一是春秋以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比起西周,东周时期的生产力又有新的发展,采矿、冶炼、铸造业中出现了许多新工艺,如竖井中采用垛盘支护,使采掘深处的铜矿成为可能。

硫化矿冶练技术的出现,拓宽了铜矿资源的利用;焊接、嵌错、鎏金和失蜡法铸造工艺等,使中国的青铜时代进入又一个繁荣期。铁器的出现,特别是战国中叶以后铁工具在农业和手工行业中逐渐普及,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社会分工更细,各行各业的兴盛,促进了商品的生产和流通,使商业活动空前活跃。新兴地主阶级及相应生产关系的出现,对旧有生产方式是个沉重打击。这是生产力的一次解放。可是分封制导致割据与混战,给社会经济带来很大的损失,造成人员的大量伤亡。

各国之间设关立禁,也不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因此,只有实现统一,才能促使社会更快地发展和进步。广大农民、工商业者和新兴地主都盼望统一。虽然统一是靠长时间战争实现的,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它毕竟换来了历史的进步,使一种新的制度得以确立。

阅读全文

与春秋的年限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碘伏开口有效期 浏览:455
马鞍山二中卢大亮 浏览:583
建筑证书培训 浏览:62
马鞍山潘荣 浏览:523
2019年公需课知识产权考试答案 浏览:280
基本卫生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方案 浏览:62
初中数学校本研修成果 浏览:30
长沙市知识产权局张力 浏览:369
荣玉证书 浏览:382
凌文马鞍山 浏览:34
石柱镇工商局 浏览:854
钢铁发明国 浏览:118
创造与魔法怎么卖人民币 浏览:101
知识产权专题答案 浏览:760
高发明巫溪 浏览:755
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标准 浏览:493
亚洲给水排水有版权吗 浏览:397
湖北省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理办法 浏览:230
星光创造营后勤在哪 浏览:581
北京办理知识产权 浏览: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