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协议书的有效期是多少
你好! 根据1999年3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五号公布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章合同的订立 第十二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第三章合同的效力 第四十六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第四章合同的履行 第六十一条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有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第六十二条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综上所述,商业购销合同不同于租赁合同,只要双方尊约守信,没有法律硬性的有效期
㈡ 两岸服贸协议是否过期失效
不存在过期失效的问题。目前是台湾的立法院还没批准通过。一旦批准通过。即可生效。
㈢ 协议书有效法律年限是几年
协议书一般都会有履行期限,如未在履行期限内执行,可追究违约责任,《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㈣ 什么是服贸协议
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九次会谈2013年6月21日在上海举行,双方由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第一,为两岸之间最终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础。《协议》签署后,双方将在100多个服务行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取消股权限制、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地域、下放审批权限及为市场准入提供便利等等。《协议》还规定双方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就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市场开放展开磋商。这些都为两岸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有助于加速两岸服务业融合、互补,共同提升两岸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台湾,2012年服务业占其GDP的比重约72%,就业人口比重也长期保持近60%,是台湾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在大陆,2012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约45%,“十二五”规划已将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服务业发展空间广阔。《协议》签署后,双方将在100多个服务行业相互开放市场,大陆拥有广阔的市场资源,台湾拥有先进的服务管理水平,两岸服务业的相互开放有利于优势互补、共享商机,共同提升国际竞争力,是一件互利双赢的好事。
第三,有助于扩大两岸民众的受惠面。从ECFA早期收获实施情况判断,《协议》不仅有利于两岸业者受益,也有助于民众享受更多便利优质的服务。ECFA早期收获优惠措施仅涉及20个服务行业,但自2010年10月实施以来,台湾已有226家企业或机构受惠,大陆也有82个赴台投资案件获得批准。《协议》将在早期收获基础上更大范围地开放市场,为两岸服务业合作提供更大程度的优惠和便利,无疑将进一步扩大两岸民众的受惠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
㈤ 为什么要签服贸协议
由于《两岸服贸协议》原文很长,我只是简单地把主要内容介绍一下,让大家看看这个贸易不平等协议签署之后,海峡两岸谁才是真正的受宜者。《服贸》全文共4章24条及2项附件,台湾承诺对大陆开放64项,大陆承诺对台开放80项,主要包括:商业、通讯、建筑、分销、环境、健康和社会、旅游、娱乐文化及体育、运输、金融等行业,这次大陆对台开放高于此前对WTO承诺的水准,一次性出价,涵盖行业类别之多、开放力度之大,用大陆海协会会长陈德铭的话:“在大陆已签署的类似协议中,前所未有”。
下面我具体来分析一下,台湾从中收获了什么、又付出了什么,而我们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我不知道各位看看上面那些主要开放项类,你能知道哪些是我们的强项,哪些又是台湾的强项。简单用商业、通讯、健康、娱乐文化和金融等项的对等开放来分析。
商业:大陆市场广大,台湾市场非常狭小,从商业运营来说,台湾起步早优势不小,在市场推广、营销方面相对要成熟,所以这种对等“开放”连250都知道就是白送台湾的见面礼。以服装、鞋袜、文具、礼品、食品类为例,如果放在标准的国际贸易谈判中,中国绝不会如此让步,一定要求对方在其它领域做出相应的补偿,否则这就会造成双方贸易不平衡,直接喊“卡”。
通讯:台湾在这方面并不弱,参照我们与韩国的TPP谈判条件,双方对等开放的领域达90%以上,华为、中兴、联想的通讯设备、pc产品与三星、LG的智能家电、数码产品基本达成双向贸易平衡,韩国还必须开放包括电子配件及部件的进口等,国际贸易谈判就是这种锱铢必较、轻重权衡的过程。可是台湾对大陆开放的通讯业就设置了诸多障碍,比如陆资不得参股台湾电讯企业、陆企入台人数限制管理等等,这完全是不平等贸易的范本。
建筑、环境、运输、分销:台湾在建筑设计、环境规划方面比大陆强,而大陆只在建筑施工上占有优势,至于运输,台湾的运输业其实已非常发达,可发展的空间不大,相比大陆,这种买卖是只赚不赔,而产品分销一项台湾可谓大占便宜,大陆输台商品种类受到相应限制,而台湾商品的强项则尽括囊其中,对等放开分销孰利孰害,二傻子都会算。
健康、旅游、娱乐文化及体育、运输、金融:台湾的医疗技术不弱,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过大陆,对等放开医疗健康项目,一个是饱和的市场,一个是未完全开发的巨大市场,谁都不是傻子吧?娱乐文化,这些年我们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的台湾艺人和制作团队少吗?相反,大陆能够赴台的艺人及制作团队有谁?对等开放谁占便宜还用问吗?说到旅游,将近一千万的陆客(每年还在以20%递增)对比一两百万的台客,操,我都不好意思算了。金融就更不在话下了,台湾的金融业不说最发达,至少相较大陆也还算发达吧?台湾的金融对陆开放还预留了后手,涉台银行金额、产品种类、赴台人员的限制,而大陆则反而需雇用更多的台藉金融人员,包括发行金融产品在内,两边的不对等就更为明显。
80:64,台湾真正受损的只是美容美发业、中药业、商品零售业等少数几项,而大陆受损的则更多更广。难怪林中森、王郁崎一签完《服贸协议》,马上乐得屁颠屁颠地回去交差复命,巴巴地等着台湾朝野的封赏和慰劳,孰料事与愿违,本来挺美个事,却反引来绿毛龟、浅蓝泛绿阵营的一片指责和谩骂。马英九、王郁崎、江宜桦,面对那群猪一样的队友,哥几个冤不冤啊!大陆每年900亿美元(你们尊称为美金)的贸易顺差白贴过去,我们冤不冤啊!
俗话说:得了便宜还卖乖,说的就是台湾那群绿毛龟儿王八蛋。民进党大佬沈富雄居然厚颜无耻地面对电视媒体说:中国啊,你要对台湾更好点,知道吗?民进党主席苏贞昌甚至更嚣张露骨:我们之所以反对《服贸》,就是要让国民党能从中国捞更多的好处。操!这是什么逻辑?以时下的国际经济形势,到底是谁需要谁,绿毛龟儿们有没有搞清楚状况?韩国早就虎视眈眈,力求今年一举签下《中韩自贸协议》,台湾与韩国的产品重合度高达80%以上,到底是谁玩谁?
㈥ 协议有有效期吗
当事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约定附期限,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对于,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并不是当然无效,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这种情况只能向法院起诉,确定履行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第六十二条当事人就有关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依照本法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适用下列规定:
(一)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二)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三)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四)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五)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六)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6)服贸协议期限扩展阅读:
《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 未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依照合同法第六十一条、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可以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权人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但债务人在债权人第一次向其主张权利之时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债务人明确表示不履行义务之日起计算。
㈦ 服务期限协议
是否合法我无法界定,但是在合同法中好象没有明文禁止条款。因为要接回受这种条款也是双答方合意的情况下,这种交换并不会体现在劳动合同中。我们公司以前就有类拟的不成文规定,本科生公司直接转户口的第一次与公司签约是三年,有的是五年。大家都能接受 。因为这不算是不平等条约,公司在为应届生迁户口过程中付出了资源,作为相应的对服务年限做出要求也是相对合理的。如果不接受可以不要求公司迁户口。
㈧ 服贸协议到底是什么
两岸两会领导人第九次会谈2013年6月21日在上海举行,双方由海协会会长陈德铭与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签署《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
第一,为两岸之间最终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础。《协议》签署后,双方将在100多个服务行业进一步扩大开放,包括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取消股权限制、放宽经营范围和经营地域、下放审批权限及为市场准入提供便利等等。《协议》还规定双方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就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市场开放展开磋商。这些都为两岸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有助于加速两岸服务业融合、互补,共同提升两岸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台湾,2012年服务业占其GDP的比重约72%,就业人口比重也长期保持近60%,是台湾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在大陆,2012年服务业占GDP的比重约45%,“十二五”规划已将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服务业发展空间广阔。《协议》签署后,双方将在100多个服务行业相互开放市场,大陆拥有广阔的市场资源,台湾拥有先进的服务管理水平,两岸服务业的相互开放有利于优势互补、共享商机,共同提升国际竞争力,是一件互利双赢的好事。
第三,有助于扩大两岸民众的受惠面。从ECFA早期收获实施情况判断,《协议》不仅有利于两岸业者受益,也有助于民众享受更多便利优质的服务。ECFA早期收获优惠措施仅涉及20个服务行业,但自2010年10月实施以来,台湾已有226家企业或机构受惠,大陆也有82个赴台投资案件获得批准。《协议》将在早期收获基础上更大范围地开放市场,为两岸服务业合作提供更大程度的优惠和便利,无疑将进一步扩大两岸民众的受惠面,增进两岸同胞福祉。[5]